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内部培训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943553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51KB
团委内部培训教案1.docx
《团委内部培训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委内部培训教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委内部培训教案1
团委内部培训教案
——集体活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有一心向学,专注读书的定力,也当有放飞心灵,指点江山的激情,而集体活动正是一个“万类江山竞自由”的大舞台。
我认为开展集体活动的目的有三:
意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深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二是利用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开展特设鲜明的团日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是给青年学生搭建一座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舞台,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爱国意识、爱团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这些年学校团委开展的集体活动和团日活动完全达到了这些目的。
大学生集体活动的内涵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看,大学生集体可以有多种界定和描述,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结构。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大学生集体,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学生宿舍等。
这些大学生集体有共同的特征:
第一,有共同的价值目标。
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上有这么一句话:
“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
”这些集体都以完成大学生个人培训计划,实现教育的目的为目标体系。
第二,有共同的时空,开展共同的活动。
大学生集体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这些集体是大学生集体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有相对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
不论是班级、团支部,还是学生社团、学生宿舍,都有自身完备的组织纪律、制度、组织机构等体系,负责管理和实施公共事务。
第四,有共同的集体文化。
这些集体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集体活动就是以这些集体为依托,有大学生在集体中通过集体组织实施的主体性教育活动。
这些集体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群体,教育客体也是学生主体。
我院开展的集体活动,都是有学生自己选题、策划和实施的。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基本不发挥主导作用。
因此,学生是集体教育的施教者,同时集体教育的对象也是学生自己,他们通过参与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自我。
这种集体教育实质是学生主体性教育。
2、教育的载体是大学生的集体活动。
班级、团支部、社团、宿舍等大学生集体主要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集体活动,凝聚学生,教育学生。
实施集体教育的载体是这些集体活动。
3、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开展集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将它作为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大学生集体教育的把握,除了要认识以上特征外,还要清楚地认识这种集体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学生集体不断通过各种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实施教育的过程。
这些集体活动不仅仅包含某一次、某一个单独的活动,它有各种活动叠加而成,多样的活动包含多样的教育信息。
其次,这个过程有多层面的教育构成。
这些活动既有“胸怀天下”的教育,也有“关注自我”的教育;既有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微观层面的活动,也有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等宏观层面的活动,这种多视角、多层面的教育,使得集体教育过程更加丰富和完整。
再次,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它既包括学生集体内部的循环教育过程,也包括学生集体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相互联系,也与大学象牙塔以外的环境发生联系,这种教育过程是开放的。
正是由于大学生集体教育具有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在集体教育中主体意识更强,教育更能从学生的角度着手,从而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集体活动的操作模式
我院团委对全院数十年的大学生集体活动进行分析和整理其目的就是找出大学生集体活动的操作模式,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集体活动。
一般说来,大学生集体活动的模式是由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三个阶段构成的动态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准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活动的质量,也决定着活动过程是否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因此,这一阶段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组成活动组织、进行活动动员(宣传)。
1.选择活动主题
以集体活动为依托开展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不同。
只有选择一个大学生共同关心的主题,集体活动才能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就要调查研究,进行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社会背景分析、大学生的需要与心理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确定主题。
比如:
一个团日活动,以近期中日关系恶劣环境下的爱国教育为主题。
这个主题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需要有正确、理智的引导。
在这一阶段除了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外,教师应适度引导,发挥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来源广的优势,通过社会、家庭、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教育渗透,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使大学生不仅明确活动的背景,而且对即将开展的集体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从我院历年开展的活动情况看,活动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天下事”,就是与世界、国家、民族发展相关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
如关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月”、“节能减排”等的主题。
二是“学校事”,就是与学校发展相关的问题,或是在学校内发生的有一定共性的话题等。
如“学生运动会”、“安全文明月”等相关主题。
三是“自己事”,就是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相关的问题,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时尚主张和观点等。
如“模拟招聘会”、“礼仪之星选拔”等活动相关主题。
2.设计活动方案
在明确了活动主题后,就要着手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也就是活动策划书)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形式,活动实施难点与重点的预测和应对,人员的具体分工,经费预算等。
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的阶段,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主张设计,教师指导相对较少。
3.组成活动组织
活动的组织准备是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包括组成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程序、规程和要求,以及积极实施活动所需的各种管理制度。
这是由学生共同协商确定,并不是由学生干部主观确定的。
在这一阶段只有充分发挥民主,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广大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活动。
