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命题培训材料.docx
- 文档编号:947869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16KB
语文命题培训材料.docx
《语文命题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命题培训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命题培训材料
掌握测试框架把握命题原则
一、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基本原则
1.指向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
2.考所能考,考出所考,考教一致。
二、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基本目的
(一)总体目的
确保测试工具测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阅读思考,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使学生获得“好成绩”的过程变成“好学习”的过程。
(二)具体目的
1.探索指向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方法,通过考试命题研究,探索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语文素养”开展测评的基本思路与达成路径;确定测试的基本框架;研制指向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的试题“母题”。
2.通过测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质”。
三、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基本依据
省普教室对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和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以及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各省抽样测试工具进行研究,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研制出了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工具基本框架。
四、福建省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框架及命题指南
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工具包括语文基础、阅读和习作三大模块。
综合测试卷三大模块权重比例——语文基础:
阅读:
习作=25:
45:
30
(一)语文基础测试框架
语文基础包括语言基础和常识基础两个部分。
语言基础包括字、词、句等基本知识的记忆和情境运用;常识基础包括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记忆和情境运用。
其命题的基本原则是,考出必要的记忆和基本的情境运用能力,同时进行审美和价值观教育,但无须大量做题。
语文基础模块占25%左右。
1.语文基础测试双向细目表
知识维度
认知(能力)维度及题量
模 块
亚 类
记忆
理解
运用
语语文基础
语言
基础
字
字音
音形对应
2
同音辨析
2
生字识读
2
字形
错别字
2
辨析字形
2
字义
多义字
2
词
词语
1
1
量词
1
1
成语
1
1
句
单句
1
1
复句
1
1
群句
2
常识基础
诗文(名言警句等)
2
1
2.内涵说明
内容
维度
认知(能力)维度
记忆
理 解
运 用
语言
积累
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形、音和义
理解常见词语含义(包括成语、熟语等)
理解句子意思(含义)
理解句子间逻辑关系
具体语境运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等)
遣词造句以及表达
常识
积累
熟读背诵50篇(段)优秀诗文。
默写经典诗句
理解诗文情感、领悟诗文大意
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诗句或名篇名句
3.题型:
语文基础模块以选择题为主。
样题:
字:
1101.音形对应,考查音和形的对应。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蝙蝠(biǎnfú)B怦(pēng)然一震
C鸡冠(ɡuān)花D规矩(ɡuījǔ)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101
选择题
字音
识记
音形对应
A
1102.同音辨析,考查辨别音同形异字。
下列哪个字与其它字读音不同?
A.清B.静C.青D.轻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102
选择题
字音
识记
.同音辨析
B
1103.辨析字形,考查学生运用汉字的表意特点,如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来猜测“不认识的字”的可能意思。
“簏(lù)”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意思相近?
A.草B.虎C.笔D.鹿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103
选择题
字形
运用
运用汉字构形的特点识字(形旁表意)
C
1104“玦(jué)”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A.王冠B.缺点C.决定D.玉器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104
选择题
字形
运用
运用汉字构形的特点识字(形旁表意)
C
词:
1201..哪一个成语填入句子最恰当?
A.不容置疑B.受益匪浅C.恍然大悟D.应接不暇
每一次参加语文老师组织的读书活动,我们都。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201
选择题
成语
运用
运用成语表达恰当意思
B
句:
单句:
考查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或含义、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1301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是哪一项?
清凌凌的河水倒映着岸上一行行青翠欲滴的垂柳。
A.河水倒映着。
B.清凌凌的河水。
C.河水倒映着垂柳。
D.岸上一行行垂柳。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301
选择题
单句
理解
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C
1302.下列对句子蕴含意义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2.5%,而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又仅占淡水资源的1%或约0.007%,请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A.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
B.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贫乏。
C.警示人类要爱惜水、节约用水。
D.提示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淡水很少。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302
选择题
单句
理解
理解句子含义
C
句群:
考查学生对句群主要意思以及逻辑顺序的把握。
1401.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闹钟周围镶着一颗金光闪闪的边,银色的钟面上罩着一块秃透的钟面玻璃,那圆圆的钟面玻璃映着钟盘,就像十五的月亮。
十二颗明星般的计时刻度镶嵌在银色的钟面上,闪闪发光。
A.小闹钟精密的构造。
B.小闹钟精巧的外观。
C.小闹钟精准的报时。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401
选择题
句群
理解
概括句群的主要意思
B
1402.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①购买车票的队伍长长的,轮到我得好大一会儿。
②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心理十分着急。
③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④站着站着,我想到《小学生守则》……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402
选择题
句群
理解
理解句群的逻辑顺序
C
诗文:
考查学生记忆古诗词,包括默写、理解诗意、根据语境运用诗句等。
1501.下面诗句中,表达友情的一项是哪一句?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501
选择题
诗文
识记
再认
B
1502.下列诗句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是哪一句?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探究“汉字的奥秘”,真有一种“”
的感觉,倍儿爽!
