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科学习内容.docx
- 文档编号:941918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69.36KB
医院感染管理科学习内容.docx
《医院感染管理科学习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科学习内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感染管理科学习内容
一、院感应知应会
(2015版)
二〇一五年五月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1.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三级管理。
2.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2)负责制订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计划。
(3)负责对本科室感染管理进行年度总结。
(4)负责本科室院感兼职医师的任命和调整。
(5)负责组织和督导全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和相关指令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6)负责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7)负责开展科室医务人员的院感培训和考核。
3.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副组长职责?
(1)在科室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2)负责本科室院感兼职护士的任命和调整。
(3)负责科室的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正确存放和使用。
(4)负责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督导。
(5)负责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6)负责科室职业暴露的管理。
(7)负责科室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卫生学的管理。
(8)负责组织和督导科室医务人员正确执行重点部位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4.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兼职医师职责?
(1)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参与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2)指导和督促科室医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制度。
(3)指导和督促科室医生按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病例并认真填写登记本。
(4)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的动态监控,发现院感暴发趋势或感染聚集现象及时向组长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科报告。
(5)负责收集汇总科室的各种目标监测表格,定期上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6)协助科室其他医生对院感病例进行诊断和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7)负责对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部位感染率等数据统计,并定期向组长汇报。
(8)向感控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提出本科室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建议。
(9)在科室感控组长及副组长的指导下和科室感控护士共同完成感染管理相关资料。
5.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兼职护士职责?
(1)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参与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2)指导和督促科室护士、护工、保洁人员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制度。
(3)指导和督促科室医务人员、护工、保洁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规范。
(4)参与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进行正确分类、存放、交、登记、检查医疗废物交接本的填写。
(5)参与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的管理,督促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物品、空气环境消毒流程和采样监测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范;检查科室消毒登记本的填写。
(6)督促科室医务人员正确执行重点部位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7)向感染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提出本科室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建议。
(8)在科室感控组长及副组长的指导下和科室感控医生共同完成感染管理相关资料。
6.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注释: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具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7.发生医院感染报告流程?
“诊断医院感染病人”→“24小时内登陆杏林软件预警系统网络直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医院感染登记本”→“医院感染管理科24小时内处理杏林软件预警系统”。
8.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7天)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处置预案及疫情分级?
报告流程: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经管医师/护士→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应急办→报告分管院长→协调医疗科、护理部、检验科等参与会诊、流行病学调查及救治工作。
处置预案:
对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确认”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控制事态的发展。
(1)积极开展对医院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工作,及时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人,对危重病例积极救治或根据病情及时转诊。
(2)根据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加强消毒隔离。
(3)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根据初步掌握的资料,排查潜在的传染源。
(5)Ⅲ级疫情病区应暂停收治新病人直至疫情终止。
(6)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和工作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
(7)做好医院污物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扩大。
(8)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指导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9)及及向职工通报事件的防控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及时。
(10)对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蔓延。
(11)总结报告:
突发事件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流程
疫情分级:
Ⅰ级:
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Ⅱ级:
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
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0.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7天)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传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11.医院感染和目标科室病情评定报告网址及时限?
医生工作站报告网址:
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用户名为医生的中文姓名,密码是一个0.
报告时限:
指医院感染发生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出现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
目标监测科室病情评定网址:
(.168.
9.11/nis/),用户名科室名称首写字母,如泌尿外科的用户名为“mnwk”,密码是123456。
12.全院综合性监测?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13.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新生儿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三管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14.什么是感染链?
指感染在医院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5.医院建筑区域危险性分区?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即:
(1)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管、生活服务区等;
(2)中度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3)高度危险区域,包括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4)极高危险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16.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指标?
医院感染发生率≤10%(我院:
ICU≤20%,神经外科≤10%;其他临床科室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第二章手卫生
17.手卫生定义?
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8.洗手?
洗手时间?
洗手后关水龙头方法?
洗手:
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洗手时间不低于45秒。
洗手后关水龙头方法:
洗手后用擦手后的一次性纸巾关闭水龙头。
(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除外)
19.手卫生能降低医院感染吗?
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因为经手接触传播,是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
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促使耐药菌传播、导致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手卫生措施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保健的一项基本措施。
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挽救生命。
20.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按照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进行揉搓过程不少于15秒。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手消毒剂清除和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揉搓过程2-6分钟。
21.何谓常居菌和暂居菌?
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2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3.洗手或手消毒指征(五个时刻)?
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边环境后。
24.哪些情况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25.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手卫生?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再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7.手卫生设施包括?
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28.洗手六步法?
(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29.卫生手消毒监测的合格标准?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30.哪些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龙头?
手术室、ICU、新生儿室、消毒供应室、产房、母婴室、感染病科、血透室、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介入室、中心供应室、内镜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等重点部门。
31.对手卫生效果监测多长时间一次?
每季度常规监测一次。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第三章多重耐药菌管理
32.多重耐药菌?
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33.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包括?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3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常见类型?
