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选知识.docx
- 文档编号:934061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5.97KB
古代汉语文选知识.docx
《古代汉语文选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文选知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文选知识
齐晋鞌之战
一、文字
【通假字】
1.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翦—剪,注:
为义通,详见此句注释)
2.齐师败绩。
(绩—迹)
【古今字】
1.师陈于鞌。
(陈—阵)
2.旦辟左右。
(辟—避)
3.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异体字】
1.韩厥执絷zhì马前。
(絷—馽)
2.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无—毋)
二、词汇
【古今异义词】
1.余病矣。
(病:
伤得很重)
2.吾子忍之。
(吾子:
是对听话人的敬称。
相当于您)
3.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
武器)
4.故中御而从齐侯。
(从:
追赶)
5.毙于车中。
(毙:
倒下去)
6.再拜稽首。
(再:
表示一个动作进行了两次)
7.如华泉取饮。
(如:
到)
8.以劝事君者。
(劝:
鼓励)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断句:
1.君子也。
(主语:
此,承前省略。
谓语:
君子)
[二]被动句:
1.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为,引进行为的施动者,其宾语之省略)
[三]兼语式:
1.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群臣为兼语,既作使的宾语,又作为鲁、卫请的主语)
[四]习惯句式:
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若之何,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
【词类活用】
1.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胳膊肘去碰”)
2.臣辱戎士。
(辱,用如使动,意为“使……受辱”)
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免,使动用法,意为“使……免于祸患”)
【重要虚词】
1.吾子忍之。
(之,语气助词,补凑一个音节,无实义)
2.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
(固,情态副词,本来)
3.射其御者,君子也。
(者,特指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
4.奉觞加璧以进。
(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性的词语)
晋灵公不君
一、文字
【通假字】
1.三进及溜。
(溜—溜,注:
为义通)
2.鲜克有终。
(鲜—尟)
3.衮职有阙。
(阙—缺,注:
为义通)
4.既而与yù为公介。
(介—甲,注:
为义通)
【古今字】
1.厚敛以雕墙。
(雕—雕)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避)
3.宰夫胹熊蹯不孰。
(孰—熟)
4.谏而不入。
(入—内)
5.宣子田于首山。
(田—畋)
6.亡不越竟。
(竟—境)
7.反不讨贼。
(反—返)
【异体字】
1.寘诸畚。
(寘—置)
二、词汇
【古今异义词】
1.宣子骤谏。
(骤:
多次)
2.使锄麑贼之。
(贼:
杀)
3.宣子未出山而复。
(复:
跑回来)
【古今同形异构词语】
1.宣子未出山而复。
(出山:
逃出国境)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断句:
1.过三爵,非礼也。
(主语:
过三爵,注:
此为话题主语,谓语:
非礼)
2.翳桑之饿人也。
{主语:
我(省略),谓语:
翳桑之饿人}
3.子为正卿。
{主语:
子(您),谓语:
为正卿(宰相)
4.董狐,古之良史也。
(主语:
董狐,谓语:
古之良史)
5.赵盾,古之良大夫也。
(主语:
赵盾,谓语:
古之良大夫)
[二]宾语前置句:
1.则莫之继也。
(之,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故提前。
)
2.其我之谓矣!
(我,前置宾语,依靠指代词“之”复指,故提到动词“谓”之前)
[三]双宾语句:
1.为之箪食与肉。
(之,间接宾语,箪食与肉,直接宾语。
)
[五]习惯句式:
1.虽猛何为?
