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专题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docx
- 文档编号:938407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19KB
第六专题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docx
《第六专题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专题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专题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六专题:
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问题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国立国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例:
(1)、中华文化和中国的发展:
尚礼——尊敬长辈,服从上级,可依靠一种道德、理论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
重同轻异——思维重同,不重异,能维系长时期统一局面。
重义轻利——重农轻商,难以产生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四民的顺序:
士、农、工、商,商人列末尾,汉代到宋代以前甚至明文规定商人不得从证,其地位和赘婿、接脚夫等同。
正因为如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
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恐怕永远不能走向资本主义。
至于毛泽东说的没有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也将逐渐走向资本主义,那只不过是一种反帝的宣传而已。
(2)、欧洲基督教文化与欧洲的发展:
人人皆为上帝之子——平等、民主、法治;
尚异——崇尚个性,冒险,扩张主义,殖民地;
崇尚个性又要求平等,为了防止统治者的出轨,也就最终产生了法治精神;
尚利——资本主义精神;
正因为以上因素,范文澜先生才认为,只有欧洲才具备自发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而其他地区都缺乏这一基础,因此只能由欧洲人强行输入。
此外,欧洲文化中的那种崇尚个性的传统也就使欧洲人在思维中偏重于分析,更多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之处,这就最终产生了近代的各门学科。
(3)、美国,美国先祖的更尚自由、个性和对文化的重视造就了今天的美国,(简介五月花号和哈佛的历史)
北美大陆的首批移民是1622年的“五月花号”带来的,这船上共102人,这些人中除少数是因经济困难欲来北美淘金外,绝大多数都是政治避难者,也就是当时英国的一些异教徒,他们是为了争得信仰自己宗教的自由才来到这个遥远的大陆的。
他们刚下船所到之处就是今天的纽约市所在地,但他们刚来之时,却是一片荒野,没有田地,更没有房子,周围几百里没有人家,而且天气极端寒冷,第一个冬天就夺走了他们中的58条生命,但当船长第二年来到这里时,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跟船长回到那个当时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的英国去,硬要在这片荒野中生存下去,16年后,在他们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为了把英国文明带到这片新的大陆,为了使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现代文明,他们竟然办起了一所大学,这就是著名的哈佛大学。
正是由于对自由的文明的重视,使他们能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使他们后来能够用自己的理性思考一步步解决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如种族问题。
可以说,正是美国先祖们对自由和创业精神的重视,造就了今天的美国。
但是,同样的制度,由解放的黑奴建立的利比里亚却最终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制度蕴含的文化理念并没有为解放的黑人所掌握,无法转化成他们自觉的行动。
2、文化是一个民主自尊、自信、团结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信心,例如中国古代人有一种优越感,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华夏中心论,说到底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
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是认为他们的文化落后,需要中国人去教化他们。
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没有自信了,最终也是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所以才有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
3、文化是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
硬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上的文化的影响力。
引用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的话:
美国注定要领导世界,这不仅是因为其经济、军事实力,而且也是因为它的文化力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的输出量居世界第一,比位居世界第二的英国还多七倍。
尽管美国的电影的产量仅占世界的7%,但却占据着全世界2/3的放映时间。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思想文化观念已在很大程度上内化为了人民的信念,并外化为人民自觉的行为。
例如,1989年中国学潮时,中国大学生以仿造的自由女神作为行动的象征;从未到过美国的日本青少年争相穿印有美国大学校名的夹克衫。
今年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巴格达市民最喜欢看的电影竟是美国的《爱国者》。
二、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1)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弱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也进入了低谷,虽然西方也存在马克思主义,但在普通民众影响力非常之小。
德国人在和中国人交流时经常开玩笑,说:
“你们中国人拿走了马克思,我们留下了马克,你们拿走了资本论,我们留下了资本。
”
前一段时期有一位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周穗明到财大跟我们交流时就谈到她的一次经历。
她和一位年轻学者到德国参加一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会议时,在中午一个小餐馆吃饭的时候,一位德国记者问她们研究的是什么,那位年轻学者随意的说了一句,“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
”哪位记者立即脱口而出:
“Max,fuck!
