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933950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910.45KB
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龙海二中
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地理期中考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年,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0-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A.2010-2011年
B.2011-2012年
C.2012-2015年
D.2015-2025年
2.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就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是()
A.生活水平的提高B.偏低的生育率
C.医疗条件的改善D.退休年龄的推迟
【答案】1.A2.D3.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0-2011年老年人口增加0.16亿;2011-2012年老年人口增加0.08亿;2012-2015年3年间人口增加0.19亿;2015-2025年10年间人口增加0.79亿。
因此.2010-2011年增长最快,选A。
【2题详解】
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比如开设老年人大学等,①正确;老龄化发展会导致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④正确。
老龄化快速发展会促进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的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②说法错误。
服务于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等属于第三产业,因此老龄化快速发展吸引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③错误,据此选D。
【3题详解】
退休年龄的推迟是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不是老龄化的成因,选D。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反映了()
A.直辖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比农村高
B.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占比最高
C.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镇明显
D.自治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未超过4%
5.贵州、湖南等省份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
这些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迁移D.人口密度
【答案】4.D5.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4题详解】
图中自治区由广西、宁夏、新疆、内蒙古,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未超过4%,D正确。
直辖市中重亲城镇老年人口占比比农村地;上海市城乡老年人口占比最高;东北地区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
A、B、C错误。
【5题详解】
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属于人口迁移,C正确。
读21世纪以来我国三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
完成下面问题。
6.当前我国人口迁移
主要方向是()
A.中部到西部B.中部到东部
C.东部到西部D.西部到东部
7.据图可知()
A.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较小
B.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C.中部成为净迁人地区
D.自然条件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
【答案】6.B7.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三大地区之间的人口转移关系图中,由中部地区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最大,为52%,因此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故答案选B项。
【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占49%,较大,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由中部到东部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中部地区迁出去的总比重大于迁入的总比重,为净迁出区,C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读北京市有关人口数据表,回答下面各题。
8.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2019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9.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8.C9.D
【解析】
【8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利用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000万人,即其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在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是2300万人,即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其他选项不对或得不出,据此分析选C。
【9题详解】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
要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谋求合理的生活消费水平;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不是向其他地区移民,据此分析选D。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
定义中已经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
仅仅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来判断本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合理的。
环境人口容量与科学技术成正向关系,科学技术不是定量,是变化,是随着时间逐渐前进的,因此,同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时间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时间越新,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
未来社会,环境人口容量会更大。
用环境人口容量预测国家的人口容量,需要考虑时间因素。
原来认为合理的人口数量预测,现在也许就不合理了。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①②③所代表
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1.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答案】10.D11.D
【解析】
【10题详解】
图中①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居住区。
②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是商业区。
根据风频图,③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市郊外,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是工业区。
D对,A、B、C错。
【11题详解】
若甲处为新开发楼盘,该地紧邻东北部丘陵,位于河流上游沿岸。
则下列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的是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D对。
毗邻大学,体现文化氛围浓厚,A错。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视野开阔,俯瞰全城不能体现自然环境优美,B、C错。
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
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
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
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A.城市路网特色B.民居的建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D.商业网点的分布
13.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因素
C.历史因素D.政策因素
【答案】12.A13.C
【解析】
【12题详解】
易经文化涉及八卦筑城,而该地的建筑是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所以说城市道路网特征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对县城规划的影响,A对。
图中显示的是该地的整体民居布局及路网的分布特色,并没有呈现出民居本身的建筑特色。
根据材料可知,县城以中心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说明居住区不是分散布局,商业区没有依据市场最优原则占据城市几何中心,中心是公园,BD错。
图中材料不能表明未形成工业区,C错。
据此分析选A。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县城地域空间结构形成,是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有影响,这是历史上早已经形成的,所以是历史因素,C对。
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也有影响,但不是该县城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
故选C。
【点睛】城市地域结构受到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地域文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古城多考虑历史遗留,现代城市建设多考虑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
完成下面问题。
1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模式B.城市化速度慢
C.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功能分区
15.长江三角洲城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答案】14.C15.B
【解析】
【14题详解】
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的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水平高,C对。
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功能分区不是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主要原因,A、D错。
城市化速度快,B错。
【15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城镇中,苏州比杭州的城市等级低,服务功能少,A错。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B对。
南京和宁波不在同一省区,在行政管理上没有隶属关系,C错。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比杭州大,D错。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
A.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17.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D.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答案】16.D17.C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有升有降,二者不呈正相关,A错误;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出现的状况,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有明显的两个时期,分别为1985-1990和2000-2005年,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0%和40%,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错误;城市化人口比重增速变化这一时间纬度的差异不会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上的变化,C错误;只要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大于0,城市人口比重就会不断上升,D对。
故答案选D项。
【17题详解】
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都会吸引农民工进城,从而促进工业化进呈,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的直接原因。
故答案选C项。
野生蓝莓生长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
到1980年,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2000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
据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8.美国蓝莓快速成
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 )
