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docx
- 文档编号:933224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3.28KB
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docx
《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上海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及上海市《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产业能级提升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本市工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按照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总体部署,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信息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主线,全面推进信息化在产业发展各领域的渗透应用。
上海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构建完善了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格局,信息化对提升产业能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作用显现。
2010年,上海“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2.3,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两化”融合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通过“两化”融合激发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等环节的自主创新活力,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发展。
航空、汽车、船舶企业产品数字化协同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钢铁、装备、石化等企业利用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集团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跨地区、多制造基地的协同制造和经营管理;中小企业利用各类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增加;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施了能源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
(二)信息技术在产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上海产业能级提升
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带动工业企业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
产业龙头企业信息化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促进了产业链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上海实现工业总产值31039亿元,工业增加值645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9%和55.4%;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民用航空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6958亿元,增幅高于工业增长。
图1上海2006-2010年工业发展情况
(三)“两化”融合带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优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深入应用,加快了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了服务经济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2010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全市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532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25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176.2%、161.9%;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应用的技术研发、试点推广和产业布局。
(四)“两化”融合综合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支撑了企业“两化”融合实践
“两化”融合推进机制日益完善,探索建立了市区两级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设立了“两化”融合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基本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了《关于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产业能级提升的实施意见》及《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行动计划(2009-2011)》等政策文件。
标准建设取得突破,建立“两化”融合评估体系,推动企业信息化、园区信息化等标准制定。
公共服务能级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促进、软件测评、信息安全测评、超级计算、数字认证、能效监控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宣传培训初具成效,上海成为国家“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了“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训工程。
过去的五年,上海“两化”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由“规划布局、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整体提升”转变。
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企业“两化”融合主体作用有待加强,骨干企业利用信息化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作用有待挖掘,大型企业的管理体制与“两化”深度融合要求存在差距,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和意识不足;二是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尚存差距,IT企业在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两化”融合的产学研用机制还需完善;三是“两化”融合基础环境和综合配套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两化”融合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宣传培训等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二、“十二五”面临的环境和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两化”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更大的机遇。
(一)新的技术革命给“两化”融合注入新动力
全球经济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向好,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萌生。
以下一代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将带动工业设计、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智慧地球”等新概念拓展了信息技术的创新空间,给“两化”深度融合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
(二)产业转型升级向“两化”融合提出新需求
“十二五”期间,上海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思路,要率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此过程中,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为迫切,知识经济特点更为明显,绿色经济更加受到关注。
将信息化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到工业化过程中,带动工业生产服务化、个性化、知识化、低碳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对“两化”融合提出了新需求。
(三)信息化深化应用为“两化”融合增添新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能级自发需求的日益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两间之间的关系由互为外在驱动转为互为内在需求,这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面的应用。
广度上,局部应用将转变为全面高水平应用;深度上,单个企业信息化将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应用,进而不断推动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集群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主动适应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技术融合促提质,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渗透和覆盖,推动产品智能化、研发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网络化,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以产业融合促转型,推进供应链协同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催生新兴产业门类,助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基本原则
——国家战略与地方需要相结合。
主动衔接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专项工作的推进,根据上海产业步入发展调整中提升的新阶段的实际需要,形成符合时代特征、产业特色、上海特点的“两化”融合推进模式。
——分类指导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继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征和产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信息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推进“两化”融合向广度延伸和深度拓展,着眼产业发展共性需求,着力完善基础环境、攻克共性技术、打造公共平台。
——示范引领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聚焦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现关键技术、重要环节的率先突破,形成具有推广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形成由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推进格局,进而提升产业整体能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内部集聚与区域辐射相结合。
