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935612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9.86KB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docx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B.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影响药物的吸收
C.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D.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E.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
2、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生化过程的学科
B.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为科学制药、合理用药和正确评价药效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C.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学科
D.生物药剂学是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学科
E.生物药剂学是探讨药物理化性质、药物剂型、附加剂、制剂工艺和操作条件等与生物因素、药效关系的学科
3、在药代动力学中常用来表示肾清除率的是
A.Ka
B.V
C.t1/2
D.Clr
E.AUC
4、以下生物利用度最高的剂型是
A.蜜丸
B.胶囊
C.滴丸
D.栓剂
E.橡胶膏剂
5、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吸收速率常数Ka大
D.半衰期长
E.半衰期短
6、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A.肾脏
B.肺脏
C.肝脏
D.直肠
E.胆
7、药物的代谢器官主要为
A.肾脏
B.肝脏
C.脾脏
D.心脏
E.肺
8、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O.5L
B.5L
C.25L
D.50L
E.500L
9、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要求整个采样时间至少为
A.5~10个半衰期
B.2~6个半衰期
C.4~7个半衰期
D.4~8个半衰期
E.3~5个半衰期
10、大多数药物透过生物膜的转运是
A.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主动转运
B.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主动转运
C.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被动扩散
D.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被动扩散
E.与浓度梯度无关的促进扩散
11、已知某药口服后F=0.8,Ka=1h-1,K=0.1h-1,V=10L,现服该药250mg,则服药后3小时的血药浓度为
A.8.00μg/ml
B.10.15μg/ml
C.15.36μg/ml
D.16.52μg/ml
E.20.00μg/ml
12、某人用消炎药,静注后2小时及5小时测定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及0.3μg/ml,其半衰期为(假设该药在体内按表观一级动力学消除)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E.5小时
13、有关药物动力学常用参数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速率常数是描述药物转运速度的重要动力学参数
B.生物半衰期是某一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C.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反映了药物的分布特性
D.一般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较大
E.体内总清除率指从机体或器官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体液中的药物
14、不符合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受试者要求的是
A.选用健康者,年龄18~40岁
B.同一批试验者年龄不宜相差20岁,并体检合格
C.实验期前2周停服其他任何药物
D.实验期间禁烟、酒及其他饮料
E.签订知情同意书
15、对药物的体内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
B.主要部位在消化道粘膜
C.药物均被活化
D.药物均被灭活
E.药物均被分解
二、配伍选择题
1、A.排泄
B.消除
C.吸收
D.分布
E.代谢
<1>、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
<3>、药物从用药部位通过生物膜以被动扩散、主动运转等方式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4>、药物在体内经药物代谢酶等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2、A.ACU
B.td
C.Vd
D.Ka
E.Y∞
<1>、表示药物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的符号是
<2>、表示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比值的符号是
<3>、吸收速度常数
<4>、表示药物溶出63.2%的时间符号
3、A.TBCL
B.Vd
C.Km
D.Ka
E.Vc
<1>、表观分布容积为
<2>、吸收速度常数
<3>、体内总清除率
<4>、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
4、A.生物半衰期
B.血药浓度峰值
C.表观分布容积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的分布
<1>、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比值称为
<2>、药物被吸收后,向体内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
<3>、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称为
<4>、体内药量或血液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药物的排泄叙述正确的有
A.若药物只经肾小球滤过而没有肾小管的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则药物的肾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B.主要经尿液、胆汁、唾液、汗腺、乳汁等途径排泄
C.肾小球每分钟可接受并滤过120ml血浆
D.肾小管的重吸收主要以被动转运为主
E.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的药物量,称肾清除率
2、生物药剂学中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
A.药物的物理性质
B.药物的化学性质
C.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D.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法
E.制剂的质量标准
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
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B.血液循环和血液的透过性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
E.给药剂量与体内酶的作用
4、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
A.食物的组成和性质
B.药物因素
C.空腹与饱腹
D.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E.药物的多晶型
5、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
A.药物的解离度
B.药物的剂型
C.给药途径
D.给药剂量与酶的作用
E.生理因素
6、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主要生理因素有
A.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B.胃空速率
C.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
D.药物在循环系统的运行速度
E.血液黏度和体积的影响
7、有关药物动力学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B.药物动力学研究常用“隔室模型”模拟机体系统
C.应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调整用药剂量、设计给药方案
D.指导与评估药物的剂型设计与生产
E.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8、有关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一级速度过程
D.零级速度过程
E.溶出度
9、需要测定溶出度的中药制剂有
A.主药成分不易从制剂中释放的
B.在消化液中溶解缓慢的
