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docx
- 文档编号:9394920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14KB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py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
1.缘:
沿着,顺着。
2.夹岸:
两岸。
夹,在两旁。
3.数:
几。
4.芳:
香花。
5.落英:
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缤纷:
繁多样子。
7.复:
再。
8.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
仅。
10.平旷:
平坦开阔。
11.俨然:
整齐的样子。
12.属:
类。
13.阡陌:
田间小路。
14.悉、咸:
全,都。
15.黄发:
指老人。
16.垂髫:
指小孩。
17.怡然:
形容喜悦。
18.乃:
竟然。
19.具:
详细。
20.问讯:
打听消息。
21.云:
说。
22.叹惋:
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延:
邀请。
24.语(yù):
告诉。
25.扶:
沿,顺着。
26.向:
从前,旧的。
27.及:
到。
28.诣:
到。
29.遣:
派。
30.欣然:
高兴的样子。
31.规:
计划。
32.果:
实现。
一词多义
1.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2.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
3.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
5.闻:
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
6.舍:
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
7.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1.鲜美 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味道好。
2.开朗 古:
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
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 古:
交错相通。
今:
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 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5.绝境 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 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 古:
像这样。
今:
这样。
8.不足 古:
不值得。
今:
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1.异:
感到诧异。
2.穷:
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3.尽:
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
通“邀”,邀请。
成语
1.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2.无人问津:
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3.怡然自乐: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
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
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
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7.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8.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19.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小石潭记
文学常识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朝代),唐宋八大家之一。
课文选自《柳河东集》,体裁是游记。
字音字形
坻(chí)坻(dǐ) 屿(yǔ)嵁(kān)
佁(yí)然 翕(xī)忽 如鸣珮(pèi)环
篁(huáng)竹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参(cēn)差(cī) 披拂(fú) 犬牙差(cī)互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重点字词
1水尤清冽 尤:
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
道路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见:
出现 可:
大约
4.佁然不动佁然:
呆呆的样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
凄清 居:
停留
6.隶而从者 隶:
跟从、跟随、跟着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向西
8.下见小潭 下:
在下面
9.日光下澈 下:
往下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在空中
1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一样
1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像狗的牙子
13.似与游者相乐 乐:
逗乐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寒:
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15.记之而去 去:
离开
一词多义
1.可:
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
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
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4.差:
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
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6.乐:
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
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作者的写作顺序:
发现小石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溪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语段赏析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按游览的顺序,抓住幽静的特点。
2.作者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
小石潭凄寒幽静 ;
下句:
。
例
(1)琅琊山蔚然深秀
例
(2)岳阳楼壮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
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
“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
“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
“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古诗文 知识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