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docx
- 文档编号:944819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8.66KB
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docx
《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公式:
①比喻: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
……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
……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
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
……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
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
……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作用:
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
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
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
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
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句子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二、高中诗词鉴赏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释】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
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③平居:
这里指家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闻道”一词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 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C.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
(1)B
(2)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
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解析】【分析】
(1)B项,“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错误,“衣冠”应是借代,用衣饰代指文武官员。
故选B。
(2)根据注释“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因宦官程元振专权”可知,此时诗人羁旅在外,因宦官专权而有家难回,壮志难酬,引发家园之思;如诗歌首联“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前一句以“长安似弈棋”的比喻,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再结合注释“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可以看出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
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刘秀才
许浑①
三献②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鄂杜③花。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注释】①许浑:
早年屡试不第,直至42岁才考中进士。
此诗作于诗人早年应考途中。
②三献:
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楚厉王、楚武王,均不被认可。
后卞和又将璞玉献给楚文王,楚文王命人将这块璞玉雕琢成玉壁,并将玉壁命名为和氏以表彰卞和。
③鄂杜:
郭县和杜陵,代指京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中的“三献”暗指诗人多次科考不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B. 诗歌颔联写诗人与刘秀才在潇湘雨中分别后,走大路,春天到达了京城,并在那里赏花。
C. 诗歌颈联描写诗人夜航所见:
水中千点萤光被船灯照后变暗,沙滩上的宿雁被桨声惊飞。
D. 诗歌写景富有艺术性,颔联两句形成暗与明、冷与暖的对比,颈联则由近及远、以动衬静。
(2)诗人为什么“望见乡山不到家”?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诗人参加科考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客居他乡,无心回家;②诗人想在春天到达京城,以求取功名,所以跨越万里山河,远远的望见家乡,却不愿回家;③表达了诗人为求取功名万里奔走,功名不就誓不还乡的坚定决心。
【解析】【分析】
(1)B项,“走大路,春天到达了京城,并在那里赏花。
”分析错误,诗歌第四句“广陌春期鄂杜花”,是诗人对在秋天分别后的行程的设想,诗人想从大路出发,在春暖花开之时到达京都,可见选项的“并在那里赏花。
”错。
故选B。
(2)首先在诗中找到“望见乡山不到家”,是诗歌尾句,然后联系上文来分析,由诗的首联“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结合注释一可以知道,诗人是因为科考屡试不第,天涯漂泊,客居异乡,无心归家;诗歌颔联写诗人与刘秀才在潇湘雨中分别后,诗人想从大路出发,在春暖花开之时到达京都,可见诗人因想在春天到达京城,以求取功名,所以跨越万里山河,远远的望见家乡,却不愿回家;“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可见诗人为求取功名万里奔走,“不到”一词可见诗人功名不就誓不还乡的坚定决心。
这些都是原因,加以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诗人参加科考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客居他乡,无心回家;②诗人想在春天到达京城,以求取功名,所以跨越万里山河,远远的望见家乡,却不愿回家;③表达了诗人为求取功名万里奔走,功名不就誓不还乡的坚定决心。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概括诗文内容的能力。
要结合注解,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理解作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注释】簪弁:
籍,冠簪;弁,礼帽。
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
B. 颔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
C. 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
D. “昨日”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题中“见赠”二字。
(2)诗歌末句对朋友的叮嘱劝告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回忆,对白云芳草的钟爱,可见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活的喜爱;②从诗人对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的厌烦,以及劝勉朋友不要误认为做官胜过归隐,可见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解析】【分析】
(1)A项,“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错误,从诗中来看,“忽忆山中独未归”中“独未归”三字流露的是诗人自己不得归去的慨叹,并不是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
故选A。
(2)“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荷衣”,楚辞云: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本指人品高洁,后为隐者代称,簪弁是为官的标志,此指做官;李端最近忽然来到城市,诗人以为他有求仕之意,劝诫他说:
不要认为簪弁就比荷衣好,也即不要认为做官胜过归隐,这两句看似是劝勉李端归隐之辞,其实也是诗人心曲的表白,是自勉之辞,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再结合前面几联来看,“忽忆山中独未归”是回忆曾经的山中生活,“白云芳草与心违”是说钟情的白云芳草已经久违,这两处流露出对那种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活的喜爱,而“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借助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进行对比,表达诗人对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的厌烦。
