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docx
- 文档编号:942313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00.28KB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docx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I、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子的概念。
掌握种子的组成。
掌握胚的结构。
2.掌握种子的类型。
掌握种子的结构。
3.掌握种子萌发条件。
掌握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的办法。
胚后熟概念。
4.掌握幼苗的类型。
5.掌握根的种类。
根尖的分区。
6.掌握根的发育。
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单、双子叶根的结构区别。
7.了解根的生理功能。
8.了解侧根的形成。
9.了解根瘤、菌根的形成及意义。
10.掌握枝条的形态组成,芽的类型及结构,分枝的类型
11.掌握茎尖的分区。
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单、双子叶茎的结构区别。
老根、老茎的结构区别。
12.了解茎的发育理论,茎的异常结构。
13.掌握完全叶、不完全叶、叶镶嵌、等面叶、异面叶的概念。
14.掌握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15.掌握叶的结构。
C3、C4植物叶的区别。
16.掌握叶脱落的原因及结构变化。
17.了解叶的形态、叶的生态类型。
18.掌握根、茎转位过程。
19.掌握根吸收水分途径,有机物质吸收、运输途径。
20.掌握变态的概念。
各种变态的类型及代表植物。
21.掌握同源器官、同功器官概念。
II、重点和难点:
1.种子的组成和类型。
胚的结构。
2.小麦种子的结构。
种子类型。
3.休眠原因。
打破休眠的办法。
4.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5.单、双子叶根的结构区别。
6.根的发育(原始细胞-初生组织-初生结构-次生组织-次生结构)。
7.掌握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单、双子叶茎的结构区别。
8.老根、老茎的结构区别。
9.叶的结构,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叶结构的区别。
10.C3、C4植物叶的区别。
11.叶脱落的原因及结构变化。
12.根、茎转位过程。
13.变态类型。
III、基本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和营养器官的发生
营养生长:
从种子萌发发育成幼苗,长成根、茎、叶的生长过程
生殖生长:
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便开始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为生殖生长。
一、种子的构造和类型
(一)种子的形态和构造
v形状:
圆形、椭圆形、心形、肾形等
v颜色:
变化很大,有各种颜色,有的还有花纹。
v大小:
一般情况:
大:
蚕豆,小:
芝麻。
特殊情况:
椰子15—20㎝;大实椰子50㎝长,
10—30公斤;附生兰5万颗种子重0.1g。
v应用:
鉴定植物,商品检验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由胚珠形成的种子是真正的种子。
一般种子均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1.胚:
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新植物的原始体。
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1)胚芽:
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
禾本科植物,有胚芽鞘。
(2)胚轴:
连接胚根胚芽和子叶
上胚轴:
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部分
下胚轴:
子叶着生点至胚根之间的部分
(3)胚根:
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4)子叶:
有单,双和多数的区别。
功能:
贮藏(大豆),光合作用(棉),消化吸收转运胚乳物质(水稻,蓖麻)
2.胚乳:
胚乳由受精的极核发育而成。
还有少数植物由珠心组织贮藏营养物质,供种子发育,称此结构为外胚乳。
3.种皮: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
它由一层或两层珠被发育而成。
一般分为两层,即外种皮和内种皮。
(一)种子的主要类型
根据成熟种子内胚乳的有无、子叶的多少,将种子分为有双子叶、单子叶胚乳种子和双子叶、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四大类。
v有胚乳种子:
在种子成熟后具有胚乳,胚乳占具了种子的大部分,胚相对较小。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的种子是有胚乳种子。
如蓖麻、芍药、小麦、水稻和松等。
v无胚乳种子:
在种子成熟时缺乏胚乳。
这类种子仅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中的贮藏养料转移到子叶中。
如蚕豆、花生和慈姑等。
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1.蓖麻种子的结构2.番茄种子
2、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1.小麦种子的结构
(1)种皮
(2)胚乳(3)胚2.洋葱种子的结构
3、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l.菜豆种子的结构
(1)种皮
(2)胚
4、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二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成熟的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同化和异化作用,逐渐形成幼苗,这一过程称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在条件
(1).种子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引起的:
1)胚未成熟2)种皮(果皮)的限制3)抑制物质的存在
