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祺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高扬.docx
- 文档编号:941711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54KB
姜祺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高扬.docx
《姜祺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高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祺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高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姜祺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高扬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
系:
专业:
学生:
姜祺
指导教师:
高扬
完成日期: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20页
表格0表
插图0幅
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的“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现象越来越普遍,蚕食着整个社会健康的家庭伦理关系,侵犯不少人的配偶权,引发越来越多的纠纷与矛盾。
本论文从社会伦理和立法两方面分析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原因,论证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法律责任之必要性以及第三者侵害配偶权应适用侵权责任的原因,方式。
关键词:
配偶权;第三者;侵权责任
Abstract
Inrecentyears,thephenomenonof"thirdparty"foreigninterference,andagainsttherightspousehasbecomemoreandmorecommoninChinesesociety,erodingthehealthofthewholecommunityoffamilyrelationsandviolatingoftherightofthespouseofmanypeople.What’smore,itisalsocausingagrowingnumberofdisputesandcontradictions.Thispaperfromtwoaspectsofsocialethicsandlegislationofathirdpartyagainsttherightspouse,thereasonargumentagainstthespouseofathirdpartytherighttoestablishthelegalresponsibilityofthespouseofthenecessityandtherightagainstathirdpartytortliabilityshouldapplytothecause,manner.
Keywords:
Consortium;athirdparty;tortliability
目录
前言1
第1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原因探讨2
1.1社会原因2
1.2立法缺失2
1.3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之必要性3
第2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形式4
2.1配偶权的涵义及其权利特性4
2.2对配偶权的保护非刑化选择的必然性5
2.3配偶权的民法保护5
第3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法律责任构成要件7
3.1第三者界定及行为性质7
3.2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法律责任构成要件7
第4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责任方式10
4.1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责任方式10
4.2请求赔偿权利主体的确定10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前言
近几年来,从官场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国社会的“第三者”现象愈演愈烈。
据调查,在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离婚案件中,因“第三者插足”的就占70%。
因“第三者”导致的离婚率比10年前增加了30倍。
2007年民间焦点“张美然殷琪事件(史上最牛的小三,又称3377门)”,2008年初的“胡紫微张斌事件”,姜岩自杀事件等更是将第三者插足婚姻关系的严重后果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能否由法律来惩罚“第三者”和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2010年11月6日,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再次将这个问题提到公众的面前,显然,怎样保护婚姻家庭,保护配偶权在当代中国已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值得探讨的严肃问题。
本文试图从分析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原因入手,论证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之必要性及第三者侵害配偶权应适用侵权责任的原因、方式。
第1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原因探讨
1.1社会原因
正如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评价的,“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断裂’社会,在市场经济逐渐取代旧有命令经济的过程中,原有统一价值观在瓦解,新的价值观却尚未有效确立,随之而来的是伦理观念的大裂变”,传统道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范”。
在这一过程中,性观念,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迁。
“第三者插足”也是这一过程中最“正常”的反常现象。
所谓正常,是指私生活领域,政府不再具有无远弗届的管辖权,人们的床苐之事不再变得那么容易遭外界干涉,它意味着社会观念中对他人私生活的宽容态度,这如何都是社会的进步。
所谓反常,即指“第三者插足”现象确实公然大行其道,上到政府官员、富商,下到普通平民、草根阶层,不少人更是以此公然炫于人前,许多第三者也以此为喜,不以为耻,对自己侵犯他人的配偶权并无半点羞愧之意,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一正常与反常所呈现的张力,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伦理阵痛。
1.2立法缺失
1.不管“第三者插足”现象的产生有多少道德伦理原因,但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决心迈入传统婚姻殿堂之人,忠诚仍然被认为是传统婚姻关系保持稳定,安宁,和谐的基础保障。
对于夫妻来说,性的忠诚是婚姻伦理的最基本要求,性关系的排他性是夫妻关系最基本的要素。
之所以选择放弃单身的自由,放弃同居的简易,订立为法律所认可的婚姻关系,就是决心要交互占有,彼此均以自己对单身享有的自由权和选择权的放弃换取对方的专一对待,履行配偶之间相互忠实法定义务。
