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docx
- 文档编号:933766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8.85KB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docx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及裂隙灯的名称
裂隙灯显微镜(slitlampmicroscope)简称裂隙灯(slitlamp),是Gull-strand1911年发明的,主要由两部分器械构成,一为裂隙灯是为照明之用,一为双目显微镜是为检查时把物体放大和具有立体感。
由于这种检查法是检查活人眼,因此又名活体显微镜检查法(biomicroscopy)。
原理和构造
裂隙灯的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集中的光线,对被检查眼进行照明,然后通过双目显微镜(立体显微镜)对它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裂隙灯的光线发自亮度较高的灯泡,这光线经过一系列凸透镜,集中成一强有力的光束,然后通过焦点的调节、裂隙的宽窄、光点大小的控制等,进入眼球,这样与光线射入径路一致的眼部组织,即被照明而清晰可见。
其他在光线径路以外的组织,则仍为黑暗,因而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这对进行详细检查,大为有利。
眼内的各屈光间质,虽同系透明组织,在弥散光线下观察是透明的,但因各组织内部微细结构不同,对光线的反射、屈折也就不同。
因此,在强光径路上的透明胶质组织,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也就表现出透明程度不同的光带来。
在病理状态时,这种现象更是明显。
同时由于眼部各屈光间质的折射系数不同,在检查时可利用不同的照明方法,使眼部各组织结构明显地显示出来,这样虽然显微镜的倍数不高,甚至低于20倍,前房液中的游动细胞仍可明显地查出。
因此裂隙灯检查法(slitlampexamination)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旧式的裂隙灯显微镜,光源与显微镜两部分器械互不关连,聚焦困难,使用上甚感不便。
近年来由于制造技术上的改进,使用上日趋便利,应用的范围也大为增加。
新式裂隙灯已把光源亮度提高,裂隙宽窄变换容易,还附加上无赤光线、蓝色光线等滤过玻璃。
由横置的长臂改为直立光源,使光源与显微镜的角度可减至0度;显微镜的构造也较前精
巧,升降容易,把高倍接物镜去掉,虽减少了放大倍数,但清晰度提高。
同时把光源与显微镜联合在一个支柱上,焦点对好后,两者可联合应用,使用上大为方便。
现在的新产品(图7-44)具备新式裂隙灯的各种优点,使用便利。
裂隙灯上还备有各种附件,在检查时如附加上Hruby氏前置镜或Goldmann氏接触镜就可进一步检查眼后部玻璃体和眼底;戴上前房角镜可检查前房角;戴上三面接触镜(简称三面镜)检查范围更广;如果戴上Goldmann氏压平眼压计还可测量眼压等,因此应用范围较前大为增加。
另外还有袖珍型的手持裂隙灯,虽放大倍数较低,观察不够细致,但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在农村一般门诊或巡回医疗,也颇为适用。
应用技术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在临床上极为重要。
对眼部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在早期诊断方面,更是重要。
这一检查法虽较复杂,但如对一般光学原理有所了解,掌握了操作技术,经过反复学习使用,是会逐渐熟练的。
现把各种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检查前的准备为了对病变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减少裂隙灯检查的时间,在进行本检查前应先对被检眼做一般检查,包括焦点集光放大镜的检查等。
裂隙灯检查须在暗室中进行,但为便于操作,仍以室内有微光为佳。
检查者应先有暗适应,以保证对检查现象的敏感。
室内空气应流通。
患者坐位应舒适,能够升降。
除非眼部刺激症状特重的病例,一般不必滴用表面麻醉剂,也不要用软膏。
但在检查晶状体周边部、后部玻璃体和眼底时,应先用2.5,10,新福林或2,后马托品散瞳。
患者坐在检查台前,先把下颏放在下颏托上,前额顶住托架的前额横挡,然后调整下颏托,使眼所在位置与托架上的黑色标记相一致。
令患者闭眼,开灯,
先在眼睑上进行焦点调节,然后令患者睁眼向前注视指标或注视检查者的前额。
一般光线均自颞侧射入,这样既便于检查,也不致给患者过度刺激,这是因为鼻侧视网膜的敏感度较颞侧黄斑区为低的缘故。
光源与显微镜的角度一般呈40?
,但在检查眼深部组织如晶状体、玻璃体等,应降至30?
以下,在检查玻璃体后2/3和眼底时,除需加用特制接触镜或Hruby氏前置镜外,光线射入角度也应减小至5,13?
