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docx
- 文档编号:944820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7.28KB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案例:
民权县孙六镇刘炳庄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核心课程。
是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目前尚待继续完善的年轻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只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的社会生存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一段时间我们通过课题引领有了一定的积累,今后要继续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管理体系。
把它和我们的校本课程相结合,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性相结合。
形成我们自己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因此,为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我校特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上,我们立足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
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课。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
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
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
三、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
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
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的回归青少年的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技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
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4)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进行小课题研究。
3、组织、师资保障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由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
组长:
王培勇
副组长:
李启伟
组员:
郝月玲及各班班主任
(2)成立综合性实践活动教研组。
由教研组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工作。
组长:
孙丽
组员:
王培勇、郝月玲
教师采用专兼结合的办法,专职教师上好每周统一实践课,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上好学科整合课。
专职教师要对兼职教师的学科整合课进行指导和协助。
4、课程实施
(1)课程安排:
七至九年级各班每周一课时,若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集中时间则临时调课。
每学期各年级拟进行三到四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每个实践约为一个月。
其余时间为方法指导课。
、
(2)主题确定:
利用语文出版社出版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挑选3个适合学生开展的主题3个,自主开发一个有地方特点的校本资源主题。
四、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评价将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鼓励帮助学生为自己建立起全面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进行“写实性’地归档,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并在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激发起终身学习的愿望。
(2)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知道方法,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评价,优秀资源编入校本资源包,推荐全校使用。
2014.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规划 总体方案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