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docx
- 文档编号:940615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5.04KB
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docx
《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两型社会调研汇报定稿
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
“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汇报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09年6月22日
省政协领导:
现将我市发展生态经济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佳木斯市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工作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要抓手,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切入点,以大项目延伸大产业链,以大产业链构筑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避传统线性发展和增长模式,走出一条发挥特色优势与潜力的、代价小(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无污染)、步伐快(经济社会快发展)、效益好(高质量)、更协调、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路线。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总量GDP,更注重绿色GDP、人文GDP。
2008年全市GDP完成398.5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5.7%,三年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三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39.5%,三年翻一翻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158元和4864元。
(二)生态经济发展亮点
1、生态农业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黑土地的资源与生态优势,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力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核心区,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着力建设具有三江平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全市各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试点的总面积已达15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3%。
同江市和富锦市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
努力构建综合、多样、高效、可持续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桦川、汤原等稻田养鱼、养鸭和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农、牧、企复合型立体种养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生态模式。
二是实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壮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450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比重达78%;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三个试点市之一;全市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1个,面积580万亩,带动农户16.6万户,桦南县是全省仅有2个绿色食品质量追溯试点县之一。
三是实施农业现代化生产推进工程,着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
全市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7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户,省级16户,牵动基地面积1100万亩,带动农户27万户;形成了以绿色稻米、特色果蔬、豆奶粉、甜菜等为代表的14条产业链。
2、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充分发挥风力、水力、生物质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新能源项目谋划和开发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以风电、水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新产业。
目前全市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6.8万千瓦,占全省59.4%,位居全省首位,到今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能力将突破50万千瓦。
秸秆制炭、沼气、酒精,稻壳发电项目陆续启动,汤原生物质发电实现并网发电,桦川生物质发电实现开工建设。
以庆丰水电站和陶家水电站为代表的汤旺河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全面展开。
特别是投资500亿元的中广核400万千瓦核电项目已着手前期工作,我市新能源项目集群发展态势强劲,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加快。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循环经济产业的途径和方法,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在建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建材产业为我市重要产业之一,以鸿基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群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渗透产业发展整个过程。
鸿基水泥公司围绕主导产品水泥的上下游供需,新上了发电、焦碳等生产项目,形成了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
该企业利用焦化生产线产生的尾煤气发电,产生的中煤作为主要燃料代替原煤,利用电厂产生的粉煤灰作为水泥生产配料,生产空心砖与建筑砌块,利用电厂发电为水泥生产提供动力,通过产品内部的循环利用,把原料和中间产品尽可能的吃干榨净,有效控制了污染,使企业实现了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是在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上取得积极成果。
我市为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大空间。
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益集团在我市建设的益海粮油综合加工项目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的典型。
该项目通过对水稻、大豆、玉米等进行深加工,除生产优质珍珠米、米糠油、维生素E、卵磷脂、谷维素等系列食品外,同时用传统废弃物稻壳进行发电,对发电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从水稻进厂加工到米糠油加工再至稻壳发电再到生产白炭黑的生产流程,彻底形成了吃干榨尽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粮油综合加工企业。
此外,我们在农村地区发展草砖房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
草砖房是以稻、麦草制作的草砖为基本建材而建成,与传统的砖房相比,具有保温保湿、造价低廉,节约燃料、抗震性强、透气性能好等优点。
在造价上草砖房每平方米造价仅为320元,比普通砖房降低20%。
冬季室温均恒稳定,比红砖房平均高出5度,每栋住户比原来少用燃煤在一吨以上。
三是在装备工业配套协作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我市发挥产业产品基础优势,围绕配套和产业延伸谋划项目,主导和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我市以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大型煤矿机械设备、大型电动设备为主的装配制造业发达,但在过去发展上也存在着材料浪费大和产品配套不足的问题。
为此,我市一方面积极推进企业综合改造项目,如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环保电机项目,通过改造,其产品高功率体积密度比相同容量电动机重量平均降低20%,提高效率3.3%,提高功率因数2.4%,原材料回收率提高10%,使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大为提高,电机、煤机产销连年实现翻番;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配套本地化项目,既降低了母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也盘活了一批中小机械加工企业,目前三机配套企业年产值已经达到一亿元以上。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中水回收利用、矿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4、建筑节能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采取在一定比例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充分借助国家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推进以太阳能热水系统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2007年以来我市新建建筑均按规定达到了节能50%设计标准。
技师学院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被列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社会福利中心大厦、明海嘉苑两个住宅小区项目入选2008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同时,从2008年年底开始,我市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全面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纳入市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围绕保持三江平原特有生态环境,实施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沼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了对湿地、草原和森林的保护。
特别是围绕辟建三江自然保护带,实施了湿地保护工程,制定了《佳木斯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全市35万公顷草原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6.62%。
围绕“十一五”规划减排目标,积极开展“碧水蓝天工程”,推进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对超标排放烟气的饭店、浴池、供热锅炉、生产炉窑进行了集中整治,积极推进供热小锅炉并网和天然气普及,依法淘汰了鸿福水泥、桦南煤矿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我市列入《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4个项目全部实现了开工建设。
2006年以来,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量均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
通过几年的治理,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松花江我市境内水质由四类变为三类,全年二级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30天,我市生态环境处于全省前列。
6、生态旅游发展较快。
