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课程重点.docx
- 文档编号:941383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87
- 大小:77.43KB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课程重点.docx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课程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课程重点.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课程重点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标准教案
教师:
外语学院李琳
2013年2
第一章总论
教学重点: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难点:
语言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步骤: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与文化因素相结合
6、集中、强化教学
二、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基础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
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2.心理学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2)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3.教育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具体的教育学内容影响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4.文化学基础
(1)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之一。
(2)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三、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请学生思考《现代汉语》中学过的汉语的特点
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
(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4)汉语拼音的学习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
(2)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3)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
(2)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
(3)汉语语序的变式
作业:
1.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3.举例说明汉语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教学重点:
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及其选择和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什么叫“语言教学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语言教学法。
(三).语言教学法的地位?
1.与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
2.与教材设计的关系
3.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四).外语教学中的“方法论”与“方法”
1.汉语中“方法”既可指具体的方法,也可以指总的方法—方法论
2.英语中“方法”可用三个词来表达:
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
我国有学者分别对译成:
路子、方法和技巧。
根据Anthony(1963)的解释,“路子”可被理解为一套与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本质有关的假设,这就像一个轴心,主要描述教学材料的本质。
(英文原文:
Anapproachisasetofcorrelativeassumptionsdealingwiththenature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
“方法”是一套向学生有条理地传授语言材料的整体计划,并且其中不存在互相矛盾之处。
它建立在说选择的“路子”的基础上,因此整体上与“路子”完全保持一致。
(英文原文:
Methodisanoverallplanfortheorderlypresentationoflanguagematerial,nopartofwhichcontradicts,andallofwhichisbasedupon,theselectedapproach.)
“技巧”指在课堂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种完成某一特殊目的的策略。
(英文原文:
Atechniqueisimplementational—thatwhichactuallytakesplaceinaclassroom.)
3.“路子”“方法”“技巧”三者的关系。
三者处于层级关系之中。
“技巧”用来实施某一“方法”,而这一“方法”必须与某一“路子”相吻合。
“路子”是公理,“方法”是程序,一种“路子”可以有多种方法;“技巧”要既与“方法”对应,也要与“路子”紧密地保持一致。
Anapproachisaxiomatic,amethodisprocedural.Withinoneapproach,therecanbemanymethods.Techniquesmustbeconsistentwithamethod,andthereforeinharmonywithanapproachaswell.
4.对Anthony分类界定的评价、总结:
优点:
这种界定简明易懂,并有效地区分了底层理论原则和由此导出的种种实践策略。
不足:
对一种方法本身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并未说明一种路子如何被应用于一种方法,也未说明一种方法和技巧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因此,我们修订并拓展了Anthony原始模式。
我们在设计这一层面来论述路子和方法。
这个层面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并详细说明了教师的角色,学习者的角色,以及教学材料的作用。
而在具体实践运用方面(即Anthony模式中的技巧层面),我们更倾向于易于理解的术语—教学过程。
因此,一种方法与路子间的理论上的联系就可见于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富有实践性的教学过程之中了。
英文原文:
AlthoughAnthony`soriginalproposalhastheadvantageofsimplicityandcomprehensivenessandservesasausefulwayofdistinguish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underlyingtheoreticalprinciplesandthepracticesderivedfromthem,itfailstogivesufficientattentiontothenatureofamethoditself…itfailstoaccountforhowanapproachmayberealizedinamethod,orforhowmethodandtechniquearerelated….wehaverevisedandextendedtheoriginalAnthonymodel….Weseeapproachandmethodtreatedatthelevelofdesign,thatlevelinwhichobjectives、syllabusandcontentaredetermined,andinwhichtherolesofteachers、learnersandinstructionalmaterialsarespecified.Theimplementationphase(thelevelofAnthony`smodel)werefertobytheslightlymorecomprehensivetermprocedure.
