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片八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942907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11.38KB
西藏拉萨片八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
《西藏拉萨片八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拉萨片八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藏拉萨片八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髄。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
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
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
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
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
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
《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
《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
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
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
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
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三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
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
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5.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6.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
你又会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
”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
”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
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
“不要怕,娃娃!
”她把灯点着了。
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
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
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
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
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
他懊恼着自己。
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
洞口塌了。
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
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
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
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
“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
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
“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
老太婆也扁着嘴笑:
“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
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
“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
“呯!
”窑门被枪托撞开了。
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
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
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
“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
”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
孩子被抓到跟前。
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
”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
”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
”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
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
”老太婆嚎哭起来。
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
“是她的孙子。
”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
“搜他!
”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
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
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
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
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
“招来吧!
”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
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
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
”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
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
“你怕死不怕?
”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
“怕死不当红军!
”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
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
“那末给你一颗枪弹吧!
”
老太婆又嚎哭起来了。
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
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
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
“大家的良心在哪里?
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
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
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
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
“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
B.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小说主题。
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
D.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
连长和他的东北军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
8.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在塑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
少贫微,佣书自业。
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
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
泰始初,为殿中将军。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
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
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
明帝遣山图讨之。
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
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
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
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
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
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
“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
”太祖笑而纳之。
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
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
山图曰:
“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
城隍小事,不足难也。
”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
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
世祖甚嘉之。
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
“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
”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
上谓之曰:
“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
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
”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
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
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
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
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通过门客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
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
他往还于官署和城郊别墅之间,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保护自己;去世之后,皇上赐给朝服和敛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2)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晚秋夜坐
王绩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一个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
B.颔联两句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
C.第五句中的“噪”字写出了知了叫声之大,作者烦它扰人清静,让人去粘它,赶它远离。
D.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不是晚秋的,这是让作者感到“奇”的地方。
15.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解答了梁惠王“,。
”的疑问。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鲲鹏展翅奋飞时的情形的两句是:
“,。
”
(3)《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______,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
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______。
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
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______,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
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
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
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
”(65回)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叹为观止惟妙惟肖不负众望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栩栩如生不孚众望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栩栩如生不负众望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惟妙惟肖不孚众望捉襟见肘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动机水平①:
任务简单时,要“举轻若重”,②;而任务较难时,就要“举重若轻”,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更有利于完成任务。
就同一任务而言,③。
动机水平超过或低于这一强度,都会对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例如,考试时过分重视会紧张怯场,毫不在意则使思维变迟缓。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给“人因工程”下定义,不得超过65个字。
(5分)
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说,飞船、坦克、高铁都是复杂的人机系统,因为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系统运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系统安全性问题会更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需要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它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黄大发,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手,三十六年,带领乡亲们用铁锤铁钎在绝壁凿出9400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
林俊德,五十年隐姓埋名,与黄沙为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新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道至简,大行至朴,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的关系,自然就体现不出“和”的思想。
2.D本题考査筛选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本中,因此,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然后将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D项“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3.D对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拉萨 片八校高二 语文 学期 期末 联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