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946859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2.22KB
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网络】
【分析解读】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的知识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内容比较接近生活实际。
2.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的重点,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法师有根据提供的仪器图形考查识图及使用能力、考查对错误操作的识别、以实验装置图组合起来考查实验基本技能,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太大,解题时要注意细节。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冷考)
1.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科学。
2.近代,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化学研究院的范畴
(1)生产化肥与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
(2)合成各种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类健康;
(3)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4)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4.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以__________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__________,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科学探究的简单步骤: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3)科学探究过程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关注物质的__________,如蜡烛受热时是否融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产生。
3.关注物的变化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
4.填写实验报告。
即将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的形式。
方法总结:
探究过程要实事求是。
考点二:
物质的变化(高频考点)
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①__________其它生成物的变化
②__________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现象
多表现为状态、形状、大小等的变化、的变化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判断
依据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微粒间隔变化。
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破裂为__________,原子重新组成新__________。
宏观
没有其它生成物
有其他生成物生成
联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
外形变化
破碎、弯曲、榨汁、切成段压成片
燃烧类
火灾、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等
状态变化
熔化(融化)、蒸发、升华、液化、凝华、凝固、挥发等
变质类
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
实验操作类
蒸馏、过滤、溶解、稀释、海水晒盐等
锈蚀类
铁生锈、铜绿生成等
其他
吸附、灯泡通电发光等
其他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方法总结:
判断两者的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如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却是物理变化,一些缓慢氧化无明显现象,却是化学变化。
爆炸、变色、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锅炉因压力过大爆炸,清水中滴入红墨水,电灯泡发光,放热都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常见考点)
类型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概念
物质在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内容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等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判断依据
是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方法总结:
1.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区别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特有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是变化的内因。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有序的、动态的,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又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2.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叙述物质的变化时往往用“生成了”、“变成”等词语。
3.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如冰与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四:
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常见考点)
加热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
__________温度最高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__________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__________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__________并均匀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略__________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
用于液体__________,溶液不超过容积的__________。
燃烧匙:
用于可燃性固体的燃烧。
间接加热仪器
垫__________加热——烧杯:
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仪器
托盘
天平
精确度:
称准到__________
使用
称量前:
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易潮解、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
称量物放__________,砝码放__________,加砝码要用__________,由大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
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
用于量取一定__________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使用:
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__________保持水平
胶头
滴管
用途:
吸取滴加__________液体
使用(四不原则):
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其他仪器
贮存仪器
__________收集贮存气体,__________贮存固体,__________或__________贮存液体
支撑仪器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加持仪器
试管夹:
从试管__________往上套,夹在试管__________,拇指不按__________
胶头滴管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不用冲洗)
漏斗
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
在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混合物
方法总结:
读数时,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时选取的量筒要适合,不能太大或太小。
考点五: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高频考点)
(一)基础操作:
药品
的取用
原则
三不原则
不手摸、不品尝、不凑闻
取用量
按说明用量
无说明取少量:
固体铺满试管底部,液体取__________ml
操作
取用固体
固体粉末或小颗粒用药匙,要领:
一斜二送三竖
密度大或块状固体用镊子,要领:
一横二放三慢竖
取用液体
倾倒法:
瓶塞__________,标签向__________,瓶口紧挨容器口
滴加法:
用胶头滴管,方法见其使用方法
取定量药品:
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
腐蚀性药品取用
酸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__________溶液洗,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__________溶液。
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水冲洗后找医生
防污染原则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__,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带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
玻璃仪器洗涤
不溶性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先用__________洗,再用水洗
油脂先用热纯碱、洗衣粉等洗,再用水清洗
干净标准:
内壁的水均匀附着,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的溶解
将大块固体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__________搅拌
在瓶口轻轻地用手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过滤
用途
将__________固体与液体分离
操作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滤纸、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蒸发
在蒸发皿中加热,用__________搅拌,出现__________就停止加热
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__,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装置不漏气。
仪器的连接
玻璃管与橡皮塞、乳胶管的连接:
右手拿玻璃管,把要连接的一端玻璃管用__________,稍用力旋转插入;橡皮塞与容器的连接:
把橡皮塞稍用力旋转塞进容器口。
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__________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切记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_______入_______,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用干燥洁净的__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值。
1.测定pH时,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来中。
2.测定前不能将pH试纸湿润。
3.pH试纸测出数值为__________,不是小数。
(二)物质的加热
1.热源——加热工具:
最常用酒精灯,有时需要用酒精喷灯进行高温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___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____温度最低,因此加热要把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在__________部分。
(2)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出来在桌上燃烧,立即用__________扑盖。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坩埚等;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
__________、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加热: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来回移动试管或酒精灯),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倾斜,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液体加热:
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擦干,以免炸裂试管;试管倾斜,跟桌面大约成__________角,且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管口不准对着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常见事故与处理
1.化学实验操作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类型
具体事例
处理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中考 化学 复习 单元测试 试题 第一 单元 走进 世界 新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