(2).种子寿命1)短命种子2)中寿命种子3)长寿命种子
2、外在条件
(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
(3).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种皮软化——>种皮撑破
2、不溶性有机物——>可溶性物质——>胚根、胚芽、胚轴的部分
3、细胞分裂
4、胚根突破种皮形成主根——>胚轴生长和伸长——>胚芽露出——>茎叶系统(有些植物的种子,子叶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幼苗的类型
不同的植物的幼苗呈现不同的形态。
常见的幼苗有两种类型,即子叶出上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1、子叶出土幼苗
棉花以及各种瓜类的无胚乳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
代表植物:
大豆、棉花、油菜、花生、蓖麻等。
2、子叶留土幼苗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以及单子叶植物的水稻、小麦、玉米等有胚乳种子萌发时,下胚轴并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或中胚轴和胚芽伸出土面,上述都是子叶留土的幼苗。
代表植物:
蚕豆、豌豆、荔枝等。
第二节根
一、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支持与固着作用
(二)吸收作用
(三)输导作用
(四)合成和转化作用
(五)分泌作用
(六)贮藏作用
(七)繁殖作用
二、根与根系
(一)根的种类
1、按来源:
主根和侧根。
2、按发生部位:
定根和不定根。
(二)根系类型:
直根系和须根系。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
1、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因植物种类而不同
2、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因环境条件而不同
三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一)根尖及其分区
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
根尖从顶端起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等四区。
1、根冠:
位置:
根的尖端
形态:
一般为圆锥形
组成:
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作用:
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帮助正在生长的根较顺利的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根冠中淀粉体的作用:
平衡石的作用,使根垂直生长
2、分生区:
位置:
位于根冠内方
特点:
细胞一般排列紧密,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具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增生新细胞。
作用:
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生细胞
向前方——>形成根冠细胞
向后方——>经过细胞的生长、分化、逐渐形成根的各种组织
3、伸长区
位置:
分生区稍后方的部分
特点:
细胞分裂已逐渐停止,体积扩大,细胞显著的沿根的方向延伸
作用:
伸长区中许多细胞同时迅速伸长生长所产生的伸长力量的总和,就成为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4、根毛区
位置:
紧接着伸长区,表皮常着生根毛。
特点:
各种细胞已停止生长并分化成熟。
根毛:
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是根的特有结构,呈管状,角质层极薄,不分支。
作用:
根的吸收
(二)根的初生结构
v初生生长(primarygrowth):
根尖顶端的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植物体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
v初生组织(primarytissue):
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
v初生构造:
由初生组织组成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根毛区横切面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或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
一层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根表皮主要起吸收作用(初生保护组织)
(2)皮层:
1)外皮层
2)皮层薄壁细胞
3)内皮层:
具有通道细胞和凯氏带
凯氏带——根的内皮层细胞在两个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栓质加厚带,这一带状增厚结构称为凯氏带。
功能是控制和调节水分无机盐定量定向运
(3)中柱:
1)中柱鞘:
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2)初生木质部—包括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3)初生韧皮部—也包括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发育方式也为外始式。
初木与初韧相间排列
4)薄壁细胞:
位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
5)髓:
在外始式的分化中未到中央
2、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v只有初生构造,无次生构造,因不产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v皮层:
外皮层后期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内皮层五面加厚呈马蹄形。
v中柱:
中柱鞘不产生两种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多原型;初生韧皮部与初木相间排列。
在初木与初韧之间,后期木化中央有大量薄壁细胞构成。
(三)侧根的形成
侧根:
不论是主根、侧根或不定根所产生的支根。
形成:
起源于根的中柱鞘。
主根与侧根的联系:
