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附教学反思范文23页.docx
- 文档编号:934703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0.96KB
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附教学反思范文23页.docx
《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附教学反思范文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附教学反思范文23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附教学反思范文23页
《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
(一)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师:
首先大家请打开书!
翻到《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文章,它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介绍作者这部分的内容,然后想想应该要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
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
很好!
下面准备读课文。
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
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
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
对!
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
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
师:
大家读得都比较好。
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
不相chèn。
师:
正确!
大家跟我读,不相chèn。
生(齐):
不相chèn。
师:
再读。
生(齐):
不相chèn。
师:
“这可hài人听闻了”中的‘‘骇”,念h—ài一hài,标第四声。
在书上注一下。
跟我读,hài人听闻。
_
生(齐):
hài人听闻。
师:
再读。
生(齐):
hài人听闻。
师:
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
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10:
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
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
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已,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
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
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
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
当然是缺点。
师:
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
爱美之心占人皆有之。
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
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
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
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
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上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
(生稍停一会)
生11:
爱美过度。
师:
很好!
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
臭美。
(众生笑)
师:
就是这样说的。
这显然是贬义。
生13:
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
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
这叫虚伪?
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
这叫虚荣。
师∶对!
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15:
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
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
我添加的副标题是:
“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
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
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
(似有所悟)噢!
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
说得好!
就是这样。
生17:
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
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
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18:
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
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生19:
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聪明。
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
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
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20:
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
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
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师:
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已的观点,这很好。
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毛病的也纠正了。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竹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生翻书、思考)
生21:
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
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
我认为用“骗”字概括。
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篇自己。
生23:
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
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
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生24:
我认为用“假”字。
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美丽的布料、美丽的花纹,而且骗子、皇帝、大臣、骑士和老百姓对这件衣服全说了假话,所以我用“假”字概括。
生25:
我认为用“傻”字。
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很容易识破,而皇帝等人却信以为真。
骗子在给皇帝穿衣服时,其实什么也没穿,皇帝却说特别舍身。
大臣、骑士以及老百姓对皇帝所谓的衣服也大加赞扬。
其实穿没穿衣服,只要用手挠一挠不就知道了吗?
这个皇帝太傻了!
生26:
我认为应该用“装”字来概括。
这个故事从始至终是围绕着那一套新装展开的,如果没有了新装,就没有了这个故事。
生27:
我认为不应该是“新装”的“装,而应该是“新装”的“新”。
因为,那个皇帝喜欢穿新装,关键是那个“新”字。
那两个骗子胡说的那些特性,也是指的新织的布和用它做出的新装。
大臣们称赞的,也是那新织的布和新缝制的衣服。
生28:
我也用一个“心”字来概括,不过不是新装的“新”,而是心脏的“心”。
我认为骗子骗人是居心不良,大臣、骑士们说假话是心怀鬼胎,皇帝不说真话也是心里有鬼。
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心”字展开的。
师:
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宇概括这篇课文。
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
师:
很好!
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的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
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
(众生活跃)
师:
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
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
刚才我说的是:
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29:
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
完全正确。
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
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
什么是“检验法”呢?
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31:
“新、装”这两个宇都不能单独的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
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
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31:
“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
我试了下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
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选。
怎样比较呢?
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31:
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
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
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32:
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
“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
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
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
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
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
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
还有不同意见没有?
(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
骗)。
请大家回忆一下,开始你们提出了八个字,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统一了认识呢?
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希望太家记住这三种方法,并在今后注意学习运用。
师:
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
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神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33:
骗子骗人。
生34:
皇帝受骗。
生35:
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
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
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
众生:
骗人。
师:
对。
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36:
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
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
你学了马上就用,很好。
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37:
不是。
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
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
很好!
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38:
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39:
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说穿了。
师:
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40:
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
很好!