题目编号
题型
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答案
1502
选择题
诗文
运用
运用诗句表达意思
C
(二)阅读测试
◆阅读测试框架
阅读能力测试是一份测试工具的核心,对命题技术要求最高,其结果集中反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阅读能力测试工具要促进学生阅读思考,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使学生获得“好成绩”的过程变成“好(hào)学习”的过程。
阅读素养主要更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书面信息的能力,一句话,阅读素养测试要给学生真实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考察其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际任务的言语实践能力。
1.阅读测试框架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四年级、八年级阅读能力测试的框架温红博教授提供)
内容维度
认知(能力)维度
识别与推论
整合与解释
评价与鉴赏
文学类文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要细节等
诗歌中的节奏、韵律、意象等
作品中丰富的隐含信息
关键语句、细节或意象
人物、事件间的关系
情节、思路或意境
主题与意图
布局谋篇、表现手法
布局谋篇的特点以及语言技巧
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个人独特的感受
实用类文本
概念、事实、事物特征、观点与材料等
文本潜在的信息
各部分的意义、关系与作用
中心思想和表达意味
文本信息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布局谋篇的特点,语言特色
内部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阅读框架二
等级
特点
认知能力
题例(以《少年闰土》为例)
检索
找到显性的信息(如人物、事实、概念、定义)
辨认/识别
故事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中的“他们”指谁?
理解
从书面信息(也包含口头)中建构意义。
如,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句子意思;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概括要点;推出关键词句隐含的情绪、情感、内涵(如,反语)等。
解释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中“值年”是什么意思?
举例
从哪里看出我家对这 “大祭祀的值年”很“郑重”?
比较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推论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从“飞跑”读出“我”什么样的情绪?
概括
简要概括故事的情节(闰土对“我”讲述了哪几件事)?
说明
“闰土须回家里去。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我”为什么“大哭”?
闰土为什么“哭”?
归因(读出言外之意)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运用
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贯串各认知层次);写下依文情的想像、仿作、补白拓展、整合文本资料解决问题。
(分析、比较、想像)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如仿作、转述、引用
借助插图和想像,代闰土写下“我”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想像闰土送“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时的思绪。
评鉴
做出判断,包括评价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
评价思想内容,如,人物、事件、观点等;评价语言形式,如,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布局谋篇的巧妙、表达方法的用意等。
(比较、联结、推理、想象)辨别、检查、判断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为什么要提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质疑·创新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甚至对思想观点、表达方式等质疑、否定而提出自己的想法、呈现自己的证据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
有读者认为,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删去也可以。
你同意吗?
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注】框架二为教育部重点课题DHA140324课题组理论假设。
◆阅读情境材料基本要求
1.正确导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国家审定教科书为参考,以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核心,所选材料必须做到“七无”,即无政治偏见、无宗教歧视、无种族歧视、无民族歧视、无文化歧视、无地域歧视、无性别歧视。
2.题材广泛。
包括文学类和信息类:
文学类,如,叙事性作品、散文、诗歌等;信息类,又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如,说明文、科普作品,说理文;非连续性文本,如,各种生活信息,说明书、图表、标志、广告等等。
一般地,考查阅读能力的情境材料至少包括文学类和信息类各一个文本,有条件的可以尝试混合文本(如,多个文本组合、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组合)。
3.内容丰富。
情境材料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新颖、有趣味,有层次(若是信息类作品,还要是普适的)。
用于表达内容的语言,要规范、准确(若是文学类作品,其语言还应有表现力、生动形象,有“嚼点”——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句,如反语;蕴含深远而隐蔽的语句,如象征、借喻等)。
4.保持原生态。
杜绝“三无产品”,即无作者、无出处、无出版日期。
尽可能保持作品原貌,除有明显的错别字要修改、生僻字词要注释外。
一般不标注自然段、不提醒“考点”所在位置——因为生活中的阅读没有谁为你做这些事。
◆阅读能力写题四大原则
1.文题依属。
情境材料为题目的解答提供依据,题目的解答不能离开情境材料。
凡是脱离情境材料就能做答的题目都违背了“文题依属”原则。
2.彼此独立。
每一道题目都不依赖其他题目,既不提示其他题目的解答,也不受其他题目解答的干扰。
如,传统的①给文章分段、②概括段意,就是典型的违背“彼此独立”原则的题目。
3.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实际阅读中会遇到的问题,实际阅读中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而不是专门为考试而设一个问题。
如,“下列关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个”就是典型的违背“真实性”原则的题目,因为现实阅读中,没有谁会为你设一个错误的答案。
如果这样命题,就是典型的“做题目”。
命题要能真正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因为这不是为了得一个考试分数,而是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实现获得“好成绩”的过程成为“好学习”的过程,达到测试促进阅读思考的真正目的。
4.为考生着想。
每一道题,命题者都明白考生是怎么思考的,如,需要情境材料中的哪些材料、需要哪些先备知识、需要做怎样的思维加工(语言加工)等等;反之,如果学生解答不了,是什么原因——是无法定位相应的情境材料、是缺乏哪些知识储备、还是不胜任思维加工(语言加工),都清楚明白,这样的命题,就是为考生着想。
你在命题考学生,同时也在考自己(或者是考曾经的自己)。
比如,只要学生照抄原文就能解答的问题,一般都设为选择题而非简答题,就遵循“为考生着想”原则。
尽量让学生少用或不用文本中的现成语言来解答试题,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推理思考、用自己的话语叙述,这个总方向完全合理。
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书写长度”,避免考生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写不完”而失分。
◆阅读能力测试写题基本步骤
1.读透读化情境材料。
这同样是考命题老师。
首先,命题老师要具备“问题思维”,即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阅读理解的“思维模型”。
如文学类叙事文,需从两个方面读懂文本,一是内容上,要读懂人物、人物关系、事件及由事件表现的人物精神品质,读出含义深刻的词句的“言外意”;二是形式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修辞和表达方法的精妙和用心。
在阅读时,阅读层次的“五个能力”可以作为阅读指向。
2.提问题。
这是命题的关键。
提不出问题、提不出好问题、提不出各层次的问题,绝对命制不了考题。
善于提出好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命题的核心,更是创新的核心。
所谓阅读能力测试就是命题人员提问题,考生回答问题,阅卷人员根据考生留在卷面上的痕迹(文字符号)评判其能力高下。
怎么提问题?