或更小。
检查完毕切记切断电源和盖好仪器的防护罩。
照明方法兹介绍六种照明方法如下:
1(弥散光线照明法(diffuseillumination)本法是利用非焦点的弥散光线对眼前部组织形态学进行直接观察的一种方法。
在检查时使用裂隙灯的宽光、钝角或加用毛玻璃,对结膜、角膜,虹膜和晶状体等进行照明,然后用双目显微镜进行观察,所得印象既较全面而又立体,所以也颇有实用价值。
但因不如直接焦点照明法的优点多,故临床上不常应用。
2(巩膜鱼膜缘分光照明法(scleroticscatter)本法是利用光线通过透明组织内的屈折,来观察角膜的不透明体。
使用的方法:
把光线照射在巩膜角膜缘上,由于光线在角膜内屈折反射,在整过角膜巩膜缘上形成一光环。
此环在照射对侧之角膜缘最为明亮。
正常角膜除在角巩膜缘呈现一光环和因巩膜突起所致之暗影环外,角膜即无所见,但角膜上如果有不透明体,如云翳、角膜后壁沉着物和小的角膜穿通性瘢痕等,这些不透明体本身遮光力虽不大,但由于内部光线折光的关系,再加低倍放大,甚至肉眼就能清楚地看到,因此本法对检查角膜的细微改变,甚为适宜(图1-46,46)。
3(直接焦点照明法(directfocalillumination)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多是由这种方法演变而来。
其原理是在检查
时把光的焦点调节至与显微镜的焦点完全相合为止。
用本法检查眼部组织时,因组织透明度不一,即出现不同情况。
如果被检查区为不透明组织,如巩膜、虹膜等则出现一整齐光亮的区域。
如果被检查区为一透明组织,如角膜和晶状体等则出现一种乳白色的平行六面棱体,即所谓光学切面(opticalsection)。
其为乳白色之原因,是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在弥散光线下观察虽然是透明的,但实际并非完全透明,而是由复杂的缅胞所构成的生体胶质组织。
光线通过时,由于组织内部反射、屈折,因而使通过的光线部分穿透,部分反射回来,使光亮逐步减弱,因而出现乳白色。
这一现象名日分散性。
光学切面之发生,也是同一道理,即光线经过某一透明组织后受反射、屈折,也就是分散的影响,密度即逐渐减弱,减弱的程度以分散性的大小而定,因此形成光学切面。
(图7-47)光线斜穿角膜所形成的光学切面有内、外二弧。
弧度之大小,以投入光线与角膜轴间的角度而定。
当有病变发生时,光学切面就发生不同改变,如果密度增大,如在角膜白斑时即呈现灰白色;密度降低,如大泡性角膜炎的病变部位即呈现黑色等。
在使用直接焦点照明法经过眼部不同组织时,就出现不同情况的光学切面。
在角膜为一六面平行棱体,借着这一立体形象可分辨前后左右及上下面。
前后两缘均为弧形线,但非完全平行者。
如图7-48所示,光线自左前方进入,故其中abcd为前面,efgh为后面,bdfh和aceg为双侧面。
其宽度以光线宽窄而定。
其中ac缘为一重要缘,只有焦点对准时ac缘方能明显出现,借此可以分出角膜的表面与实质。
如果用2,荧光素溶液染色,在角膜表面则可见到由泪液、粘液和睑板腺分泌物等所形成的一层着色膜样物,这样就更容易分别其前后面了。
在正常情况下,于角膜组织中,可见神经纤维分布呈线状。
角膜后面、晶状体或虹膜前面即前房。
在正常情况下为一含透明液体的光学空间,担在应用强光照明,特别是使用小点
或所谓圆柱光线时,沿光线经过的径路上,可出现极微弱的闪亮,即生理性房水闪光(aqueousflare,图7-49)。
在病理情况下如色素膜炎时,房水中血浆渗出成份增加,细胞微粒增多,混浊度增高,房水闪光亮度增强,裂隙灯下还可见大量小灰白色或棕灰色微粒浮游,这种情况名为Tyndall氏现象。
再后经过瞳孔,则又出现一深浅密度不一的光学切面,即晶状体的光学切面,内夹有由晶状体核所构成之灰白色带。
晶状体的厚度约为角膜的4,5倍,故在裂隙灯下,光焦点和显微镜的焦点必须数次移动方能全部看清。
附图所示情况乃由多次观察后的综合印象所绘成(图7-50)。