主根切断后促使侧根的发生与生长。
侧根的产生过程:
侧根原基——>侧根根尖——>穿过母根的内皮层、皮层和表皮——>形成侧根
内起源:
植物的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即起源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叫内起源。
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v次生生长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使植物根进行加粗生长和形成周皮的过程,称为次生生长。
v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所产生的次生组织形成的结构。
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1)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发生,形成条状形成层;
(2)由中柱鞘细胞发生,连接成环。
2、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1)不等速分裂,形成层环由多角形变为圆形;
(2)等速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
v轴向系统:
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纤维等。
v径向系统:
射线。
3、维管形成层形成的次生结构特点
(1).次生维管组织内,次生木质部居内,次生韧皮部居外,相对排列
(2).形成层每年向内、外增生新的维管组织,使根的直径不断增大
(3).次生结构中以次生木质部为主,而次生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
(4).在次生结构中,出现了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1、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开始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
以后的发生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属于次生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
向外形成大量木栓,向内形成栓内层。
木栓、栓内层与木栓形成层合称周皮
3、周皮的作用:
次生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三)根的次生结构
v由形成层活动而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包含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维管射线,再加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而产生的周皮,统称次生结构。
粗大的根,主要是次生结构。
v只有具形成层的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才有这种次生结构。
五、根瘤与菌根
(一)根瘤及其意义
概念豆科植物根上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
产生根瘤菌由根毛侵入根的皮层内,因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新细胞,使皮层部分的体积膨大和凸出,形成根瘤。
特点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把空气中的游离氮(N2)转变为氨(NH3)N2NH3
意义具有固氮作用。
(二)菌根种类及其意义
形成种子植物根与真菌共生
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
意义具菌根的植物在没有相应的真菌存在时,就不能正常生长或种子不能萌发
六、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
主根膨大而成.
2、块根:
侧根或不定根膨大,如地瓜、大理菊
(二)气生根
1、支柱根:
伸入土壤起机械支持作用
2、攀缘根
3、呼吸根
(三)寄生根:
如菟丝子、列当
第三节茎
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茎的输导作用
(二)茎的支持作用
(三)繁殖作用
(四)贮藏作用
(五)储藏作用。
二、茎的基本形态
(一)茎的外形
1、茎和枝条
v茎:
植物体上去掉叶和芽的轴状部分,一般为圆的,少有三角形和方形。
v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节与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v枝条(枝):
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又称为苗)。
长枝:
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
短枝:
节间缩短的枝条。
2、枝上有关结构
v叶痕:
叶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v维管束痕:
叶痕内一些点线状突起,为枝条与叶柄间维管束断离留下的痕迹。
v芽鳞痕:
顶芽(鳞芽)开展时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据此可判断枝条的年龄,用于插枝、嫁接、切片的依据。
v皮孔:
周皮形成后,木质茎上交换气体的通道。
3、草本茎和木本茎
v茎中所含木质化细胞成分多少,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两大类。
v木质茎里有维管形成层,能够形成坚硬的木质部,增加茎的坚固性,这类植物就是乔木和灌木。
v草质茎有多种类型,有的是1年生的,只能生活一个生长季;有的是2年生的;也有的是多年生的。
(二)芽的类型及构造
1、芽的概念:
芽是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及其外围附属物,将来可发育形成枝或花
2、芽的结构:
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3、芽的起源,外起源。
4、芽的类型:
(1)按芽在枝上的位置分类:
芽可分为定芽和不定芽。
定芽又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两种。
顶芽,副芽、叶柄下芽。
(2)按芽鳞的有无分类:
芽可分为裸芽和被芽。
(3)按芽所形成的器官性质分类:
