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docx
- 文档编号:938670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73KB
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docx
《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概述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面对信息社会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以下8种新趋势:
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者的内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⑤研究情境环境的影响;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模式;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定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6、心理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7、什么是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8、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五个部分。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②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③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提高;④概括性更强。
(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
(4)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的情感特点:
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热情。
(5)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
9、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
对教育有何启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合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面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这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四个因素是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可以作以下概括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10、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①学习信任阶段;②成为自主者阶段;③发展主动性阶段;④变得勤奋阶段;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⑥显示充沛感阶段;⑦承担社会义务阶段;⑧达到完善阶段。
教育意义:
指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素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和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的回答其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人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败观,使其懂得成功的必然现象,不可因一时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不要在同班或其他人员面前轻视和贬低他们。
11、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
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基本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启发作用:
他也是个建构主义者。
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
其次,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
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
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
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
要点:
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做到独立发现,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他的理论对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12、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
(1)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
(2)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3)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都是最佳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方法。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13、什么是学习?
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所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特点:
首先,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4、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15、学生的学习内容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16、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运动技能的学习。
17、奥苏贝尔的分类?
奥苏贝尔(D•P•Ausubel)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①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②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18、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
我国的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19、什么是知识?
技能?
行为规范?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他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20、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教育的影响:
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
他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21、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学习的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2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他的理论被成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内容
(1)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教育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原则(3)简评。
对教育的启示:
(1)教师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2)应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纠正和提高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表征,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再创造。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处。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主动的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的呈现者,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做出某些调整。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行,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25、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
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或新命题意义。
下位学习又分为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②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或新命题有较高的包容面和较高的概括水平。
例如:
儿童熟知菠菜、芹菜等,在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就比较容易。
③组合学习,当新概念和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既不产生关系又不产生下位关系,他们就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
26、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①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容性最光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的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②整合协调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如何读升微亿十时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③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就如何贯彻“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
这也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
27、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的八个阶段是什么?
①动机阶段;②了解阶段;③获得阶段;④保持阶段;⑤回忆阶段;⑥概括阶段;⑦操作阶段;⑧反馈阶段。
四、知识的建构
28、什么是知识?
所谓知识:
从本质上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心理学所关心的主要是个体知识的获得、存储和应用问题。
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
29、知识的分类?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装套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30、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31、知识的作用?
知识是人对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节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知识具有辨别功能、预期功能和调节功能。
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2、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
①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命题网络;②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产生式系统;③成块知识的组织:
图式;④认知结构。
33、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
首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
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的知识会因为新知识的加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
当新旧观念融洽相处时,新观念可以丰富、充实原有的知识,当新旧观念对立时,学习者需要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原有的观念会发生更为明显的顺应。
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
同化新知识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真正的同化离不开顺应的发生,只有转变原有错误观念,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才能真正一体化。
34、知识学习的不同类型?
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与支架学习;②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5、理解的生成过程经历了哪些环节?
①长时记忆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经验,它们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和注意倾向,会影响到个体以某种方式来加工新信息的倾向,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
②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使他不仅能注意外来的、意想不到的信息,也能主动地对感觉经验进行选择性注意,注意那些已经有过经验、仍有持续兴趣的信息,去进行选择性的知觉。
③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主动地理解新信息的意义,这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④在最后完成意义建构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地建立这种联系,进行实验性的意义建构。
⑤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试验性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所形成的理解,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也可能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经验作比较。
⑥经检验,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试验性联系的策略,这包括:
第一,构成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知觉的信息基础是否可靠;第二,从长时以及中提取的建立联系的信息是否合适;第三,从感觉信息中选用的信息是否合适;第四,如有必要,应该系统的考虑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所有可能的联系。
⑦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的意义的理解。
36、影响理解的客观因素是什么?
理解是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①学习材料的内容和②学习材料的表现形式会影响理解的过程和结果。
37、什么是学习迁移?
它有哪些不同的种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种类有:
①正迁移和负迁移;②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③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④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38、迁移的作用?
第一,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0、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1、为什么说通过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
在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
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原有知识会在应用过程中被充实、深化[、整合和发展。
①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熟练化。
②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
③通过解决某种问题来建构起相关的新知识。
所以说建构主义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深化。
五、技能的形成
42、什么是技能?
技能的特点?
一般认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③你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43、为什么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随意性动作或无规则的动作,由于这种特性,他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他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
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44、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运动技能)与心智技能。
45、(操作技能)运动技能的分类?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本身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①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②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③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以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型操作技能;④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46、什么是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有什么特点?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47、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特点:
对象的客观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结构的展开性。
48、心智技能的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
包括三个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特点:
对象的观念性、执行的内潜性和结构的简缩性。
六、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49、态度的实质?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50、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51、什么是品德?
品德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特征:
①品德形成的后天性;②品德内容的社会性;③品德表现的行为性;④[品德结构的稳定性;⑤品德抉择的自觉性。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②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③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52、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
5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
分为四个阶段:
①前道德阶段(1-2)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感念的发展。
②他律道德阶段(2-8)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
③自律和合作道德阶段(8-11、12)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行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④公正道德阶段(11、12以后)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即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进一步增强,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
54、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
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不同的发展顺序。
三个水平是:
①前习俗水平;②习俗水平;③后习俗水平。
六个阶段是:
①服从与惩罚的定向;②朴素利己主义的定向;③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④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⑤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⑥良心或原则定向。
5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56、为什么说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趋向成熟?
初中阶段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的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教育者应已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三个阶段。
5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概述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