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936716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99.63KB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导学案.docx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导学案
美苏争锋
考点展示
重 点 难 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美苏之间的冷战政策及原因
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掌握“冷战”的含义;“冷战”下两极格局的形成及重要概念;“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具体影响。
(重点)
2.“冷战”与“热战”的辩证关系;“冷战”、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重难点)
一、主干知识梳理;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发出信号:
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
3.指导思想:
制”。
4.标志:
947年3月“”的出台。
5.美苏“冷战”表现
美国的政策
(1)政治: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2)经济:
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3)军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苏联的对策
(1)经济:
1949年,苏联等六国成立委员会。
(2)军事:
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政府首脑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组织。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归纳小结: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
(1)德国分裂:
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和德意志--------。
(2)朝鲜分裂:
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和朝鲜-------。
(3)核危机:
1962年---------。
2.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
3.影响
(1)消极影响:
冷战引发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不安。
(2)积极影响
归纳小结
二、课堂互动探究--------核心要点突破
重点一 “红色警戒”与“柏林危机”——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形成
[史论要点]
要点1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打破,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全球的战略,并把苏联看做是其称霸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苏联也想凭借其实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3)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4)美苏两国在军事上形成均势局面,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要点2 简述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提示:
(1)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两大阵营的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④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史料印证]
1.两极格局得以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苏两强旗鼓相当。
2.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3.(2010·江苏单科,18,改编)二战后,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另一场战争指什么?
答案 美苏冷战。
重点二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冷战”
[史论要点]
要点1 简述美苏“冷战”的表现。
提示:
图解:
要点2 概括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和影响。
提示:
(1)目的:
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2)实质:
美国要公开干预别国内政,称霸全球。
(3)影响:
①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②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
③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④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但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史料印证]
1.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史料三中的“核战争”是指什么事件?
答案 “古巴导弹危机”。
3.(2011·上海单科,21,改编)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试举例说明苏联退缩的史实。
答案 古巴导弹危机。
重点三总统与国务卿演给欧洲的“双簧戏”——“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论要点]
要点 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提示:
(1)同:
①背景:
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
②实质: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2)异:
①直接原因:
“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出的;而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②内容:
“杜鲁门主义”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③影响: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史料印证]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图谋称霸世界。
2.相比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有何显著特点?
答案 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3.(海南单科,20,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美国出台这两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共产主义,对抗苏联。
重点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比较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
区别
是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联系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合作探究: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
答案: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2)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知古通今 中外链接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1)近代,追随英法侵略中国,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二战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2)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中国,朝鲜战争结束后,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3)20世纪70年代,两国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4)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美国始终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应用体验]
热点材料:
奥巴马上台后至今不断高调宣称要“重返亚太”。
美国前防长帕内塔曾提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刊文指出,美国新版军事方针具有强烈的冷战遗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空海一体战”将把美国推入针对中国的危险挑衅性战争规划。
思考:
材料中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强烈的冷战遗风”,是否能理解为就像二战后初期美苏一样的新“冷战”吗?
为什么?
答案:
否。
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经济、文化利益。
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致力于世界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扩大和深化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为自身发展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解题答题示范]
【高考典例】(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题思路示范】
【题型分析】
▲题型要素1 知识解读型选择题
知识解读型选择题主要通过图片、材料、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解读,例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最符合题意的解读。
如本题,先提取材料主要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题型要素2 图片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题型。
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需要注意以图补文或者是以文补图,只有通过图文信息的互补,才能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以准确解答。
例如本题的关键是图片所提供的时间和德国分裂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三、课堂训练------[高考题组训练]
1.(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 马歇尔计划针对欧洲实施,排除A项,C项与题干无关。
而当欧共体成立时,马歇尔计划已经完成,所以B不对。
从“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是军事性的。
答案 D
2.(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
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
答案 D
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选项C,虽然正确,但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排除;1948年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开全面对抗,但没有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故选D。
答案 D
4.(上海单科,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
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
”上述内容出自( )。
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D.《马歇尔计划》
解析 材料中的“外国势力”指的是苏联,苏联控制东欧,美国控制西欧。
此材料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抨击苏联对东欧的影响,说明美苏冷战已经形成,选D项。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对抗东欧的企图。
答案 D
5.
