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度课题申报指南.docx
- 文档编号:943675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29KB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度课题申报指南.docx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度课题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度课题申报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度课题申报指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
2010年05月07日】【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年五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
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3:
新型无线技术
项目4:
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5:
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
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具体包括:
1)LTE研发和产业化:
完成TD-LTE的多频多模芯片、终端、系统和仪表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解决产品开发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2)LTE-Advanced标准化、研发和产业化:
积极参与3GPPLTE增强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建立技术试验环境,建设2~3个规模试验网。
3)TD-SCDMA及其增强型优化和提升:
支持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和完善、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等。
2011年本项目主要考虑安排基带芯片、仪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中还需支持的课题以及高铁等特殊环境下的研发课题。
课题1-1TD-LTE面向商用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
终端基带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
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
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和TD-SCDMA/GSM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TD-LTE能够满足3GPP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TD-SCDMA支持3GPPR7版本。
考核指标:
提供1000片面向商用的多模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
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
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
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和TD-SCDMA/GSM多模;
– 下行支持2×2MIMO方式;
– 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 半导体工艺线宽:
65nm及以下。
完成芯片优化工作,重点是芯片的性能、稳定性和功耗指标能达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报单位须提供具体说明:
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
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1-2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
课题说明: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基站和终端特点及相关新技术和实际测试需求,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
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块化的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填补目前TD-LTE射频测试系统的空白,推动基站和终端性能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标:
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
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无线收发技术特点;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特性;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研究构建TD-LTE、TD-SCDMA互操作系统和终端的射频要求及测试方法;构建TD-LTE射频测试方案,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
自主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自主开发射频开关箱和完整测试软件,实现TD-LTE与TD-SCDMA互操作条件下的射频测试功能。
满足3GPPR10发布的版本所列射频测试用例实现自动化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模块化,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可灵活配置,能够完成相关标准中要求的90%以上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指标测试;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
1。
申报方式:
鼓励有射频开发经验的实验室及仪表厂家牵头申报。
课题1-3LTE网络接口(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
课题说明: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LTES1/X2接口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需求,研究更方便、更简洁的测试工具对LTE的核心网设备和无线网设备进行测试。
有针对性地解决LTE设备在接口一致性方面进行功能性验证的难题,推动设备的接口实现一致性。
研究目标:
开发LTE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研究面向核心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核心网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核心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的另一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X2接口的协议消息等。
考核指标:
开发LTES1/X2接口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应支持S1接口协议和X2接口协议的遍历,支持面向核心网设备的测试程序和面向无线网设备的测试程序。
支持协议功能性的遍历测试,支持协议消息的反复压力测试。
支持模拟用户建立业务需要的所有S1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用户建立多承载需要的S1接口的协议测试。
支持协议错误的异常测试。
支持模拟用户建立需要的无线网设备之间X2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个无线网设备需要的X2接口协议测试。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4TD-LTE基站基带与射频模块间接口(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开发
课题说明: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Ir接口标准化需求,研究TD-LTEIr接口标准协议。
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可以作为各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RemoteUnit)产品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Ir接口协议并推动Ir接口标准化进程。
研究目标:
研究TD-LTEIr接口标准协议,并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仿真及监测工具。
考核指标:
开发TD-LTE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实现对射频拉远单元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频点、载波数量、功率、时隙、码道等参数进行配置;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进行心跳查询、告警监控;支持对Ir接口进行光功率查询、传输误码率查询。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5TD-LTE家庭基站及网关研发
课题说明: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室内覆盖的特点、相关新技术、实际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的需求,研究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技术、组网和业务应用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产品,完善TD-LTE的产品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未来TD-LTE网络覆盖中存在的难点和特定需求,推动TD-LTE整体网络性能的提高,满足未来对于业务融合和业务创新的需求。