再后即玻璃体,为灰白色网状组织。
应用裂隙灯一般检查方法,仅能观察前1/3。
原因是光线的强度在经过角膜、前房和晶状体后,约85,被削弱,同时由于组织过于深在,观察角与投射角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不用特殊器械和方法,后部玻璃体即不能查到。
在使用光学切面进行检查时,要注意光之宽窄。
如果把光线放宽,切面之前后面均加宽;如果光线变窄,切面也立即变窄,但其深度并无改变。
例如把裂隙缩窄为0.5毫米宽时,在眼上之焦点则只有20微米。
为观察角膜或晶状体病变之细微变化或正确定位,常须使用窄的光学切面。
当利用窄光进行检查时,光线本身虽相对减弱,但由于周围背景为黑色,光线本身分散、反射均少,因而可深达眼内部,使内部组织暴露无遗。
同时窄的光学切面所以能观察详尽,与病理切片之愈薄观察愈能细致之理相同,故初学者应多练习使用窄光检查。
4(后部反光照明法(retro-illumination)本法也名澈照法(trans-i11umi-nation)。
这种方法是借后部反射回来的光线检查透明的、半透明的、常的和病理的组织。
最适于应用在角膜和晶状体。
其特点就是光焦点与显微镜焦点不在一平面上。
例如欲检查角膜病变,光线的焦点反而照射在后面不透明的组织如虹膜或混浊的晶状体上,
但显微镜的焦点仍然是在所要检查的角膜组织上,又例如欲检查晶状体前囊,反而把光线焦点照射在后囊上等。
常用这种方法来检查角膜上皮或内皮水肿、硬化的角膜新生血管、角膜后壁沉着物、云翳、血管翳和晶状体空泡等。
上述这些病变,由于在显微镜下所呈现的形态不同,可分为遮光体和分光体。
前者如色素及充满血液之角膜血管等,在使用后部反光照明法时,与一般所见不同,色素呈黑棕色,血管呈粉红色。
后者如角膜水肿、云翳和浸润等,均呈淡灰色。
此外还有所谓屈光体即能使背景缩小或改变形状者,如不含有血液的角膜血管、晶状体空泡等。
这种照明法,常用者有以下三种形式:
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
这时被检查的物体,恰居于返回光线的路线上(图7-51,52)。
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
被观察的物体,恰居于返回光线的一侧,而以无光线的区域为背景进行观察(图7-53,54)。
直接、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与角膜巩膜缘分光照明法的联合应用,把光线照射在角巩膜缘上,用来检查近角膜缘部的病变,可兼有三种方法的效用。
在使用后部反光照明法对病变进行定位时,须靠显微镜焦点的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较来进行定位。
5(镜面反光带照明法(zoneofspecularreflection)
是利用光线在射入眼球时,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所形成的表面反光区,用直接焦点照明法检查这一光亮的反光区的方法。
因所利用者为光亮增强的镜面反光区,故名镜面反光带照明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光线进入不同屈光指数的间质时,在二间质的邻近面都要形成所谓不衔接面,这种不衔接面就能发生镜面反射的作用。
如果物体表面为完全光滑者,循反光路线进行观察时,则为一完全光亮区,刺目不能查看。
如果是非完全光滑者,则一部为规则反光,使该区亮度增加,一
部为不规则反光,就可借以观察其表面之组织形态。
人体组织构造并非完全光滑者,故可使用此法进行观察。
具体方法如下:
当裂隙灯的光源自颞侧照射时,在角膜上就出现两个光亮区:
一是在鼻侧的光学切面,光亮直达虹膜或晶状体上,一是在颞侧的反光区。
这时使患者向被照射眼的颞侧稍微注视(约30?
