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2.docx
- 文档编号:933766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37KB
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2.docx
《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2
小学语文
从表达的角度庶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从1989年开始,全国小语会举办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有12次之多,一直就要求从“教会知识”走向“教会学习”,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变成老师的自觉行为,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
但是,过了若干年后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问题甚至比课改之前还要严重了。
自2001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的教与学都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随着课改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语文阅读教学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了偏颇:
一是在语言信息层次上花的时间过多,让学生在热热闹闹的合作探究中“滑溜溜”,漫无边际地质疑和发散思维,结果导致语言文字训练不够落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不到位,最终使课堂在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中走向技能的平庸;二是在语文文化层次上“绕圈圈”,让学生信马由缰地感悟和谈感受,同样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同样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使文本在莫名其妙的随意解读中走向价值的消亡。
新课改推行这些年,老师们普遍接受了很多新理念,但是很多理念还只在“知道”层面,语文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7次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老师终于忍不住大声疾呼,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用否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课,来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
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阅读教学的确是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否则会把学生赶到死路上去。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它,实现“表达式”阅读课堂魅力十足的转身。
聚焦《圆明园的毁灭》
纵观“名课”,不同的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其中也不乏隐性失误,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设计一
【案例】于永正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中一个片断
师: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个词一句话组成一幅一幅的画面。
同学们看,一个“掠”字就画出了侵略者的嘴脸,“掠”就是抢,抢夺别人的东西,这就是侵略,这就是抢。
想像英法联军的丑恶嘴脸,强盗行径,你们想想,一个“搬”,一个“烧”,他们销毁大部分罪证,罪证是销毁得了的吗?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像英法联军的丑恶嘴脸,大火燃烧的情景。
一八六O年,读——
生:
(读第五自然段)
师:
记住,记住!
一可恨,他们把凡是能够拿走的统统拿走;二可恨,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牲口运;三可恨,拿不动的就破坏毁掉;最可惜他们企图放火销毁他们自己的罪证。
(停顿片刻轻声地)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啊毁灭啦。
同学们(声音愈来愈大)圆明园被毁灭了为什么激起中国人如此的愤恨?
【评析】
“掠”“搬”“烧”等字词,是学生圈点勾画出来的,还是教师触摸到的?
“记住,记住!
”以下的一些话是学生认识到的,还是教师的认识?
这些话听起来是能使学生振奋,如果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也算做到了声情并茂。
但是有“教师过于强势”之嫌,他把现成的情感交给了学生,这一做法从阅读的角度来看益处不大。
学生能做到的事情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做不到的再启发帮助他们去做,这才是“‘教’学生‘学’”。
而感受、理解是无法代替的,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或感受。
设计二
【案例】福建的曾扬明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中一个片断
师:
自由读全文,看看作者哪些词语能概括出圆明园的辉煌。
(生自由读)
(生:
举世闻名、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宏伟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
对,这些词语都为了表现了圆明园的——生:
“举世闻名”。
师:
好的,请同学们从上面自由选择一个角度重新梳理,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心目中圆明园的辉煌。
不过,要认真读好第二、三自然段,也可以从你们收集的资料中引用内容。
(课件提示:
1.用上有……还有或不仅……还;2.不按原文内容。
)(生随笔)
……
【分析】找“辉煌”这个教学环节,曾老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度来表达自己对圆明园的了解,这理解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笔来表达。
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练笔,不是简单地挖掘课文的空白替作者抒情,更不是简单的模仿课文写作。
而是根据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再用自己的言语习惯表达出来。
以此同时,课文中的“句式特点”适当渗透:
如不仅有……还有……这样的句式。
还有过渡句的表达范式。
这一切语文知识化作言语实践,在实践中习得。
【对比】第一位教师过于强势,有拿自己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受之嫌,甚至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看似热热闹闹,其实缺乏内涵;第二位教师则是站在“表达本位”的角度进行语文课的教学,通过“疑课题——找表达——读毁灭”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了“反衬”这一表达范式,使课堂大放异彩!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使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又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
“表达式”阅读教学的策略探寻
1.抓篇章结构
“表达式”阅读,要求教师要学会潜心研读文本,对文本解读要精到、深入,抓住篇章结构设计主问题时要浅出,要善于多角度进行设计,往大里看文本的内涵。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寻题眼、扣脉眼、品文眼”等途径进行设计。
①寻题眼疑课题,还原“表达”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所以又称“题眼”,也就有了“题好一半文”的说法,突出了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课题,往往隐藏着言语秘妙,有的还可以作为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窗口。
上课,从课题的表达入手,是“表达本位教学”常用的教学思路。
如《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质疑:
课题是“毁灭”,为什么文本内容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辉煌”?
