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937323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756.63KB
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东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6分)(2016高二上·牡丹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
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
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
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
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
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
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
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
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
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
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1)
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
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
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
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
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
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
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2.(18分)(2016高三上·绵阳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
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
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
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
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
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
“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
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
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
”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
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
“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
他曾对子女说:
“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
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
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
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
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
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
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
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4)
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
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3.(12分)(2017高一上·临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庹其五
石鸣
①庹其五是个茶客。
或者说,退休前,庹其五是个老师,退休后,庹其五是个茶客。
退休前,庹其五每周六天去学校上课;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
②老孙家的茶铺子很小,茶几椅子就摆在院子里。
院里的照壁是早就毁了,站在院外的路上往里看,一眼就能看个通透。
庹其五就坐在通透处的一棵银杏树下。
银杏高四五丈,郁郁苍苍,总有上百的年岁了吧?
庹其五有时抬眼望着银杏树,不免感叹一声:
“银杏自然是好,要是有这么粗大的一棵茶树立着,不是更佳?
”听见的人就把老孙叫过来,对老孙说:
“老孙,改天你将这银杏刨了,庹老师说,种棵茶树才更好呢。
”老孙听了,也抬眼看看银杏,对庹其五说:
“庹老师,这银杏可算得上是我爷爷辈的了呢。
”庹其五和喝茶的人就笑起来,庹其五对老孙说:
“老孙,他们说玩笑话呢。
这么好一棵树,谁舍得刨?
”
③在老孙家茶铺子喝茶的,多是熟客,认得庹其五的,都叫他“庹老师”,不认得的,互相谈起来,问起姓名,庹其五就会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写一个“庹”字,指点着说:
“很多人开口就念度,那不对。
这个字念庹,同稳妥的妥一样的音。
”同他的姓难念一样,有时他说的话也让人觉得突兀。
比如,有时侯庹其五将装茶叶的小瓶子从口袋里掏出来,将茶叶仔细放进茶碗,看着老孙一柱滚鲜鲜的开水注进去,就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说的是陆羽《茶经》开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话往下说的人很少。
一道喝茶的人听不懂庹其五说的那些话,庹其五却并不觉得孤单,并没有知音不遇的失落。
自己的心绪能懂自己的话,就够了,所以别人听不太懂的话,庹其五常常是说几句就止住了。
④庹其五来老孙的茶铺子喝茶,是喜欢自己带茶来。
老孙的茶太普通,没有他自己的茶好。
庹其五无儿无女,老伴也走了,生活清淡,钱能做的用途不多,说来算去也就是个喝茶。
庹其五也是有个儿子的,上山下乡的时候,儿子到山区插队,一年夏天放牛,走在山沟里,遇上山洪,儿子忙着赶牛,却将自己留在了山洪里。
庹其五和妻子赶到儿子插队的村,站在山沟边一阵痛哭,又一阵痛哭,才移动步子,山坡上种下一株远道带来的茶树,又沿山沟向下一路洒了五斤茶叶。
乡里人都奇怪,只以为是城里人在破旧,却不知庹其五是在给儿子安魂。
儿子喜欢茶,若不是来了上山下乡的运动,本是该去农业大学学习,然后去培育他愿望中的优质茶树的。
天不假人以时日,庹其五只能让一株茶树在山坡上让儿子凝望。
茶树是儿子未下乡前在花盆里试种的,树干树枝上都有他抚摸的痕迹,如今人茶两相望,也算是互为慰藉。
⑤有一段时间,庹其五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后,突然开始喝老孙配备的茶了。
这情况以前少见,一同喝茶的人就奇怪。
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庹其五说:
“喝茶,喝的是心绪,在乎茶的好坏?
”这就让大家不好说了。
谁说喝茶不是喝心绪呢?