),再把裂隙灯灯光向颞侧移动,当光学切面与反光区相重合时,检查者就立即感觉极亮的刺目光线。
这时就是正在反光路线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就可看见详细情况,例如角膜表面上之薄膜包含泪液、粘液和睑板腺分泌物等。
再变换焦点就可检查角膜后弹力膜与内皮细胞层的情况。
在内皮细胞层可看见细胞镶嵌状和Henle氏体等,在晶状体后囊比前囊看得清楚。
其他角膜和晶状体的各不衔接面也都可以进行观察,但因其反光很弱,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来作为观察(图7-55,66)。
6(间接照明法(indirect1ateralillumination)此法的主要意义是把光线照射在组织的一部分上,而观察其邻近的同一组织的另一部分。
例如把光线照射在邻近于瞳孔缘的鼻侧虹膜上而观察其邻近的组织,这样瞳孔括约肌就可被发现,虹膜上的细小出血也可看见,如果使用直接焦点照明法反而看不见。
同样情形,对角膜上皮新生血管等,也可使用这一方法(图7-57)。
除前所述者外,在检查时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例如移动光线照明法(oscillatoryillumination),即上述各方法的综合应用,利用光线移动,对易于遗漏的细微变化,也可查见。
例如用直接焦点照明法把显微镜和光线的焦点都可照射在虹膜的表面上。
为检查同一物体,而改用间接照明法时,就必须把光线的位置稍加移动,这时就由于光线的一明一暗,在对照的情况下,也可发现细微的改变。
同时在移光过程中,发现细小物体也似在移动一样,这对发现病变也有
帮助。
此外还要注意投影问题。
在使用直接焦点照明法时,在光学切面的前面,如有粘液、小异物、角膜小面、角膜云翳、血管翳或血管等,在物体后面的角膜、虹膜或晶状体上都能形成投影。
检查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现象,每可借此发现细微改变。
另外在照明装置上如有灰尘,也能造成相似的情况,但黑影随光源移动而改变位置,因此也易于鉴别。
定位法对确定病变的位置,对眼科疾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都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角膜发生浸润,由于发生在角膜深层或浅层就有不同的诊断和预后。
因此定位法是一个很有重要意义的步骤。
今列出常用方法于下:
(1)直接焦点照明法,使用窄光宽角容易辨清病变所在位置。
同时由于在检查时慢慢移动光源,直至所要检查的病变在光学切面中出现,这对了解病变所在位置的深浅和角膜厚度的变化很有帮助。
(2)改变显微镜焦点距离的方法,利用已知病变的位置,测量其他病变。
由转动显微镜螺旋的多少进行比较,可知其他病变所在的位置。
(3)镜面反光带照明法的利用,可测知病变所在的层次。
(4)平行移位定位法的利用,在检查时如果移动光源,在视野内则可见细小物体也在移动。
如果已知某点的地位,再以其与病变的地位相比较,可用其相对运动的方向定位,而决定病变在已知点之前或后。
裂隙灯显微镜下眼部正常组织的情况兹按由外向内之顺序简述如下,结膜结膜组织用一般焦点聚光放大镜检查,就可得知其梗概。
但有特殊需要时,则需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
球结膜检查较易,脸结膜和穹窿部结膜检查时,则需翻转和固定眼脸方能检查。
由于结膜是半透明组织,在白色巩膜衬托下,可以使用裂隙灯的各种照明方法,进行详细检查,使结膜、表层巩膜和巩膜的一些细微构造和病变清楚地见到。
在
角膜缘外球结膜上,不仅可以看到血液循环、血管改变(如硬化)。
结膜干燥以及色素增生等,还可在弥散光线下加用绿色滤光玻璃,使房水静脉的检出率提高。
在角膜缘部使用直接焦点照明法的窄光宽角可以形成光学切面,这对检查出结膜有无发炎、增厚、外伤、结膜下肿瘤以及巩膜结节、巩膜外伤等均有很大帮助。
在睑结膜的检查上也有很大作用,可以使结膜上的小溃疡、小异物、小结节等清楚地看到。
在鉴别诊断早期沙眼和滤泡性结膜炎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加用活体染色法,例如在结膜囊内滴入0.5,亚甲蓝溶液数滴后,可以查出神经和淋巴管。
利用裂隙灯对结膜微血管进行检查,对某些全身病的诊断和预后很有意义。
例如在退行性动脉病变患者,球结膜微血管可有管径粗细不匀,血管扭曲,局限性扩张及血液流动异常(如血细胞凝集、血流停滞或中断现象),少数病例还可查出患有血管周围水肿及小出血等。
角膜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缘时,发现巩膜与角膜之移行部位,不像一般肉眼所见透明与不透明组织之间清楚易辨,而在移行部位有栅栏状之不透明组织自巩膜伸入角膜实质内。
同时并有角膜周围血管网的存在。
由于正常情况下变异很大,有时应考虑与核黄素缺乏眼部症状鉴别(图7-58)。
正常角膜组织显微镜下可分为5层。
在使用裂隙灯检查时,如果使用宽的光学切面,就不能分出层次,只能分辨出由角膜实质分开的前明后暗的两令光带。
但如果使用窄光宽角(一般眼部检查,光线可自颞侧40?
