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概述.docx
- 文档编号:931102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33KB
思维概述.docx
《思维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维概述
思维概述
、什么是思维
人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的共同之处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们的差异在于,感觉和知觉是当事物的个别属性或具体事物及外部联系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脑所作出的反映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它们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
而思维是人脑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内部规律性的反映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比如,我们看到过或使用过各种各样的铅笔,对铅笔产生过知觉,有过感性认识。
当有人问:
“什么是铅笔?
”我们就要进行思索,抛开那些非铅笔所必备的属性,如颜色、长短、粗细、形状、表面质地等特点,找出凡是铅笔都有的一般特点,即中间有铅芯的一种书写工具。
这样就把铅笔和毛笔、钢笔等其他书写工具以及各种非书写工具区别开来,找到了铅笔的本质。
这种进行思索、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思维。
又譬如,人们注意到每次月亮四周出现光圈(即所谓“月晕”),就会“刮风”,柱子的
石座(即所谓“础”)每次“潮湿”就要“下雨”,从而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这种对于月晕和起风、柱子石座潮湿和下雨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思索,认识事物之间必然联系或规律性的过程,也就是思维。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反映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一)思维的间接性所谓间接性,就是通过其他事物的媒介,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
也就是说,通过已知的事物属性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那些没有直接感知的,或根本不可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属性和规律性联系。
例如,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
这时,人们并没有直接感知到下雨,而是通过地面潮湿这个媒介,间接推断出来的。
又如,见到房里砖地潮湿而预见天将下雨,这种预见也是一种间接反映。
(二)思维的概括性
所谓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得出结论。
任何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法则都是概括的结果。
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不仅是从壶里的水或缸里的水分析得来的,也是从江、河、湖、海的水分析得来的,因而水的这种组成就概括为水的本质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大大扩充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使人能够把握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或不可能由人直接感知的事物或事物属性。
如对于光速每秒30万公里的运动,
不能由感知表象把握,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够把握。
同时,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使人们能够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预见未来,指导实践。
又如,多少代人都在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就是因为我们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预见到共产主义必将到来。
总之,思维使人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人类社会获得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
对于儿童来说,尽管他们所学习的是人类已知的东西,可是,这些知识对儿童来说,都是未知的新东西,要为儿童所掌握,也必须要靠儿童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
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不同于感知觉,但它与感知觉密不可分。
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只有感
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
三、思维的生理机制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人们在进行积极思维时,神经系统有关的外周部位和中枢部分都有生物电活动的变化。
正常人的思维总是和言语相联系的,思维活动时,总伴有言语动觉刺激,可以在舌上记录到电位变化。
一个生而聋哑但已学会手势语的人,当思考时,其手指上也显示出电的活动。
而一个聋哑人既学会使用手势语又学会了说话之后,在思考时,手上和舌上都显示出电的活动。
同时,当人们在思考时,大脑皮层也发生明显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
如,人在演算数学题时,脑电图便显现出脑电波的变化。
原在安静状态下出现
的频率为每秒8〜13次的a波,立即被阻抑,而显示出一种
B波。
B波是频率为每秒14〜30次的快波。
近代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并不完全对称。
不同的思维活动与不同的大脑半球的皮层结构有关。
有的研究者认为,人的大脑右半球“专管”感性直觉思维,这种思维以直观形象解决问题。
而左半球“专管”抽象思维,这种思维借助语言,应用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现代临床医学和神经心理学又发现,大脑半球有关区域受了损伤,相应的思维活动就要受到影响。
如大脑皮层额叶的前联合区与数字编码以及分析比较各种要素有关。
该区损伤,病人便不会分析条件,只会冲动性地解题。
额叶的后联合区与复杂的感觉辨别和知觉有关。
这一部分受损,病人便不会依照样本上的图形拼搭桌上的积木,即使把样本与积木多次对照也做不成功。
以上研究证明了思维是脑的机能。
但思维活动的生理机制十分复杂,还待进一步探索。
四、思维与解决问题
思维总是由于需要解决实践提出的新的问题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知道某一方面有了矛盾,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解决问题提出了动力。
提出问题是进一步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问题的核心,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它的重要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依赖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客观上要有一个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在生活和实践进程中出现了用过去的活动手段和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境给人们提出新的目的、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促使人们为达到目的和满足需要去进行思维活动。
反之,能用过去的知识和熟练应付的情境,就不是问题情境,它根本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对中班幼儿提出“比1多一个的是几?
”“比3少1个的是几?