故答案为:
⑴A;
⑵①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回忆,对白云芳草的钟爱,可见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活的喜爱;②从诗人对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的厌烦,以及劝勉朋友不要误认为做官胜过归隐,可见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②: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①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词人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词人南归已十二年,为收复中原,期间多次上书,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抗金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
②姮娥,即嫦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波”即指月光,“飞镜”喻指天上月亮,一个“磨”字写出了月光分外皎洁。
B. 词上片最后句,词人向嫦娥发问,摧肝裂胆,流露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孤苦之情。
C. 词人乘风直上万里长空,视角由上而下,俯瞰大好山河皆被金人占领,悲痛万分。
D. 本词联想想象丰富,天上地下意境开阔,情感上气势豪迈,体现了辛词豪放特点。
(2)请简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含义。
【答案】
(1)C
(2)①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可以让月亮洒给人间更多的清辉;②“桂婆娑”象征(比喻)阻挡光辉的黑暗,即主和(投降)派,甚至入侵的金人;表达词人扫荡黑暗,收复失地,把光明洒向人间的决心。
【解析】【分析】
(1)C项,“皆被金人占领,悲痛万分”错,“皆被金人占领”字不合事实;“悲痛万分”不准确,下阕后两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表达了词人希望铲除黑暗势力以取得抗金胜利的豪情壮志。
故选C。
(2)解答此题,首先要解释诗句的意思,“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意思是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
然后揭示其内在含义,由注释“词人南归已十二年,为收复中原,期间多次上书,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抗金恢复之事”可知,诗句中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
句中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斫去桂婆娑”“清光更多”意思是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可以让月亮洒给人间更多的清辉;②“桂婆娑”象征(比喻)阻挡光辉的黑暗,即主和(投降)派,甚至入侵的金人;表达词人扫荡黑暗,收复失地,把光明洒向人间的决心。
【点评】⑴该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和诗句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鉴赏之诗句鉴赏的能力。
对于重要诗句鉴赏的题目,需要考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句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答题步骤一般分三点:
①理解诗句,用简洁、流畅的语言翻译诗句;②分析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强调、突出的意思;③分析情感。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景,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B. 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
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
C. 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 写山中湿气浓重,阴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
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
(2)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答案】
(1)A
(2)孔父伤时,王粲去国,我这一生,漂泊不定,不禁慨叹不已。
作者借此表达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分析】
(1)A项,“从正面描写出”错误。
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衣裳沾雾而自湿,一直到中午时分,雾气才散尽。
“衣裳沾雾而自湿”是侧面描写,应该是正面与侧面结合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故选A。
(2)最后四句的意思为突然就想到了孔子,想到了“吾道穷矣”的一声浩叹,忧时伤生之意顿生。
突然就想到了王粲,想到了“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的哀伤无奈。
然后就想到了“我”——这一生苦于飘泊,转徙江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已进老境的杜甫久病于飘泊,心中的悲苦一如江水漫漶。
可是,无限江山,孤身一人,这种悲苦又能向谁倾倒呢?
所以唯有一声长叹而已!
连用两典,把个人不幸与家国情怀连在了一起,写出了飘零他乡的哀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故答案为:
⑴A;
⑵孔父伤时,王粲去国,我这一生,漂泊不定,不禁慨叹不已。
作者借此表达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
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
B. 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
C. 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D. 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2)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
(2)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
诗句说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都不能带我离开。
后两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解析】【分析】
(1)C项,“‘浑’‘总’……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错,“浑”“总”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苍茫的大海、缥缈的烟云放在一起描绘,增强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和神秘之气。
这两个字不是写观画的感受,而是描绘画面的。
故选C。
(2)颈联是“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范蠡”春秋时越国大臣;“王乔”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
此二句用典,意思是“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偏小,不能载我同游;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度我飞升”。
诗人面对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叹,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故答案为:
⑴C;
⑵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
诗句说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都不能带我离开。
后两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高考 高中语文 现代文 阅读 诗歌 鉴赏 答题 技巧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