芽可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4)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分类:
芽可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
休眠芽或潜伏芽。
(三)茎的生长习性
v直立茎:
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v缠绕茎:
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v攀援茎:
茎的一部分形成卷须、吸盘等结构,攀援它物生长,如黄瓜等。
v平卧茎:
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v匍匐茎:
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四)茎的分枝类型
v分枝:
由于芽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不同,所产生枝的组成和外部形态的差异。
v分枝类型:
单轴分枝:
顶芽的不断生长形成主干和侧枝差异显著的
合轴分枝:
顶芽生长迟缓或死亡,侧芽生长
假二叉分枝:
对生叶,顶芽生长停止或变花芽,两侧芽生长
二叉分枝:
顶芽为两,原始,低等
v分枝的意义:
迅速增加吸收面积;代表不同的进化程度
(五)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v分蘖:
禾本科的植物由地面下和近地面的根状茎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
这种方式的分枝成为分蘖。
v分蘖节:
招生分枝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的部分,通常成为分蘖节。
v分蘖类型:
疏蘖型,密蘖型;根茎型
三、茎的发育
(一)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v构成:
原分生组织和初分生组织
v与根顶端分生组织相同的概念有:
生长点,生长锥(系栽培学上专指茎尖上最末一个叶原基以上的部分)。
v茎尖:
指顶端分生组织到接近成熟区的一段。
茎尖与根尖一样也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三个部分。
(二)顶端分生组织的几种理论
v组织原学说
v原套-原体学说
v细胞学分区概念
(三)叶和芽的起源
1、叶的起源:
外起源
v由顶端分生组织的表层(单子叶植物)或第二、三层(双子叶、被子植物)细胞发生。
由平周分裂开始,接着进行垂周分裂,形成叶原基。
叶原基可由原套单独发生(当原套厚时),也可由原套原体其同发生。
2、芽的起源:
外起源
(1)顶芽来自顶端分生组织
(2)腋芽:
外起源
v发生在叶原基腋处,与叶的起源相似由表层或第二、三层细胞发生
(3) 不定芽的起源
v有外生(外起源)或内生(内起源),其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无直接关系,发生在不定部位,不同层次。
四、茎的解剖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皮层、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
(1)表皮
v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v单层细胞,不具叶绿体,高度液泡化
v外切向壁厚,角质化,具角质层。
v气孔
v毛状体附属物
(2)皮层
v多层细胞,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而来
v细胞类型:
厚角细胞:
紧接表皮
厚壁细胞:
石细胞,纤维
薄壁细胞为主,贮藏有营养物质,近表皮部分含叶绿体
v内皮层:
一般无(除水生植物茎和地下茎之外)。
v淀粉鞘:
南瓜等
v水生植物:
通气组织
(3)维管柱
1)维管束:
源于原形成层
排列方式:
成一轮
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
与根不同
维管束的类型:
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
外韧,双韧,周韧,周木维管束
同心维管束
A初生韧皮部
v功能:
运输有机养料
v组成:
筛管
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
韧皮纤维
v发育方式:
外始式
B初生木质部
v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v组成:
导管、管胞
木薄壁细胞
木纤维
v发育方式:
内始式
v管胞兼具导管和纤维的功能
C维管形成层
v位置:
v性质:
潜在的分生组织。
2)髓和髓射线
v髓:
源于基本分生组织,由薄壁组织组成,通常贮藏各种内含物如丹宁、淀粉粒等。
v髓射线(初生射线):
源于基本分生组织,是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位于皮层和髓之间。
起横向运输的作用,属于初生射线。
v环髓带:
髓的周围部分由紧密排列的小型壁厚细胞组成
v髓腔:
有些茎节间部分的髓被拉坏,形成片状髓或髓腔。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2)维管形成层的细胞组成、分裂方式和衍生细胞的发育
3)维管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和年轮:
早材和晚材、年轮、心材和边材、三种切面
(2)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二)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1、次生木质部:
管胞射线,无导管和典型木纤维。
2、次生韧皮部:
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
无伴胞和韧皮纤维。
3、常有树脂道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v禾本科植物的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的区分,大多数种类的节间其中央部分萎缩,形成中空的秆,但也有的种类为实心的结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维管束散生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界限,只能划分为:
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
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纵向排列而成。
禾本科植物表皮上的气孔,结构特殊,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旁侧还有一对副卫细胞.