研究目标:
研究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研究基于家庭基站的网络架构、回传网实现方案;研究家庭基站和室外宏基站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混合组网方案、干扰抑制、切换;研究家庭基站和WLAN等的异系统共存干扰分析;研究基于家庭基站进行三网融合的接入融合、传输融合、业务融合方案;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
考核指标:
提供100套家庭基站设备,2套家庭基站网关设备。
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R8,R9和国内CCSA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预商用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TD-LTE的频段:
2.3GHz,2.5GHz;
– 支持灵活的带宽配置,包括5MHz,10MHz,15MHz,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1个单极化天线、1+1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2×2MIMO方式;上行支持2天线分集接收、2×2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基站同步、即插即用、SON、节电模式(下行自动关断等)、IPsec等功能;
– 支持多种传输接口(ADSL/LAN/xPON等);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预商业应用。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
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3。
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
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
课题1-6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
为了满足高铁旅客对于数据通信和数字娱乐的通信要求,本课题在高铁机厢内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制式,机厢到路边的外部系统采取TD-LTE技术。
本课题对TD-LTE技术支持高速铁路的宽带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并最终形成应用示范,为旅客提供宽带接入信息化服务。
研究目标:
基于TD-LTE开展面向高速铁路应用的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可行性方案设计、样机系统研发,并结合高铁的建设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突破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宽带通信系统核心关键技术,设计可实施的系统方案,完成高铁车载通信设备、基站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样机开发,并联合行业应用单位开展铁路的示范应用,并积极推进相关的标准和提案,申请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完成高速铁路环境下(>350km/小时)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突破,包括高速铁路的信道建模、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谱效率提升技术、高移动性的资源管理,切换技术以及信令的设计和优化。
– 基于TD-LTE完成可行的端到端的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样机系统的开发,车载设备满足铁道部相关规范。
– 业务上,支持高铁机车内的2G/3G语音与数据业务,WiFi上网,视频监控等业务。
– 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建设试验线路,开展示范应用,试验线路不低于60km。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2。
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
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需行业应用单位参与。
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
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层、网络层及终端层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带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业务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高速成长,特别是终端基础平台、业务基础平台的研发和整合;促进和形成两个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可信体系和新型IT基础技术与资源基础;突破产业薄弱环节,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2011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重点开展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十一五”已部署课题的基础上,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引入与过渡机制,以及数据融合网络、终端关键技术、开放业务平台、内容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创新业务的应用示范等关键环节,为移动互联网与业务应用搭建基础性的网络与应用框架。
课题2-1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研究
课题说明: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并伴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扩大和深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性的、更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可控的网络与服务体系。
。
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具有移动性的互联网体验,同时伴随着融合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呈现出固定互联网不同的特质,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和应用。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和业务应用特点,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包括网络各个层面能力和功能划分、存在的问题、关键技术以及和现在网络的演进关系;从安全、IT基础新技术、IPv6等角度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发展。
研究目标:
研究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分层、功能划分;以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案为切入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适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网络(如SAE+)与业务网络架构;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演进;研究云计算等IT新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考核指标:
1) 提交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发展趋势的报告;
2) 提出移动互联网的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架构、功能模型的研究报告;
3) 提交典型移动互联网网络各个层面的关键技术、组网方案及演进报告;
4) 提交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和功能分布研究报告;
5) 提交云计算等IT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6) 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7) 标准提案20篇;
8) 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2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课题说明:
结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关键技术,通过研发开放、可控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安全的互联网、通信、IT等能力服务,并且在实现通信业务能力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等异构网络之间的业务融合与应用混搭的技术方案,借助Web2.0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将2G/3G/IMS通信网络和业务能力融入到Web2.0的生态环境。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还将通过提供完善便捷的业务生成和运行环境,鼓励第三方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用户快速提供多样化的业务产品,通过应用的丰富促进移动互联网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标:
重点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结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能力适配、服务提供和封装、API集成等能力开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完善适合互联网的通信能力开放技术,如位置,语音、视频、IVR、会议、消息、呈现状态、群组管理、点击拨号等;研究能力开放的运营、计费、信息安全、认证与鉴权、能力发布、能力调用等技术方案;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的业务智能运行环境;研究并开发高效、易用的开发部署环境,降低开发者开发门槛;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系统。