(大纲全国Ⅱ,23)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21*cnjy*com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的汗滴滚淌下来,说明在扳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故可以排除A、C两项;从美苏争霸的史实看,美苏任何一方没有绝对实力压倒对方,双方实际是制约关系。
故选B项。
美苏争锋导学案
刘俊伟
考点展示
重 点 难 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美苏之间的冷战政策及原因
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掌握“冷战”的含义;“冷战”下两极格局的形成及重要概念;“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具体影响。
(重点)
2.“冷战”与“热战”的辩证关系;“冷战”、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重难点)
一、主干知识梳理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发出信号
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
3.指导思想
“遏制”。
4.标志
1947年3月“”的出台。
5.美苏“冷战”表现
1.美国的政策
(1)政治: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2)经济:
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3)军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苏联的对策
(1)经济:
1949年,苏联等六国成立委员会。
(2)军事:
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政府首脑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组织。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归纳小结: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
(1)德国分裂:
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____和德意志____
(2)朝鲜分裂:
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____和朝鲜____
(3)核危机:
1962年____
2.局部“热战”:
____和____的爆发。
3.影响
(1)消极影响:
冷战引发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不安。
(2)积极影响
归纳小结
二、课堂互动探究--------核心要点突破
重点一 “红色警戒”与“柏林危机”——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形成
[史论要点]
要点1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要点2 简述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提示:
(1)过程:
(2)特点:
[史料印证]
1.两极格局得以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江苏单科,18,改编)二战后,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另一场战争指什么?
重点二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冷战”
[史论要点]
要点1 简述美苏“冷战”的表现。
提示:
图解:
要点2 概括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和影响。
提示:
(1)目的:
(2)实质:
(3)影响:
[史料印证]
1.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史料三中的“核战争”是指什么事件?
3.(上海单科,21,改编)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试举例说明苏联退缩的史实。
重点三总统与国务卿演给欧洲的“双簧戏”——“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论要点]
要点 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提示:
(1)同:
①背景:
。
②实质:
(2)异:
①直接原因:
②内容:
③影响:
史料印证]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相比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有何显著特点?
3.(海南单科,20,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美国出台这两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重点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比较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
区别
联系
合作探究: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
知古通今 中外链接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1)近代,追随英法侵略中国,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二战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2)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中国,朝鲜战争结束后,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3)20世纪70年代,两国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4)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美国始终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应用体验]
热点材料:
奥巴马上台后至今不断高调宣称要“重返亚太”。
美国前防长帕内塔曾提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刊文指出,美国新版军事方针具有强烈的冷战遗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空海一体战”将把美国推入针对中国的危险挑衅性战争规划。
【
思考:
材料中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强烈的冷战遗风”,是否能理解为就像二战后初期美苏一样的新“冷战”吗?
为什么?
答案:
否。
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经济、文化利益。
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致力于世界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扩大和深化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为自身发展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三、课堂训练------[高考题组训练]
[解题答题示范]
【高考典例】(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题思路示范】
【题型分析】
▲题型要素1 知识解读型选择题
知识解读型选择题主要通过图片、材料、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解读,例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最符合题意的解读。
如本题,先提取材料主要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题型要素2 图片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题型。
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需要注意以图补文或者是以文补图,只有通过图文信息的互补,才能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以准确解答。
例如本题的关键是图片所提供的时间和德国分裂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训练:
1.(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4.(上海单科,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
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
”上述内容出自( )。
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D.《马歇尔计划》
5.
(大纲全国Ⅱ,23)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苏争锋 陕西省 咸阳市 乾县 一中 历史 一轮 复习 美苏 争锋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