令人遗憾的是,2001年我国修改婚姻法时,在第四条采纳了学界关于夫妻有相互忠实负担的学术观点,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却又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第三条规定:
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同时更是将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义务主体限定为有过错的配偶一方,而不能起诉第三人,将夫妻忠实义务一项作为仅具原则性、倡导性意义的规范。
将夫妻忠实义务作为倡导性条款规定在总则中,立法者应是有相应考虑的。
但不能不说,时下的社会,经济的压力,性解放思潮,道德规范的弱化,使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对配偶方的要求及认识,甚至于对人的正负价值评定标准,与以往相比产生了很大改观,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第三者恶意侵犯他人家庭致其破裂的案例不断增多。
如果一个合法婚姻被人为破坏,无过错方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面对第三者的侵权行为,受损配偶却无权要求加害人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就没有起到抑恶扶善、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之作用,不利于维护社会公正。
2.立法者在婚姻法中规定了夫妻忠实义务,同时,夫妻忠实义务属于配偶权的内容之一,而配偶权在我国目前仍是一项有争议的权利。
一方面,作为一项基本的身份权在我国尚未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另一方面,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又有若干关于配偶权的规定,如《婚姻法》第3条第2款“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第14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46条规定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等。
由此来看,虽然婚姻法中未使用配偶权的提法,但配偶权规范在我国是存在的。
只是因为法律未明确规定配偶权的性别、内容及完善的救济机制,因而未形成一个权利体系。
由于法律缺乏明文规定导致审判实践中对无过错方要求追究过错方或第三者的法律责任无法可依,从而使受害者无法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甚至由此引发刑事凶杀事件。
1.3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之必要性
对法律有清醒认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都需要法律,在1949年以后没有法律的数十年里,中国人所经历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因此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具体到“第三者”现象,有人以为其属于道德范畴,不适宜国家法律的介入。
然而,现实是“第三者”在蚕食着整个社会健康的家庭伦理关系,侵犯不少人的配偶权,引发越来越多的纠纷与矛盾。
除了无法立竿见影的教育以及社会舆论需要软性解决此问题,在规则领域,需要法律的规制,需要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需要能够由法律惩罚“第三者”及婚姻中的过错方。
第2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形式
2.1配偶权的涵义及其权利特性
目前国内法学界关于配偶权的定义见解纷呈,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身份说,“配偶权是夫对妻及妻对夫的身份权”;二是陪伴说,“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三是利益说,“配偶权是指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基本身份权,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由权利人专属支配,其他任何人均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四是法定说,“配偶权是法律赋予的夫妻互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身份权,其他任何人人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五是性权利说,“配偶权是项民事权利,夫妻互为配偶,就有配偶权,配偶权的特色是性权利说”。
基于不同的定义,学界对配偶权属于对人权(即相对权)还是对世权(即绝对权)争议较多。
从立法对有关配偶权的内容规定以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上看,配偶权的权利属性被定性为“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可见,我国立法者将配偶权视为一种相对权进行保护。
但学界关于配偶权是相对权还是绝对权有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配偶之外的任何人都是配偶权的义务主体,都有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因此属于绝对权。
还有的学者认为,配偶权同时具有绝对权和相对权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其中对配偶来说是相对权,对配偶权的第三人来说是绝对权。
笔者认为,应认定配偶权同时兼具绝对权和相对权双重属性。
因为配偶权的成立必须由各自具有独立人格的男女双方相互认同,体现了身份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内部权利义务关系;同时,配偶权的确定以其他社会关系公认为必要,体现其他社会关系人对特定身份关系的义务,因此,配偶权既具有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相对权的属性,同时又直接具有对不特定人的绝对权的属性。
作为相对权,其义务人是具体的,特定的,即配偶双方,夫妻互相依赖对方的积极行为实现自己的权利;作为绝对权,则除配偶二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人均为义务主体,均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
“这种义务是不作为的义务,违反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构成侵害配偶权的侵权行为”。
因此,立法不应当将配偶权仅作为相对权进行定义,而应当体现配偶权的双重属性,以利于当第三人侵犯配偶权时,受害一方可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2.2对配偶权的保护非刑化选择的必然性
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了有明显身份限制的“破坏军婚罪”,199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对重婚行为也有明确规定。
显然,“第三者”行为在我国不属于重婚范畴,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
我国《刑法》对于破坏军婚罪的规定是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有一定的政治因素考量。