C.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
D.安全系数小,剂量曲线陡峭的
E.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10、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也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B.溶出度测定方法有转篮法、浆法、崩解仪法、循环法
C.浆法是各国药典收载的法定方法
D.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E.溶出度测定可以探索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11、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
A.服用者胃肠液性质
B.剂型、制备工艺
C.辅料、药物性质
D.药物的溶出速度
E.吸收部位血循环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影响药物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因素与剂型因素。
其中,生理因素分为:
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
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
胃液的pH约为1.O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凡是影响胃液pH的因素均影响弱酸性的吸收。
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8.3~8.4。
胃肠液中含有胆盐、酶类及蛋白质等物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胆盐具有表面活性,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有时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形成难溶性盐而影响吸收。
②胃排空率。
胃排空率,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
但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
③消化道吸收部位血液或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及食物等。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药剂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学科。
其具体研究的内容:
①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用药对象的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遗传差异、生理及病理条件的差异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进而引起的药物生物效应的变化。
②药物剂型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与药物的剂型有关的药物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制剂工艺过程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进而引起的药物生物效应的变化。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胶囊剂与片剂、丸剂比较,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5、
【正确答案】:
A
6、
【正确答案】:
A
7、
【正确答案】:
B
8、
【正确答案】:
A
9、
【正确答案】:
E
10、
【正确答案】:
C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物动力学的常用术语与参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58019】
12、
【正确答案】:
13、
【正确答案】:
D
14、
【正确答案】:
B
15、
【正确答案】:
A
二、配伍选择题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排泄系指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其次是胆汁排泄。
其他也可由乳汁、唾液、汗腺等途径排泄。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药物的分布系指药物吸收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除血管内给药外,药物应用后都要经过吸收才能进入体内。
不同给药途径与方法可能有不同的体内过程。
口服药物的吸收部位主要是胃肠道;非口服给药的药物的吸收部位包括肌肉组织、口腔、皮肤、直肠、肺、鼻腔和眼部等。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药物的代谢系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
通常药物代谢后极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排泄。
多数药物经过代谢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也有药物经过代谢后比母体药物的活性增强或毒性增加。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在肝脏,但代谢也发生在血浆、胃肠道、肠黏膜、肺、皮肤、肾、脑和其他部位。
药物代谢反应的主要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
2、
<1>、
【正确答案】:
A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相关参数。
Vd表示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Ka表示吸收速率常数;Y∞表示药物累积溶出的最大量;AUC表示药物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td表示药物溶出63.2%的时间。
3、
<1>、
【正确答案】:
B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A
<4>、
【正确答案】:
E
4、
<1>、
【正确答案】:
C
<2>、
【正确答案】:
E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A
三、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排泄系指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其次是胆汁排泄。
其他也可由乳汁、唾液、汗腺等途径排泄。
药物不同排泄途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肾排泄
包括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等可影响药物的肾排泄,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被肾小球滤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液的pH和尿量密切相关,通常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的重吸收多,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③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分泌可使药物的肾排泄增加,这一过程是主动转运,有载体参与。
由于载体缺乏高度特异性,一些阳离子药物之间或阴离子药物之间与载体发生的竞争抑制作用可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
2.胆汁排泄
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药物代谢物,被小肠中重新吸收进入肝门静脉的现象称为肠肝循环;药物的代谢物以结合型经胆汁排泄,若在在肠道中水解为原型,脂溶性增加,易被重吸收;肠肝循环的药物作用时间长。
使用抑制肠道菌群的抗生素可能使肠肝循环减少。
3.其他途径排泄
药物的乳汁排泄可能影响乳儿的安全,应予关注;药物的唾液和汗腺排泄临床意义不大,可以研究唾液/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用唾液中药物浓度替代血药浓度测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2、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药剂学中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剂型因素广义的讲,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用辅料、制剂工艺技术等对制剂疗效的影响。
3、
【正确答案】:
ABCD
4、
【正确答案】:
ABC
5、
【正确答案】:
BCDE
6、
【正确答案】:
AB
7、
【正确答案】:
ABCDE
8、
【正确答案】:
ABCD
9、
【正确答案】:
ABCDE
10、
【正确答案】:
BDE
11、
【正确答案】:
ABCD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药师 考试 题库 中药 药剂学 生物 药物 动力学 概论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