(五)国外语言教学法分类
之一:
按照语言教学特征来分
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
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
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
4)强调焦急作用的功能派
之二:
按照教学目标来分
1)以听说实践为主
2)以分析理解为主
之三:
按照语言教学法应用的时间顺序来分:
1)20世纪语言教学的主要趋势
2)非传统流派
3)当前的交际法流派
1.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Method)
1.1简介:
~~是二语教学发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又被称为“传统法”“古典法”“学习性教学法”。
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它由从前的翻译法、语法法、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来培养二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最早应用于学习希腊语和拉丁文的古典语言,后来一直传承到现代外语学界。
它之所以被称为“学业性教学法”,是因为它主要面向有一定第一语言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故用于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教育。
1.2代表人物:
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
1.3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
传统语言学(也有的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
。
我晕了。
。
)
心理学依据:
官能心理学18世纪德国伍尔夫
哲学基里:
惟理主义。
1.4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1.5对语法翻译法的评价:
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法
1.6优点
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
2)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学习者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重归纳演绎的特点。
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智力。
3)重视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习者的文学修养。
1.7不足
1)过分强调语法学习,变学语言为学语法。
2)过分依赖母语,阻碍了目的语思维的形成。
3)忽略口语教学,使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较大缺陷。
2,直接法
2.1直接法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为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需要大量能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人。
外语教学的重心由原来的书面翻译转向口头交际。
2.2直接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1)贝力子。
德国的直接法实践者。
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
2)叶斯珀森。
丹麦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
3)帕默。
英国外语教育家。
口授法的代表人物。
4)韦斯特。
英国外语教育家。
阅读法的代表人物。
5)艾克斯利。
英国著名英语教材《基础英语》作者。
2.3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
句本位思想,许多词的具体意义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得到确定;先口语后文字。
2)心理学理论:
冯特“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
3)教育学理论:
夸美纽斯“由事实到结论”,“实例先于规则”。
2.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1)直接联系原则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3)以模仿为主原则
4)句本位原则
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
2.5直接法的教学方法及过程:
1)用演示代替翻译
2)用问答代替注入
3)在句中教单词
4)正面纠错。
2.6对直接法的评价
2.6.1成就
a)促进了翻译法的变革,为后来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和功能法等流派开了先河。
b)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编出了大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教材。
2.6.2不足
c)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了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d)理性的东西很难用直接法来教学。
3,听说法
3.1听说法的历史背景:
二战期间的美国急需在短期内为军队培养大批外语口语人才。
3.2听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弗里斯和拉多
3.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2)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3.4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3.5听说法的教学过程:
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
3.6对听说法的评价
3.6.1意义
1)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2)建立起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3)以句型为教学核心,通过对比预测教学重点难点,更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法则。
4)产生大批优秀的听说法教材。
3.6.2缺陷
1)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
2)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4,视听法
4.1视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50年代,听说法和直接法都暴露出了一些弊病,法国人在两种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的一种短期速成教学法。
4.2视听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2)心理学:
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论述。
4.3视听法的基本原则
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4.4视听法的教学过程:
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和运用
4.5对视听法的评价
4.5.1长处
1)将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语言学习的感觉器官,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3)在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
4.5.2不足
1)过分强调语言材料的整体模仿学习,难以用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和把握外语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2)忽视了阅读训练,单纯通过听说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者理解和应用语言的精确度。
3)忽视了情景同话语结构的配合,难以满足学习者实际的交际需要。
5,自觉对比法(选讲)
5.1自觉对比法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40年代,苏联外语口语人才的需求量少,教育界重视教育-教养作用,因此对直接法持批判态度,而更多地从语法翻译法撷取养料。
5.2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
外语学习目的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更深刻地认识母语,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学: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外语的思维物质外壳是母语,因此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前提。
3)心理学:
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学说。
5.3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
1)用母语讲解外语
2)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3)理解地模仿
4)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5)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材料
5.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5.4.1贡献
1)形成了既翻译又对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翻译法。
2)对外语教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提高了外语教学法的科学性。
5.4.2不足
1)夸大了外语课的政治作用,把外语课视为母语课的补充和附属,知识学习者口语能力低下。
2)走向与直接法相反的另一极端,重视外语知识和理论而忽视其工具作用。
5.5自觉对比法与直接法的综合——自觉实践法:
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末,苏联对自觉对比法的改革。
5,认知法
5.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间高科技交流的增加,过去重实践、轻理论,重口语、轻书面语的听说法培养出的单纯的口语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需要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5.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动摇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认知法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奥斯贝尔的两种“学习”理论更是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有力武器。
2)语言学: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5.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5.4认知法的教学过程
1)语言的理解阶段:
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引导学习者自己发现语言规则
2)语言能力培养阶段:
*识别性练习
*动作反应练习
*挑选图片练习
*定义练习
*多项选择练习
*是非练习
3)语言运用阶段:
*各种形式的交谈
*话题讨论或座谈
*快速问答
*叙述或记述
*翻译
5.5对认知法的评价
5.5.1贡献
1)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当代语言科学理论,是外语教学更为科学。
2)把学习主体的认知心理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法走向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7.5.2不足:
对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还比较模糊,教外国人学外语的实践较少。
6,功能法
6.1功能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7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要求外语教学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结构的掌握。
6.2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等
2)心理学:
功能派
6.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6.4功能法的教学过程:
展示语言材料-->学习和操练-->自由交际及表达
6.5对功能法的评价
6.5.1特点及长处
1)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正确运用语言的同时还注意运用的得体性。
2)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3)强调语言交际的目的,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4)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突出不同的领域、范围所需目的语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明确性和针对性,也使学习者的精力和注意力相对集中。
6.5.2不足之处
1)功能和意念的范畴很难确定。
2)功能和结构的结合较难。
3)宽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对培养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未必有益。
7.任务型教学法.