基本组织表皮内均基本组织,无皮层和髓的分化。
维管束数目多,为散生或内外两轮排列,后者中央常为髓腔。
维管束有独特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中有少数具有形成层,产生次生组织。
如棕榈、龙血树、丝兰等。
v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区别
1、节和节间明显,多数种类为中空的杆,少数为实心的;
2、维管束内无束中形成层,为有限维管束,所以茎不能进行次生生长,不能形成次生结构;
3、维管束是散生的,有些植物茎中;维管束虽然排列为内外两轮,但与一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规则地排列为一轮仍不相同;
4、由于维管束是散生的,所以禾本科植物茎中没有明显的皮层和髓的界限。
最外部为表皮,表皮以内为数层机械组织,机械组织以内为基本组织,基本组织之中分布着维管束;
5、禾本科植物的茎,由于没有木柱形成层的产生,缺乏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v竹茎的结构1.机械组织特别发达
2.原生木质部的腔隙被填实
3.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
五茎的变态
(一)地上茎的变态
叶状枝
茎卷须
枝刺
肉质茎
(二)地下茎的变态
根状茎
块茎
球茎
鳞茎
第四节叶
一、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同时还具有吸收、繁殖等功能。
二、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和类型
1、组成:
叶片、叶柄托叶
v叶片
叶片是叶的绿色平扁部分,也是叶光和作用的主要部位。
v叶柄
连接叶片与茎的柄状结构,主要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叶的镶嵌性与叶柄有关。
v托叶
为叶柄基部的附属物,通常成对而生,形状因种而异。
托叶对幼叶和腋芽有保护作用。
v叶片与叶鞘禾本科植物的叶为单叶,分为叶片和叶鞘两部分,叶片扁平狭长呈线性或狭带形,具有纵列的平行脉序。
叶的基部扩大成叶鞘,围裹着茎秆,起保护幼芽、居间生长以及加强茎的支持作用
v叶环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外侧有色泽稍淡的带状结构,称为叶环
v叶舌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腹面,即叶环的内方有一膜质向上突出的片状结构,称为叶舌。
v叶耳叶环的两端的外侧,有片状、爪状或毛状伸出的突出物,称为叶耳。
v叶枕植物叶柄或叶片基部显著突出或较扁的膨大部分。
2、类型:
完全叶、不完全叶
3、特例:
无柄叶
叶状柄:
台湾相思树
(二)叶的形态
1、叶的大小和形状
v叶的大小:
大的如王莲,小的如檉柳
v叶形(全型)的类型
v叶尖的类型
v叶基的类型
v叶缘的类型
2、叶脉与脉序
v叶脉维管束及其它组织组成的,是叶内的输导与支持结构
v脉序主要有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三种类型
3、单叶与复叶
单叶:
单叶是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
如桃、甘薯、板栗等。
复叶:
复叶是在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片)的叶。
如花生、枫杨、蔷薇等。
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三出复叶
单身复叶
4、叶序和叶镶嵌
v叶序:
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互生:
每节上只生一片叶,如大豆、棉花、玉米等。
对生:
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如丁香、芝麻、薄荷等。
轮生: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着生在一个节上,如夹竹桃。
簇生:
两个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如金钱松、银杏等。
基生:
两片以上的叶着生于地表附近的短茎上称为叶基生。
v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是重叠的现象,成为叶镶嵌。
意义
(1)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2)平衡茎上各侧的重量负载量
5、异形叶性
(1)生理的异形叶性
v代表:
蓝桉、金钟柏
v原因:
叶因枝的老幼不同,而叶性各异
(2)生态的异形叶性
v代表:
水毛茛
v原因: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引起异形叶性
三、叶的解剖结构
(一)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v一般结构表皮,叶肉,叶脉
v异面叶叶由于叶片在枝上的着生取横向的位置,近乎和枝的长轴垂直或与地面平行,叶片的两面的受光情况不同,因而两面的内部结构也不同,即组成叶肉的组织有较大的分化,形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这种叶成为异面叶
v等面叶有些植物的叶近乎直立的位置,近乎和枝的长轴平行或与地面垂直,叶片的两面的受光情况差异不大,因而两面的内部结构也相似,即组成叶肉的组织分化不大,这种叶成为等面叶
1.表皮表皮细胞特征。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1)无规则型
(2)不等型(3)平列型((4)横列型
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和它们间的孔口共同组成的。
如果副卫细胞存在,副卫细胞及气孔又共同组成气孔器或称气孔复合体。
水孔,是气孔的变形。
2.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3.叶脉它的内部结构是由维管束和伴随的机械组织组合而成。
由薄壁组织组成的维管束鞘包裹着。
从上述的叶片结构,可以看出,叶肉是叶的主要结构,是叶的生理功能主要进行的场所。
叶柄的结构。
(二)裸子植物叶的特点
v马尾松内部结构。
按维管组织的束数,而把松属分为两个亚属,即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
v松针叶小,表皮壁厚,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植物体 形态 结构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