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936223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59KB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武城县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2008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8万户,从业人员7万余人,注册资金30亿元,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390亿元,同比增长26%,上缴税金1.7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80%以上,培植壮大了古贝春公司、水星集团、金光集团、中南集团、中远公司、新明公司等一大批支柱企业,创建了一批名牌产品,打造了金光、漳南等一批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
“一大龙头,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标准明显提高,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玻璃钢企业更是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
一、玻璃钢产业在武城的发展及其经济地位
武城的玻璃钢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
1970年,鲁权屯大吴庄村与天津球阀厂协作开发玻璃钢球阀和玻璃钢轴瓦,开创武城玻璃钢生产之先河。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玻璃钢生产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开始向工业小区聚集,1988年被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
第三阶段为快速膨胀阶段,玻璃钢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目前,全县从事玻璃钢生产的个体工商户粗略估计达5000多户,其中企业600多家,与玻璃钢行业配套的相关企业300多家。
从事玻璃钢制品生产的企业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以手糊为主、制品档次不高的小企业;二是具有一定装备水平的玻璃钢配套型企业;三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20家,其中龙头企业6家。
全县从业人员3万多人,玻璃钢年产量达到4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玻璃钢产业生产基地。
2008年,玻璃钢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98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的25%和29%。
玻璃钢产业已在全县民营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武城的玻璃钢产业在产品数量上已居国内领先地位,从被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已可见一斑。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该产业的基础还比较较薄弱,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比较低,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且产业结构上尚存有热塑玻璃钢几乎空白的缺陷,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主要以热固性玻璃钢产品为主,热塑性玻璃钢较少,产业结构存在缺陷。
普遍存在分散经营、技术力量薄弱、信息不灵、生产条件较差、产品层次不高的现实。
机械化程度不高,玻璃钢制品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手糊工艺来完成,劳动强度大,即使是缠绕、模压等机械化生产工艺,产品较粗糙,使用寿命短,精密程度较差,只能应用到一些附加条件比较宽松的环境,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主要有汽车配件、SMC组合水箱、通风管道、缠绕管道、模压电表箱、玻璃钢座椅等制品,尽管达到4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但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以价格取胜,经济效益较低。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序竞争、价格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这很难适应21世纪玻璃钢工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与制品结构调整和组合。
(二)玻璃钢回收再利用率低
伴随玻璃钢的高强、耐腐蚀性,玻璃钢废弃物的处理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热固性玻璃钢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热固性玻璃钢的废弃物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品、边角料及报废的玻璃钢制品。
从世界范围来看,复合材料的年产量超过800万吨,其废弃物达150万吨,回收利用率为10%。
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从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统计的2008年我国热固性玻璃钢179万吨的年产量分析,我国的玻璃钢废弃物也应达到30多万吨,而且我国玻璃钢制品手糊生产较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多,但回收利用率很低,几乎为零。
我县的玻璃钢废弃物处理问题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因为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如再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对玻璃钢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力度不够,缺乏科研开发中心
尽管武城县玻璃钢产品品种不少,但技术含量低,企业大都只在现有的玻璃钢制品品种上重复生产,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开发研究较少,技术型新产品偏少,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力度不够。
比如,目前我县还没有市级(县级)的玻璃钢工程研发中心。
少数企业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很难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新产品研发更是难上加难。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突出,玻璃钢品牌亟需突破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骨干企业围绕创新增优势,依靠质量树形象,潜心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金光”牌冷却塔、“漳南”牌SMC模压水箱板、“白天鹅”桑拿浴房等一批市场信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金光”、“漳南”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但是,从武城县龙头企业玻璃钢制品的总体情况来看,产品种类仍然偏少、科技含量不高,属于中档玻璃钢制品,缺乏技术含量高的中高端新产品,致使龙头企业在武城玻璃钢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产品只是在中低档市场占有量上有优势,在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太低。
尤其是缺名优、少特色,品牌效应不明显,这些已成为影响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