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
(边说边板书)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骟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骑”字展开的。
(下课铃响)
师: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下课。
第二课时
师:
上课。
(师生问好)
师:
上节课我们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给课文加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件事,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开始大家提出了八个字,后来我们使用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故事的。
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对本文的情节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两项活动,属于粗读课文,是从整体上认识课文的。
这节课我们要精读课文,不但从整体上,而且要从局部细节上结合课文的语句具体的认识课文。
在精读的过程中,我还要教给你们一种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什么方法呢?
现在我先不说,请大家在这节课中注意体会。
一会儿临下课的时候我们再说。
师:
上节课同学们在发言中曾经指出过,这两个骗子并不高明,因为他们的谎言只要是有一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
可是,这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却骗了那么多人。
这些人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家在发言的时候,请注意结合课文具体地谈出自己的见解。
生41:
我认为大家上当受骗首先是那两个骗子骗人。
那两个骗子针对皇帝特别爱穿新衣服的特点,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他们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他们的这套话。
使得皇帝和其他人上了当。
师:
说得对。
你在发言中引用了骗子的话,说“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称职”(出示卡片)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42:
称职意思是和自己的职位相称。
生43:
称职意思是自己配有现在的职位。
生44:
称职意思是能力和水平与所担任的职务符合。
师:
你们说的意思都差不多。
准确地说,称职意思是胜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
(众生做记录)
师:
那么,“不可救药”(出示卡片)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45:
不可救药的意思是没有药能治了。
生46:
不可救药的意思是变成废品了。
生47:
不可救药的意思是没办法救了。
师:
你们说得也都差不多。
准确地说,不可救药的意思是不能用药物救治了,比喻无法挽救。
(众生做记录)
师:
按照骗子的说法,凡是不能胜任自己职务的人,凡是愚蠢得无法挽救的人,都看不见用他们织的布料做的衣服。
所以那个昏庸、愚蠢的皇帝就上当了。
他想:
有了这样的衣服今后就知道谁不称职,谁愚蠢了。
骗子骗人,这是皇帝等人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生(48):
我认为皇帝、官员还有百姓,他们都有一种心理,就是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愚蠢。
课文写道,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官员们是怎样想的呢?
他们想:
自己要是看不见,岂不是自己真如骗子所说的那样了吗?
于是就照着骗子的描绘说了。
师: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都怕自己成为不称职的、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所以都说假话。
生49:
我觉得骗子抓住了皇帝、官员以及老百姓爱慕虚荣的心理。
课文上说,“我的老天,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成!
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Ⅱ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虚荣心特别强。
师:
你说的是课文中的第一个老大臣。
皇帝认为他是称职的,诚实的,很有理智的。
(出示卡片:
理智)“理智”是什么意思?
生50:
理智意思是很聪明,而且有分寸。
生51:
理智意思是有头脑,能评判是非。
师:
说得不错。
理智意思是辨别是非利害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学生记录)皇帝觉得他派去的老大臣,既诚实又有理智,也就是说这个老大臣有辨别是非利害的能力,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同时就称职这一点来说,谁也不及他,他是最称职的。
你们说皇帝对老大臣的看法对不对?
生(杂):
对。
不对,不对。
师∶这个老大臣是诚实的吗?
生(齐):
不是。
师:
说假话了没有?
生(齐):
说了。
师:
他很有理智吗?
生(齐)∶没有理智。
师:
他明明什么都没看见,回去却说了假话。
他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控制自己,不能替皇帝查明情况,没有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
他称职吗?
生(齐):
不称职。
师:
因此,皇帝所信赖的最诚实、最理智、最称职的人,其实是不诚实,不理智,不称职的人。
你们说这说明这个皇帝什么呢?
生52:
说明这个皇帝非常愚蠢,非常无能。
师:
正确。
皇帝连自己身边的人,自己重用的大臣都不了解,确实是不仅愚蠢而且无能。
上面我们就他的发言评论了皇帝,下面再(继续)评论这个老大臣。
他既怕人家认为他愚蠢,又怕人家说他不称职,于是决定回来说假话。
那么这个老大臣受骗是为什么呢?
生53:
是因为他虚伪。
生54:
我认为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把自己放在了思考问题的首位。
师:
很好!
