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14 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docx
- 文档编号:947409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5.95K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14 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14 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14 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14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14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或“×”回答)。
(1)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故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
( )
(2)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
(3)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 )
(4)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无变化。
( )
(5)氯水中通入SO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 )
(6)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 )
(7)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CO2,产生沉淀。
( )
(8)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 )
(9)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 )
(10)因为BaSO4难溶于酸,所以可以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2)SO2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没有发生氧化反应。
(3)粗锌含有锌和其他金属杂质,构成了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
(5)氯水中通入SO2后溶液的酸性增强,发生反应:
Cl2+SO2+2H2OH2SO4+2HCl。
(6)虽然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故能用浓硫酸干燥。
(7)SO2、CO2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9)二氧化硫与氯水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Cl,漂白效果变差。
2.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可能含有2种盐
B.a是SO3
C.Y中含NH4HSO4
D.从气体a到硫酸的转化过程中涉及氧化反应
[答案] B
[解析] SO2与氨水反应可以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A正确;X为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加入硫酸产生二氧化硫气体,B错误;X为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加入过量硫酸生成硫酸氢铵,C正确;气体a是二氧化硫,所以转化为硫酸的过程中一定涉及硫的化合价升高的氧化反应,D正确。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NH3、SO2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浓硫酸与铜片反应需要加热;浓硫酸可以干燥SO2,但不能干燥NH3。
4.某学习小组对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
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压缩“黑色面包”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蔗糖炭化得到的碳连成整体,碳原子间形成了化学键 ④浓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 (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A中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②B装置所装试剂是 ;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 ;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A装置中使蔗糖变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
(1)②④
(2)①Ⅱ ②品红溶液(或溴水溶液) 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溶液变浑浊
③C12H22O11(蔗糖)12C+11H2O
④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
5CO+6H++2Mn5CO2↑+2Mn2++3H2O
[解析]
(1)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2)虚线框A应是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装置,
不需加热,炭化时蔗糖的体积会膨胀,故选Ⅱ装置。
产生的气体有CO2、SO2、CO,检验CO2之前应先检验并除去SO2。
【参考答案】
问题1 先检验SO2的存在,再除去SO2,并检验SO2除净后,才能检验CO2,装置如右图所示。
若Ⅰ中品红溶液中褪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用Ⅱ瓶除去剩余的SO2;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已除尽;Ⅳ瓶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O2。
问题2 ①与Fe反应,产物中Fe的价态不同:
Fe+SFeS(Fe为+2价),2Fe+3Cl22FeCl3(Fe为+3价)。
②利用置换反应:
H2S+Cl2S↓+2HCl。
基础梳理
考点1:
1.易 低 易
2.
(1)水 碱性氧化物 碱 H2SO3 变红 CaSO3 Na2SO3+H2O NaHSO3 红色褪去 CaSO3↓+H2O 浑浊
(2)3S↓+2H2O 2SO2+O22SO3 SO2+I2+2H2OH2SO4+2HI(或I2+SO2+2H2O4H++S+2I-) 蓝色褪去 2Fe3++SO2+2H2O2Fe2++S+4H+ 5SO2+2Mn+2H2O5S+2Mn2++4H+ (3)品红
3.Na2SO4+SO2↑+H2O
考点2:
1.化石燃料
2.5.6 H2SO3 2H2SO4
考点3:
1.无 油状 放 高 浓硫酸 水 搅拌
2.
(1)①H2、O2、CO2、SO2、Cl2、HCl ②NH3、H2S、HBr、HI
(2)H、O 2∶1 化学 (3)①“钝化” 氧化物膜
②SO2 CuSO4+SO2↑+2H2O ③SO2 氧化性 CO2↑+2SO2↑+2H2O
3.
(1)Ag+、C、S
(2)S S
4.
(1)硫黄或硫铁矿、空气
(2)酸雾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6离子反应考点过关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基础梳理】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里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在水溶液里 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
能否直接电离
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 直接电离
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 直接电离
通电时的现象
溶于水或熔融时 导电
熔融状态下 导电
实例
酸、碱、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SO3、NH3、大部分有机物等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在水溶液里 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 电离的电解质
是不可逆过程
是可逆过程,存在 平衡
电离方程式
(举例说明)
H2SO4
Ba(OH)2
NaHCO3
溶液:
NaHSO4
熔融:
NaHSO4
NH3·H2O
CH3COOH
H2CO3
HC
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不计)
电离产生的 ,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又存在
典型实例
强酸:
HNO3、H2SO4;强碱:
KOH、Ba(OH)2;绝大多数盐:
NaCl、BaSO4、Na2CO3等
弱酸:
HF、CH3COOH等;弱碱:
NH3·H2O、Fe(OH)3等;水
【典型例题】
(xx·各地模拟组合)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
B.液态的氯化氢不能导电,说明其是共价化合物
C.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
[答案] B
[解析] A项,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是溶于水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其是强电解质;B项正确;C项,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电解质亚硫酸,其电离后溶液能导电,但是二氧化硫本身是非电解质;D项,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HCH++C。
(xx·新课标全国卷)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种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2)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
NaH2PO2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
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
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H3PO2H2P+H+
(2)+1 正盐
(3)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解析] H3PO2是一元酸,其中有2个H与P结合,不能电离,只有1个H与O结合,电离要用可逆符号。
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1)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本质是它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的。
像CO2、SO2、SO3、NH3等溶于水能导电
的本质原因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而它们本身属于非电解质。
如氨气属于非电解质,一水合氨(NH3·H2O)属于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等属于电解质是因为它们在熔化状态时能导电,而不是因为它们溶于水能导电。
(2)导电能力:
导电能力与电解质本身没有必然联系。
导电能力只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基础梳理】
1.离子反应的定义
在溶液中,有离子 或离子 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
用 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归纳为四个字:
、 、 、 。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能清楚地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它不仅表示 的反应,还表示 的离子反应。
3.离子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类型:
酸、碱、盐等复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 、 和 (或 、 和 )。
(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且符合 氧化剂和 还原剂生成 氧化性产物和 还原性产物。
微课1 有条件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①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CO2+Ca2++2OH-CaCO3↓+H2O
②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
CO2+2OH-C+H2O
③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中:
CO2+OH-HC
④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SO2+Ca2++2OH-CaSO3↓+H2O
⑤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
SO2+2OH-S+H2O
⑥过量二氧化硫通入强碱溶液中:
SO2+OH-HS
(2)多元弱酸的正盐与强酸的反应
①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
C+H+HC;HC+H+CO2↑+H2O
②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C+2H+CO2↑+H2O
③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
S+H+HS;HS+H+SO2↑+H2O
④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S+2H+SO2↑+H2O
(3)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①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14 硫及其化合物课堂评价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课时 14 及其 化合物 课堂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