但普通民众的“第三者”行为不宜采用刑法的制裁措施,这正如学者王利明剖析的那样:
第一,配偶权始终是私权,调整该权利的婚姻法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范畴,本质上也属于私法,因此婚姻法中只能规定相关的民事法律后果,若将刑事责任规定在其中,则势必造成法院依民事法定罪量刑的窘境,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第二,第三者行为是否有必要进行刑事制裁(特别是以重婚罪论之)仍值得商榷,行为人通常既不为进行“结婚登记”又“不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事实婚姻制度),无论在形式要件还是实质要件上都不符合法定重婚罪的构成要件,特别是“不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行为毕竟不像重婚行为那样公开挑战一夫一妻制,在社会危害性上又明显小于重婚罪,故意重婚罪论处也欠妥当。
第三,“第三者”行为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果将刑法的重婚罪做扩大解释,那么因此可能产生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
如行为人因犯重婚罪获罪入狱,则无经济来源的妻儿可能丧失经济支持与来源,也将导致非婚子女得不到抚养。
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只能将那些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的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笔者以为,对于第三者行为,虽然可以引其入罪可以有效的控制此类行为的频繁度,但较之其他量刑犯罪而言,其社会危害性尚不足以达到需要动用刑事规范的程度,对于普通民众侵犯配偶权的行为若给与刑事处分则未免过于苛刻。
2.3配偶权的民法保护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典型形式,是配偶一方违反忠实义务,与第三者通奸,同居甚至重婚,致使配偶一方遭受损害的情形。
鉴于配偶权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兼具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双重特征,为了更好的保护受损害的配偶,宜认定其有权以配偶权受到侵害为由,请求另一方与第三者承担侵权责任为宜。
由于配偶权内容的复杂性,其大部分内容不能作为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客体,如夫妻姓名权,住所商定权,相互抚养权,第三者无法直接实施侵权行为,如果对这些权利造成损害,往往是其他侵权行为间接所致,如侵害配偶权一方身体造成残废或是死亡,使另一方的权利受损或丧失,应由其他法律进行调整。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主要是对配偶权中的夫妻忠实请求权的侵害,则表现为第三者与配偶一方实施的通奸、同居或重婚的行为,这也是实践中常见的侵权行为。
第3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3.1第三者界定及行为性质
此处涉及一个概念,即第三者的认定问题,插足他人婚姻家庭的第三者的准确定义是什么?
学界目前有四种观点:
一为“暧昧说”,即第三者是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保持暧昧关系的人。
二为“通奸说”,即第三者应是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人。
三为“破裂说”,即与有配偶者发生性关系并导致其婚姻关系破裂的人。
四为“目的说”,即在破裂说条件上,还有最终与其结为合法婚姻目的之人。
对第三者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是明知对方有配偶。
如受蒙蔽,欺骗等不知道对方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之发生性关系,不应认定为第三者。
第二,存在与有配偶者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事实行为,此处应排除仅有精神上的暧昧关系,因为一旦将精神上的出轨也置于法律规范之中,则未免束之过严,近于苛责。
况且精神也不是法律规范的对象。
第三,不正当性关系存续一定的时间。
对侵犯婚姻家庭的第三者的认定应注意尺度的把握。
一般只有婚外不正当性关系存续时间较长,使有过错配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婚外性关系中,才会致使夫妻感情的重大裂痕,给婚姻家庭带来较大损害,引致无过错配偶方的财产及精神利益损失。
此处应将一夜情、三陪女等不正当性关系者排除在外,由其他法律加以处理。
因此对第三者的定义应为:
“第三者指基于过错,与有配偶者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导致对方合法婚姻关系受损的人”。
其行为方式包括通奸、同居或重婚三种。
3.2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系对法定权利的侵害,属于侵权行为。
该类侵权行为既具有一般侵权行为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确认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侵权责任,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违法行为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行为,就是以重婚、同居、通奸的形式,致使配偶一方享有的配偶身份利益受到损害而违反配偶权保护法律的行为。
首先,这种行为须违反保护配偶权的法律。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忠实义务等已经有了明文规定,第三者与有配偶的一方共同实施重婚、同居、通奸的行为,就是对对方配偶夫妻忠实请求权的侵害,具有违法性。
其次,由于配偶权在身份外部关系是对世权,第三者负有不作为的义务,其侵害配偶权的行为,须以作为的方式为之。
2.损害事实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损害事实,应当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配偶身份利益遭受损害,即第三者与有配偶一方实施重婚、同居或通奸行为,破坏了配偶身份的纯正和感情的专一;二是造成对方配偶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
损害事实是否应包括合法婚姻关系受到破坏的事实,值得探讨。
我国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其要件便包括离婚的损害事实。
规定损害事实必须包括合法婚姻关系受到破坏,因离婚的事实以法律特定的形式表现而容易判断,有利于司法实务操作,而且我国夫妻财产普遍实行共同财产制,在离婚时无过错的配偶请求赔偿便于对方配偶损害赔偿责任的实现。
这是其优点所在。
但从理论上分析,第三者与配偶一方实施重婚、同居或通奸行为,就会导致配偶另一方的身份利益受到损害,在法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在主流道德观念认同夫妻性的专一的现代社会中,这种损害结果也是不必费心求证的。
至于合法婚姻关系是否由此而解除,只是侵害配偶权的损害程度问题,是影响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大小因素之一,但并不妨碍民事侵权行为的成立。