射入,在宽角时角度可较此再增加)进行检查时,对层次的分辨就清楚多了。
上皮组织;如图7-59所示,由于光线变窄,使光学切面的二侧缘相互接近,几成一条细线,则前一光带即上皮组织所在,光带又分为两层,前一层为角膜表面的泪水、粘液等所形成的膜状
物,后一层是Bowman氏膜,中间所夹较透明的组织,即上皮组织。
正常者整齐透明、光亮,无特殊构造。
一旦发生病变,就可见到明显的变化了。
例如在角膜发生水肿、水泡等改变时,使用窄光宽角进行检查,可以发现上皮组织内出现空泡样改变。
如果使用后部反光照明法,看的更是清晰,状如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哈气水殊;角膜表层新生血管,利用这种照明法进行检查,不仅可以看清血管走行方向,还可看清血细胞在血管内循环的状态。
此外如角膜上皮剥脱、浸润、浅层溃疡等都可清楚地查出,特别是在2,荧光素染色下,看的更是明显。
对于小的角膜异物,不仅可以看出是在角膜表面或是嵌在上皮内,还可估计出穿入的深浅以及对周围组织损害的状况。
Bowman氏膜:
如前所述之后一条白线即Bowman氏膜(前弹力层),一般如无病变,则所见仅为一白线,但在角膜炎症或穿通性外伤时,则可出现皱褶或裂纹。
主质层:
几占角膜全层的最大部分。
裂隙灯下所见与组织学所见呈板层构造者不同,而是白色颗粒状组织,于其中并可见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主质层的中层,前层、后层很少。
初学者常误认其为硬化的新生血管,须加鉴别。
神经纤维须用直接焦点照明法非焦点部分方能看见,用后部反光照明法则不能看见,同时其分支呈锐角,多为二支,在分支部有时可看到结节。
硬化的血管则与此不同,多为角膜主质炎后遗留者,用后部反光照明法清楚可见,呈毛刷状或扫帚状,密集存在,与神经纤维迥然不同。
在主质层发炎时,主要改变是发生混浊、增厚以及血管新生等,可由浸润所在位置、限局性或弥漫性等不同特点,作出正确诊断。
Descemet氏膜:
在宽角窄光的光学切面最后一个光带,即相当于Descemet氏膜(后弹力层)与内皮细胞层。
用一般方法,因其为透明组织,故不能看见,但如果发生病变即可明显看出。
例如在角膜主质炎、球内手术后等可见到皱褶,在
圆锥形角膜、眼球挫伤后等可见到破裂。
此外在某些疾病,例如铜屑沉着症、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在角膜周围部可见特殊的黄绿色或青绿色色素沉着环,后者名凯一佛(Kayser-Fleischer)氏环。
内皮细胞层为一单层多角形细胞,平铺在Descement氏膜之内面,用一般照明法不能看见,必须使用镜面反光带照明法方能看清,呈青铜色花砖地样之细胞镶嵌状,中有散在之点,名Hassall-Henle氏体(见图7-56)。
在角膜主质炎和早期虹膜睫状体炎时,要出现内皮细胞水肿,其特点是在镜面反光照明法检查下,内皮细胞边界模糊不清,由于水肿使角膜后壁沉着物易于形成。
前房在角膜后光带与晶状体前光带或虹膜之间即为前房。
其深度约为3.5毫米。
如前已述,在暗室中用小孔(点)或圆柱形光线检查,正常人之前房液也可查出所谓生理性房永闪光,这种现象切勿误认系早期色素膜炎之症状。
生理性与病理性虽无明显界限,但一般病理性者除在前房内见有多数微粒游动外,且因浆液性渗出质之存在而出现乳白色光带,这与生理性者不同。
在生理性者虽有时在老年人可见极少数色素颗粒,于儿童可偶见1,2个白细胞,但绝无乳白色光带出现。
如果出现乳白色光带,并见有多数微粒运动,即属Tyndall氏征阳性,这种现象是诊断虹膜睫状体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压裂隙灯下还可见到温差对流现象,即不停运动的微粒,呈定向游动。
靠近虹膜的房水,因温度较高而上升,近角膜部分因温度较低而下降,由于这种运动关系,一部分炎症微粒即粘附在角膜后壁上,形成所谓角膜后壁沉着物。
典型位置在角膜下半部后壁上,排列成三角形,尖向瞳孔区,底向角膜卞缘,底部微粒较尖部为大。
病情严重时房水中渗出质增多,对流现象减慢,病情好转,对流加速。
虹胰在裂隙灯下虹膜为一较复杂组织,就象指纹一样,每人具有不同特点。
主要不同是颜色、表面陷凹之数目、分
布、大小和深浅、瞳孔缘部色素突出的多少、瞳孔区与睫状区的排列以及虹膜色素痣等,因而形成各种不同形象。