第一个老大臣之所以受骗,就是因为他虚伪,就是因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
那么其他人受骗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55:
文中的第二个老大臣也像第一个老大臣那样,虚伪、爱慕虚荣。
课文写道: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
生56:
第二个老大臣跟第一个老大臣一样,也是怕别人知道他看不见布料。
因为如果让人知道了,他这官自然也就当不成了。
为了保住职位,于是说了假话。
可见他是虚伪的,是首先考虑自己的。
生57:
皇帝受骗是因为他昏庸、虚伪、首先考虑自己。
文中这样写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于是他忙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我十二分的满意!
”从皇帝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虚伪,爱慕虚荣,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于是大臣说假话。
师: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出示卡片: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什么意思?
生58:
骇人听闻就是听了使人非常吃惊。
师:
很好!
“骇人听闻”这个词,理解的关键就是“骇”字。
这个字懂了,整个词也就懂了。
什么叫“骇”呢?
骇,就是吃惊、害怕的意思。
(学生记录)“骇人听闻”意思是听了使人吃惊、害怕。
(学生记录)那么,刚才引用的皇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
生59:
说明皇帝看不见布料非常害怕。
他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是不称职的,于是说了假话。
根本什么没有看到,却进行了一番赞扬,这不正说明他非常虚伪,事事为自己打算吗?
这就是皇帝上当受骗的原因。
生60:
那些内臣、骑士,事实上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可却都争着赞美那布料,而且夸得还很有特色。
什么“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都是表明自己是称职的,是不愚蠢的。
总之,都是为个人打算。
师:
说得对,你发言中提到了“随声附和”(出示卡片)什么意思?
生61:
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他也说什么。
师:
不错!
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众生记录)!
生62:
老百姓也是不说真话。
课文说: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
因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他们首先考虑的也是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宁可说假话,也不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师:
这么多人都说假话,却只有一个小孩儿说了真话。
大家看课文结尾“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这个小孩子为什么说实话呢?
生63:
因为这个小孩儿他没有考虑自己,他没有虚荣心。
生64:
因为小孩根本不存在称职不称职的问题,他也不去想愚蠢不愚蠢的问题,其实他也不懂这些,他没有顾虑。
师:
说得不错。
生65:
我觉得这个小孩天真无知。
师:
噢!
说假话的全是有知识的人。
生65:
不是!
……
师:
应该说是天真无邪!
说他知道得少是对的,但说他说真话是因为天真无知,就不对了。
他是因为没有看到所谓的衣服而说了实话,说实话不是无知,而是诚实、没有私心杂念的表现。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
一定要注意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
师:
大家都极力赞美皇帝的并不存在的新衣服,原因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
而小孩儿说皇帝并没有穿衣服,是因为他天真无邪。
这样一对比,就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
皇帝、官员和百姓。
这些人在一个骗术并不高明的骗子面前,上当受骗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
生66:
我认为是愚蠢、虚伪和首先是考虑自己。
师:
这三点哪点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呢?
生67:
(稍顿)首先考虑自己。
师:
很好!
首先考虑自己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生68:
我认为是自私的“私”。
师:
完全正确!
(板书:
私)
如果他们没有私心,不考虑自己,他们就不会这样做了。
正因为他们都有私心,都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这怕那,于是就上当受骗,说了假话。
正因为那个小孩没有私心,不考虑自己,没有顾虑,就什么也不怕,说出了真话。
那么,从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呢?
生69∶皇帝、官员和百姓都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有私心,而那个小孩不上当受骗是因为他无私。
这就说明:
有私心就怕这怕那,没有私心就什么也不怕。
师:
说得好!
生70:
这个故事说明有私心,就容易犯错误,没私心就不会犯错误。
师:
好!
你指的是思想方面的错误,不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错误。
生71:
说明私心是犯思想错误的根源,是犯罪的根源。
师:
说得很好!
就是这样。
你们谈得都很深刻。
把你们三个人的发言综合起来,那就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众生记录)
师:
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曾经对大家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要教给你们一种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请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体会。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你们体会到了没有?
