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
- 文档编号:934297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57KB
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
《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陕政发〔2011〕4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以建设西部体育强省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健身、大赛争光、产业兴利、体育惠民”为抓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
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素养明显提高,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自觉的、重要的生活方式。
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
(二)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
组织实施“五大体育惠民工程”,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显著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1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四个一”工程:
即1个体育馆、1座综合楼、1个标准田径场、1块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五年建设50个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工程,“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70%。
2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
五年为1250个社区配送全民健身器材,“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100%。
3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为乡镇建设1块灯光篮球场、配备4幅室外乒乓球台和多件健身器材。
五年建设115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70%。
4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副篮球架、2幅室外乒乓球台和多件健身器材。
五年建设50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30%。
5全民健身示范区示范带建设工程:
在各市、县著名景区、城市河岸公园、重点绿化园区、历史遗迹、革命旧址等锻炼人口集聚区集中建设群众性活动场地,安装健身器材。
五年建设50个全民健身示范区示范带工程,“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50%。
同时,结合渭河综合治理,重点规划建设好渭河两岸全民健身示范长廊。
(三)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
1全省县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
2全省镇、街办文体活动站全部实现挂牌,达到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目标,基本实现全省乡镇、街办体育工作规范化。
3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4万人,使每千人有1名体育指导员。
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5000人,覆盖全部高危险性运动项目。
各市(区)和70%以上的县(区)都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和服务不断规范。
4积极开发全民健身志愿者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逐步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
(四)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
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免费全面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教学、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开放。
市、县级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
维修改造各级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
公园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体育健身开放。
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对露天体育场,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已经开放的,不得改为收费经营。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
到“十二五”末,全省公共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率力争达到80%以上。
(五)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体育锻炼1小时,培养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十二五”末,新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所,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1个。
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六)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1积极宣传全民健身知识,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崇尚体育健身和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
加强全民健身方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研发利用。
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科普图书、影像制品,普及知识,提高公民健身科学素养。
2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比赛。
继续精心打造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安康汉江龙舟赛、太白登山节、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陕西站比赛)等以“山、水、城、路”为代表的群众体育精品赛事。
积极扶持发展桥牌、台球、围棋、象棋、轮滑、汽车、摩托车、健身秧歌、地掷球、健美操、攀岩等非奥运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3适时举办全省体育大会和全省全民健身节。
办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行业组)、农民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妇女运动会、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残疾人运动会、省直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等,促进各行业系统和各类人群体育的发展。
4省级机关、各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要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
5在“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一乡(镇)一品”的全民健身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
6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推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和体育服务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提高体育健身服务水平。
(七)做好信息、科研、体质检测工作。
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加强对广大群众体质存在问题和全民健身方法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向改善人民体质方向转换。
建立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继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加强县级国民体质检测站建设,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十二五”末,接受体质测试的公民达到5%以上,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秀率达到2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
(二)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
(三)鼓励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捐赠和赞助全民健身事业。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实现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
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投资兴办各类经营性的健身会所、体育休闲产业,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
(五)省级各部门、企业要加大本部门健身设施投入,积极改善本部门干部职工健身锻炼的条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实施计划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市(区)、县级政府要依照本实施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采取直接提供、委托提供、购买服务或政策扶植等多种形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城区、社会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重点支持农村和社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教育、建设、水利、林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各行业体协要各尽职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二)加强成效评估。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该实施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本级政府。
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全民 健身 实施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