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宣讲讲义.docx
- 文档编号:948925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1.06KB
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宣讲讲义.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宣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宣讲讲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宣讲讲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讲义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1、定义: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安全标准
为保护人和物安全制定的标准,称为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专门的安全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另一种是在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
从标准的内容来讲,安全标准可包括劳动安全标准、锅炉和压力容哭器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标准和消费品安全标准等。
安全标准一般均为强制性标准,由国家通过法律或法令形式规定强制执行。
3、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标准是一个大的范畴,涉及到许多方面,生产过程的安全标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将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的安全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的汇总,就构成了安全生产标准。
4、安全生产标准化
将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的安全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构成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对194条企业达标标准,根据其安全重要度,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赋予不同的分值,形成一个体系,并要求所有的生产企业都用这个体系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同时衡量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执行的程度,及不断改进的情况。
这样一个过程称之为安全生产标准化
5、安全标准化的作用
安全标准化规范是政府监督、服务、指导的依据
安全标准化规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依据
安全标准化规范是社会监督的依据
安全标准化规范是中介服务(评价、认证、咨询、检测)的依据
体系是工作方法,标准化是工作内容
二、安全标准化活动的产生过程(可以不讲,也可以选择性讲)
1、源自于各行业的安全性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企业上等级时代。
当时我国兵器工业部率先到美国考察其兵工厂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并将此方法照搬会国内,作为兵工厂企业上等级的必备条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企业安全管理更规范,本质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国内其他行业管理部门陆续效仿。
其中机械工业部结合国情应用的最好。
2、中途有明显的弱化
随着企业上等级的逐渐停止,捆绑式的安全性评价不再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
也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自主权扩大,安全性评价方法大面积停用。
只在少部分尝到过甜头的企业自发地保留下来。
其中机械制造行业保留的最为完整。
并在1996年于行业内对《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了一次与时俱进的全面修订。
3、再一次与时俱进的提出
本世纪初,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权有了较大的拆分,大部分行业管理机构合并或者撤销。
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缺乏统一的依据,各部门的要求有很大差别,甚至出现对立。
企业迫切地希望政府能够事先地、完整地、明确地阐述其对安全生产监察的要求。
政府和企业在共同呼唤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的统一依据。
催生了今天的安全标准化。
4、重要事件——2001年
2001年深圳市政府透过市劳动局向全市公布了《深圳市工业安全指导书》。
该书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当期安全生产法规对企业的起码要求,是企业管理和政府检查的共同依据;第二部分是达到这些要求的先进经验介绍,只推荐给企业参照,不作为监察依据。
公布该书的同时,政府要求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达到第一部分的要求。
2003年国家组织大量专家在深圳召开论证会,肯定了之一做法,并建议在全国推广。
5、重要事件——2004、2005年
国务院以(2004)2号文,正式向全国推广,从此后要在全国强制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并随文公布了第一个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即《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
2005年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更名为安全标准化活动,这一年国家公布了第二个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此后,陆续公布了一些新的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和修订了一些旧的规范。
6、国发〔2010〕23号文
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要求:
企业全面开展安全达标。
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2010年第9号公告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2005~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正式发布了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材行业的安全标准化AQ强制性规范和冶金、机械等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和评定标准。
三、了解评审机构考评的着眼点和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评审机构考评的着眼点:
(1)检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及其规范性;
(2)考察实施安全标准化制定的计划、实施的过程的轨迹及其运行的有效性;
(3)验证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时的各种检查结果;
(4)查验改进的过程、改进的效果及取得的业绩,即对绩效进行考评。
(5)考评PDCA循环的执行情况。
2、安全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目标空泛、不具体。
只有死亡、重伤为0等,其他(如:
轻伤率、火灾发生率、隐患整改率、教育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安全检查率、职业健康体检率、职业危害达标率、安全例会参加率、风险评估率等)几乎不涉及;
(2)安全职责不明细,企业高管层副职的安全职责没有按照分管业务范围制订,也没有量化指标,有各部门安全职责,缺少部门内各人员职责;
(3)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偏少;
(4)风险识别不全面,风险控制手段落后,关键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到位;
(5)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及时修订,几年一贯制,或新旧制度规程同时运行;
(6)三级安全教育只培训不考核,继续教育不开展,培训学时不够或不记录,培训档案不健全;
(7)生产设施和安全设施检维修及拆除报废无计划,无风险评估,随意性大;
(8)危险作业许可不规范,没有覆盖全部危险作业(十大危险作业:
动火、破土、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设备检修、抽堵盲板、其他),审批制度贯彻不严谨;
(9)职业危害管理不完善,申报、检测、公告、防治不到位,职业健康体检由普通体检代替,职工健康档案做不到一人一档;