生72:
是不是在阅读分析课文的时候,要抓住重要的词和重要的句子呀?
生73:
是不是分析课文以后,要用恰当的词儿把它说出来呀?
师:
你们说得都不错。
这两点,都是阅读理解课文的要领。
不过,这不是我要教给你们的那种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达节课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问题是,皇帝、官员、百姓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那个小孩没有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
正是因为我们抓住了这个问题刨根问底,追查原因,所以才从现象到本质,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这种抓住课文叙写的事件去追查原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叫做“析因阅读法”。
(众生记录)希望大家注意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词语,下面复习一下。
(出示卡片:
称职)
生74:
称职,意思是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师:
回答正确。
(出示卡片;不可救药)
生75:
不可救药,意思是不能用药物救治,比喻无法挽救。
师:
对。
(出示卡片:
理智)
生76:
理智,意思是辨别是非利害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师:
对。
(出示卡片:
骇人听闻)
生77:
骇人听闻,意思是听了使人吃惊、害怕。
骇,吃惊、害怕。
师:
对。
(出示卡片:
随声附和)
生78:
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下课铃响)
师:
正确。
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
下课。
《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
(二)
两个课时
一、诗意表达,导入新课
师:
平常,我们老做科学猜想,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文学猜想:
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将会怎样?
请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
生:
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画家没有了画笔。
生:
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阳光。
生:
童话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河流里没有水。
师: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是啊,童年不能没有童话,就好像鱼儿不能没有水。
继续猜想,童话领域如果少了《安徒生童话》,将会怎样?
生:
就好像秋天没有了火红的枫叶。
生:
就好像音乐没有了最华彩的乐章。
生:
就好像上海没有了东方明珠。
生:
就好像天空没有了七色彩虹。
生:
就好像天使没有了翅膀。
师:
是啊,安徒生童话是童话世界的一顶皇冠,一颗明珠,是如何评价都不过分的珍宝。
带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就能变成天使,在童话的世界里遨游。
知道吗,你们老师我也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呢。
生:
啊!
师:
小时候,我曾经无数次读《安徒生童话》,为拇指姑娘的命运担心,为小美人鱼的结局哭泣,为歌喉美妙的夜莺而叹息,小小的心也曾经一次次随着丑小鸭去流浪;当我成了一个母亲的时候,我为儿子一次一次讲述那熟悉得像老朋友的故事,我发现,安徒生童话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震撼了我,我渐渐地明白了一个事实:
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大人们看的。
安徒生自己也说:
我我用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二、畅谈感受,想言不尽意的原因
师:
文字之内,是孩子读得懂的故事;文字之外,是成人体验过的生活。
这是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我们走出了童年,正在慢慢长大,今天,我们既要用儿童的视角来读《皇帝的新装》,也要试着用成人的视角来理解《皇帝的新装》,按照成长的顺序,先从儿童视角开始吧,初读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
生:
那个皇帝好爱新装哦,爱得有点不可思议。
师:
何以见得?
生: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
师:
很显然,这里运用了——
生:
夸张。
师:
那么,带着夸张的语气来读一读吧,特别是“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
滑稽的语气。
师:
滑稽是什么意思,怎么写?
生:
在155页下有注释。
师:
你看书真仔细,自己写一遍。
这一段还有一些句子也体现了皇帝爱新装,找出来,并且想想应该重读那些词语。
生: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我觉得应该重读“既不”“也不”“也不”“除非”这些词语,这些词语说明皇帝爱新装到了痴迷的地步了。
生:
我知道,人家是爱江山更爱美人,这个皇帝是爱江山更爱新装!
师:
从这里看,应该是不爱江山爱新装啊,至于皇帝爱不爱新装,我们这里先留个悬念,后面再讲。
我们接着讲你们的初读感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帝的新装 人教部编七年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 附教学反思范文 23页 人教部编 七年 上册 皇帝 新装 课堂教学 实录 精选 教学 反思 范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