A.科技先进B.消费升级
C.气候多样D.种群优势
19.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 )
A.土地辽阔B.产量巨大
C.政策支持D.劳动力廉价
【答案】18.B19.D
【解析】
【18题详解】
现代农业发展中,市场需求決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及消费的多元化。
由于消费升级,人们对蓝莓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种植面积增加,选B正确。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野生蓝莓生长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
我国蓝莓种植地域及产量在国际市场上都不占优势,政策方面的优势影响产量但不是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
蓝莓耗用劳动力较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因此我国蓝莓出口世界市场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D正确。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1.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2地形:
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
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
是( )
A.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
B.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
C.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
D.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
21.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
A.冬小麦B.棉花
C.油菜D.柑橘
【答案】20.B21.D
【解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看,浙江茶叶产量略有下降;福建茶园面积下降,但产量增加,说明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B正确;影响茶园面积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种植习惯等,江西茶园面积最小,不一定是因为劳动力不足;浙江茶园面积增加,但产量下降,说明茶叶单产下降。
【21题详解】
冬小麦、棉花和油菜为耕作业,种植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较好的坡地,因此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也种植在坡地的柑橘,D正确。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22.图中AB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A地以种植业为主,B地以畜牧业为主
B.B地比A地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C.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AB两地农业的商品率都很高
23.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
B.七月份,两地均高温多雨
C.两地所在区域
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
D.两地的地形类型相同
【答案】22.D23.C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A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为乳畜带,B为南非大牧场放牧业。
A地不是以种植业为主,A错;两地农业集约化程度都高,B错;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C错;A、B两地农业的商品率都很高,D正确。
据此分析选D。
【23题详解】
A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A错。
AB两地分属于南北半球,不可能同时高温,B错;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可知,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C正确;A为平原,B为南非高原,两地的地形类型不相同,D错,据此分析选C。
【点睛】
港口粮食吞吐量是指一年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并发生装卸活动的粮食吨数。
下图为1997和2013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的空间格局演变示意图(圆圈大小表示粮食吞吐量大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与1997年相比,2013年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粮食进口增加B.海运条件改善
C.粮食产量增长D.科技水平提高
25.福建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 )
A.粮食供需矛盾加剧B.饮食结构转变
C.粮食产量逐年下降D.城市职能转变
【答案】24.C25.A
【解析】
【24题详解】
与1997年相比,2013年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明显增加,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产量增长,C正确;港口粮食吞吐量是指一年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并发生装卸活动的粮食吨数,不一定是进口粮食数量;与海运条件改善和科技水平提高有关,但不是根本原因。
【25题详解】
从图中看福建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明显增加,反映出福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A正确;港口粮食吞吐量是指一年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并发生装卸活动的粮食吨数,与饮食结构、城市职能无关;粮食港口吞吐量增加,不能说明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也可能是人口增加、需求量增加。
第Ⅱ卷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I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图Ⅱ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Ⅲ为1950-2050年中国和世界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含预测)统计折线图。
(1)据图Ⅰ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结合图Ⅱ,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图Ⅲ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
【答案】
(1)B
(2)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
(3)2030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了较低的出生率;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解析】
【详解】
(1)由图I可知,2000年与2050年0-4岁的男性人口数量多于女性,60岁及以上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2000、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都是大,但题目问的是“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与问题不符;2050年人口老龄化严重,2000年人口老龄化不严重。
据此分析选B。
(2)人口的基本特点从人口总数、人口的结构如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
结合图Ⅱ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现,我国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年轻,人口增长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较低。
(3)从图Ⅲ中看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特征即少年儿童百分比下降,老龄人口百分比不断上升,并且大约在203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经济、科技、医疗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密切相关。
【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
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27.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试述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该城市商业区规划在该处的原因。
(3)A、B、C、D四地为规划用地,哪块适宜建设化学工业园区?
试简述理由。
【答案】
(1)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水运交通便捷。
(2)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接近最大消费人群等。
(3)A处。
A处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区和仓储区相连。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古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城市往往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位于河流的凸岸,河岸不易被流水侵蚀而后退,结合图示可知,最初老城区在西北部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体现在临河-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两大方面。
(2)商业区的布局一般考虑市场、交通条件,该城的商业区位于市中心附近,有多条公路交会,交通便捷;位于城市中心,可以最大可能的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3)化学工业是重污染工业,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体污染,因此在建设化工厂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常年盛行风向和河流流向。
化工厂宜布局在河流下游及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的郊区。
由图中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A处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由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A位于河流下游;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区和仓储区相连,所以A处适宜建设化学工业园区。
【点睛】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早、怕渍水,喜湿润、要求光热充足。
据研究结果表明:
夏季区域内温度过高不利于青蒿素积累,最适宜青蒿含量积累的气温条件为13~22℃。
材料二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
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
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
截至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答案】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地处武陵山区,地势起伏大,利于雨季排涝
(2)重庆酉阳青蒿量大质优;世界疟区分布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政策的支持;青蒿价格升高(3)加强保护;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发展旅游;提供工业原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农业发展的条件,今后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
。
(1)由材料二可知,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地处武陵山区,地势起伏大,利于雨季排涝,适宜青蒿生长。
(2)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可以从市场、质量、政策、价格等方面分析。
根据材料,重庆酉阳青蒿量大质优。
影响作物种植规模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世界疟区分布广,青蒿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世界卫生组织政策的支持,青蒿价格升高,利润高。
(3)重庆酉阳野生青蒿要今后开发利用中要加强保护,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发展旅游,为工业发展提供工业原料。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原产中国,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高,水稻土最好。
近年来,黑龙江双鸭山农场派遣农业种植技术人员,远赴非洲莫桑比克承包当地泥炭层厚、肥、广的沼泽地,发展水稻种植,在莫桑比克的林波波河下游右岸地区扶助的农户最多,种植规模也最大,这也是我国重要的援非农业项目之一。
下图为莫桑比克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莫桑比克的水稻种植区集中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福建省 平和 一中 南靖 五校高 一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