(10)安全检查不按照安全检查表进行,或安全检查表内容不符合本单位实际,排查出的隐患不进行原因分析和不提出本质化解决方案,致使类似隐患反复出现;
(11)安全考核不与责任制挂钩等等。
(12)普遍存在的问题:
①文件化程度低(各种计划、规章制度、作业文件不以公司名义颁布实施,随意性);
②档案不健全(安全例会、安全活动、培训教育、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安全经费使用、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
③写与做,做与写不一致。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与OHSAS18000的异同(可以不讲,也可以选择讲)
某些生产经营单位和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疑惑: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下简称OHSAS18001或GB/T28001)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下简称AQ/T9006)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相同之处
1)都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18001标准是一个舶来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起,2001年才被我国等同采用作为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之一。
我们说到OHSAS18001或者GB/T28001,实际上都指的同一个标准。
OHSAS18001标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AQ/T9006标准是生产安全管理。
OHSAS180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起标准化安全体系,9006标准是我国在借鉴OHSAS18001标准形成的安全标准体系。
2)安全生产标准化对OHSAS18001有多处引用和借鉴
最为明显的借鉴就是采取国际通用的策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改进(A.Act)动态循环管理PDCA模式。
在9006标准的“4.2建立和保持”一节中,直接引用OHSAS18001标准“4.1总要求”一节,采取国际通用的策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改进(A.Act)动态循环管理PDCA模式。
为了配合这一模式的完整性,AQ/T9006标准添加了在其它行业标准中较为少见的“5.13.2持续改进”一节,旨在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由此,可见两者的渊源之深。
2、不相同之处
1)两个标准发布的部门不同
AQ/T9006-2010标准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2010年颁发;OHSAS18001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以GB/T28001-2007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OHSAS18001的形式2007年颁发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职能主要是:
主管质量、计量、检验、卫生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认证认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物流等国际通用标准化。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是国务院主管:
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的直属机构。
主要职能就是监管安全生产。
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
2)针对的对象不同
AQ/T9006标准是以工矿等生产型企业为主要目标;OHSAS18001适用范围包罗万象,无论是雇员数上万的跨国集团公司,还是寥寥数人的微型企业,无论是从事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型企业,还是提供娱乐设施的人员密集场所,皆可获取认证资格。
3)标准要求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OHSAS18001适用的面广,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可能针对某个行业作出特别规定,而是只能规定一些通用的、框架性的粗放型的要求,只提通用要求,而无具体实现方法,具体要求要依靠标准实施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中针对性要求的理解。
AQ/T9006标准适用的面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说是生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方式上详尽得多。
例如在OHSAS18001标准之中的“运行控制”一项,不过短短一百多字;在AQ/T9006标准中则花费大量篇幅,从“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等五个方面详加要求。
4)对推行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
OHSAS18001标准对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提的不细致、明确、更多依赖于推行者对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水平,可能由于理解水平的不同,造成遗漏;
AQ/T9006标准对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提的很细致、明确,只要推行者认真执行,可避免挂一漏万的情况发生。
5)两个标准对于文件的要求差异很大
对OHSAS18001标准而言,仅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安全目标等处要求形成文件。
对AQ/T9006标准而言,则是文件要求详尽,并具体化为规章制度。
6)要素构成不同
OHSAS18001标准由17个一级要素组成;
AQ/T9006标准由13个一级要素组成。
7)行为的主动性不同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AQ/T9006标准)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过程,具有强制性;
OHSAS18001标准属于体系认证,是企业自愿行为。
8)要求的重心不同
体系认证(OHSAS18001标准)的目的在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重心在于过程,强调“有没有通过OHSAS18001认证”。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AQ/T9006标准)则是对体系运行效果的验证,重心在结果,强调“是不是达到标准化活动要求”。
总之,虽然有诸多的相同和不同,但两者并不矛盾。
只是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具体、更深、操作性更强。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要特点(可以不讲,也可以选择性讲)
1、管理方法的先进性
采用了国际通用的PDCA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根据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评估情况、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本企业和其他单位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安全绩效的评定结果、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分析的趋势等,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标准化得分—每个要素的分值组成:
(策划)资源、标准及程序准备(Plan)占10%→系统、标准与程序的(执行)(Do)20%→系统、标准与程序的符合程度(Compliance)占30%→绩效(Achievement)占40%
2、内容的系统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涉及到了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培训教育、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而且这十三个方面是有机、系统的结合,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
3、较强的可操作性
结合我国已经制定的标准化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对核心要素的都提出了具体、细化的内容要求。
