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目.docx
- 文档编号:9358059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4.47KB
教育学复习题目.docx
《教育学复习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题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题目
《教育概论》模拟练习
Ⅰ导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
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
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普通教育学》这本教育学的巨著已经完全脱离了哲学的体系,形成了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
其次,赫尔巴特还指出:
“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快地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好得多。
”总之,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这一论著中从一定的理论基础出发,应用一系列的教育基本概念,建构了完整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就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育学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教育而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已经意识到的现代教育问题。
因为不管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还是教育规律,只有当它们成为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时,才有可能成为它的研究对象。
三、观点辨析
1、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但是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前教育学阶段,虽然对教育活动的论述已经不少,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也显得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现象也可以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
所谓教育现象,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一种客观实在。
教育现象是客观地存在并且融合在整个的社会现象当中,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教育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之所以说教育现象不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是因为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能被人们意识到,因为教育现象是存在于社会客观现实之中,但是这些教育现象有时和其他社会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
既然不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就谈不上将它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是教育现象即使被意识到,也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现代教育学更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的现代特性。
3、对新中国教育学理论模式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新中国教育学理论模式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的教育理论。
苏联的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几乎中小学教师人手一本,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就是当时中国教育学的代名词,这一时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直到今天还留有深刻的痕迹。
四、理论阐述
1、试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
前教育学阶段—教育学形成阶段----教育学多样化阶段。
2、简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向。
参考答案: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并不算悠久,但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却在不断发展。
概括讲,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学研究范式逐步走向多元化。
这一方面是指教育研究范式日益增多。
随着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一些新兴的理论和学派给教育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更主要的是给教育学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学研究新观念、新做法不断出现,教育学的研究范式逐渐增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育学研究范式多元化的另一含义是指教育学研究中某一种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多种研究范式共存的局面。
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等等各种研究范式因为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特点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为支持和补充,形成了一种个性张扬、多元并存的新局面。
第二,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不断革新。
在教育学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育学理论难以对新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甚至难以对这些教育实践中的新现象做出解释,于是便要求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断革新。
第三,我国的教育学研究范式还处在引进和借鉴的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研究流派。
如前所述,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悠久的教育历史,但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在我国发展较晚,20世纪初才得以起步,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教育学的研究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引进国外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研究方法的阶段,对教育学还缺乏独立的科学研究。
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种教育思潮涌入中国,一些研究者在积极吸纳国外的一些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开始建构本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Ⅱ第一章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
1、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儒家教育的经典文集。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是《易》、《诗》、《书》、《礼》、《春秋》。
2、终身教育----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郎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指出接受教育应当是人一生不断、反复的过程;提出把工作与学习交替起来,把学校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把各种正规教育与非正规形式教育联系,在人们需要教育的时候,能以最好的形式为人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使教育能贯穿全人生,从出生(甚至生命的形成时)到坟墓。
3、“产婆术”----“产婆术”是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即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施教者只不过是学生新思想的“助产”者。
教师就是“产婆”,其任务在于帮助学生“生产”----新思想、观念的产生。
4、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教育作用、教育职能等不同的称呼,它是指教育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或作用。
二、问题简答
1、简要评述教育的几种起源论。
参考答案: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5)教育生活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活与劳动是并列关系,教育不仅要传递劳动经验,还要传递生活经验,正是在适应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教育教育的生活起源论看到了教育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了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提升教育的情景性、经验性、实切性,丰富了教育实践理性,赋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基于低下生产力水平,教育具有原始性。
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3、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阶级性。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第四、呆板的知识传授、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4、东、西方教育都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东方教育的特点:
第一、东方教育重视教师教育中的主导甚至支配作用。
当然,在其他民族的传统教育之中,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的支配作用也是一种占主流的思想、行动。
第二、东方教育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甚至偏于书本理论掌握。
这一现象,一直到现在还浓厚地存在于东方教育之中,使得东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中的学生在基本的知识技能方面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第三、东方教育具有强制性。
当然西方教育中也一些强制性的问题,但究其严格性与程度而言,远远不及东教育。
西方教育的特点:
第一、在西方教育中,强调热爱儿童、尊重学生,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支配作用较少,此反映了西方教育中教师引导作用之特点。
第二、学生自然才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在西方教育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学生中心论盛行之故也就在于此,此反映西方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之特点。
第三、教学的全部过程不能缺少学生的自动参与,包括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教师只为学习环境的制造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自动者,教育中少有教师强制、严格纪律约束等现象,此反映西方教育中自动性之特点。
5、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根据对现有的研究材料总结发现,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长期性,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6、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各有哪些个性?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教育因其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制约,因而其教育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在教育目的上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
二是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不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社会主义教育也受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制约,因而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要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二是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观。
三、观点辨析
1、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
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甲说:
“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
乙说:
“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
你认为呢?