在全市范围内凝聚政府资源,集中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夯实全社会合力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格局;加快“两化”融合技术产品化、成果市场化、理念商业化、产业多元化和自主创新成果专利化,在“两化”融合领域形成上海服务长三角乃至辐射全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上海基本确立以“两化”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全面渗透和高水平应用,“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作用明显增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上海基本形成适合特大型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成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之一。
——基础环境。
“两化”融合基础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两化”融合公共支撑体系框架。
到“十二五”期末,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互联网国际、省际出口带宽增长5倍以上,无线宽带接入基本实现全覆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安全、人才培训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数字园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建成20个“数字园区”。
——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创新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集成与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十二五”期末,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左右,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000亿元。
大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实现业务流程协同的比例达到60%;中小企业自动化生产装备普及率达到42%,应用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5%。
——社会经济效益。
“两化”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及二三产业联动的作用增强,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实现上海节能减排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上海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国家和本市下达目标,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
表1:
“十二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15年
发展指数
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
无量纲
预期性
85
基础环境
2
互联网国际、省际出口带宽
Tbps
预期性
增长5倍
3
无线宽带接入覆盖率
%
预期性
>90
4
数字园区
个
预期性
20
创新应用
5
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预期性
1.5左右
6
电子商务年交易额
亿元
预期性
12000
7
大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覆盖率
%
预期性
100
8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普及率
%
预期性
>65
社会经济效益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亿元
预期性
比2010年翻一番
10
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
亿元
预期性
6000
11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营业收入
亿元
预期性
比2010年翻一番
12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约束性
完成国家和本市下达目标
四、“十二五”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按照“应用导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环境优化”的基本思路,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核心区域和关键领域四个层面,着力推进五方面具体任务,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夯实“两化”融合基础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类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实践,提高和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网络,支持IT企业开发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化产品;对于大型企业,鼓励企业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数据挖掘系统、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加快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
(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加快上海工业转型提质
立足支柱产业,着眼骨干企业,带动全行业“两化”融合发展。
以研制和发展大型客机重大专项为牵引,推进大型客机、支线飞机、商用飞机发动机和主要机载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客户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钢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工艺集成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环保的钢铁生产体系建设;加快石油化工行业工艺、装备和管控信息化,提高生产安全、节能、绿色、精细水平;围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汽车研发生产信息化全覆盖,发展汽车电子,推进车联网应用;以发展新能源装备和先进重大装备为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集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依托长兴岛、外高桥等造船基地,推进数字化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在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在产品设计、品牌服务、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消费品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三)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升级,加快构建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围绕“四个中心”建设需求,推进信息技术在金融、物流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服务行业的应用,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金融服务业信息化应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金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培育行业性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推动手机支付、网络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新型支付渠道的建设;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在物流企业中推广空间信息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新模式,深入推进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西北综合等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工程总承包、产品租赁、产品远程监测与维护等业务,带动相关信息服务业发展。
(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两化”融合带动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
推动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整机与芯片联动”,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开发适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船舶、装备等行业的嵌入式芯片和系统。
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交通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核心嵌入式软件平台;突破微型智能传感、虚拟工厂模型和仿真平台等关键技术;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增值业务、云计算技术和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IT企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和产业化。
推进物联网在设备远程监控及检修、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产业化。
(五)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优化企业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工业生产效益,促进节能减排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工业生产流程中的能源优化、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增效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应用;以冶金、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建立和改造能源管理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能源输配和消耗的监控;推进上海能效监控平台后继工程建设,完善平台的预测预警功能,实现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加快信息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建立食品追溯信息系统,加强危险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监管。
五、重点工程
1.产品智能化提升工程
通过加快嵌入式系统芯片、可编程控制器等智能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应用,提升工业产品质量。
——智能装备。
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轻型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的发展。
——智能产品。
提升客机、汽车、高附加值船舶等大型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发展智能电梯、智能家居、数字会议桌面终端等新型智能产品。
——智能仪表。
以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为重点,研发智能电表、智能化检测仪器、智能控制器等产品。
2.工业研发设计创新工程
促进产品研发设计的虚拟化、协同化和个性化,提升上海工业设计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