企业在贯彻时,全员参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进行定期评估检查,这样使得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避免“两张皮”情况的发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企业实施。
4、广泛的适用性
《基本规范》在总结以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不同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了规范化定义,对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是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标准,保证了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致性。
5、管理的量化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吸收了传统标准化量化分级管理的思想,有配套的评分细则,在企业自主建立和外部评审定级中,根据对比衡量,得到量化的评价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改进方向,便于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
量化的评价结果也是监管部门分类监管的依据。
6、法律法规的贯彻性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原则要求,设定了各项基本的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对这些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并通过运行使之成为企业的生产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7、强调预测预警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定期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分类研究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六、《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标准)主要内容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1目标
1.1目标
5教育培训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2.2职责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3安全生产投入
3.1安全生产投入
5.5安全文化建设
4法律法规与
安全管理制度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6生产设备
设施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4.2规章制度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4.3操作规程
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
旧设备拆除、报废
4.4评估
7作业安全
7.1生产现场管理和
生产过程控制
4.5修订
7.2作业行为管理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7.3警示标志
5教育培训
5.1教育培训管理
7.4相关方管理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7作业安全
7.5变更
11应急救援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8隐患排查和
治理
8.1隐患排查
11.2应急预案
8.2排查范围与方法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8.3隐患治理
11.4应急演练
8.4预测预警
11.5事故救援
9重大危险源监控
9.1辨识与评估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2.1事故报告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9.3监控与管理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3.1绩效评定
10职业健康
10.1职业健康管理
13.2持续改进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10.3职业危害申报
七、详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标准(也可以用评审标准的表格讲)
1、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简介(AQ/T9006—2010)
(一)一般要求
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立和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评定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二)核心要求
1、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与企业的其他方针和目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5)公众易于获得;
(6)目标与方针相符。
目标尽量予以量化。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满足: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2.2职责
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应明确以下人员的安全职责:
(1)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2)总经理、副总经理;
(3)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机械师、总动力师及各副总;
(4)各级管理人员;
(5)各级专(兼)职安全员、安全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6)从业人员。
应明确以下安全生产管理和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
(1)决策机构;
(2)安委会或领导小组;
(3)安全生产管理、机械、动力、设备部门;
(4)生产、技术、计划、调度、质量、计量部门;
(5)消防、保卫、职业卫生、环保部门;
(6)供销、运输、基建(工程)部门;
(7)劳动人事、教育、财务、工会、行政、后勤部门;
(8)科研、设计、规划及其他有关部门;
企业应明确各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
安全职责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包括:
(1)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经费;
(3)安全措施设施及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资金投入;
(4)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所需费用;
(5)安全风险抵押金;
(6)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有关经费;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的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等。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2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3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标准化的精髓就是制定各岗位、各活动的操作标准。
企业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时,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不同特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或其它适用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证各岗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最新有效文件。
4.4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5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教育培训
5.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职责;
(3)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4)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管理等。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标准化 辅导 宣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