(何为,是表示反诘的固定搭配。
意为用不着,没什么作用)
【词类活用】
1.晋灵公不君。
(君,名词用如动词,意为“行君道”)
2.宰夫胹熊蹯不孰。
(胹,形容词用如使动,意为“使……烂熟”)
3.吾知所过矣。
(过,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犯过错”。
)
4.过而能改。
(过,名词用如动词,意为“犯了过错”)
5.晋侯饮赵盾酒。
(饮,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意为“使………饮酒”)
6.提弥明死之。
(死,用作为动,主语为宾语而动,意为“为他而死”)
7.舍于翳桑。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投宿”)
8.食之。
(食,及物动词用为使动,意为“使……吃”)
9.免之。
(免,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
意为“使……免”)
【重要虚词】
1.寘诸畚(诸,之于的合音,是代词“之”与介词“于”的结合)
2.会请先。
(请,表谦敬的副词,是说话人请听话人允许自己做什么事。
与使令动词“请”的意义完全不同,下文“请以遗之”中的“请”同)
3.吾知所过矣。
(所,特指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
4.则能补过者鲜矣。
(者,特指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
5.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其独立性,这里是使主谓结构作条件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6.遂扶以下。
(以,连词。
连接两个动作性的词语)
7.公嗾夫獒焉:
(焉,兼词,可译为“在这时”)
8.鬬且出。
(且,连词,意为:
“一边……,一边……”,表示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
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字
【通假字】
1.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修)
【古今字】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
二、词汇
【古今异义字】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
指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是:
指示代词,复指宾语“尔”)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
家:
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4.无乃尔是过与?
(过:
责备)
5.陈力就列。
(就:
动词,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列:
位,职务)
6.危而不持。
(危:
不稳,这里指站不稳)
7.颠而不扶。
(颠:
跌倒)
8.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
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9.且尔言过矣。
(过:
形容词,错)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
托词、借口、理由)
1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
辅佐)12.是谁之过与?
(过:
名词,错误)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断句:
1.是社稷之臣也。
(主语:
是;谓语:
社稷之臣)
2.是谁之过与?
(主语:
是;谓语:
谁之过)
[二]宾语前置:
1.无乃尔是过与?
(“尔”作“过”的宾语,前置)
2.何以伐为?
(介词宾语“何”前置)
[三]双宾语句: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之、辞作“为”的双宾语)
[四]习惯格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格式:
无乃……与)
2.何以伐为?
(格式:
何以……为)
【词类活用】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
动词使动用法,意为“使……来归附”)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同例1)
3.既来之,则安之。
(安: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安定”)
【重要虚词】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
表示猜度语气副词)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夫:
句首语气词)
3.且在邦域之中矣。
(且:
连词,表递进)
4.是谁之过与?
(与:
句尾语气词,表疑问)
5.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夫: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
6.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而:
连词,表递进)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夫:
指示代词,那种)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盖:
副词,表示委婉地论断原因,可译为“大概”。
一曰发语词)
9.夫如是。
(夫:
句首语气词)
10.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也:
句中语气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停顿,可不译)
1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同例10)
1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
连词,表转折)
1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同例12)
14.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而:
连词,表并列)
15.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之:
指示代词,指代伐颛臾一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重点词句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
即,毋以吾也。
(这一句还是省略句,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
——不吾知也: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寡人之于国也
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约束。
5: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古今异义
1.河内凶。
河:
(古义:
黄河。
今义:
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2.弃甲曳兵而走。
走:
(古义:
逃跑。
今义:
行走)
3.或百步而后止。
或:
(古义:
有的人。
今义:
或许、也许)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
(古义:
粮食的统称。
今义:
谷子)
5.非我也,兵也。
兵:
(古义:
兵器。
今义:
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
(古义:
年成。
今义:
年)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
保养身体。
)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
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
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
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
使……迁移
【树之以桑】
树:
一般“树”是树木(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
(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
(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畜鸡豚狗彘
3、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一、字词
1.假,《说文•人部》:
“非真也。
”《又部》:
“叚,借也。
”后假借字作“假”。
2.寇,《说文•部》:
“暴也。
从攴从完。
”实际金文作像持杖于房中拷打人形,正为外来施暴者之形象。
3.翫,《说文•习部》:
“习猒也。
”按此与玩字异,“玩”义与弄相近。
4.府,《说文•广部》:
“文书藏也。
”又“库,兵车藏也。
”按,藏(zng),仓库。
5.冯,《说文•马部》:
“马行疾也。
从马仌声。
”此借作依凭字(依凭字或作凭)
二、古今字、通假字
1.不唯偪乎?