近年来,我市围绕开发生态旅游,建设了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区、富锦现代农业旅游区、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景区等重点景点景区34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森林、界江、现代农业、冬季滑雪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景观;形成了环佳木斯旅游中心区向周边辐射的长线、中短旅游线、旅游区(点)40多个。
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1%;旅游创汇2124万美元,同比增长26.9%;旅游产业总体上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二、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优势
1、农业资源优势明显。
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三江平原腹地,境内有省属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土壤肥沃,温度适宜,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辖区内耕地面积28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六分之一。
我市作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已达1450万亩,是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三个试点市之一。
2008年全市辖区内粮食总量达到180亿斤左右,商品量占80%以上。
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生产区农垦建三江分局就在佳木斯辖区内,发挥农垦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潜力巨大。
2、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有大小河流118条,其中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年径流总量达到3500亿立方米,目前仅利用3‰,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历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84小时,是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区。
境内年均风速3.6米/秒,全年有效风力为4000-6000小时,可利用率达60%以上,在国内属于最佳之列。
我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森林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齐全。
我市是省东部地区国有重点林区之一,现有32个国有林场,5个国有苗圃,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森林公园,有林地面积29.4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16.9万公顷;林总蓄积2556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14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5.77%。
我市是国家重要湿地分布区,天然湿地面积达到61.09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4.1%;其中全国最大的黑土湿地-三江湿地和洪河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境内野生动植物丰富,拥有丹顶鹤、东方白鹳、东北虎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龙江、乌苏里江产的鲑鱼、鲟鱼、鳇鱼闻名于世。
此外,境内生物质能源、地热、石灰石、天然气、矿泉水、泥炭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3、生态环境良好。
境内共有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3684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6.6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
全市所辖6县(市)全部达到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
2008年全市二级以上质量环境天数超过330天,2006年佳木斯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
4、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我市作为祖国大陆的最东端,自然资源保持完好,民俗风情游、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游、边境购物游、湿地生态游、界江游别具一格。
特别是抚远三角洲回归后,其独特的地理、政治含义和“各占一半岛”的世所罕见的边界景观,在生态旅游发展上的潜力价值非常巨大,是今后我市乃至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5、教育科技力量雄厚。
我市教育科技水平处于省东部地区领先地位,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所,高校各类在校生4万多人,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在校生1.5万人;有省属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佳木斯大学,有省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
拥有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了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等多所省内著名的农业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是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科研及产业研发的中心。
6、区位地缘优势突出。
我市是黑龙江东北部地区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均处于以佳木斯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经济区人口近1000万,拥有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和唯一的飞机场,同三、鹤大等国家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内,是国家64个物流枢纽城市之一和省东部地区商品物流集散地。
佳木斯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在我国对俄开放“金三角”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与俄远东地区资源富集区和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仅一江之隔。
全市共有5个国家一类水陆口岸,两个公路口岸,一个航空口岸,是全国拥有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之一。
即将开工建设的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将构筑起我国第三条欧亚大陆桥,成为继我市江海联运大通道后又一对外开放通道,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对俄合作的重要平台。
7、产业基础雄厚。
我市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装备制造产业和技术实力十分雄厚。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大提升,医药化工、建材、林产业在调整改造中逐渐走出低谷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型城市潜力巨大。
三、佳木斯市发展生态经济制约因素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制约明显。
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整体实力不强,在工业加速发展同时要做好环境和生态保护难度加大;同时我市工业经济又主要以装备、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呈现重型化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形成新型环保产业。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土地整理、林地保护、节能减排、环保保护、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对发展生态经济制约明显。
三是科技水平不足。
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机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生态经济发展远不能满足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四是规划管理水平滞后。
目前尚无生态经济发展和保护综合性规划,缺乏领域专项指导,项目建设低水平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产业无序发展,不利于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生态经济主导产业。
五是生态意识比较淡薄。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向江河排放废水、向大气环境排放废气、向社会环境排放噪音等行为缺乏法律意识,此外宣传教育力度也待提高。
四、佳木斯市生态经济发展重点
(一)着力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中国粮仓”和绿色食品城
1、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粮食增产战略工程和我省打造“千亿斤产粮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农业,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力争用五到八年时间,使我市行政区粮食产量由2007年的154亿斤,再增加100亿斤,总产达到250亿斤以上,全力打造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2、突出抓好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与转化工程。
围绕大豆、水稻、玉米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和打造一批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
规划总投资50亿元,重点加快建设益海粮油等100万吨水稻深加工、阳光生化等100万吨玉米深加工、吉庆豆业等100万吨大豆深加工、南华120万吨甜菜系列加工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项目。
到2015年,玉米、大豆、稻米深加工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国绿色食品基地。
3、突出抓好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挥辖区内有众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专职学校和国营农场优势,围绕加强场市(县)、院市(县)共建,加快研发、推广一批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改善和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交易领域,进一步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加大耕地保护,做好无害化病虫防治、无公害生态养殖等农业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健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流通的质量监控。
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保证。