此外,即使是夫妻财产实行共同财产制,不能因为一方配偶的法律责任不便实现而免除第三者的责任,换一个角度而言,无过错的配偶不提起离婚诉讼而请求第三者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理解为无过错的配偶以行为明确放弃对其配偶的诉讼请求权,这种放弃是对其权利自由处分的结果,但不表明其对第三者行使请求权的放弃。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主张损害事实不以婚姻关系解除为必要内容,如果无过错的配偶在愿意保持现存婚姻关系,而不追究其配偶的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可以不将其配偶作为加害人,而只将第三者作为加害人予以追究。
这样,既可以通过民事责任的方式制裁违法行为,又可保护现存的合法婚姻关系的稳定,以更周全保护无过错配偶的合法权益。
3.因果关系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违法行为与配偶身份利益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
只要第三者与配偶一方存在重婚、同居或通奸的事实,即可确认因果关系要件成立。
4.第三者主观上有过错
过程责任是侵权规则原则体系中的一般原则。
构成第三者损害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因此在第三者的损害赔偿中因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而侵害配偶权的主观过错,应为故意形式。
正如我国台湾学者钱国成所言:
“故意或过失,因任何一种均足以构成侵权行为,但已背于善良风俗加损害于他人之侵权行为则以出于故意为限。
”
第4章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责任方式
4.1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责任方式
第三者侵权行为是侵害配偶的身份利益,故承担责任的方式只能与身份权有关的非财产性民事责任方式。
与身份权有关的非财产性民事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三种。
同时,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方式虽可起到弥补受害人心理所受到的无形伤害的特殊作用,但其承担应出于侵权行为人的自愿,否则无法强制执行,故该种民事责任方式适用的情况并不普遍。
赔偿损失对侵害配偶权而言,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应赋予无过错配偶就其所受到的损害要求侵权第三者承担赔偿民事责任的权利,而且这种责任主要是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是指,第三者破坏了配偶身份的纯正和感情专一,配偶权的相应派生权利遭致侵害时,权利人受到的精神痛苦。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导致夫妻夫妻关系破裂导致离婚,最主要的是引致无过错配偶方的精神损害。
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指出:
与有配偶者通奸而造成财产上损害者,实属不多,纵或有之,赔偿数额亦甚微小,故若不使受害人请求相当之抚慰金,则加害人几乎不负任何赔偿损害责任,实不足保护被害人。
4.2请求赔偿权利主体的确定
对权利主体的确定,就是以配偶权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为权利主体,没有配偶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这种侵权行为的赔偿权利主体。
也就是说,对第三者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请求权人只能是无过错的配偶。
然而,对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行为,往往会对婚姻关系以外的家庭成员如子女、父母等造成精神痛苦,这些家庭成员是否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呢?
日本最高裁判所在判例“与有妻之男发生关系之女方对妻的不法行为责任”中,确认了通奸仅对对方配偶负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对对方子女不负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界限。
笔者认为,配偶家庭成员不能作为请求第三者赔偿的权利主体。
理由有二:
一是我国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实行限定主义,一般为权利直接受到侵害的主体,只有受到直接侵害的自然人死亡时,才有限制地扩大到死者配偶、父母或子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扩大到其他亲属;二是配偶的家庭成员受到的精神痛苦,并不是第三者侵害配偶权行为直接所致,其损害系其与受害人具有特定的人身关系而间接所致,只要赔偿了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人,家庭成员的精神利益便可得到恢复。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法律尚未明确确立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使合法婚姻中配偶权受到侵害一方无法获得赔偿,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段屏障,如能立法明确配偶权,并结合侵权责任理论,确立起我国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制度,从而预防和制裁第三者的违法行为这将对充分保护婚内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倡导文明健康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致谢
本文是在高扬老师的热情关心和指导下完成的,高扬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对顺利完成本课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此向他们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同学的热心帮助,本人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唐老师在我做毕业设计的从头至尾的过程中给我精神上的鼓励和大力支持。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评审本文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陈欧飞.论“第三者行为”的侵权性质及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的权利救济[J].法律经纬,2010,1
[2]冉克平.论配偶权之侵权法保护[J].法学论坛,2010,7
[3]游丽娟.论配偶权的法律救济[J].法制与社会,2010,1
[4]李春雨.侵害家庭安宁权的精神损害赔偿[J].社科纵横,2012,7
[5]陈鹏.试论婚姻关系中第三者的法律责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6]黄章令.论我国配偶权及其立法完善[J].法学研究,2012,3
[7]刘田丰.第三者的法律与道德调整[J].教育科学家,2011,4
[8]于东辉.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9]谢芬.“第三者”介入婚姻侵权纳入法律调整的必要性的法理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3,1
[10]余华.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的民事救济[J].南方论刊,2010,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姜祺论 第三者 侵害 配偶 民事责任 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