”
金融危机之后,有很多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遇到了危机,马克思主义开始复兴,有的人还举出了《资本论》在德国很多书店脱销的例子。
实际上并非如此。
《资本论》在有的书店脱销只是因为这些书店以前《资本论》存量太小。
而另外几个信号却发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复苏的迹象。
首先,在金融危机之后,查韦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其次,在金融危机之后不久,古巴允许私有制存在,国企裁员一百万。
(2)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虽然近几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国学热,但在国际上,并没有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复苏的迹象。
首先,中国传统价值观至今未能在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次,在国际争端中,从未出现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原则来解决争议。
再次,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仍远不如英语。
虽然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是英语的两倍,但那只是因为华人的众多,在非华人中,使用汉语的人数极少。
另外,英语几乎被所有非英语国家定为第一外语,但汉语却从未的词殊荣。
最后,在国际场合,英语基本上是通用语言,而汉语却从未获此地位。
(3)中国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现在中国是典型的制造业大国,文化产业小国。
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
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普通商品贸易基本上都是顺差,但文化产业的贸易却一直是逆差,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口是出口的3倍,所以,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句名言:
“中国指向我们出口电视,却没有向我们出口电视剧。
”
中国输出的文化产品价格上远远低于引进的同类产品。
以演艺产品为例,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每场收入比是10:
1.我国节目在国外演出一场一般只有2000——5000美元,而美国国家的节目到我国演出一场动辄10——20万美元。
我国具有国际水平的演出团体出国平均每场收入不到4000美元,即使是海外演出价最高的杂技芭蕾《天鹅湖》,每场也只有3万美元的收入,而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演出价达到每场33万欧元。
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欧元,不及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
2、国内学术界各种思潮之争日趋激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问题已经非常紧迫;
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主要思潮:
极“左”思潮:
以“乌有之乡”为代表,认为中国当前的一切问题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错误路线的结果,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年代。
极右思潮:
以茅于轼、刘晓波等为代表,认为中国当前的一切问题都是民主化和市场化不够的结果,要求更进一步按着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法则来改造中国。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一)民主社会主义简介
恩格斯去世后,伯恩施坦写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以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张通过合法的、改良的、阶级合作的方式“和平进入社会主义”,这种理论也就成了后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
法兰克福宣言就指出:
“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完成,而民主制也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完全得到实现”,后来的生命中也一再强调“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永无止境”,“社会主义是一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无限的民主”等等,他们主张的民主包括如下内容:
其一、政治民主,政治民主的核心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
所以,他们攻击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独裁统治”。
其二、经济民主,其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和共同参与。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障和推行收入与财产的合理分配”,因此,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的存在与可以相容的”。
但他们同时强调工人应该通过工会的方式参加企业的经济管理,在决定重要问题是,工人和资方又对等的决定权。
其三是社会民主,主要内容是实行“公平分配”和福利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强调私有制的作用,但又不能不承认私有制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所以他们只能从分配领域想办法,强调公平分配建立福利社会,所以社会党人都高过一套福利社会,尤其像瑞典搞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制度。
其四是国际民主。
