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937555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160.58KB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由白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申报,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组织实施。
该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项目围绕苹果支柱产业,以生产优质出口苹果为目标,在陕西优质苹果主产区的白水县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建设期2年,实施地点选择在白水县冯雷镇冯雷村和杜康镇冯家塬村。
1.1.2本项目属苹果产业化项目,采取苹果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按照出口苹果质量标准要求,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示范推广适合渭北黄土高原区域特色的生态型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积极探索农业专业协会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
同时,为陕西乃至中国苹果主产区提高苹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果农技术素质、提高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模式。
1.1.3项目总投资678.5万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269.6万元,地市配套134.8万元,协会自筹274.1万元。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生
产
规
模
建立优质绿色果品出口基地
亩
2000
年产优质果
吨
4000
投
资
估
算
总投资
万元
678.5
1、建设投资
万元
672.5
(1)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09.1
①土建
万元
282.8
②设备购置
万元
226.3
(2)其他工程建设费
万元
125.7
(3)预备费
万元
37.7
2、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6
资
金
筹
措
总筹资
万元
678.5
世行投资(中央财政)
万元
269.6
省、地(市)、县配套
万元
134.8
协会自筹
万元
274.1
经
营
成
果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52.9
年均总成本
万元
68.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8.2
所得税
万元
25.5
年均净利润
万元
44.0
经
济
评
价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4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98.4
投资回收期
年
8.94
投资利润率
%
6.3
投资利税率
%
4.8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世行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
1.3.2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陕[2000]14号);
1.3.3白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白政发[2001]06号);
1.3.4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关于苹果产业化发展设想;
1.3.5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关于编制《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3.6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及国内外近年来在苹果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第2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杨凌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杨凌,要求把杨凌示范区建成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产业化示范和推广辐射基地,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窗口。
经过五年的建设,杨凌在农业科技发展中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杨凌示范区许多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科研成果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000年国家计委将杨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列入世界银行贷款计划。
2002年,陕西省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重点支持“一线两带”农业技术项目的推广。
项目要求以推广高新技术为核心,探索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使广大农民受益。
陕西作为中国苹果产业优势区域,国家从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与了极大的支持,陕西省委省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六大支柱产业来抓,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按照这一决定,鼓励探索从事苹果产业化的新形式,鼓励专业协会进行苹果产业化建设。
白水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优生地带,是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区域,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当地农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白水天润苹果协会是白水县独具特色的苹果生产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白水县农发办对白水县多家苹果协会通过资格预审、走访调查、现场答辩等形式的考察,最终筛选确定天润苹果协会为本项目的实施单位。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本项目对提高苹果优势产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陕西优质苹果产区绿色果品生产能力、增加果农收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苹果是入世后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也是陕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苹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安全、无公害成为人们对苹果质量新的选择。
中国苹果业已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优势产业带,西北黄土高原产业带是中国最具潜力发展绿色、安全苹果生产的地区,项目实施地的白水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区域的中心位置,区域代表性强。
本区域具有发展优质苹果的良好生态条件,但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苹果生产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急需通过引进和示范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果品生产操作技术,提高苹果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以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
