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方法及案例.docx
- 文档编号:9312750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4.92KB
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方法及案例.docx
《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方法及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方法及案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方法及案例
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
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料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生活福利、车辆、安全卫生等。
1、明确岗位职责。
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和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为行政部门就要按岗位职责明确分工,保证每项工作有人抓。
2、加强沟通。
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
与上级沟通主要是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图,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
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
与外界沟通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提供给管理者。
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外部信息具体包括: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习惯、风俗、时尚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
内部信息具体包括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产销状况;采购、库存信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才资源等。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发展变化和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变化。
4、培育传播企业文化。
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管理。
公司“诚信、友善、宽容”的企业文化很具特色,很有代表性,非常符合企业的特点。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文体的建设包括:
(1)组织结构清晰,战略导向明确。
分工明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不仅应该有近期目标,更要有远期规划。
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近、远期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团结的团队。
(2)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
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使任何人员能上能下。
(3)注重企业形象建设。
包括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
物质形象包括司容、司貌、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设施等。
精神形象包括员工精神面貌、企业风格、人文环境等。
让工作“生活化”。
(4)重视人才,用企业的发展凝聚人,用榜样激励人,用员工成才教育人。
企业在给员工发展空间的同时,注重提供给员工再学习机会。
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每个员工都能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对公司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踏踏实实执行。
(完善成熟的制度有了,即定目标有了,关键就是要做好)。
要做好执行需要注意:
(1)什么事情该做,该怎么做。
(2)如何更好更快完成该做的事情。
(3)清除所有障碍。
(4)形成企业执行的制度和文化,让执行影响到每个员工。
只要我们把行政管理工作做到位、做深入、做细致,每个人都来参与管理,那么,公司会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
企业行政管理的案例
1、举例说明你遇到或解决的行政法律问题。
答:
我市市区北部有一处新建住宅小区紫溪花园,前期销售的多层住宅由新都置业房地产公司开发,其最南面一排多层售楼时宣传,前方是有大面积绿化、景观的别墅区,因此每平方售价比后排的同层次同户型住宅贵180元。
后来这些业主发现,由于市政府控制别墅建设等原因,前方规划改变,由城投集团开发了高层建筑。
业主开始不断上访,要求至少赔偿景观费的双倍,因为没有景观的话他们根本不会买这个房子;城投集团由于间距、光照等参数均符合国家规定,审批手续完备,不同意赔偿;而新都置业认为是政策不可抗力,规划变更他们也没办法。
几番交涉之后,开发商同意赔付140元每平方,这与业主的要求相去甚远,目前上访仍在继续。
同时我找了相关的案例予以参考:
案由:
新建商务楼与李家住宅相距仅两米,不符合规范,要求撤消该商务楼的规划许可证
判决:
该规划许可行为违法,奉贤县(现为区)规划局应对居民采取补救措施
上海市奉贤县李荣海一家购买了“浦江花园”两套商品房,1999年5月,房产商交房。
但待他们2000年入住时,旁边建起一栋两层的商务楼。
商务楼与住宅楼垂直,两栋楼的间距最近处只有两米,李荣海购买的住房又分别是底层和二层,从他们家西侧窗望出去,就是对面的卫生间和厨房,有脱排油烟机、煤气罐,还有高压线,既不雅观、也不安全,日照、通风也受到影响,一家人感到十分不便。
他们了解到,是奉贤县规划局在1999年7月给了房产商建造这栋商务楼的规划许可证。
“这样的间距本身就违反了有关规定,肯定是不对的”,于是,李荣海家将奉贤县规划局告上了法庭。
在一审中,奉贤县规划局以这样的理由辩解:
两栋楼原来设计为“T形垂直相连或相嵌结构,后来出于对房屋结构的考虑,才同意他们将两栋楼分离,留出2米空隙作为施工便道,因此给房产商颁发了《建设规划许可证》。
法院采纳了规划局的意见,驳回了李荣海一家的诉请。
李家不服,上诉到上海市一中院。
在二审中,法院认为,规划局提出“施工便道”这一辩解理由,未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不能采纳。
按照《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间距,东西向的间距,郊县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0.8倍。
李荣海所在的住宅楼有6层,高度的0.8倍显然远大于2米。
规划局规划许可这两栋楼间距仅为2米,明显违法。
2001年10月,上海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
撤消原判,确认规划局颁发规划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规划局应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这起“民告官”的官司,以规划局败诉告终。
分析:
近年来,由于居民住宅通风、采光问题引起的居民与房产商甚至规划局的纠纷时有耳闻。
这类官司,一头连着周围居民的基本民事权益,一头连着房产开发单位的重大经济利益,审理中往往陷入两难。
如上述案例,商务楼既已建成,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规划许可行为违法,应该重做或者撤消,那么,这一整栋商务楼都得拆除,损失可想而知。
而假如真正做出这样的判决,实际执行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高人民法院曾对执行《行政诉讼法》作出若干司法解释,其中第58条规定,撤消违法行政行为将给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可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此案的判决,根据的就是这条司法解释。
这样,既能保证原告的权益,又能把被告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这样的判决,也确立了在处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违法案件中,可以采取“确认违法、责令补救”这一变通的判决形式,为今后这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借鉴。
但是该司法解释规定的“确认违法,责令补救”这种判决方式对权利的确认比较抽象,因此,胜诉方要获得实际“补救”还有难度。
再思考:
奉贤的案例曲直较为明显,但像我所述的争议,集约土地利用、控制别墅类高档房产建设、增加普通住宅供应,是市政府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目标,在间距、光照等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很难说有何不妥;而业主甚至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每平方增加的这180元,是用来保证前方应当建造没有视线遮挡的别墅,因为这不过是楼市火爆时期房产商的口头宣传,楼书、广告上都没有明显标注;正是因为于情有理、于法无据,业主只能通过拉标语抗议、阻碍施工、不断上访等方法寻求解决,可能会酿成聚众闹事等恶性事件。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这类问题,应有法律进一步规范。
2/请结合实际,谈谈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
行政管理就是通过行政机关对国家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的各方面社会事物的管理。
行政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作用。
根据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的任务来看,我国行政管理的的作用主要有:
组织经济文化建设、保卫国家和保护人民、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
建国以来,我国在改革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确实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也确有一些长处。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很不完善的,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弊端:
从权力配置关系方面看,权力过分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和基层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从行政组织方面看,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缺乏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和划分,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管理职能交叉,造成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从行政立法方面看,法律制度极不完备,更缺乏依法行政的强有力的机制,重人治而轻法治。
从干部人事制度看,人事管理的制度化程度低,也缺乏有力的法制监督,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成为终身制。
现行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障碍,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严重障碍,必须进行改革。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如何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各地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大胆尝试,如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的新陈代谢功能,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本质要求。
近几年,我市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正常退出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开展领导干部正常退出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解决。
一些干部受“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一旦降免职,就断了前程,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实生活中,“不犯错误不让位”的现象,使得原本正常的“下”的干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被调整后感到面子上过不去。
特别是我们过多地宣传“优胜劣汰”,无形中使人产生上的是能人,下的是庸才的想法,对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建立造成舆论上的负面效应。
还有,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干部一旦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相关待遇取消,物质收入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难度。
2、标准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够强。
现职机关干部大多数认为,影响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标准不够科学、准确。
目前,对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有了一些原则性的标准,但还不很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对一些具体工作中的问题难以把握。
3、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备。
长期以来,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没有分层次、分类别提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干部考察中不能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准确评价干部的胜任度比较困难。
特别是如何明确界定干部的潜在实绩和明显实绩、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历史成绩和现实成绩方面还存在难度。
评价不准确,就难使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得心服口服。
另外,对调整下来的干部妥善安置的相关政策滞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正常退出。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是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一些规定,特别是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办法等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干部能上能下的认识,尤其是加深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识,正确看待干部的升降调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荣辱观,使能上能下成为干部职务正常调整和变动的一个动态概念,正确对待个人的升降进出。
三是加强对降免干部的教育,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从多方面加以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2、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研究和制定科学的、统一的、有实践基础的岗位目标职责,为干部能上能下明确考核的依据。
二是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考核,在考核中不能游离于岗位职责目标和实践之外,以保证能全面考核干部,准确、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
三是要改进干部实绩考核的方法。
考核干部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考核的质量,而考核的质量又是决定干部称职与不称职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干部考评工作应努力扩大民主程度,充分走群众路线,增加考核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切实增加透明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领导干部力度,疏通干部“上”和“下”的渠道。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能“上“和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把好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
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让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不胜任现职者在竞争中让岗。
3、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推进领导干部正常退出。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职务任期制。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辞职制。
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任职试用期、任前公示、经济责任审计、考核反馈、待岗培训、谈心谈话戒勉等制度,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配套。
行政管理相关知识: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
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
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
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
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
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公共策略的制定: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
即指出要将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
第二,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
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
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
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第三,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
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
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
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第五,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行政管理学相关知识: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行政管理的多种含义:
①行政的初始含义:
指对事务的治理和执行
②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
Ⅰ最广义的:
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Ⅱ广义的:
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Ⅲ狭义的:
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2.行政管理的特点:
①执行性②政治性③权威性
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含义)及其要点:
研究对象(含义):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要点:
①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在我国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②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④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⑤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⑤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4.行政权力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特点:
①是一种公共权力
②具有合法性
③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
④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
⑤具有“一元性”
5.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总论。
包括绪论、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
②主体论。
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和机关行政
③过程论。
包括行政对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和行政监督
④保障论。
包括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和行政道德
④目的论。
包括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
源于两方面力量的推动
①政府职能的发展
②政府体制的改革
2.现代意义上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威尔逊。
1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
3.威尔逊对行政科学的贡献:
①提出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认为政府管理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执行和行政管理上
②威尔逊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指出了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并力图找出行政管理的规律
4.古德诺对行政学的贡献:
1900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了政治、行政两分法
5.怀特对行政学的贡献:
1926出版了《行政学导论》,这是美国第一本行政管理学的教科书,是宣告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权威著作
6.泰罗的《科学管理》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管理过程论
韦伯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提出“理想型官僚组织体系论”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新特点:
①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方兴未艾
②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③研究内容和方法更结合现实
8.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学著作:
1935年张金鉴的《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9.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①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效率
③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
2.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调查研究法
③案例分析法
④历史研究法
⑤比较研究法
3.从早期到现在研究方法的研究:
①从演绎研究到归纳研究
②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③从单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
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关系P13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
1.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指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的所有外部因素;②指行政活动内部系统的相关因素
2.行政管理的类型:
①从总体范围、规模和层次上分,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行政环境
Ⅰ宏观行政环境:
指对公共行政活动的影响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制约和影响着公共行政的总体活动和方向。
是行政环境的基础,包括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Ⅱ中观行政环境:
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
Ⅲ微观行政环境:
指行政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
②从内容上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③从管辖区域上分,可分为国际和国内行政环境,也可分为中央和地方行政环境
④从不同结果程度上分,可分为良性结果、恶性结果以及良性与恶性互相兼有的行政环境
3.行政环境的特点:
①主导性
②联系性
③综合性
④层次性
⑤变异性
4.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
行政环境问题是行政生态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学提出的新课题。
高斯首先提出并予以研究,分别于1936和1947年发表了《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和《政府生态学》;里格斯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和《公共行政生态学》
5.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
②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
④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6.美国行政学者里格斯的行政生态模式:
①融合型:
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②衍射型:
衍射型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③棱柱型:
棱柱型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模式
7.行政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①社会环境的行政研究
②文化环境的行政研究
③心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④生理环境的行政研究
8.用里格斯提出的行政生态模式分析我国的行政形态P22
第二节行政环境要素
1.行政环境要素:
包括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
2.自然环境的含义:
指围绕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是行政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前提,是行政活动的空间和工作范围
3.与行政活动关系较为密切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
地理状况、人口分布和人工生态系统
4.自然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①自然环境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自然环境给社会生产和生活以一定的影响
③行政管理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5.经济环境的含义:
经济环境包括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两个方面。
6.政治环境的含义:
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政权制度和政党制度两个方面;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
7.文化环境的含义:
文化环境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态度、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程度和趋向。
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思想道理状况和科学文化状况,以及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
8.国际环境的含义:
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国际经济环境总的趋势是:
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正朝着高度和深度发展
②国际政治环境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③国际自然环境的状况是:
污染和破坏情况令人担忧;治理环境的任务相当艰巨;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①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良性行政环境可以为行政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恶性行政环境则会对行政管理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②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
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作用有正、负之分。
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是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行政系统在接受到行政环境的要求、支持和反对之后,会对行政管理进行调整、改变、修订、增加活动,使之与行政环境的关系更为协调、和谐,以取得行政环境更大的支持。
2.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制约的三种基本形式:
①要求(具有多样性)②支持(积极反映)③反对(消极反映)
3.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制约的表现:
①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②行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③行政环境影响行政体制和机构建设
④行政环境影响行政过程
4.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行政管理 系统 方法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