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docx
- 文档编号:9471890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43.09KB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docx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
靠生答题错误大致如下:
主要反映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简答题上。
政治经济学许多概念的表述是非常规范和严谨的。
单项选择由于题目难度不大,主要为识记题,因此总体情况比较好,得分率较高,有不少考生得到满分。
多项选择和简答题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稍有难度,失分较多。
单项选择出错较多的,如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备选答案: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
正确答案是B。
又如,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备选答案:
A。
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D。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正确答案是B。
再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三道题有两道是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如果平时没有很好地理解,那么其中的几个公式是很难死记的。
多项选择题失分较多的,如不少考生不能准确判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些考生干脆把备选答案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选了。
对"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一题的选择上,备选答案:
A。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D。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E。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正确的选择应当是A、B、C、E,但考生普遍都漏选。
这个问题考核对劳动二重性及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又如,对"资本积聚"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
资本积聚:
"1.是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2.会增大社会总资本;3.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
"在教科书中,"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两个概念是放在同一章节中论述的,于是相当部分考生把"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以致无法作出正确选择。
简答题错误的,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个人之前应首先进行哪些社会扣除?
此题共有6个要点。
①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②用于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③社会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④社会管理费用;⑤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部分;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所设立的基金。
多数考生不能完整回答,部分考生虽然答有六七点甚至更多,如应扣除折旧费、失业救济金、国防开支等,都是对的,但由于没有用专门的经济范畴来表述,总是挂一漏万,无法获得满分。
以上种种,反映了考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和完整。
审题失误,答非所问
这类错误失分是最可惜的。
我们每年都提醒考生要注意审题,但还是有考生犯这样的错误。
审题失误较集中的是简答题。
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应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回答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垄断资本家获取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后,国内缺少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而言,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二是回答大量输出资本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意义:
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特别是投资到劳动力和土地、原材料价格等更便宜的经济落后国家,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资本输出还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在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
许多考生把题目理解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埋头回答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资本输出的可能性。
由于"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前面的"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都是分析"相对过剩资本"的形成,因此可以得3分,后面部分的却不能得分。
基本的答题技巧没掌握
答题技巧没有很好地掌握是论述题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论述题"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什么是级差地租?
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金融资本是怎样形成的?
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的?
"这三题第一步都应先回答概念,只有在明确定义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什么是"级差地租"、什么是"金融寡头"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下面的论述。
然而,由于三个题目中只有第二题在题目中明确表示要求回答:
"什么是级差地租?
"因此不少考生在选取二、三题时,没有明确回答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什么是"金融寡头",而是直接回答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条件、原因,同样金融寡头也没有予以明确表述,这样的论述题阐述肯定是不完整的,失分令人惋惜。
答题条理不清,观点不明
般来说,论述题是一份试卷中最难的部分,论述题三选二,第一题为大部分考生所选,选二、三两题大致各为50%。
本次论述题不需要考生"联系实际"应用、发挥,只需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组织。
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考生对教科书所阐述的原理的取舍,重新组织,反映其对原理的理解、把握及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
如"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应该分三个层次来回答。
第一层次为定义: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第二层次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即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是工人劳动力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的条件是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第三个层次分析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过程,即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如何提高的。
各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各部门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最终导致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全社会各个企业(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其余两题在题目中就非常明确有答题要点提示,如,"什么是级差地租?
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要求回答定义、条件、原因和源泉四个要点。
"金融资本是怎样形成的?
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要求回答定义、形成、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四点,即使是这样,仍有考生不能答到点上,或是思维混乱,七拼八凑,回答成一团乱麻。
为此,建议以下几点:
(一)全面复习,抓住重点。
从近年的出题范围看,资本主义部分显然是重点。
(二)注意对概念和原理完整理解和掌握。
如"资本"是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反映生产关系。
又如资本积聚是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会增大社会总资本,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等。
(三)多多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答题技巧、文字组织、表达等方面的练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基本能力训练是所有科目的考试都必需的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
配第、斯密、李嘉图;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
萨伊、马尔萨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
西斯蒙第、普鲁东。
)
(2)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
(1)统一面:
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本章小结: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四环节、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层次性。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资料:
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
3.生产力
(1)人的因素(劳动者)
(2)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
(2)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
(3)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4)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生产关系四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
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7.经济规律的特点及层次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三种类型:
所有社会形态起作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某种社会形态起作用。
本章小结:
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再生产类型、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分类、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分类。
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1)按照内容: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按照规模: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按照实现方式:
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综合性比例、部门比例、部门内部比例、地区之间比例、社会在生产各环节比例
3.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
(1)狭义产业结构分类(物质生产部门):
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2)广义产业结构分类(包括非物质部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2)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
实物构成:
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6.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7.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
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
类型:
(1)粗放型:
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本章小结:
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考察商品经济产生条件、价值、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规律等。
1.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3)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
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3)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
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
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
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
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
(1)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
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
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
世界货币。
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
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本章小结: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
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
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配置的方式:
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
二者的区别在于:
(1)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2)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
(1)内涵不同
(2)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具体表现在: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2)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
(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
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
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1)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2)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
(3)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4)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5)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
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包括:
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
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
本章小结:
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主要调节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市场组织包括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本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前提、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
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
(1)买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3)流通的媒介不同。
(4)流通的内容不同:
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
(5)流通的目的不同:
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
5.资本的本质:
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意义:
(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包括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1)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原因:
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
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1)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
(4)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
(5)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表现。
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
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不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
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
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
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0009 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