(五)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等
武城县玻璃钢产业从业队伍约3万人,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才的供给跟不上玻璃钢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绝大部分生产人员都是初中或小学水平,就连专业技术人员也只有高中文化,极少部分是大学毕业,本科以上学历级别的人数极少,与玻璃钢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相比,缺口非常大,这对于发展中高端玻璃钢产业极为不利。
三、进一步推动璃钢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随着国内个复合材料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涌现出的崭新需求,结合我县玻璃钢产业发展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与制品结构
玻璃钢包括热固性玻璃钢、热塑性玻璃钢两大类,有车辆、船舶、建筑与环保、工业防腐蚀四大重点市场和电子电器、文体用品、机械、能源、农业、军事六大应用方向。
2008年世界玻璃钢复合材料用途分配比例为:
交通30%、建筑19%、工农业15%、电子电器15%、军事10%、运动器材6%、其它5%。
与之相比,武城县的玻璃钢产品在交通、建筑业比较发达,在电子电器、文体卫生用品等方面显得十分薄弱,航空与军事用品涉及较少。
从总体上分析,武城玻璃钢产品强项大都分布在重型汽车零部件、建筑通风、排水、卫生洁具、冷却塔、工业防腐管道、储罐等。
因此,今后几年应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数量扩张型向规模经营、专业化、集团化发展。
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布局集中、管理改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高,保证行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提高,以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玻璃钢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热固性玻璃钢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是采取物理粉碎、化学分解、生物降解等方法,回收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或热能使之实现循环利用的工业方法。
目前,我国对热固性玻璃钢废弃物的处理主要采取填埋和焚烧。
填埋会造成土壤的破坏和大量土地的浪费。
焚烧一般采用直接燃烧,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会造成土地浪费,但由于燃烧中产生大量毒气,造成环境污染。
有关我国处理热固性玻璃钢废弃物的其它方法很少有真正实施的报道。
在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欧洲,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日益受人关注。
各有关大公司共同投资、联合建厂,政府资助。
回收加工厂多以粉碎和热解法技术为主,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技术日趋成熟。
(三)强化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我国众多企业成功发展的实例,都集中向人们显示科技已成为经济增长无可替代的推动力。
为了加速武城玻璃钢工业发展,必须强化科技经济结合力度,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重视知识产权,抓住机遇、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机制、状大企业规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加快建立集玻璃钢工程技术开发、中间试验、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于一体的研发中心,并使其具有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功能。
(四)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玻璃钢产业要快速发展,必须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品牌。
引大扶强,建设龙头企业是武城县玻璃钢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分散的、小规模企业组织起来,改进工艺、提高技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产业水平提高,最终形成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
同时,龙头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产业人才成长的摇篮。
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大胆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把龙头企业的建设和项目引进作为玻璃钢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在做大做强上搞突破,拉动相关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五)加快实现玻璃钢品牌突破
品牌是一个地方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
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武城县玻璃钢产业的由大到强,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突出品牌效应。
必须通过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发挥优势,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争创名牌、优质特色产品,以提高全行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武城玻璃钢产业在全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但是为了该产业的更大发展,我们应当在“金光”等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逐渐培育起新的拳头产品,并力争以金光、新明、中远、中南为龙头企业的主导产品力能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带动我县玻璃钢企业更上层楼。
(六)大力提高玻璃钢制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才是复合材料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主体。
人才兴,企业兴。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而科技创新的根本是人才。
要发挥政府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提高和落实好引进人才的待遇。
当前,武城县玻璃钢产业正处于一个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玻璃钢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留住人才,让其施展才华,才能更好地为武城县玻璃钢产业服务,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总之,我县要发展提升玻璃钢产业的层次,加快建设玻璃钢产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无一不与人才有关,如何保证各类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和合理使用成为我县玻璃钢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武城县委常委、挂职副县长王继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城县 玻璃钢 产业 发展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