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docx
- 文档编号:934962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632.56KB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固辅导第五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
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
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沿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所发展
B、汉实行更严密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C、汉继承秦的皇帝制度,已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D、汉初否定了秦的郡县制,推行封国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
“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
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
杨绾认为科举制()
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
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
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
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
“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汉代分封同姓王
B、唐朝三省并立
C、元代推行行省制
D、清朝设军机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清朝赵翼有诗云: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
”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
A、“杯酒释兵权”
B、以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
C、将禁军权力一分为三
D、设刺史防止地方势力过大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在唐初,宰相有两类。
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省仆射为当然宰相,如果所设之职全部有人担任,共六人。
此外,其他高级大臣、在战时偶尔还有突出的将领,也可能任特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韦后当权的短暂时期,同时任职的宰相人数不少于17人。
……713年玄宗总揽政务后人数又从四人进一步减到二人。
唐朝宰相人数的这种变化是为了()
A、有效处理政务
B、维护朝政稳定
C、削弱宰相权力
D、增加决策科学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
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
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
也被称为“外台”。
这一举措()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D、行省制是满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对政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
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
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
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
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材料二: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
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
……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
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根据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整理
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较于分封制的优势。
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答案】:
无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
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
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
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
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
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
……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
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
……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
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
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诸侯和官员的任命,实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的世官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
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
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孙中山。
民国刚成立,他就说:
“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
”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
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形成时间及弊端。
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赞美”科举制的主要原因。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
“(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
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
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全真道领袖丘处机西行论道,是道教史上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
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集体,虽然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但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却仍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遣使敦请全真道领袖丘处机前往中亚论道。
而丘处机则出于济世度人的抱负和发展全真道的目的,不远万里,对成吉思汗进行了坦诚的劝诫。
……成古思汗正是看中丘处机作为道教领袖的声望和地位,以及他那套抚众安民的道家学说……还希图在灭金之后进而取代南宋政权,统治广大的汉人地区。
全真道是在汉人中影响颇大的宗教。
道家学说颇重抚众安民之术,因此,无论从收服民心,稳固阵脚的需要考虑,还是为日后的联宋灭金进而境治全中国作准备,召请丘处机这位道教领袖是十分必要的。
——吕锡琛《丘处机西行论道及其社会意义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成吉思汗召请丘处机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答案】: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巩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政治文明 历程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 制度 古代 政治制度 成熟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934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