4.进行活动宣传
在活动具体实施前,组织者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充分的宣传,通过宣传海报、发放通知或者组织一定范围和一定形式的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沟通使大学生能够理解活动的意义与目的,明确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和具体方案。
对于有些活动,在对活动有关事项不了解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与消极影响,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
充分宣传使大学生对集体活动产生兴趣,这一过程事实上是教育灌输与渗透的过程。
(二)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是进行集体教育的实质阶段和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适当关注与适时指导,确保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按照人员分工和活动方案各行其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
在实施中的具体工作主要有:
联系活动的有关方面与场地,有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准备,落实各种物品,按计划开展各种活动。
1.联系相关方面,落实活动场地。
目前,大多数的学生集体活动都不仅仅局限在本集体内部,往往
涉及校内外的有关方面。
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落实各方面的时间和工作情况,确定活动场地,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2.有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信息的整理,包括与活动相关的必备资料、信息的整理,特别是一些调查活动、宣传活动,制作问卷与宣传资料等。
同时,也包括活动反应的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比如,在社区的宣传服务活动,就应收集市民反应的意见或建议,大学生自身对活动的反映等。
这些信息本身就是教育的信息,对学生也会产生影响。
3.落实各种物品。
活动的开展涉及作为活动道具的各种物品,大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时应该将物品清单一一列出,保证物品到位。
但是,这是一个琐碎的工作,大学生往往忽略这个环节,在活动中总是缺少一些必要物品。
这些事情虽小,但直接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这一环节能够锻炼学生工作细致的态度。
4.按计划开展活动。
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开展方式。
综观我院的集体活动案例,每一个活动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流程。
不同类别的活动都应按照活动计划执行,有突发事件及时调整。
按计划就是要确保人员参与充分,活动开展顺畅,活动能达到预期效果。
评价实施阶段的这几项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任何一项工作搞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质量,因此活动组织者应该统筹兼顾,认真仔细,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使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强化集体教育的作用。
第一、通过自我参与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了解
和学习有关知识,讨论和交流思想,熟悉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第二、通过他人参与进行德育。
在活动中,大学生通常要与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城市社区居民、其他学生群体进行交流,从而受到教育。
活动总结阶段
活动结束以后,许多集体都认为一切工作都结束了。
然而,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应是进行总结与反馈,分析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厘清认识,统一观点,才能确保集体教育的结果。
1.评价总结。
对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客观的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这可以让大学生客观的认识活动全过程,认识自我和他人,对其有正确的态度和看法。
教师应该在这一环节中,加强指导,明确活动开展和个人表现的优缺点,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分析和对待结论,强化集体在大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2.分析反馈。
分析反馈就是根据评价总结的结果,对整个活动和教育过程进行调整。
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要参与外,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在活动准备与实施阶段,教师更多的是充当观察者角色。
通过观察及时分析整个过程,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从而使之能强化和校正自身行为。
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教师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千万不要认为有了学生干部组织活动,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
通过全过程得分析和反馈,教师引导大学生根据活动进程进行分析,诊断问题,找出原因,比较彻底的解决问题,不仅能保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更大的进步。
这一环节是优化教育过程,增强教育效果的保证。
总的来说,大学生集体教育的这个运行模式由这三个阶段构成,只有保证每一阶段都做到规范、有序,才能使整个模式良性运转。
这三个阶段也是相互联系的,上一阶段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并且三个阶段可以循环运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宣传的作用,要利用各种阵地、途径进行宣传,宣传工作越充分,教育影响的程度也就越深。
经验总结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教育的改革和不断深入,大学生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仅仅限于班级、团支部这些传统的学生集体开展的“读书、读报、座谈”等形式单一的集体活动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在大学生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集体事小于个人事”,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不关心集体发展的现象,一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
传统集体曾经一度在大学生中遭到“冷遇”。
但是,集体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指出的:
“我们应当把所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我们相信,对个人的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
”如何增强传统学生集体活动的吸引力?
如何使大学生能主动关心他人和集体的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生活集体这些新型学生集体在教育学生中的作用?
我院长期以来开展集体活动的经验表明,集体活动的开展要善于把握方向,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我院开展的集体活动之所以取得丰硕的成果,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就在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
活动的主题选好了,方案设计好了,活动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而这些成功的活动经过提炼,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必将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我院长期以来开展集体活动的经验表明,集体活动的开展要通过拓展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发展。
我院开展大学生集体活动坚持以理性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需要。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有助于我校优良校风的形成。
我院长期以来开展集体活动的经验表明,集体活动要通过创新形式,繁荣校园文化的发展。
我院大学生组织在开展集体活动时,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推陈出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活动,把道德、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活动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院团委组织部
2011年4月12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团委 内部 培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