”的问题,这就不是为中班幼儿设立问题情境。
因为这些问题太浅了,不需要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要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运用思维的过程,客观上必须提供一个问题情境。
2.主观条件:
客观世界充满着矛盾,要使客观存在的矛盾成为主体运用思维积极探索的问题,也有赖于主体的各种条件。
(1)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一般来说,主体活动积极性越高,活动量越大,接触客观事物的面越广,越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主体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人追求某种知识或弄清某个问题的内部动力。
求知欲高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在已有解释的事实中提出新问题。
因为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并一追到底,非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不可。
(3)主体的知识水平:
一个人知识不足,对事物自然感到新奇,促使他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幼儿期儿童的好问。
知识越丰富,才越能发现问题,越能找出关键,提出的问题才越多、越重要、越深刻。
(二)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提出假设就是为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的方案,设想出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而能否正确地、及时地提出假设,有赖于:
(1)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2)对问题的实质、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有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
检验假设是解决问题的最后阶段。
假设的检验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科学实验来进行。
在社会实践或科学实验中,依照假设的途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便证明假设是正确的,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假如问题不能解决,便证明假设并不正确,便要加以分析、修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假设。
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以上四个阶段往往交错重叠地进行。
一个问题的解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上列各阶段
中已经提到的主客观条件,还可注意下列各点。
1.适当的动机水平。
动机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个人对解决问题意义的认识以及自己的愿望和兴趣。
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速度。
动机水平过低,往往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劲头;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畏难和退缩情绪。
动机水平过高,也会由于过度紧张而妨碍问题的顺利解决。
如果人能正确地认清解决问题的意义,有信心地对困难作出恰当估量,并有充分自信,那么便能建立和保证适当水平的动机,它最有利于开展思维和解决问题。
2.避免定势的消极作用。
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
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当客观环境无变化时,定势有助于人迅速地解决问题,这是定势的积极作用。
但在环境变化时,定势常常阻碍人们应用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这又是定势的消极作用。
陆钦斯(A.S.Luchins)做过以下的实验。
他提出了一系列用大小不同的容器取一定量水的问题(见表11-1)。
现在,
在未读下文之前,您先做做。
表11-1陆钦斯定势实验
问题
序列
给予的三个容器的
容量/ml
要求取出的水的容量
/ml
a
b
c
1
21
7
12
3
100
2
14
3
16
5
2
99
3
18
43
0
1
5
4
9
42
6
21
5
20
59
4
31
6
23
49
3
20
7
15
39
3
18
8
28
96
3
25
被试分两组。
第一组从第一题开始,第二组从第六题开
始。
第一至五题都可以米用“三容器量法”(b-a-2c)来解
决,如第一题,100=127-21-3X2。
到了第六至八题时,他们仍然沿用这个思维模式来解决,而不采用简便的“两容器
量法”(a-c或a+c)。
如第六题,20=23-3;第七题,18=15+3
到第八题时遇到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
第二组学
生从第六题开始做,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第一组学生所发生的这种现象,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避免定势消极作用的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人们“慎思审问”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利用原型启发。
所谓原型启发,就是从某种事物和现象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人们在百思不解时,原型往往能帮助打开思路,有助于顺利解决问题。
如传说中的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瓦特见壶盖被水蒸气顶起,而悟出蒸汽机的道理。
这里的丝茅草割破手、壶盖被水蒸汽顶起等现象,就是原型,它隐含着后来的锯子、蒸汽机的功能。
除各种现象可作为原型外,日常用品、示意图、文字描述、口头提问等等也都可能成为原型。
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原型的启发作用能否被利用,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者的思维状态。
如果解决问题者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状态,而又不过于紧张,原型启发作用容易发生。
人们往往在紧张思考之后,稍事休息时,易于发现原型,接受原型启发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4.个人心理特征的影响。
问题能否发现,发现后能否解决,也与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有关。
在各种心理特征中具有直接影响的,第一是智力水平,第二是性格特征。
智力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智力水平越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弱。
性格特征也影响问题解决,例如刻苦、勤奋、有进取心和求知欲、有自信心、能克服困难、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力等,都是良好的性格特征。
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他们就会始终不懈地进行探求,就会有效地解决问题。
反之,不良性格特征,如怠惰、无自信心、甘居中游、害怕困难、做事没有恒心等,就能使人回避问题,畏难退缩,不能潜心着力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也就很低。
为了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激发儿童的智力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特征。
五、思维的基本品质
思维基本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度指一个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善于钻研问题,并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它的反面是思维肤浅,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二)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指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看问题,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
它的反面是思维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只根据一点知识或有限的经验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因而他常常失败。
(三)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标准,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能独立地、正确地进行评价。
它的反面是自以为是,主观自恃,骄傲自大,或者人云亦云,轻信多疑,随波逐流。
(四)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能遵循逻辑规律,推理符合逻辑,论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它的反面是以自己的片面看法或主观见解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以致观点模糊,思想混乱,结论往往不合理。
(五)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修改自己原订的计划、方案和观点,采用其他更加有效的方法。
它的反面是思想僵化,跟不上情况的变化,有时表现为固执己见、因循守旧、钻牛角尖等。
但是,各种思维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从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可以培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维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