一是以不同身份来提,①以教师身份(“教”的角度)提问题,教学上,你要学生弄明白哪些问题,你就提哪些问题;②以学生身份(以“学”的角度)提问题,教师要回到儿童,像儿童第一次阅读一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以命题者的身份提问题,将“教师”和“学生”提的问题“放”到“阅读能力”模型中(双向细目表中)去“过滤”,选定进入试卷的问题。
3.分类筛选问题
4.作参考答案(选择题)
◆题型
客观题:
主观题=2:
1
阅读模块占45%左右。
◆选择题写题的一般规范:
题干:
①题干和答案构成一个逻辑句;②题干意思明确或提问清晰;③题干中不能包含答案或对答案有提醒。
备选答案:
①正确选项准确无误,干扰选项似真性高(挑战性),如:
表达方式一致,字数相当(如果字数不同,从少到多排列;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或反之);②各备选答案中如果有相同的词句,一般都放到题干中;③答案唯一,但其它答案应该有考生选,如果都没有考生选的答案,就要修改;④尽可能避免照搬文本词句(一般都要转换),绝对避免“以上答案都对”或“以上答案都不对”的选项。
◆简答题要考虑两种类型:
1.开放式问答题。
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建构较长的回答,允许的答案范围广,包括多样的、个性化的回答和不同的观点,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这些试题通常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信息和观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相结合,其答案的接受程度不在于学生所处的立场,而在于他们在判断和解释这些立场时利用所阅读材料的能力。
2.封闭式问答题。
这些试题要求学生自己建构答案,可接受的答案有一定的范围限制,或比较一致的答案。
如,主要内容的概括等,这类试题的大部分只分为对与错,还可以有部分得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回答的是用“正确的”答案评判考生的回答,其正确的程度是多少,一般以分档赋分的形式表现。
对开放式问答题,一般采用模糊的“分档赋分”,如,一档5—6分,理由充分,合乎逻辑;二档3.5—4.5分,理由比较充分,逻辑性还可以;三档3分及以下,理由与观点不太符合。
对封闭式的问答题,一般采用“分点赋分,按点得分”的原则,如,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可能有其他表达,意思对即可。
实际操作时,问卷人员一般要通过“试评”,寻找考生答案好、中、差的样本,对“正确的”答案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并最终确定“标准”,如此提高评卷信度。
◆权重:
①阅读能力专项测试工具,客观题一般每题3分,主观题每题4分;②语文综合性测试,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地说,同一份试卷,其客观题的权重应保持一致,主观题亦然。
(三)习作测试框架
考查学生因实际需要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命题时力求为学生提供激起“表达和交流”欲望和需要的真实情境,因需要而写、写而展现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思维的才华。
测试题既是评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也是展现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才华的平台。
因此,习作能力测试题尽可能回归真实生活(包括想像、幻想)需要,强化儿童对生活的认识,指向个性表达,避免“命题作文”、避免“套作”,坚决杜绝背诵几篇作文就能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
知识维度
认知(能力)维度
模块
亚 类
交流·为真实生活服务
创造·个性表达
写作
小作文(简短书信、便条)
1
大作文(写实、想像)
1
◆小作文,如,简短书信(含电子邮件)、便条(含手机短信、微信)等,考查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实现与特定的对象交流的目的。
◆大作文(包括写实、写想像),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根据要求把自己印象最深或最受感动的内容,想像(虚构)的故事等,写清楚明白,语句写通顺连贯,尽可能分自然段行文。
习作模块占30%左右。
注意:
测试工具所有情境材料(包括语文基础模块),都不能来自教材或教辅,鼓励原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命题 培训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