(二)着力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围绕省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生猪工程战略部署,着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在保护好现有草原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组织化、产业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化,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力实施500万头生猪和25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重点推进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品种、营养、环境、管理、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五环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加快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尽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力争到2012年,奶牛存栏达到10万头,奶产量达到25万吨;生猪出栏达到500万头,农民养猪人均纯收入达900元以上。
(三)着力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紧紧围绕省实施三年绿化工程战略,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培育保护并举,生态与产业发展并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最大可能的节约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到2012年,规划建设总面积1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6.2万亩,封山育林35.8万亩,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18.8%,所辖各县(市)区基本实现平原、半平原绿化达标。
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19.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全市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城镇、村屯、公路、及河渠堤坝等基本实现绿化,消灭宜林荒山荒地和超坡耕地,重点生态区域的坡耕地披上绿装,湿地恢复原生态功能,沙化地、水土流失地得到有效治理,风蚀、水蚀地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林茂粮丰、草肥水清、大地秀美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园林绿化新格局。
(四)着力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构建新型产业基地
1、突出抓好新能源产业。
加快推进以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核电为重点的新能源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新能源由“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方向转变,打造以“风能之都”为主干的新能源基地。
重点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100万千瓦风电,25万千瓦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和松花江、汤旺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等水电项目;特别是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在核电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打造清洁、生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使我市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能源基地。
2、突出抓好生物产业。
依托丰富的大豆、玉米、动物质等生物资源,应用最新生物技术,谋划开发建设生物食品、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化工、生物质能等生物产业集群,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3、突出抓好循环经济产业。
以益海米业、鸿基水泥等一批成功试点企业为基础,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以佳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打造以水稻、大豆、玉米、生猪、奶牛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水泥、海锦钛、玻璃为重点新材料、以煤化工、医药化工、农药化工、油气化工等为重点的新型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五)着力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
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现代农业、边境、界江、冰雪等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加强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区、富锦现代农业旅游区、富锦黑鱼泡湿地、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沿江十里景观带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强城市形象设计,联合东北各主要旅游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力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以华夏东极、三江湿地、现代农业游为核心,以边境跨国、地域文化游为两翼,以产业观光、历史文化、森林生态、冰雪娱乐、红色游为补充,集观光旅游、休闲避暑、疗养度假、科普休闲等多种产品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到2015年,力争跨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六)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程
积极推进建筑行业节能,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建筑标准,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加大粉煤灰页岩烧结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压制砖、隔墙板、苯板陶粒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推广力度,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努力扩大应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范围。
加强对列入国家千家节能行动计划企业和30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检查指导。
继续抓好赛瑞南华糖业、三和亚麻能量系统化工程、东兴煤化工煤气发电等工业节能项目建设,做好中福阳塑胶公司年产5万吨环保精细胶粉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全力抓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和脱硫设施建设,确保14个列入规划的项目全部实现竣工,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
(七)着力抓好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正确处理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加大耕地开发利用水平,做好山地文章,适度开发丘岗山地,通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加大土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闲散耕地整理力度,力争在五年内增加优质耕地300万亩。
抓好水土保持。
重点实施黑龙江、乌苏里江界江和松花江水土保持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村屯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治理坡耕地面积245万亩,造林面积20万亩,农田防护林网面积14万亩,生态修复工程面积15万亩,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抓好农田水利工程。
重点实施总投资140亿元的“两江一湖”我市辖区内市属3个灌区和农垦建三江灌区工程,松花江老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中6个灌区建设,松花江水利航电枢纽等流域内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大对过境水的调控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加强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建设,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八)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力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建设。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强环境宣教活动,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环境整治和监管,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区创建,全力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重点抓好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同时,结合全省开展的“爱家乡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个、生态文明村5个,加快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巩固和扩大我市生态优势。
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大气净化工程、噪声集中整治工程、固(危)废与辐射安全防范工程。
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问题,对超标排放烟气的饭店、浴池、供热锅炉、生产炉窑进行了集中整治,积极推进供热小锅炉并网和天然气普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五、发展生态经济政策建议
1、产业政策方面。
——关于煤电化基地建设方面。
我省正在实施的东部煤电化基地战略,在实施中出现了煤电化产业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现象,一些煤炭主产地煤电化产业发展受到水、环境容量、人才、交通等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明显;特别是具有明显规模效益,带动能力强的生态型、环保型,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尚未形成。
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建议省委省政府应由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市场经济转变,本着“分工联系、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产业互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错位发展、合作共羸”的原则,下决心打破各地区行政壁垒,综合考虑东部地区煤炭、水、土地、交通、环境、配套产业基础等各方面条件,整合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竞争,促进煤电化产业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循环发展,把省东部地区建设成生态环保,循环发展的新型煤电化产业基地。
——关于我市高新区建设方面。
目前我省正在实施“八大经济区”战略,有两大平原综合开发试验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东部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佳木斯市 发展 生态 经济 促进 社会 调研 汇报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