社会党国际一再宣布,民主社会主义是国际性的,社会党人为建立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世界而努力。
(2)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改良主义
实行改良政策,变革社会现实,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们否定暴力革命,提出“社会党人为通过民主的手段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而奋斗”。
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应该在平等的条件下,通过与其他民主政党进行竞争,以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然后在执政中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最终实现符合民主社会主义目标的社会。
(3)奉行多元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党人主张多元主义,这种多元主义主要包括理论渊源的多元主义和指导思想的多元主义。
社会民主党人在论述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时,总是把几种思想并列,如195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行动纲领》中指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
1989年柏林代表大会通过的新纲领则认为: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人道主义哲学、基督教、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社会学说、工人运动的经验。
”
综合来看,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即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想)、基督教、凯恩斯主义等等。
从指导思想上看,虽然大多数社会党的前身都是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但战后社会党国际成立时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要求成员党和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很多社会党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在指导思想上都坚持多元主义。
如德国社会民主党1959年歌德斯堡特别党代表大会提出: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理想的人们的共同组织”,197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席勃兰特就说,社会党人不应当追求一种真理,而应当学会与多种真理共存。
(4)第三条道路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基本追求
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既不属于共产主义,也不属于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倒退到一个把人当作原料而不是一切努力源泉的和目标的时代。
”因此,他们一直坚持走中间路线,也就是走第三条道路。
(二)中国民主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说到民主社会主义,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谢韬(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二期上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的前途》,那篇文章有点托古改制的味道,不过确实掀起了一股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
当然,国内主张民主社会主义者,绝非只有谢韬,比较著名的有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2006年出版《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华炳啸(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2010年6月出版了《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他们的观点其实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因此也不能说他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不过,综合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大致还是可以概括出他们的方案,他们的方案与主流方案和左派方案暂时不改变政治体制的观点不同,主要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普遍幸福主义+党主立宪政治。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的价值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的价值,包括效率、公平、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博爱、福利、正义等等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应该以幸福中国为旗帜,启动新一轮改革;
(2)经济上是普遍富裕的经济,公众普遍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
他们认为欧洲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政治上应实行党主立宪,也就是建立共产党一党领导下的宪政民主结构。
要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实行党内法治,扩大党内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均由代表大会选出,彼此平行,互不隶属,实行党务公开、党政分开。
B、实行司法改革,保障司法独立。
设立国家司法院主管司法,下设宪法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取消案件请示制度。