(偪,古逼字)
2.吾享祀丰絜。
(絜通洁)
三、语法:
1.判断句:
虢,虞之表也。
2.宾语前置:
一之谓甚、其虞虢之谓也、将虢是灭、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惟德是辅。
3.句中语气词:
其可再乎、不唯偪乎、鬼神非人实亲、明德惟馨、惟德翳物。
4.词类活用:
虞不腊矣。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一、字词
1.蹯,古字为番。
《说文•釆部》:
“番,兽足谓之番。
从釆,田象其掌。
”按釆象爪甲分布形,后借作次数之番,兽掌义再加足旁。
2.骤,《说文•马部》:
“马疾步也。
”引申为屡次,又引申为暴疾。
3.贼,《说文•戈部》:
“败也。
从戈,则声。
”即毁坏义,于人则为杀害。
4.鲜,《说文•鱼部》:
“鲜,鱼名,出貉国。
从鱼鱻省声。
”借为尟。
《说文•是部》:
“尟,是少也。
”
5.饿,《正字通•食部》:
“饿,饥甚。
”《淮南子•说山》: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
二、古今字、通假字
1.厚敛以雕墙。
(按此为本字,雕后多作雕)
2.而观其辟丸也。
(辟后作避)
3.宰夫胹熊蹯不孰。
(孰后作熟)
4.三进及溜。
(溜,古水名。
通溜)
5.衮职有阙。
(阙通缺)
6.宣子田于首山。
(田后作畋)
7.舍其半。
(舍后作舍)
8.亡不越竟。
(竟后作境)
9.自诒伊戚。
(诒通贻)
三、语法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晋灵公不君。
2.兼词:
置诸备、善莫大焉。
3.前置宾语:
则莫之继也。
4.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
5.为动用法:
提弥明死之。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
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
“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
5、刑于寡妻:
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了
7、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无不为已:
已通矣,语气词,表示感叹
11、是罔民也: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
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
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
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
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
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
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
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保:
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
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
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
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
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
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
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
(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
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
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
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欲:
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朝:
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
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
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
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
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
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
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
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
(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
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
名词作动词,种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见:
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
6、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何
4、牛何之(牛之何)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之
6、舆薪之不见舆薪见
7、何以异何以
8、未之有也之有
状语后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独何与
大同与小康
通假字
•仲尼与(「预」;参加)于蜡宾
•选贤与(同「举」;推举)能
•刑(同「型」;典范)仁讲让
•在埶(同「势」;权势)者去
•以贤勇知(同「智」;智慧)
词类活用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形容词to名词(老年人、壮年人、小孩)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名词to动词(孝敬、爱乐)
•以贤勇知。
形容词to动词(敬重)
•以功为己。
名词to动词(奖励)
•故外户而不闭。
名词to动词(外出)
•刑仁讲让。
名词to动词(树立榜样)
倒装句
•君子何(宾语)叹(动词)?
(宾语前置)
→君子叹何?
•丘未之(宾语)逮(动词)也(宾语前置)
→丘未逮之也
•城郭沟池(名词)以(介词)为固
→以城郭沟池为固(用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
•礼义(名词)以(介词)为纪。
→以礼义为纪(把礼义作为纲纪)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四年春,⑴齐侯以⑵诸侯之师⑶侵蔡。
蔡溃⑷。
遂伐楚⑸。
楚子使⑹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⑺。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⑻。
何故?
”
【注释】
⑴公元前656年。
⑵以:
在这里应当是动词,率领。
⑶指的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鲁侯以及齐国自己的联合大军。
⑷《文十三年》:
民逃其上曰溃。
《说文》:
漏也。
引申为散,败。
⑸对征、伐、侵、袭作区分。
⑹楚国为子爵国;这里用的是“春秋笔法”。
使:
名词作动词用。
⑺北海、南海非实指。
《尔雅?
释地》: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荀子?
王制》注:
海,谓荒晦绝远之地。
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
此所谓北海南海者,犹言极北极南,不必以实地证之。
风马牛不相及:
孔颖达说:
牛马牝牡相诱而相追逐谓之风。
《尚书?
费誓》“牛马其风”郑注:
走逸也。
《孟子?