所以用裂隙灯检查眼部,随时皆可发现特殊形态。
用直接焦点照明法,对虹膜表面的变化进行观察,可以看得十分详细,例如当虹膜发炎时,组织纹理和色素都要出现模糊不清,甚至褪色;当炎症过后可能发生萎缩,使虹膜组织变薄,色素脱失以及虹膜后粘连等。
临床上要注意永存瞳孔膜与晶状体前囊星状色素沉着,两者都系先天异常,并非虹膜睫状体炎后遗症,这种异常在正常眼发生率可达20,。
对虹膜色素痣疑有恶性变可能时,应慎密观察,随时照像或画出形状,测出大小,以备参考。
虹膜实质是富有神经和血管的。
其中神经组织是不能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到的,血管也看不见,但在有虹膜发炎、萎缩、血管扩张或新生血管时,血管组织就可以看清了。
使用间接照明法,可以把瞳孔括约肌、虹膜出血、肿瘤或囊肿,明显地投照出来,但在棕色虹膜、色素丰富者,瞳孔括约肌不易看见。
使用由晶状体后囊反射回来的光线,对虹膜进行投照检查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虹膜孔及虹膜后层断裂。
此外如虹膜上有细小异物,根部解离,炎性结节等都可观察得十分清楚。
晶状体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是确定有无白内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晶状体本身构造较复杂,故首先应对晶状体在裂隙灯下的正常情况彻底了解,方可不致造成误诊。
由图7-50、7-60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晶状体纤维的不断增长,晶状体的正常
构造是随着人的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
晶状体前囊在窄光下是分层的,还有其他副光带出现在皮质和成人核之间,每因情况复杂易于在临床上造成误诊,现把基本情况介绍于下。
检查前先散瞳,这样可看清楚晶状体周边部的改变。
为
了能了解到混浊变化的位置,应先使用宽光对不同焦点进行观察,同时也应使用镜面反光带照明法。
在做进一步检查时,还必得应用窄光形成光学切面。
这样对晶状体缝、晶状体裂隙灯下各个光带(不衔接面)等都能看得清楚。
通过裂隙灯窄光、直接焦点定位,由前向后,成年人透明晶状体的光学切面上,所出现的各光带如下:
前囊、前皮质、前成人核、前婴儿核、前胎儿核、前及后胚胎核、后胎儿核、后婴儿核、后成人核、后皮质和后囊。
所有各层光带因年龄关系在一个晶状体内不一定都能见到,但前、后光带成人核和婴儿核,一般是可以看见的(图7-60)。
胎儿核:
由中央空隙和由前边以正Y、后边以倒Y为界的两个半月形光带所构成。
在可能情况下,如对新生儿进行裂隙灯检查,就可发现Y字形缝合几乎就在囊皮下。
中央空隙是胎生3个月前所形成的部分,也就是晶状体最早生成的部分,名胚胎核。
胎儿核的其他部分也都是在出生前形成的(图7-61)。
婴儿核和成人核:
婴儿核是由出生前至青春期所形成,检查时常不明显;成人核则是从青春期至成年期(35岁)所形成,以后逐渐发展。
从光学切面上看,成人核表面不很光滑,有时表面有空泡,起伏不平。
皮质:
是位于前囊下透明间隔下的晶状体质,是晶状体最后形成的部分,厚度随年龄不同而有改变。
在20岁的青年人,皮质约为核的1/4厚,而在70岁高龄的老人,皮质约等于核的一半厚,这是由于晶状体纤维不断增生的结果。
晶状体囊:
用一般检查方法,是不能把它分辨出为一独立组织的。
但在使用窄光直接焦点照明法时,由于光带的出现,可以把它与囊下组织分开。
如果使用镜面反光带照明法,在晶状体前后囊均可出现一种有光泽的,表面粗糙不平,状如粗面皮革的所谓鲨革(shagreen)状。
在前囊是由于晶状体前囊表面、晶状体上皮和
晶状体纤维之间的起伏不平所形成的多数小反射面所致。
在后囊则系由晶状体后囊和晶状体纤维之间起伏不平,所形成的多数小反射面所致。
在晶状体前囊表面常有棕黄色的星状细胞沉着,这是一种具有几个突起的色素细胞。
有时是单一,也有时是多数。
由于裂隙灯的使用,发现有很多的正常人具有这种改变。
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裂隙 显微镜 检查法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