司法院党组织不干涉司法工作,主要负责领导人提名和党员教育组织工作。
C、改革人大制度,扩大人民民主。
改成人大常委会为参政理事院,成员的参理员,实行专职化,负责立法。
各级人民代表和参理员都必须经过基层竞选产生。
D、改革政协制度,促进民主协商,把政协改为议政院,发挥参政议政、质询监督、政治协商功能。
E、理顺政企关系,实现两权分离。
除一些大型基础产业和非营利性基础产业外,国企改为人民所有制企业,由参理院行使产权管理权。
F、革新执政方式,实行竞选组阁。
国家主席由全国党代会选举提名两人,两人在全国人大竞选,经投票产生国家主席(当选者自动兼任党的总书记兼军委主席)。
政府换届前,由全国党代会想国家主席推荐两名总理候选人,两人在全国人大竞选,由人大选出总理。
当代新儒家思潮:
(一)儒学的发展简史
儒学三期说:
儒学三期的划分及其特点是:
第一期是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学铸造期,此一时期“孔子以人格之实践与天合一而为大圣,其功效则为汉帝国之建构”,其特点是“积极的,丰富的,建设的,综合的”,其重点是治世;第二期是“宋明儒之彰显绝对主体时期,此则较为消极的,分解的,空灵的,其功效见于移风易俗”,其重点是治心;第三期指的则是现代新儒学,强调坚持儒学修身的同时引入西方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改造儒学,其重点仍是治心,不过是将治世的任务交给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二)现代新儒家简介
现代新儒家开山鼻祖:
梁漱溟
其他代表人物:
冯友兰、张君劢、钱穆、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余英时、杜维明等。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观点:
(1)世界文化的三路向:
文化起源于意欲,即创造活动的方向,意志的趋往。
A、西方人的“意欲”是向前的,其关注的是外界物质,因而走上了征服自然,天人相抗的道路,出现了以崇尚理智、发展科学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并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特征的人生哲学。
这是人类文化的第一路向。
B、中国人的“意欲”是调和持中的,所关注的是“内界生命”,因而走上了人与自然融合,即“天人合一”的道路。
出现了崇尚直觉、讲究伦理的中国文化。
求得内心的安宁是中国人生哲学的宗旨,此乃人类文化的第二路向。
C、至于印度人,他们的“意欲”是向后的,所关注的是“无生本体”,形成了以崇尚现量、走宗教道路的印度文化,厌弃人世,求得解脱则为其人生哲学的归宿,这是人类文化的第三路向。
中、印文化不是落后,而是过于早熟。
印度文化总的来说是人类文化的最终归宿,但不切合现在的实际,当务之急乃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2)中国社会的特点:
中国社会的特点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而西方社会的特点是个人本位、阶级对立,故而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中国不存在阶级敌人的问题,只存在文化失调的问题。
所以,中国既不能走欧洲民主政治的道路,也不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国的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改造文化。
(3)理性早启,文化早熟是中国文化的“要义”所在,认识老中国要以此为出发点,建设新中国也要以此为钥匙。
(4)中国文化的缺陷:
缺乏民主和科学
(三)当代新儒家
1958年元旦,四位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在台湾联合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被称为是海外新儒家的纲领)中提出儒学为心性之学,儒家讲的礼是做人的准则,儒家讲的仁被称为是理想。
所以儒学可以做到内圣,但儒学做不到外王,外王的事业必须靠西方的自由民主,这一观点后来也就成了海外新儒家的基本观点,由此,海外新儒家将儒学定性为心性之学,而将政治制度建设任务交给了西方自由民主理论。
所以,总体来说,可以给海外新儒家做一个基本的鉴定,那就是儒家的心加民主之形。
但是大陆新儒家对此提出了异议。
大陆新儒家崛起较晚,但本世纪初才真正产生较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蒋庆(曾在西南政法大学、深圳行政学院任教,2001年提前退休,在贵阳龙场建阳明精舍,宣讲儒学。
2003年出版《政治儒学》)、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代表作《仁政》,2005年在新加坡八方创作室出版)、陈明(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代表作《文化儒学:
思辨与论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张祥龙(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有《思想避难:
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
大陆新儒家由于起步较晚,现在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彼此之间观点有很大差异,但是还是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些共同的东西。
总的来说,他们基本上上都反对海外新儒家把儒学仅仅限于心性之学的主张,认为海外新儒家并不了解中国当前的现实,是边缘人说门外话,中国的事情只有大陆人自己才清楚。
他们认为,当前中国非常不公正,根本的原因在于不仁,为政不仁、为富不仁,但是自由民主主义不可能就中国,因为根据统计,经济增长与民主化程度不具备相关性,民主化能促进经济增长缺乏现实根据;同样,政治腐败与民主化也没有相关性,民主化可以遏制腐败同样缺乏现实根据,另外,民主也不能解决平等问题,从来就没有人民当家作主这回事,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美国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和中国一样,都是强势集团支配一切。
假如中国实行民主制度,中国的问题不会缓解,相反,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如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还有可能丧失,所以中国应该拒绝民主化,而应该选择儒化,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1、上行方案