可是细想,又似乎不是庹其五喝茶的习惯。
当然,似乎而已,也就是个感觉,所以虽存疑惑,也不再罗嗦刨问。
老孙的茶庹其五一喝竟持续了一年,让人渐渐忘了他有自己带茶的习惯。
⑥大伙儿想起来他有这习惯,是第二年的清明后。
庹其五又自己带茶叶来了,而且给相熟的人每人都送一小包。
茶是新茶,雀舌,一看就是明前的新芽。
问,才知道是庹其五儿子以前插队的那个村寄来的。
再问,才知道庹其五去年到山里看儿子,发现当年栽的那株茶树长得竟好。
村里人依旧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专家说气候土壤都适合,便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
村里人家家户户少余钱,庹其五就先垫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
一年过去,果然就出了茶来。
茶还是打顶采的,量少,制得也不算好,但庹其五喝着,也是觉得浓郁清爽。
⑦此后每年村里都寄上新茶来。
三年后茶叶开始正常开采,竟是越制越好,渐入佳境。
庹其五带上新茶,看着老孙将一柱水冲进茶碗,就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这话,一道喝茶的人都已经听熟了,他们偶尔也重复一下,都以为是庹其五写的诗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采用对比的手法,以时间为标志,不厌其烦地介绍庹其五身份的变化,是有作者写作深意的,与下文写庹其五只喝自己带的茶是有关系的。
B.第②段描写老孙家茶铺子里的银杏树,一方面,突出茶铺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引出庹其五种茶的议论;同时,从侧面烘托他对茶的深情,为下文帮助山村发展茶业埋下伏笔
C.第③⑦段庹其五反复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第一次表达了对茶的赞叹,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第二次还饱含对儿子的怀念,对山村茶树种植业发展的欣慰。
D.庹其五喝茶以前从来不喝老孙配备的茶,后来外出一圈后开始喝了,说明庹其五改变了喝茶的习惯,与民同乐了。
(2)庹其五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喝茶”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7高三上·滕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
祖金殿,魏征南大将军,仕历五州刺史、安吉侯。
父显和,夏州刺史。
庆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
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
既而谓人曰:
“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
”于时文州民夷相聚为乱,庆应募从征。
贼据保岩谷,径路悬绝,庆束马而进,袭破之,以功授都督。
卫王直之镇山南也,引为左右。
庆善射,有胆气,好格猛兽,直甚壮之。
稍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柱国府掾。
及诛宇文护,庆有谋焉,进授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后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堞,与贼短兵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后苏。
帝劳之曰:
“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
”复从武帝拔晋州。
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
宪挺身而遁,庆退据汾桥,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倒,贼乃稍却。
及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
周武帝诏曰:
“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
戎车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
高位缛礼,宜崇荣册。
”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
寻以行军总管击延安反胡,平之,拜延州总管。
俄转宁州总管。
高祖为丞相,复以行军总管南征江表。
师次白帝,征还,以劳进位上大将军。
高祖与庆有旧,甚见亲待,令督丞相军事,委以心腹。
寻加柱国。
开皇初,拜左武卫将军,进位上柱国。
数年,出除凉州总管。
岁余,征还,不任以职。
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
悦自是上每加优礼。
卒于家。
(选自《隋书·卷五十》,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
B.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
C.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
D.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
(2)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C.“出”与“除”在这里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D.“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或贤才失时未遇。
文中指高祖还没有登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庆广涉经史,弃文从武。
他认为读书用来记个姓名就行了,自己不愿意长久从事文字工作,后来便应召入伍,随军打仗。
B.宇文庆有勇有谋,很受器重。
攻打文州民夷时,他束马而进,大破敌兵;在卫王宇文直处时,宇文直认为他很有勇力。
C.宇文庆勇气过人,受到武帝称赞。
跟从武帝攻打河阴时,他率先登城,和敌人短兵相接,被城上石头击中坠落,昏死后又苏醒过来。
D.宇文庆屡立战功,因功升迁。
他平定了延安反叛的胡人,被授予延州总管的官职,后转任宁州总管,历任丞相、上大将军等职务。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倒,贼乃稍却。
②高祖与庆有旧,甚见亲待,令督丞相军事,委以心腹。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5高一上·巴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赏析。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7高二下·双辽月考)名句名篇默写
(1)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
《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水长天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
杜牧在《阿房宫赋》文末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授课,在失重条件下就物体运动的特点、牛顿定律的运用等课题,行了讲解和实验演示,其操作技术之娴熟用目无全牛来形容毫不为过。
B.作家莫言心织笔耕几十年,他的小说《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C.书法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如果真能做到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必有成效。
D.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考古队在对张夺遗址发掘时,又新发现了战国、汉代时期墓葬93座,出土文物260余件;文物类别主要是陶器,其中有一些极具研究价值造型别致的陶俑,至于谁是始作俑者,专家们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8.(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代中国来说,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但现代化的理想永远不会终结,因为现代化没有穷境,当前的现代化依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追寻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不断,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为国家前途孜孜以求、为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征程。
C.回望90年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诸多制约,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等旧思潮依旧在中国大地肆虐,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还是空谷足音。
D.一个封闭、落后的旧中国尚能有五四一代人的朝气蓬勃,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怎么能够不落后于先贤诸君呢?
9.(2分)(2015高二上·大同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甲居藏寨的人们将寨子依山势而建,寨房碉楼,遍布整座大山,有的甚至伫立在悬崖边, 。
, , , , ,古时是战事上的防御设施。
①造型奇异,色彩绚丽 ②寨房顶端总有尖尖的四角
③外形平直刚硬 ④在如此险要的位置建造,令人惊叹
⑤外缘则环绕着黄黑白三钟色带 ⑥碉堡则像一只只高耸的烟囱
A.④②⑥⑤①③
B.①②⑥⑤③④
C.④②⑤①⑥③
D.①②⑤⑥③④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5分)探究:
据《中国青年报》4月7日报道,我国每天约有300人丧生于车祸;2003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万多起,死亡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亿元。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人数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现在,要在某交通事故多发区竖一块警示牌,请从直接警示、委婉警示、幽默警示为这块警示牌拟一句话,要求语言简练,表意清楚。
11.(5分)(2017高二下·黄陵期中)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高二下·鹤岗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9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比赛中,来自于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陈更在经历了前三次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境遇后终于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对此,网友评价不一。
有人认为,陈更坚持执着、矢志不渝的精神值得点赞和学习;有人认为,她借助非功利性的诗词实现了自己功利化的目的,不值得提倡;也有人认为,陈更作为一名工科博士生应该把时间用在科学研究上,而不是诗词大会的比赛上,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学校对她的培养;还有人认为,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成功为广大的青年学生处理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关系提供了典范。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1、
6-2、
6-3、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1、
1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东安 区高二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