明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即反衬的手法来形容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
②品文眼立足关键句,学习“表达”
“文眼”是指文章的闪光点,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也是作品景情的交融点,在结构上起着制约全篇的作用。
文章关键性字、词、句和细节,尤其是中心句和过渡句,皆为文眼。
“眼乃神光所聚”,阅读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钥匙。
深入品读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有深度、有广度、立体式地解读文本。
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关注文本的“导语”、“插图”,更要关注文本的“隐性小泡泡”——或故事情节,或精彩语句,或结尾感想……。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或学习课文的时候质疑,关注文本的语言内容,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提炼出有价值的隐性“小泡泡”进行深入研读、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如研读《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段话时,一个“隐性小泡泡”就出来了:
“这段话跟我们平常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还有类似的说法吗?
”一个言语训练点也就出来了:
就这样,我鼻子一酸,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
(至少用上三个“母亲”)________________。
③扣脉眼,立足文本文脉,自觉“表达”
不同文章各有不同的文脉,比如《将相和》题眼中就有个“和”字,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既然有“和,即和好”,必有“失和”——一将一相,皆为国家栋梁之才,为什么会“失和”,又为何会“和好”?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本文的文脉读下去……顺着文脉读《将相和》,更要顺着文脉教《将相和》。
笔者为了避免将三个看似“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教成“绝对孤立”,在设计时将学生的视觉拉向课题中的“和”字。
有“和”必有“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这就把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廉颇的错误认识(蔺相如就凭一张嘴)。
将矛盾的焦点聚焦到蔺相如的“嘴”上。
看看蔺相如是怎样凭着一张嘴官拜上卿的。
这就将三件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不可分割的主线。
抓“逼”教学“渑池之会”,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抓“避”教学“负荆请罪”,了解廉颇的性格特点,也更深层地认识了蔺相如的为人……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让学生读、议,感受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为了国家利益顾大局,识大体的形象,廉颇个性耿直、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和”字贯穿全课,达到和谐统一。
笔者对课题中的“和”字作了巧妙的处理,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不和”,然后再通过人物语言形象的对比理解,找出关键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和”,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通过读课文的方式,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借一双慧眼,抓问题设计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个问题就仿佛一个个把手,师生借着这些“把手”一步步进入文本,逐渐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深刻情感,哲理意味,写作特色……站在表达的角度,即“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语言”,才叫“依学而教”。
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呢,笔者觉得设计时要从“学生的疑点——学生的角度”、“教师的习惯”和“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语文训练的重点——课堂的价值”等方面入手,最好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为课文找一个好的突破口,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段值得回味的结束语;到哪里抛出一个新巧的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我应该怎么应对;到哪里用小组讨论,到哪里形成高潮,在什么时间进入下一个环节。
就像经营一篇文章那样,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过渡照应。
①立足于“学生”的角度
立足学生认知,灵活调整教学预设。
学生的认知差异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往往五化八门。
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
”这一点,支玉恒老师做到了。
笔者甚是欣赏支玉恒老师在教学《西门豹》时设计的主问题,他先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等到学生们处在实在猜不出老师要提的是哪五个问题的“愤悱”状态中时,才如数家珍般地亮出: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佩不佩服?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有没有愤恨?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有没有同情?
课文中有没有使你觉得奇怪?