(六)对各种教学法流派的综合评价
1.各种教学法都有合理内核
2.现代的教学往往融合了多种教学法。
3.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法。
(七)作业布置
思考题:
1)有人常用“钟摆”来比喻教学法流派的变迁,你对这个比喻有什么看法?
2)找一本英语教材,然后分析一下这本教材采用了什么教学法。
第三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课堂教学的原则并具体实施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教学学时:
3学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讨论:
请学生回忆自己上外语课的过程,总结教师上课的过程和所贯彻的原则。
二、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
1.教学单位(
(1)教学课时:
包括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
(2)教学单元:
是由若干篇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3)教学阶段:
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一般分为期中和期终两个阶段。
●2.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练新内容
①导入新课
②讲解新知
③操练新知
(4)巩固新知
(5)布置作业
3.教学步骤
4.教学行为
三、课堂教学的过程
1.备课
分析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2.课堂组织与管理
导入课堂,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的评估
测量和评估教学效果-----采取补救措施,完善教学
四、课堂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的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3.结构、功能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5.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的原则
6.严格控制使用母语和媒介语的原则
7.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五、实践活动
1.观看教学录像,请学生说明课堂中包括了哪些教学环节?
2.观看教学录像,讨论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作业:
对比“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为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条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章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对象
教学重点:
教材的处理、学习者的特点分析
教学难点:
学习者的特点与分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教学学时:
3学时
教学步骤:
一、教材的选择和处理
1.教材选择的原则:
↗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特点↗语料来源于生活
针对性→学习目的、起点的实用性→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学习时限↘有利于交际性练习的开展
↗语言通用、规范↗内容反映学习者关注的话题
科学性→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准确趣味性→内容多样化扩大文化内涵
↘内容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扩大文化内涵
2.教材处理的一般过程
●翻阅和了解教材全貌
翻阅和了解教材指导思想和教学体系
翻阅和了解教材内容
①课的组成
②课文内容
③生词量
④语言点
⑤注释
⑥词语例解
⑦练习
二、教学对象
(1)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
国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
(2)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的差异: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3)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的差异
动机:
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态度:
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是一种藏于内心,对行为或事物作出评价反应或准备采取相应行动的倾向性。
性格
(4)学习主体的特点
(1)以掌握语言工具为动机的
(2)以升学为学习动机的
(3)造为学习动机的
(4)以研究学习为目的的
(5)没有明确目的的
三、实践活动
1.将对外汉语学习的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教材针对哪些对象而编写。
2.教师列举不同的教学对象,请学生指出他们的学习特点有何不同?
作业:
1.翻阅尽可能多的汉语教材,熟悉教材。
2.日本和美国学生分别属于哪种认知和学习风格,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区别对待?
第五章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案的编写、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难点:
教案的编写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实践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前的准备
1.备学生
学生已有的基础----国别的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
2.备教材
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课与前后课程的联系----课文
3.备方法
针对不同的部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二、教案的编写
1.给学生真实的教案案例,让学生总结教案的构成要素:
课题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时数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重中之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1)教学目的、要求要陈述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要反映学习结果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三个层次。
2)从复习旧课到布置作业时教学过程中的五大环节,每个环节需花多少时间应大致框定
3)讲解新课的教学步骤要依据语言信息、智慧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汉语 实践 教学 课程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