上行方案也就是走上层路线,争取使儒家理念成为中国的核心执政理念,的核心就是儒化中共、实行仁政。
所谓仁政,就是仁慈的权威主义,由由儒士共同体来执政。
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建立儒家文化的霸权,,这方面关键是要儒化中共,用儒学代替马列主义。
党校可以保留,但党校必须把四书五经列为必修课,考公务员必须加试儒家经典,而且每升一次官就必须考一次,不合格者不得升官,这样就把儒家的学统与正统之间建立了制度化的联系,最终中国共产党就变成了儒士共同体。
其次,最高领导人由儒士共同体推举或禅让。
再次,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三种机制。
一是开放的大众传媒,即新闻自由。
二是行政决策咨询机制。
把政治行政化,用行政吸纳包容政治,执政者听取各种意见,吸纳精英。
三是法团主义机制。
实行结社自由,允许人民按着不同行业、职业组织起来,形成工会、行会等各种功能性社团。
政府通过与社团领导人沟通,达成共识,共同贯彻执行。
通过法团主义的方式提供一个劳动自治和阶级合作的平台。
2、下行方案
下行方案就是走下行路线,也就是到民间去复兴儒教,具体做法是开办书院,组建儒学社团,到农村去建设一些儒教社区,在那些社区完全恢复中国儒家的传统礼仪,宣传孔孟之道。
3、中行方案
中行方案即走中行路线,他的提出者是张祥龙。
他认为今天中学复兴儒学走上行路线很不现实,因为今天中国的仕途早已被西方传来的党派政治和西式大学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把持,儒化中共是天方夜谭,至于下行路线,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影响甚微,即便有那么一天儒家经典课取代今天中国大学的政治理论课成为必须课,大学生也会像当前对待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对待儒家经典课程。
所以,真正可行的是中行路线。
何谓中行路线,就是将一国两制扩展到文化领域,在中国设立若干儒家文化特区。
儒家文化特区内,完全按着儒家文化的传统来管理、生产和生活,具体来说,有如下特征:
(1)以家庭和家族聚居为基本社会结构,以农业为本,士农工商皆有,三教九流并存。
(2)以手工业为主要加工方式,使用无污染的技术,也就是基本上使用传统技术,只吸收现代技术中“干净”的部分。
以人力、畜力、天然动力为主要动力来源,不大规模使用电力。
(3)以中医为主要医疗手段。
以自然或半自然的中医及整体疗法为主要的医疗手段,同时吸收西医及其他医学中的无或少副作用、不破环人的自然生活形态及其身心尊严的技术和诊疗思路。
(4)历法改用农历,纪年用干支或以孔子诞辰为始点。
(5)教育上全面有机地复活传统的耕读传统和科举考试,学习内容与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同时加入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这也就意味着还是要学习外语。
(6)政治上实行家族社团民主。
具体模式还有待摸索,总的来说是一家庭和家族为社团基础,在此基础上推选和投票选举产生政府官员。
张祥龙认为,有了这样一些儒家文化特区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有了一个真实的载体,儒家价值理念就有了一个全面复活和发展的根据地,同时再加上主流社会中的儒家团体作为它们与外界联系的中转站和回馈机制,这样儒学就不再漂泊,同时又在比较中发展。
而儒家文化特区又不动摇当前主流社会的根本,易于被执政者接受,所以这才是一条真正复兴儒家的道路。
3、网络文化异军突起,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自本世纪以来,互联网日益普及,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兴起,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舆论对中国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应该起始于2003年,该年出现了“孙志刚案”、“黑龙江宝马案”(宝马车车主撞了农用车车主)、“刘涌案”三件大事,被称为中国网络舆论元年。
其后影响力越来越大。
总体而言,当前网络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频率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大;
热点/重大事件
2007年:
289/34;
2008年:
325/57;
2009年:
184/79
2010年:
187/60(前7个月)
传统媒体报道:
56%;
地方或行业理性信息披露:
11%;
网民爆料:
33%
(2)娱乐化趋向明显,喜欢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讽刺社会;
案例:
先感谢祖国
网民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感谢法》,共六章,55条。
(3)紧盯政府和官员,舆论有错推定。
如原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被曝抽“九五至尊”高价香烟,被网友报料后最终被查处。
讽刺官员和司法部门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出现。
(4)具体事件上的理性与整体社会发展趋势的非理性相结合
具体事件上的理性:
温州高铁事故与深广高铁撞人事件网友表现的不同
整体分析上的非理性
“香港有17万公务员,只有20部公车”
“中国人均税费1166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不足1000美元”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面对新的舆论环境是当前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4、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日益明显。
当前,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
当前文化产业主要有几类:
一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当前全国各地均掀起了旅游热,为了能将旅游业做大做强,各地是大作文化文章,想方设法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名人故里以及重要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往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专题 中国文化 建设 文化产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