2.2.2在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积极探索提高苹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提高中国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果农协会在国外是果品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运行机制已日臻完善,突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是果品生产的主导形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苹果专业协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
本项目采用苹果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依托科研技术单位试验研究的新成果,对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进行综合示范推广,探索“科研单位—果协—果农”这种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为保护果农利益和提高果农收入,提高苹果产业化发展水平积累经验。
陕西渭北高原苹果产区(白水县等),地处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探索将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
2.3.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3.1.1自然资源优势
白水县地处陕西渭北黄土高原,项目实施区海拔高度800-1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1.4℃,年日照时数2394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128.18千卡/cm2,昼夜温差≥10℃,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降雨量577mm,无霜期207天,以上条件全部符合农业部优质苹果生产的7项气象指标,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优生区,也是我国苹果优势区域规划中确定的55个重点基地县之一。
2.3.1.2规模优势
白水是苹果生产专业县,苹果生产规模大。
现有苹果总面积41万亩,人均1.7亩(人均苹果面积为全国第一)。
其中,挂果面积30.8万亩,老劣果园7.2万亩,新建果园3万亩。
栽植品种中,红富士28.7万亩,秦冠6.2万亩,元帅系(新红星等)2.8万亩,嘎拉2万亩,其它品种1.3万亩。
苹果栽培面积超过3000亩的行政村有86个,超过10亩以上的农户3650个。
2.3.1.3品牌优势
白水县和白水苹果先后获得多项殊荣:
1991年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重点基地县;1995年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称号;1996年被国家财政部确定为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1997年“白水苹果”被国家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1998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质苹果产业化示范县;2001年被21届世界大运会指定为标志产品;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苹果生产重点基地县。
2.3.1.4政策优势
苹果是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并制定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渭北建设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果业生产,逐步向绿色无公害生产目标迈进。
白水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化建设的决定》,要求依托龙头带动,全力加快苹果产业化的发展。
在苹果的营销环境上出台了《二十个一》,有力地解决了白水苹果的销售问题。
2.3.1.5市场优势
苹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果品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如套袋、采收等。
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苹果生产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渤海湾产区),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苹果生产成本为2元/公斤以上,我国的成本仅为1元/公斤),苹果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优势明显。
白水苹果以省外销售为主,国内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部分出口东南亚和欧洲国家,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3.2限制因素
本项目的实施尽管具有以上优势条件,但也存在以下限制因素。
(1)苹果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由于白水县苹果发展历史较短,位于中国较贫困的地区,果农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目前苹果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果农对果品生产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淡薄,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现象仍较常见,部分果园存在着果品农残超标、化肥施用过量等安全隐患。
(2)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苹果是高效高投产业,近年来,由于果农对果园的投资不足,苹果的效益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适合中国特色的产业化组织未能很好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苹果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企业+农户”,“技术+企业+农户”,“果农协会+农户”,“技术人员+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正在兴建,国家对农业合作经营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也正在完善。
苹果专业协会这种农民生产协作组织形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正在成熟。
(4)果品生产中农资的统一供应和果品质量监督、管理、跟踪体系,尤其是苹果安全监督跟踪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
2.4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成立于2003年6月,是经白水县民政局按照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依法批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协会职能为苹果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应用、苹果生产、营销和农资配套服务。
办公地点在白水县仓颉路北段,活动范围为白水县境内,协会注册资金5万元,业务主管部门为白水县苹果管理局。
该协会是由果农自发组织的苹果产业化协作组织,目前拥有会员216户,果园面积1210亩。
协会设立有理事会、监事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技术服务部、营销部、财务部、物资供应部。
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会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协会会员苹果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营销部主要负责开拓国内外市场,负责会员果品的销售;物资供应部主要负责会员所需农资采购和供应(机构设置如下图)。
2.5技术依托单位概况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是陕西省唯一专业从事果树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科研单位,科研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基础工作扎实。
曾受两期联合国UNDP项目援助,有30多名科技干部赴国外培训学习或合作研究,有20多人次赴10多个国家考察,购置有2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建有果树育种实验室、栽培实验室、营养诊断分析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果品采后实验室等,该研究所“八五”期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目前仍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持着业务联系。
