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2.docx
- 文档编号:9394772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KB
习题2.docx
《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题2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2.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3.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组合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5.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6.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和认识是合一的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于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因为()
A.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性
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1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3.“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5.“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2.D3.A4.C5.B6.C7.A8.C9.B10.B11.C12.A13.A14.D15.A
二、多项选择题
1.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A.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C.取得真理性认识
D.真理具有相对性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每一个具体真理都是()
A.客观真理
B.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C.包含着错误的相对真理
D.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的统一
5.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点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7.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8.“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9.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0.“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2.BD3.ABCD4.AB5.CD6.ABD7.ABC8.BCD9.ACD10.ACD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
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
主体只有和客体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和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
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
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
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上述观点不等同。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
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者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
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中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
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
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时期。
以行而求知,困知而知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1】恩格斯指出:
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他进一步指出:
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中说道: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者可反驳性。
”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
“科学史也像人类发展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
顽固不化史,错误史。
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
“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
”“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于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
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
在承认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和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
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