”这五个主问题,显然已经直指文本精髓。
,出乎所有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老师新问题的设计中发生了更深刻的体验,重新构建了新的教学点——学生自己提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很不错,有的也是核心问题,但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自己提问,能提出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教学的价值已经达到了。
假如这时支老师再按学生的思路走,就不会有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感悟了。
②立足于老师的习惯
张化万老师曾说:
“教师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但仍有不少教师还是不愿意创新,一直走着传统的教学老路。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
一方面是解读文本不细致,习惯了从解读内容出发的教学模式,这样设计比较省心省力;另一方面,表达式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发自内心地期待学生有所发现,还要适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这个不容易做到。
其实,一堂好课,既要有教师对文本精妙过人的解读,又要有教师课堂润物无声的点拨;既需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功效,又需要有语文素养真正得以提升的学习实践。
所以,要想改变“内容分析式”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改变老师的设计习惯开始。
笔者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
“老师,小男孩这个方法不好!
”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
可惜第一位教师维持原来的思路,以冷处理方式漠视了:
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丰富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上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预设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为什么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精彩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位教师在预设时做到了“新、巧、活”三个字,从而成功地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面对着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挥”能够来个“精彩应对”,这也恰恰是“正在预设”或“将要预设”的结果。
③立足于课堂的价值
语文课姓什么?
自然必须姓“语”。
无论是于永正的“简单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还是薛法根的“智慧语文”,又或者是窦桂梅的“深度语文”,他们都是走向“生本”的课堂,适合学生的、真实、朴实和扎实的课堂。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语言,要把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用言语活动表现生命动力,才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更是智慧的选择。
任何一堂课都应该明确三个问题: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怎么教,而对教什么这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是今天的语文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如苏教版第五册课文《拉萨的天空》要让学生掌握“原生价值”——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令人神往,并不困难,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做到。
但这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掌握“教学价值”——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才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事。
在小语课堂里,只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原生价值”的教学比比皆是。
如许多老师教学《拉萨的天空》时,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受拉萨的天空的美。
而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却往往被老师忽视。
这样的教学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难怪学生说:
“语文课,十天半月不上没关系”。
当然,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
完全舍弃“原生价值”,只抓“教学价值”。
“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共存于一篇课文之中,密不可分。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价值必须通过获得语文教学的原生价值来获得。
学生必须通过一个原生价值的获得过程,才能获得其教学价值。
也就是说,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原生价值”是外显的,而“教学价值”是内隐的,可以从表达方式上去考虑,看看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方式。
如《拉萨的天空》一文,仔细研读,你会发现作者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拉萨的天空,而这形象化的手法主要有两种:
比喻手法和映衬手法。
依据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确定《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价值”——学习“用形象化的手法(比喻、映衬)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练就一双慧眼,在语文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学会表达,有机会表达,语文课才能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
3.抓文字的秘妙
所谓文本秘妙,就是王国维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语文现象。
它可能是某种精准、妥帖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都离不开“不朽之文字”。
可以这样说,文本秘妙乃是语文学科赖以处世立身的根本,赖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
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文本秘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从接受的角度来看,文本秘妙就是读者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文字表现与存在;从比较的角度来看,文本秘妙就是文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文本的“这一个”;(独一家,不同于这一类)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本秘妙就是隐藏在话语背后的语言创造和价值。
(它指向的是语言。
)
对此,潘新和先生曾经明确指出:
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
①不同体裁,表达形式也不同
聚焦记叙文,可以设计“仿写、补白、创作”,学习表达。
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第4自然段时,让学生仿写:
我站在____________面前,看___________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教学《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的片段进行揣摩后,针对两次“沉默”,让学生补白仿写:
桑娜沉默不语,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最后的一个练笔环节是: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如今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请你为这个鱼钩写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
聚焦科普文、说明文、古诗文,不妨设计“改写”,以写促读。
比如说明文,一般是介绍某些事物的特点、结构、用途、分类等,通俗易懂,但较枯燥乏味。
如何渗透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呢?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的《新型玻璃》和林莘老师执教的《鲸》时,举办了一个“巨鲸演讲团”,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鲸用第一人称来介绍——采用改变人称,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进行练笔训练。
由于有课外收集的材料辅助,又有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作支撑,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同样,“古诗文”也是学生“改写”的好题材。
聚焦小说,建议设计“续写”,开掘创作思维。
小学高段的教材开始让学生接触世界各国名家的小说著作,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言语表现形式。
的确,小说以其起伏跌宕的情节,十分巧妙的构思,深受学生喜爱。
特别是小说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往往给人一种余音缭绕之感。
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
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赋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
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笔者设计这样一次练笔:
“凡卡美梦可以成真吗?