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
”“放”即“风”。
《僖二十八年》:
:
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
言散逸于泽也。
及:
追赶上,到达。
⑻涉:
《说文》:
涉行厉水也。
即趟水过河,引申为到,涉及,进入。
管仲对曰:
“昔召康公⑴命我先君大公⑵曰:
‘五侯九伯⑶,女实⑷征之,以夹辅⑸周室。
’赐我先君履⑹,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⑺。
【注释】
⑴武王之弟弟召公奭,成王时太保,封于召,谥“康”,于成王即位之初曾与周公旦共同摄政。
⑵大,太之古字;大公,姜尚姜子牙,为齐国始祖。
⑶五侯,五种爵位;九伯,九州岛之长;伯,长也;五侯九伯,泛指天下各个诸侯。
⑷实:
衬音助词。
⑸夹:
夹《说文》:
持也,从大夹二人。
夹辅同义。
⑹履:
本为动词,后有名词意义,指可以践踏的范围。
双宾语。
⑺海,东海。
河,黄河。
穆陵,教材认为在今山东临朐县南之穆陵关,其地在齐境,不合《传》意,一曰今湖北麻城穆陵关;另曰在吴越(浙江)一带;后二说合乎《传》意。
无棣,教材认为齐之北境,即今山东无棣县,不合《传》意,郦道元《水经注》同;但又引京相潘云:
无棣在今辽西孤竹县,即今河北卢龙县;此说似妥。
尔贡包茅不入⑴,王祭不共⑵,无以⑶缩酒⑷,寡人是征⑸。
昭王南征而不复⑹,寡人是问⑺。
”对曰:
“贡之不入⑻,寡君之罪也⑼,敢不共给⑽。
昭王之⑾不复,君其问诸水滨⑿。
”师进,次于陉⒀。
【注释】
⑴包茅:
成束的茅草。
入:
纳。
⑵共:
共供之古字,供给。
⑶“无”为动词,“以”为介词;“无以”:
没有用来作……的东西。
⑷缩酒:
古代祭祀仪式之一,古代祭祀之时,包茅坛上,酒加其上,澧下粕留,神饮之矣(依郑玄《周礼?
甸师》注)
⑸征:
求也,索取。
区分征与征。
宾语前置句。
⑹复:
复返也。
与“复”区分。
《史记?
周本纪》述此事,约为前十世纪之事,且此时此地非楚境,三百多年之差,借口而已。
⑺宾语前置句。
⑻之:
用于主谓之间。
⑼连前句,为判断句。
⑽敢:
谦敬副词。
共给:
供给。
⑾之:
用于主谓之间。
⑿其:
委婉语气词。
滨:
边。
其
⒀次:
军队的临时驻扎。
次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⑴。
师退,次于召陵⑵。
【注释】
⑴如:
往。
杨《春秋左传注》:
往齐师也。
《楚世家》:
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
《齐世家》:
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
章炳麟:
当师;即抵御齐师。
因下文有“师退”之言,故当有战。
⑵今河南鄢城县东。
齐侯陈⑴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
“岂不谷是为⑵?
先君之好是继⑶。
与不谷同好,如何?
”对曰:
“君惠⑷徼福于敝邑之社稷⑸,辱收寡君⑹,寡君之愿也⑺。
”
【注释】
⑴陈,列也
⑵不谷:
教材认为是诸侯之谦称,不妥。
《左传》凡21例,16次为楚子自称,3次为王子朝自称,2次为齐桓公自称。
楚子自号王,朝认为当嗣,齐桓代天征伐,故当为王自称。
本句为濒宾语前置句。
⑶本句为濒宾语前置句。
⑷谦敬副词,有承蒙恩惠之意。
⑸徼,求也;敝邑,对他人指称自己的国家时的谦称;全句意即为“承蒙您的恩惠,为我们国家的社稷之神求福”。
⑹辱,有“这样做使您蒙受耻辱”之意;收,收容;寡君,对别国人称自己的国君时的谦称。
⑺本句连前为判断句。
齐侯曰: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
“君若以德绥⑴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⑵,汉水以为池⑶,虽众,无所用之⑷。
”
屈完及诸侯盟⑷。
【注释】
⑴绥,安抚。
⑵方城,一曰方城山,一曰楚长城,这里宾语前置;城,城墙。
⑶池,护城河。
⑷订立盟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文选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