多年来,在苹果的新品种选育和引进、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苹果科学实验基地建设、绿色果品出口基地建设、食品安全(苹果)综合技术示范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与白水县有长期的技术合作和良好的协作关系。
第3章市场分析
3.1产品国外市场供求分析
苹果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来国际市场贸易量约500多万吨,随着国际间自由贸易进程加快,苹果国际贸易量呈缓慢持续增长趋势,2003年近600万吨。
世界苹果有五大国际市场,即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
其中欧盟市场是世界苹果贸易量最大的市场,年进口苹果260万吨左右,出口2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苹果进出口量的50%。
中国苹果在东南亚市场上(该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对俄罗斯、越南等边贸市场贸易量增势强劲,开拓欧盟和北美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苹果2001年出口量约30万吨,2003年已增至50多万吨(另外,边贸约150万吨)。
随着中国苹果的迅速崛起,世界其他苹果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苹果业都有下滑趋势,这为中国苹果扩大出口、提高国际贸易量提供了机遇。
中国苹果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健全营销体系上下工夫,苹果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3.2产品国内市场供求分析
苹果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人均苹果占有量43kg,低于世界人均65kg和发达国家100—300kg的水平。
我国有近14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人均消费量增加1kg,总消费量将增加140万吨。
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绿色苹果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果品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按到2007年人均消费量20kg计算,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2600万吨,2012年人均消费量达到25kg,市场的需求量为3250万吨。
3.3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3.3.1白水苹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品牌优势,生产的苹果95%以上销往省外或国外。
项目实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生态优势,明显的规模优势(较大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和价格优势(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使本区域苹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3.2项目实施区果园除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外,果园整体管理水平较高(果农生产技能普遍较好),基础较好,采取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苹果商品化程度(商品一致性)的提高。
3.3.3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要求,以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的绿色果品为生产目标,会提高果品质量竞争力。
通过协会统一组织,与陕西省龙头企业(陕西华圣果业公司和白水宏达果业公司)建立有良好的产销协作关系,保证了产品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3.4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和方式
3.4.1供货销售通过“定单”形式,协会与国内、国际水果经销企业或经销商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通过他们销售产品。
3.4.2直销或连锁经营随着协会实力壮大,直接在果品市场设立销售窗口或专卖店,进行产品直销。
3.5产品营销策略
3.5.1实施“品牌化”战略。
1)制定周密的宣传推广计划,通过广告或举办各种促销活动来宣传绿色食品,推销产品。
2)重视果品质量和分级包装。
果品采摘时要求果农带手套采摘,在采摘后用选果机进行挑选、分级、包装,再销售,做到大小一致、减少碰伤,提高耐贮性,降低贮销成本。
3)做到果果有标签、箱箱有标记和协会标志以及产品认证标志,形成协会独有的果品品牌。
3.5.2搞好果品采后处理
果品采摘后进行果品冷藏和气调贮藏,在果品销售的淡季,逐渐供应市场,实现苹果的季产年销。
通过产后贮藏和处理,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实现苹果的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3.5.3提高苹果质量,改善果实品质
项目聘请陕西省果树年著名专家进行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项目实施区的苹果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按照出口苹果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提高苹果的优质果率,提高苹果的外观、内在和安全质量。
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者反馈信息,聘请科研技术部门进行品种改良和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做到适销对路。
3.5.3实施电子商务
采取电子商务营销形式,随时掌握世界各地水果货源、价格等情况,由产地直接调入,减少中间环节,积极参与竞争。
第4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原则
苹果种植集中连片,便于项目实施管理;果园管理水平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辐射带动周围果园提高生产水平;协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基础,果农生产绿色果品的积极性较高,便于开展工作。
4.2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协会、基地)
项目区白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北依黄龙、雁门二山与黄龙、洛川、宜君相连,西与铜川市接壤,东、南分别与澄城、蒲城紧邻。
南北43公里,东西45公里,总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9万亩。
辖5镇9乡194年行政村,1024个自然村。
全县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81%,劳动充足。
白水县地貌形态明显,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黄龙山、雁门山位于西北、东北两角,五龙山居于东南,洛河横贯中部,主要支流白水河、孔走河在东、南两面沿县界流过。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梯形倾斜,由杜康、史官、尧禾、北井头、雷村等五个大小不规则的原区组成,属黄土地貌景观,沟壑密度达1.48公里/平方公里,沟多、山小、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
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间。
气候属属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半干旱地区。
年平均气温11.4℃,年极端最低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578.2mm,无霜期20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97.3小时。
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适生区。
但气象灾害较多,以干旱最为严重,次为大风、冰雹、连阴雨、霜冻等。