当他醒后又会发生什么事?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
以上五种体裁的文章反映了小学高段语文教材的特点,也凸显了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言语表现的形式”。
作为语文老师,在研读文本时应聚焦不同体裁课文的“言语表现形式”,让学生在不间断的言语训练中,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吸收课文规范的语言,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增强言语能力。
②不同题材,语言规律很独特
聚焦每篇课文,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从语言表达看,每篇文章各有特色。
而这些特色的表达形式正是教学价值所在,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从整体把握来看,有的文章语言优美,理解的主要目标侧重于积累语言与赏析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的文章语言简练,但思辨性强,理解的主要目标侧重于思辨能力的发展。
从文体来看,每种文体又都有自己的“个性”目标。
阅读说明性文章,“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不同的文体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说明事理的文章,教会学生对作者的论述作出判断;说明事物的文章不仅要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更要领会文章是如何准确生动明白具体地表达清楚的。
因此,有效教学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我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怎么到那里?
我们是否到了那里?
”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老师们在目标制定中切不可“贪多求全、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目标制定切忌笼统性、偏离化、模糊化和空洞化。
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注重过程与方法,凸显教学的个性目标,真正实现目标的细化。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细化,才能落实到实处。
总之,不同题材,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
③不同作者,设计文风也不同
从表达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要设计“比较阅读”。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
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阅读教学,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就豁然开朗,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文比较,深入理解在同一篇课文中,针对不同语段在内容或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可以进行有机地对比。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圆明园昔时的“辉煌”和今日的“毁灭”进行比照,让这种巨大的反差震撼学生的心灵。
在强烈的视听对比中,在反复的对比阅读中,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带给人们的心痛与遗憾,也激起了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同类比较,彰显特点对于内容和形式都相同或相近的课文,不妨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获得新的思维视角,以加深认识、彰显特点,从而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如教学六年级课文苏联斯克列比茨基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我们不妨跟五年级布丰的《松鼠》进行比较,明了两篇课文虽然都是写“松鼠”,虽然都以生动有趣味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但不同的作者写了相同的题材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松鼠》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松鼠的可爱,注重于写松鼠的特点,以及松鼠的生活习性;《跑进家来的松鼠》则主要是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故事,而松鼠习性、特点等就略写了,刚好契合本单元“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感人事迹”的主旨。
如此设计,能让学生领略各具特点的风格和神韵。
纵横比较,拓宽视野在教学中,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阅读。
纵向比较,可以是选文与原文的比较,或是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对比;横向比较,可以是同一流派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期、同一题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
至于具体运用哪一种方式,或是二者兼用,还得根据比较阅读的教学目标来确定。
如“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编排了中外作家的4篇作品。
作家观察角度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语言风格各有特色。
丰子恺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相比较,学生感受到:
同样为白鹅,同样一个“高傲”,不同国度便有不同风范,中国白鹅如同堂子里的老爷,外国白鹅如同海军上校。
《猫》与《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将其作比较,感受老舍的情感变化,前者是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之情,后者则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
4篇文章描写动物,都描摹了动物的叫声,其贴切程度,令人叹服。
鹅的厉声叫嚣,猫的丰富多腔,母鸡的如怨如诉,学生对比阅读后,觉得妙趣横生。
于是,在自己的习作中,观察细致了,表情达意的形式也丰富了。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将会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灵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然,在教学中还应适当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长此以往,我们的阅读教学怎能不美丽呢?
4.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于是,教学中的“拓展”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
所谓“拓展”,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
不可否认,适当的拓展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可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然而,笔者认为在追赶流行、追赶时尚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静下心来对当前阅读课堂的拓展热作一番审视。
纵观教学现象中不乏“作秀型”、“自我放逐型”、“牵强繁冗型”,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需要笔者以为站在归纳的角度,把握住以下三点:
立足文本,与生活结合生活是学生最大的课堂。
教师在确定文本的召唤结构过程中,可以唤起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达 角度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