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35.多重耐药细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查对表
隔离
要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多重耐药菌
患者
安置
单间或同种病原隔离,确无条件时床旁隔离
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隔离
单间或同种病原隔离,确无条件时同室隔离
医嘱
接触隔离
接触隔离
接触隔离
标识
病房门(床头)、病历、腕带
病房门、病历、腕带
病房门(床头)、病历、腕带
抗菌药物使用
根据微生物监测结果合理选用
根据微生物监测结果合理选用
根据微生物监测结果合理选用
人员
限制
限制、并减少人员出入
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限制、并减少人员出入
手部
卫生
遵守手卫生规范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遵守手卫生规范
眼、口、鼻防护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隔离衣
可能污染色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仪器
设备
专用,用后应消毒;或灭菌
专用,用后应清洗消毒与灭菌
专用,用后应清洗、消毒和/或灭菌
物体
表面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终末
消毒
床单元消毒
终末消毒
床单元消毒
标本
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生活
物品
无特殊处理
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
无特殊处理
医疗
废物
防渗漏密闭专用容器运送,利器放于利器容器内
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容器
防渗漏密闭专用容器运送,利器放于利器容器内
外出检查、治疗时
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作好防范措施
工作人员陪同
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作好防范措施
转科
工作人员陪同
工作人员陪同
工作人员陪同
解除隔离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3次培养阴性,每次培养时间间隔24小时;无标本可取时临床症状好转或痊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3次培养阴性,每次培养时间间隔24小时;无标本可取时临床症状好转或痊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3次培养阴性,每次培养时间间隔24小时;无标本可取时临床症状好转或痊愈。
36.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及控制流程?
(并熟悉本科室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前五位排序)?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报告:
(1)微生物室检测→确认为多重耐药菌→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电话通知主管医生(同时微生物室加盖红色(多耐)印章检验结果单→书面报告医师)→长期医嘱接触隔离→护士处理并执行医嘱并作好各处标识→医务人员按多重耐药隔离操作(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督导)→跟踪监测阴性、临床好转或治愈→连续3次(至少间隔24小时)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
(1)根据医嘱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或将同类多耐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病历、腕带上有相应标识。
但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4)尽量固定诊疗医护人员,减少与感染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5)整个诊疗活动应严格遵循手卫生制度,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操作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或者体液时应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6)非急诊用仪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轮椅、担架等)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进行床旁诊断(如B超、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擦拭。
(7)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经常接触的物表和设施表面应每天进行2次清洁和擦拭消毒。
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进行清洁消毒。
(8)病人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在把病人转入其他科室时,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受科室说明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9)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均按医疗垃圾处理。
(10)感染者应隔离至临床好转或治愈、连续3次(每次间隔>24h)培养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第四章“三管一部”的感染预防
37.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38.外科手术切口分哪4类、手术部位感染分哪3类?
分为I类切口(清洁切口)、Ⅱ类切口(清洁-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污染切口)、Ⅳ切口(感染性切口)。
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39.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40.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
41.器官/腔隙感染?
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
4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要点?
(一)手术前
(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3)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4)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
尽量采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5)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
术前皮肤消毒,2%氯己定乙醇优于聚维酮碘。
(6)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
(7)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
(1)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洗手和手消毒规范;
(2)手套穿孔率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3)严格执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1500m1,术中应追加一剂。
(4)术中注意保暖,手术野冲洗应用37℃无菌生理盐水;
(5)减少手术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和细菌浓度;
(6)实施连台手术,必须对手术工作区域及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的设施、设备及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7)特殊感染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规范,手术后彻底消毒、清洁手术间。
(8)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
(1)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4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定义及预防与控制要点?
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来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病人,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后,或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预防与控制要点:
(1)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
(2)如病情允许,抬高床头30-45度。
(3)加强口腔护理措施(2—6小时1次)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
(4)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5)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6)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气管插管时宜首选口腔插管。
(7)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遵循手卫生规则。
行气管切开宜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消毒剂在皮肤停留30秒以上。
(8)定期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9)尽量使用一次性螺纹管,每周更换,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立即更换;湿化器添加水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及时作为污水清除。
每天使用75%的酒精擦拭呼吸机面板、外壳、按钮。
(10)成人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0cmH2O以上,气囊放气或拔除气管插管前应吸尽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11)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2)尽量减少镇静药物和抑酸剂治疗。
(13)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VAP。
(14)按病原菌要求送检。
4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4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无菌屏障要求。
插管部位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时,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宜采用2%氯己定乙醇制剂,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剂在皮肤停留30秒以上。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标明插管时间、操作者姓名、插入和外露长度,并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6)定期更换敷料(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当敷料潮湿、松动或明显血迹、弄脏时是否及时更换。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8)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时立即更换。
(9)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10)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11)接触导管口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
(12)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出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有感染征象时,及时行血培养。
(13)每日评估,尽早拔管。
4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4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要点?
(1)严格把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潮湿等,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大小、材质合适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3)应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4)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5)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每6天送检尿培养。
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更换频率:
导尿管1次/2周,普通尿袋2次/周,精密集袋1次,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病原学检测。
(6)定期护理管路、但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7)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避免尿袋出口触碰收集容器。
(8)标识尿袋更换时间。
悬垂集尿袋,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理科 学习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