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通知单、报告册(内容完整).docx
- 文档编号:931472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9.38KB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通知单、报告册(内容完整).docx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通知单、报告册(内容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通知单、报告册(内容完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滚小球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带有凹槽的轨道或斜面、玻璃球、毛巾或绒布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滚小球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有所发现。
实验器材
带有凹槽的轨道或斜面、玻璃球、毛巾或绒布
实验原理
观察比较
实验步骤
1、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
2、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3、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绿点和红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实验记录
1、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距离是10厘米;
2、有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距离是8厘米;
3、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绿点和红点往下滚,距离都比原来大。
实验结论
或结果
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越高,滚动的距离越远。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自制铅笔加长器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
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自制铅笔加长器
实验目的
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并不断改进。
实验器材
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实验原理
动手制作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吸管直接套在铅笔的一端;
2、利用一次性筷子、小木棒和铅笔头用胶带粘接,形成加长笔杆;
3、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
实验记录
1、带吸管来的同学选择合适的吸管直接套在铅笔的一端,制作加长器;
2、带一次性筷子、小木棒的,用带来的材料和铅笔头用胶带粘接,给铅笔加长;
3、其他同学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
实验结论
或结果
通过实验,让同学们都能利用身边的简单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红墨水、量筒、抹布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实验器材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红墨水、量筒、抹布
实验原理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
实验步骤
出示两个瓶子:
一个细而高,一个粗而矮,瓶中装有高度不同的染色水。
方法一:
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二:
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三:
找两个同样的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实验记录
1、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瓶子,高瓶子装不下;
2、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瓶子,矮瓶子没装满;
3、用两个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矮瓶子里的水比高瓶子里的多。
实验结论
或结果
从过程中知道规则:
不大声吵闹、听从指挥、有序操作、不争抢器材、材料轻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演示
分组实验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先闻盒子里水果的气味,再尝它的味道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柠檬、苹果、桔子等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大家来品茶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菊花茶、绿茶、红茶、热水、纸杯7个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大家来品茶
实验目的
知道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实验器材
菊花茶、绿茶、红茶、热水、纸杯18个
实验原理
观察品尝
实验步骤
1、每组3个纸杯,分别放入菊花茶、绿茶、红茶,让学生观察3种茶的不同;
2、在三个纸杯里加入热水,等待茶叶泡开,观察水的颜色;
3、闻一闻三种茶的味道,说说有什么不同;
4、品尝味道并加以描述和记忆。
实验记录
1、学生观察,3种茶的颜色和形状不同;
2、茶叶泡开后3种茶水的颜色不同,散发的气味也不同;
3、3种茶的味道也不同。
实验结论
或结果
(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注意:
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观察蜡烛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观察蜡烛
实验目的
知道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实验器材
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实验原理
感官发现
实验步骤
1、一起来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从颜色、形状、粗细……说有特点(用眼睛)
2.出示点燃的蜡烛并观察。
(从火苗的形状和颜色、发出的气味、手的感受、看到什么说特点。
)
3、吹灭蜡烛,然后用“扇闻法”去闻一闻蜡烛气味。
实验记录
1、一起来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说颜色、形状、粗细)
2、点燃的蜡烛,有红色火苗、发出气味、手靠近有热感,看到有蜡油
(注意:
点燃的蜡烛要用手背靠近火焰,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不能直接去闻也不要随意吹灭蜡烛)。
3、吹灭蜡烛,然后用“扇闻法”去闻一闻蜡烛气味。
实验结论
或结果
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多种感官参与才能完成。
注意:
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观察大拇指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观察大拇指
实验目的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实验器材
放大镜
实验原理
观察
实验步骤
1、出示放大镜,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强调:
在使用放大镜时,不得用放大镜看太阳。
)
2、学生观察左手大拇指指纹。
3、认识指纹的三种常见形状。
实验记录
1、指导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生观察左手大拇指指纹。
说说看到什么,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3、认识指纹的三种常见形状:
斗形纹、弓型纹、箕形纹。
实验结论
或结果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听心跳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听诊器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学科科学
年级
一年级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5人
授课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听心跳
实验目的
利用工具可以更清楚认识到事物的细节。
实验器材
听诊器
实验原理
观察、对比
实验步骤
1、同桌用耳朵互相心跳,描述听到的声音。
2、认识工具:
听诊器,说明使用方法。
3、活动:
请同桌之间试着用听诊器听心跳,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与用耳朵听比有什么不同。
实验记录
1、用耳朵听同桌的心跳,听到像轻微的“咚咚咚”的声音,有的听不清。
2、同桌之间试着用听诊器听心跳,各小组汇报:
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大,有节奏,听得很清楚。
实验结论
或结果
利用听诊器后,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演示
分组实验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玩碰碰球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牛顿摆(5球)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实验教学通知单
年级
一年级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
学科
科学
分组数
6
学生数
38
实验内容
解暗箱
实验所需
主要器材
和药品
小暗盒7个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二)班第6节
任课教师
交表时间
年月日
实验教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一年级 科学 上册 实验 通知单 报告 内容 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