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实录.docx
- 文档编号:9373949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35KB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docx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课堂实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
党红英
地点:
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
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
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
(屏幕展示)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
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
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
找一找,找着了。
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
师:
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
秋味。
师:
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
第一段。
师:
对。
他写的是秋味。
(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
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
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
齐读第一段
师:
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
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
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
(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
有哪些景物描写?
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
牵牛花
生2:
槐树
师:
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
落蕊
师:
对。
还有什么?
生3:
秋雨、秋蝉
生4:
果树
师:
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
枣树
师:
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
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
在第几段?
生:
第三段
师:
好。
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
(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
这是什么原因?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
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想通了就说。
生1:
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
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
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
是呀。
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
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
(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
很有道理。
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
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
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
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
不是!
师:
不是。
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
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
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
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
不一样。
生:
去过。
师:
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
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
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
那你去了之后呢?
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
不是。
师:
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
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
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
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
吵闹的、拥挤的。
师:
是吵闹的、拥挤的。
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
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
吻合吗?
生:
不吻合。
师:
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
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
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
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
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
第一段。
师:
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
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
槐蕊偏重于“静”。
生2:
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
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
秋蝉、秋枣呢?
生4:
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
从哪儿看出了?
生4:
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
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
非常对应。
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
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
读。
师:
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
花色。
师:
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
作者怎么说的?
生:
“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
师: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
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
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
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
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
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
谁还有补充?
生2:
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
补充的非常好!
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
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
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
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
师:
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
透出的是什么?
生: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
是的。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
没有。
师:
为什么?
生1:
没有时间
生2:
没有心情。
师:
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
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
读课文相关语段。
(然后师生一起读。
)
师: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
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o:
p>
生:
借助槐蕊。
师: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
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
可以自由发言。
生1: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没有声音,静!
师:
很直接的。
其他同学呢?
生2: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
分析得精彩而到位。
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
生3: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
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
分析得真好。
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
没有。
师:
为什么?
生:
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
对呀。
哪有闲心?
!
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
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些”指哪些?
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
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
细腻、清闲、落寞
师:
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
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
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
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
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
正像陶渊明所说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而尔?
心远地自偏。
心远——清闲——落寞。
心在起作用。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
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
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
灰沉沉
师:
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
没有。
生2:
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
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
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
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
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
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
是秋雨。
师:
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
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
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
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
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
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
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
请大家找一找。
生:
有。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
生:
不敢。
师:
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
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
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
南国之秋。
师:
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
美。
师:
当然美了。
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
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
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
生: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
北国之秋。
师:
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
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
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
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
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
议论。
师:
好。
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
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
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
考虑两分钟。
生1:
是个团圆的季节。
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
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
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
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
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
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
是个过度。
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
宁静、淡泊、致远。
师:
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
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
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
是啊。
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
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
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
不是。
师:
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
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
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
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
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
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
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
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
是。
师:
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
写赞美祖国。
师:
赞美祖国。
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为什么?
生1:
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
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
但这绝对是爱!
师:
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
读最后一段。
师: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
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
诵读全文。
师:
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
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
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
情。
师:
是的。
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
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
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
(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
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
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同学们,再见!
生:
谢谢老师,再见!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情结
清牵牛花
生命之味秋味静槐蕊
悲凉秋蝉秋雨秋枣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故都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