参考答案:
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我认为在论及教育的功能时首先是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
即发挥教育对人的影响、选择教育对人正面的影响---促进发展功能,即在目标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内容上实施全面的教育内容,在过程中完成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过程,使人趋向真、善、美的境地。
其次是要重视教育的扩展功能。
即发挥教育培养社会人才,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而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人口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并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科技支撑与文化服务的功能,使社会朝着文明、富裕、和谐的方向前进。
四、理论阐述
1、试述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
当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民主政治替代宗法专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系统的全面变革时,世界教育也表现出许多共同性。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现代教育面向全体公民,培养具有相应智能与品格的劳动者就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同时,现代社会教育还重视教育的公平性,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把传统教育目的观由精英教育转变到精英教育与大众并重。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教育挑战与现代教育的社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使得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教育功能在与社会高度联系中得到体现,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日渐强大。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内容,无论是从教育内容的时代分类,还是教育内容种类划分,都是十分广泛的,为古代社会教育所不能比的。
现代教育的内容富于变革性,不断地调整课程、编写新教材,删去或压缩原有课程、教材中陈旧的部分,把当代科技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民主政治、以法治国、教育的生产性、普及教育等因素促使了教育立法的发展、以法治教的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由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社会急剧变革,要求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训练,因而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观念。
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郎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
当然,终身学习是受教育者个人的认识、态度问题;终身教育是实现个人终身学习的教育保证,而学习化社会则是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保障。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也要使他们具备从事国际业务的意识、知识、情感和技能。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同历史以经验指导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则注重科学指导,由此使得教育科学研究获得重视。
总之,从总体看,现代教育比之于古代教育,富于高度的革命性。
2、给出教育的概念并说明之。
参考答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对此“教育”概念的界定,做如下说明:
第一、此概念注意抓住教育的基本矛盾----人类自身欠成熟与社会要求既成熟的矛盾。
教育中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之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解决自然人(人类自身永远不能完成而又必须不断趋于完成的未完成性,表现为身心发展的欠成熟)与社会人(为一社会所预期要求的社会成员,表现为身心较为发达、自然性与社会性均较为成熟)之基本矛盾;此概念界定对此教育基本矛盾的把握使得该概念的界定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保持一致。
第二、此概念凸现教育的目的----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
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完成共性的形成;通过社会的个体化,完成个性的形成,作此目的之概括,抛去了具体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内容,使概念更为抽象,更具概括性。
此概念的界定中,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此概念展现了教育的过程----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体化。
教育对象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知识技能、法律道德的个体化,作为同一问题两个方面的,揭示了教育的过程性;此概念界定也能涵括过去的经验—操作式定义,揭示了“教育”概念的抽象性、教育活动的实践性。
第四、此概念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交往性、动力性、社会性。
教育作为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两个方面的耦合,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社会”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体与社会影响之间的作用是互动的,突出教育的动力性特征----施教者的引导与受教者的主动,教育对象的发展就在此过程中通过社会性的/主动型的交往而得以实现。
第五、此概念的界定也涵括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层次性:
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狭义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活动。
Ⅲ第二章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
1、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即人改造和征服客观世界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论----主要指的是人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就是遗传和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决定性。
3、道德内化----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
道德内化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4、科学人本观----人的本质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自然人是人作为生物体与动物共有的特质;社会人是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要接受教育和进行实践的社会人。
二、问题简答
1、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实践四个方面。
其中遗传是生物基础;环境是外在的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教育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个体实践是人最终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也是人要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2、简述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的支配,因而通过教育,特别是个体的学习活动,可以对个体的生理成熟发生影响。
3、简述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第一,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他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对劳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
第二,教育对人的道德面貌也有影响作用。
纯粹的劳动能力、艺术才能和自然科学的学习是不存在的,都包含有政治教育的因素和哲学观点的教育。
因此,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四,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提高全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4、请简要回答遗传影响人发展的辩证性。
参考答案:
遗传影响人的发展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
人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不完全取决于遗传素质,而还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是错误的。
不能认为儿童智力水平和品质早已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对这些“智力种子”的萌发或者只能延迟或者加速这些先天的遗传能力的实现而已。
三、观点辨析
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发展。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科学。
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即人改造和征服客观世界能力的发展。
2、个体的活动就是人的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说法不正确。
个体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心理活动使人们获得了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形成了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力和个性。
而人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参考答案:
此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它集中体现了生物特征DNA的遗传是父辈通过基因遗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俗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人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前提。
四、理论阐述
1、环境影响人发展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环境影响人发展的表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人的发展。
自然环境中的构成因素众多,它包括人的出生地的自然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
比如光照、空气是生命生长发育的最终能量,它为生命的群体、人类的个体的生长发育提供能源。
社会环境与人的发展。
社会环境包括各种性质的社会关系。
显而易见,这一切对人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生活在不同制度下的人们,对某一特定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认识是有其共同性的特征的。
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
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也不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家庭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同时又是教育单位。
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第一,从个体心理素质而言,通过德育、智育和美育,追求智力、道德和情感全面和谐的发展,塑造真善美三者相融合的理想化个性。
第二,从心理素质与生理素质的和谐统一而言,通过体育与德智美诸育的结合而追求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人格体系的开放性而言,全面发展的大教育应当追求个体与外部世界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有机榫合,追求陶行知先生那种“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的教改理想。
五、案例分析
1、阅读材料: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差异大,于是对几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自学课外读物,同时让他们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把有关内容有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复习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