考核指标:
完成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申请专利10项,提交标准化立项2项及标准文稿10篇,提出相关行业标准建议;研发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并进行应用示范;开发用于实现通信网与互联网业务融合和混搭的运营平台。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3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间件开发
课题说明:
本课题主要针对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特点,研究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和服务个性化的关键技术。
在此基础上,开发跨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难点,推动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能力及应用安全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便于业务的部署和更新,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研究目标:
设计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架构,实现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机制;研究虚拟桌面及虚拟计算机技术,实现终端应用环境调用云计算平台能力的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研究跨平台的图形显示技术,实现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研究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体系结构,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实现对不同硬件资源的屏蔽;研究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和传感器技术。
考核指标:
开发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MobileWidget应用运行环境,提供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接口及实现基于WebService设备业务能力发现的协议;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终端运行环境,实现对业务平台能力的调用与展现,并支持IPv6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跨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图形库;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开发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平台;开发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或特殊传感器。
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4移动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
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课题主要关注的目标是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关键问题,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整体架构和安全部署,研究移动互联网可能存在的流量攻击、不健康内容等问题,通过安全设计、安全部署保证移动互联网安全,并通过监控和内容过滤的技术手段,保障相关内容的安全与健康。
研究目标:
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设计移动互联网中安全能力;通过安全算法、安全协议保证移动互联网基础安全;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监控技术,提高对异常流量、攻击流量的防控能力;研究内容过滤技术,提高对非法内容的管控力度,特别是针对使用P2P及加密方式传播的不良内容的识别、获取、分析、控制技术,并开展内容安全管理配套机制研究;研发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试验系统,开展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
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安全协议、安全能力部署;特别针对移动互联网中的内容,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控技术架构;提交移动互联网管控溯源技术研究报告;研究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验证;设计完善的流量监控及内容安全监管机制;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际标准化文稿10篇。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2。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3无线新技术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
基本突破IMT-Advanced标准化及其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将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放入标准中,在宽带无线移动领域国际主流标准中我国的基本专利占有比例达到8%;面向IMT-Advanced的后续演进进行超前技术研发,把系统容量再改善2-3倍,为未来标准化做技术储备。
2011年本项目拟安排的课题包括:
IMT-Advanced多天线演进与增强技术研发、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3-1IMT-Advanced多天线增强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
多天线技术在IMT-Advanced标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如何针对多天线的不同信道场景、不同放置场景和不同使用场景进行优化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将突破上述技术难点,进一步稳固我国在多天线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形成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
研究目标:
本课题面向标准的后续演进开展多天线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多用户MIMO、协作波束成形、协作波束切换、分布式预编码、基于环境感知的MIMO模式切换等,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天线技术方案,向3GPP或IEEE标准化组织提交标准化提案。
完成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试验设备研制,进行技术演示验证。
考核指标:
提出适用于3GPP或IEEE标准的后续演进多天线技术解决方案,相对于2×2的天线系统,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提高一倍,小区边缘用户(5%CDF)频谱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向IMT-Advanced推进组提交标准化文稿数量,及预期接受文稿数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3-2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
多种技术体制共存使得网络变得更加复杂,在IMT-Advanced中采用自组织网来解决由于大量无线参数和复杂数据配置使网络优化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
本课题将对自组织网中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支持IMT-Advanced的后续标准化工作。
研究目标:
实现对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突破操作维护过程中的自配置和自治愈,以及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系统干扰、容量和能耗自优化等关键技术;掌握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方法,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考核指标:
提出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所需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适合IMT-Advanced自组织网特点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流程,结合上述方案和流程提出IMT-Advanced系统和网络的标准建议不少于10篇;完成关键技术的仿真和硬件验证。
形成该领域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0件。
实施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申报方式: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3-3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
当前基站和终端中分别采用“DSP+FPGA”(基站)或ASIC(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一代 宽带 无线 移动 通信网 国家 科技 重大 专项 课题 申报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