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三维内容.docx
- 文档编号:931275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31.40KB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三维内容.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三维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三维内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三维内容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必考内容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3)海陆位置:
南面是印度洋、北面是北冰洋、东面是太平洋。
2、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4、分区:
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
5、居民生活的差异: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炎热干旱的特点;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的特点;
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寒冷的特点;
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湿热的特点。
第二节自然环境
6、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7、亚洲河流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
流入太平洋
黄河
流入太平洋
湄公河
流入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流入北冰洋
恒河
流入印度洋
印度河
流入印度洋
8、亚洲气候特点:
①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9、亚洲的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10、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首都:
东京)
1、海陆位置: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2、组成:
由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日本海岸线特点: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多火山、地震:
原因: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4、地形:
(1)特点: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3)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5、气候类型: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6、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发展的特点:
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以“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
(1)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
答:
①日本地域狭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水力资源丰富),③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
(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①地域狭小,②资源贫乏,③国内市场有限。
(3)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
①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②劳动力素质高;③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7、工业分布: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
1、地理位置:
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组成:
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国家:
共有11个:
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
缅甸、老挝、越南;
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
3、马六甲海峡:
(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a、b之间)
(2)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4、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5、农业生产:
(1)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2)热带作物: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油棕(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3)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①泰国、越南、缅甸—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②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③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④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6、中南半岛的地形: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
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
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8、旅游: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印度(首都:
新德里)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这里有著名的建筑:
泰姬陵
2、位置:
主要位于热带。
3、地形: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5、气候:
(1)气候类型:
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
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6、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
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一旱季时的盛行风向图二雨季时的盛行风向
风向
由何地吹来
性质
时期
图一
东北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图二
西南风
由海洋吹向陆地
暖湿
雨季(每年6月—9月)
7、印度的农业: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印度的工业,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第四节俄罗斯(首都:
莫斯科)
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1)纬度位置:
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大洲与半球:
跨亚欧两洲(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
(3)海陆位置:
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
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2、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特点: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3、地形:
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
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主要分界线:
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
山地:
C6—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4、河流与湖泊:
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伏尔加”,注入里海,属内流河。
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称为“五海通航”;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
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主要矿产有: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
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
6、工业特点:
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主要工业区有:
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8、交通:
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10、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范围:
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以及北非的埃及。
2、重要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
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
(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3、丰富的石油资源:
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②石油分布: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主要的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⑤石油输出路线:
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B: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4、匮乏的水资源:
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1)纬度位置:
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
大部分位于热带。
(2)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3)河流:
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5、文化差异: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着“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战争的导火索。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南临地中海,约占欧洲面积的一半。
2、国家:
(1)本区有30多个国家,最大的是法国,最小的是梵蒂冈(也是世界最小)
(2)本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3)首都: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瑞士---伯尔尼;意大利---罗马。
(4)欧洲西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
2、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附: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
4、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
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5、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
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
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6、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记住: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7、繁荣的旅游业:
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
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位置:
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处于低纬度地区,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热带大陆。
2、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气候与传统民居的关系。
3、地形:
以高原为主,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高原大陆
(记住:
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称为赤道雪峰)
4、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5、迅速发展的经济
(1)矿产资源丰富:
如黄金、金刚石、石油、铜等。
(2)动植物资源丰富:
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香蕉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①单一商品经济的弊端:
a、资源及利润的流失;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的、被剥削的不利地位;
c、工业得不到快速发展;d、国力薄弱。
②形成原因:
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③出路:
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
6、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
(2)粮食问题:
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
(3)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解决措施:
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④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第四节澳大利亚(首都:
堪培拉)
1、澳大利亚四个别称:
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②无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敌;③气候温和,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④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及条件)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
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5、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6、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1)位置: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中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与亚洲相望。
(2)地形:
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
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3)河流、湖泊:
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地势最低处有北艾尔湖。
(记住:
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尼亚岛。
)
(4)气候:
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5)环境与农牧业:
①地形与农牧业:
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②气候与农牧业:
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
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7、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记住主要城市在图中的位置)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首都:
华盛顿)
1、美国概况:
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和二个特区,
海外州是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
州。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
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本土
西临
—太平洋,东临
—大西洋,南临
—墨西哥湾,北
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
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移民国家:
外来移民大汇集。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
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
3、农业特点:
专业化、机械化、高效率、产量大、商品率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地区专业化的好处: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地形:
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6、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
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
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
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7、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形成原因
乳畜带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玉米带
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
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已经衰落。
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小麦带
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良好的条件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亚热带作物带
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8、美国的工业
(1)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
(2)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3)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主要资源
运输条件
主要部门
主要城市
东北地区
煤、铁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乳畜带,提供食物)
钢铁、汽车、化学
纽约、华盛顿、
芝加哥、底特律
西部地区
森林、金矿
太平洋沿岸的良港和贯穿美国东西的铁路等
飞机、电子等
旧金山、洛杉矶、
西雅图(飞机)
南部地区
石油
墨西哥湾的港口和便利的铁路运输
石油、宇航
休斯顿、亚特兰大、新奥尔良
第二节巴西(首都:
巴西利亚)
1、概况: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居世界第五位,
巴西的土著居民:
印第安人(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居民:
白种人(一半)、混血种人(40%)、黑种(6%)人构成。
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2、位置: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东临大西洋。
西部是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
3、巴西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
最大的高原—B巴西高原;
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亚马孙河。
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
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记住: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气候: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在非洲)
5、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发展条件:
①矿产丰富: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伊塔比拉铁矿
②农产丰富:
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
③能源:
水能(尹泰普水电站——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在巴西和巴拉圭交界)
(2)工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原因:
工业分布靠近源料产地)
(3)工业部门: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农业:
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
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6、人口和城市: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
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巴西利亚—首都。
里约热内卢
7、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绿肺”。
(1)热带雨林的作用:
①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②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④调节全球气候;⑤提供木材;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雨林受破坏的原因:
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
(3)带来环境问题:
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4)保护措施:
①禁止乱砍滥伐森林;②建立保护区;③全世界共同保护。
1、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第十章极地地区
名称
范围
中心
代表动物
特殊名称
南极地区
南纬66.5°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下册 知识点 归纳 三维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