——先进设计技术应用。
以汽车、装备、造船、客机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加快三维CAD、虚拟仿真、数字模型、虚拟制造等先进研发技术的普及应用。
——研发集成和协同设计。
加快船舶、汽车、客机制造等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的综合集成,完善企业间协同设计体系,加快普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
——个性化设计。
完善服装、家具等行业的个性化设计体系,建立和普及用户广泛参与的设计模式。
——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大型骨干制造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整合工业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的资源,推进建立企业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行业级设计研发和试验验证服务平台。
3.产业链协同促进工程
促进骨干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促进企业生产管理集成。
在装备、汽车、飞机等离散制造行业中,深化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物料管理等环节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在钢铁、石化、医药等连续制造行业,推广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分散控制系统(DCS)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促进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协同。
以提升汽车、航空、装备、造船等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跨企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和深化。
——促进企业跨地域、国际化经营。
支持企业建设跨部门、跨地域的集团一体化管控系统、集团级数据中心和商务智能系统;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跨国运营平台建设,建立全球协同的经营管理系统。
4.绿色生产推广工程
推广信息技术在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
以钢铁、石化等行业为重点,推广分散控制系统(DCS)、能源集成优化系统等技术的普及,建立和改造能源管理中心、环境监测中心;加快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回收、产品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的应用。
——安全生产信息化。
支持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事故监测等系统,研发本质安全型产品;建立针对肉禽、蛋奶、果蔬等鲜活食品的安全控制与追溯信息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5.制造业服务化引导工程
引导制造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工程总承包。
围绕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设施维护和管理运维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
——远程监测和维护。
运用设备感知、无线宽带等信息技术,实施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型设备远程MRO(维护、维修、大修)支撑系统,提高企业的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精益维护能力。
——品牌运营管理。
以服装、食品、轻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品牌管理支撑技术和系统研究与应用。
6.工业软件振兴工程
加强技术攻关,拓展应用领域,不断自主创新,全面提高本市工业软件的研发能力,实现产业提升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重要工业软件研发。
聚集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装备、仪器仪表、航空、船舶等领域,重点研发智能化控制系统、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系统、数字化试验仿真系统、客户服务应用系统、异地并行协同精益制造系统、绿色制造系统。
——完善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公共平台。
建设行业性仿真测试验证、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嵌入式软件研制平台;依托本市骨干企业建立面向行业的工业软件工程中心和产业联盟。
7.电子商务扶持工程
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支持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亚太地区电子商务中心。
——推动钢铁、食品、服装等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重点发展钢材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制造业共享式电子采购平台、钢铁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供应链在线融资平台、第三方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国际贸易服务平台;
——开展电子商务“双推”工作。
结合中小企业需求,聚焦本市重点产业发展领域,遴选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8.物联网应用推广工程
鼓励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加快物联网应用模式创新和产业化。
——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各领域中的应用。
以装备、汽车、客机制造、石化、食品等行业为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物料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型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生产过程智能管理与控制、危化品管理和环境监测、车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
——推广物联网技术在港口和园区的应用。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货物运输、码头作业、堆场作业、物流装备作业等活动中的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各产业园区的楼宇管理、安全监管、公共设施监控、园区一卡通等领域中的应用。
9.数字园区建设工程
打造一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水平、高服务能力的“三高”数字园区,带动园区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提升,促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
——进一步完善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行集约化建设模式,鼓励电信运营商根据产业园区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信息化配套建设,加快TD-LTE在园区内的应用。
——加强园区管理信息化。
推广智能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安全技防与应急响应系统等在产业园区中的建设应用,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推进园区公共服务信息化。
鼓励园区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化外包服务,提升为入驻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能力。
——加快数字园区品牌建设。
推广数字化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标准,开展园区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
六、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两化”融合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地,争取国家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鼓励并支持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相关专项资金支持。
完善本市推进“两化”融合政策措施,制订符合行业特色、企业需求的专项推进政策,合理调配各项扶持资金,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的投入。
2.加强“两化”融合示范推广
推进区县“两化”融合,选择应用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县)建立10个“两化”融合实践区(县),明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区县的“主战场”作用。
加大“两化”融合项目支持力度,在钢铁、石化、船舶、汽车、装备、航空、消费品、信息、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遴选100个“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树立“两化”融合典型示范,结合“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科技小巨人”的推进工作,培育1000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3.开展“两化”融合人才培训
分类分层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育新一代产业大军。
面向政府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普及“两化”融合发展理念,提高管理层面推动“两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面向专业技术人员,以先进技术、应用实例教学为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熟悉工业技术,工业技术人才熟悉信息技术;建设一批以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两化”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和以第三方培训机构为依托的“两化”融合专业培训机构;引进信息化与工业化高端人才,定期评选“两化”融合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
4.健全“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支撑,相关公共机构为依托,打造行业性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
鼓励大型企业自营信息化平台剥离后发展面向行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
推进云计算、电子支付、信用服务等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等专业公共服务机构发展,提高技术服务、咨询培训、融资担保、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两化”融合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本市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机构的作用,促进产学研联动。
5.优化“两化”融合发展环境
不断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能级,优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信息化 工业化 深度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