白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71.9万亩(包括苹果4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9%。
其中灌溉设施面积2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1万亩,中低产田占95%以上。
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正常年景粮食产量7146万公斤。
林果主要是苹果,年产量3.5亿公斤,还有核桃、柿子、杏、桃等。
全县农业总产值2000年、2001年、2002年分别为4.9亿元、4.37亿元、4.01亿元。
境内有洛河、白水河两大水系,年径流分别为7.29和0.22亿立方米,但河流下切深,难以利用,地下水水量不丰,开采困难,以人畜饭水为主,灌溉价值不大。
全县人均纯收入均低入625元,贫困人口14.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6%。
其中救济户、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富裕户分别占到总户数的1%、5%、45%、30%、5%,是国家贫困县。
白水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用电网遍布全县各乡村,省道渭清线穿境而过,交通方便。
程控电话,村村接通。
第5章项目方案设计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和目标
5.1.1指导思想
围绕苹果主导产业,以生产绿色果品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果品出口为目标,按绿色果品质量要求,推广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服务、监督、跟踪体系,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白水县果业生产做出向导性示范。
5.1.2技术发展目标
瞄准国际市场,借鉴欧美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果品综合管理制度(IntegratedFruitProduction,IFP)的技术要求,建立和完善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及管理制度,结合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自然条件和现有生产水平,重点示范推广病虫综合控制技术(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果园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和优质果品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范(技术指南),建立果品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5.1.3经济效益目标
建立2000亩示范区,示范区亩产量由1000kg提高到2000-2500kg,符合绿色果品质量标准的商品果率达到85%,其中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达到30%以上。
通过果农协会的管理运行,创建一个绿色苹果品牌;苹果售价平均增加2元/公斤,示范区年增加净收入累计200万元。
5.1.4社会和生态效益目标
使协会的会员(果农)普遍接受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素质,增强果农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果农特别是妇女参与的程度。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果农协会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大范围示范推广提供借鉴。
通过绿色果品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保持示范区洁净的生产环境,促进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
5.2项目建设总体布置
5.2.1项目总体规划及项目构成(各功能分区及单项工程)
以生产绿色出口苹果为目标,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示范推广适合黄土高原区域特色的生态型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探索农业专业协会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
在陕西渭北苹果大县—白水县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5.2.2总体布置图
(见附图)
5.3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5.3.1建设规模
本项目围绕苹果产业,以生产绿色出口苹果为目标,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含50亩中心示范区)。
按照绿色果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以果农协会为组织形式,通过对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应用、建立果品质量保障体系和对果农的技术培训等,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提高苹果单产和果品质量,增加项目区果农的经济收入。
5.3.2建设内容
5.3.2.1产地环境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5.3.2.1.1产地污染源的控制和环境保护
苹果产地可能的物理污染物主要有大气浮尘,果袋、包装物(发泡网、纸箱等)和其它废弃物;生物污染主要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农药和肥料。
要保持产地洁净的环境,按照绿色果品的产地环境要求,首先要保证产地周围无大的污染源(如“三废”污染企业)。
项目中,拟建立2座建设面积为2000㎡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对生活垃圾、各种农资废弃物(如农药瓶、果袋等)进行集中回收和分类堆放,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建设400个(平均5亩一个)8M3的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熟化处理,防止再污染。
5.3.2.1.2、生产条件的改善
落后的生产条件严重地阻碍了绿色苹果生产。
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AgricultureProduction,GAP)要求,本项目通过修筑浇灌渠道、铺设灌溉管网来改善果品生产条件,解决果园生产用水问题。
5.3.2.2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
5.3.2.2.1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IPM)
以生产绿色果品为目标,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1)对主要病虫害监测预报。
在项目实施区(中心示范区)建立病虫测报站,购置必要的简易设备和器材(显微镜、解剖镜、诱芯、生物培养箱、干燥箱、自动气象站等),选派专人进行监测,定期发布病虫测报信息,指导适时防治。
(2)农业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
在项目实施区大力推广合理施肥技术、树体综合管理等技术,提高树体抗性;重点采取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梢和病果、刮除老翘皮病疤等措施,减少病虫发生基数。
农业防治措施在协会的统一指导下,由各果农户分户实施。
(3)生物、物理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
主要推广杀虫灯(诱杀果园具有趋光性的害虫)、诱虫带(诱杀螨类、蚧壳虫等苹果主要害虫)、性外激素诱芯(干扰害虫交配,降低虫口基数)、糖醋液(诱杀害虫)、人工捕杀等措施,同时注意对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协会的技术服务机构统一采购和自行制作相关的器材,统一布局规划,组织果农统一实施。
(4)化学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
在以上各方法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当病虫发生数量达到化学防治指标时,选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高效,进行化学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项目实施中,由协会统一购置大型喷药设备,对主要的农药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水县 绿色 果品 苹果 生产 科技 综合 示范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