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docx
- 文档编号:928873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11KB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docx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
一、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1章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
A.计划 B.组织C.领导 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 )
A.泰罗 B.法约尔C.西蒙 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 )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C.预防 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 )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答案:
1.D;2.C;3.D;4.C;5.A;6.D;7.C。
2章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经济人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答案:
1.A;2.C;3.D;4.C;5.B;6.B;7.C;8.A;9.C;10.D.
3章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
A.决策 B.预测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 )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 )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
A.年度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
A.更长 B.更短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 )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
A.政策 B.程序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 D.年度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
A.年度预测 B.短期预测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答案:
1.B;2.A;3.C;4.D;5.B;6.A;7.C;8.B;9.A;10.D。
4章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
A.泰罗 B.梅奥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这就是确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C.程序性 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
A.最高利润 B.满意利润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
A.E·C·施勒 B.R·利克特C.D·麦格雷戈 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A.2个 B.5个C.10个 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A.层次性 B.多重性C.变动性 D.重合性
11.(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初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答案:
1.D;2.B;3.A;4.A;5.B;6.B;7.D;8.C;9.B;10.A;11.B;12.D。
5章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
A.决策 B.预测C.计划 D.组织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
这是战略管理的( )特征。
A.纲领性 B.长远性C.指导性 D.客观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 )。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 )最重要的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
这就是( )。
A.竞争战略分析 B.SWOT分析C.BCG矩阵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
A.竞争战略 B.组织目标C.公司层战略 D.组织内部资源
7.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多元化发展战略 C.稳定型发展战略 D.密集型发展战略
答案:
1.B;2.A;3.D;4.B;5.B;6.C;7.D。
6章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
A.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决策的前提是( )。
A.识别问题 B.拟定备选方案C.确定决策目标 D.确定决策原则
3.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 )。
A.盈亏平衡点法 B.哥顿法 C.决策树法 D.莱普勒斯法
4.(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 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 D.莱普勒斯法
答案:
1.A;2.A;3.A;4.C;
7章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 )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2.矩阵式组织属于( )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C.直线式 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 )原则。
A.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C.分级管理 D.弹性结构
4.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 )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结构C.事业部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答案:
1.A;2.B;3.A;4.D;5.B.
8章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
A.中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普通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 )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管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
A.有计划的提升 B.职务轮换 C.委以助手职务 D.临时提升
答案:
1.A;2.D;3.B;4.D;5.B。
9章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答案:
1.C;2.D; 3.C; 4.A;5.D。
10章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
A.挫折 B.紧张 C.防范 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 )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 B.双因素 C.公平 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C.一般专业人员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C.惩罚 D.自然消退
案例:
1.A;2.C;3.A;4.A;5.D;6.C;7.C;8.A。
11章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C.将工作布置下去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 )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 )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 )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 )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
A.建设性冲突 B.破坏性冲突C.日常冲突 D.利益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答案:
1.D;2.B;3.C;4.A; 5.C;6.B;7.A;8.D。
12章
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决策
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 )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全面控制
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 )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 B.范围 C.对象 D.环节
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
A.历史标准 B.计划标准 C.最高标准 D.年度标准
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
A.价值标准 B.实物标准 C.收益标准 D.成本标准
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 )要求。
A.目的性 B.多元性 C.可检验性 D.协调一致性
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
A.全局观念 B.与计划协调一致C.建立客观标准 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
答案:
1.C;2.B;3.A;4.D;5.A;6.B;7.C;8.A.
13章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
A.培训 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 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
A.企业效率最大化 B.企业利润最大化 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
A.成本收益分析法 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 )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 )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 B.计划法 C.定量法 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 )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C.协同能力D.供应能力
8.( )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
9.(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A.流动性 B.运营能力C.损益 D.成本
10.( )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销售利润率 B.产品合格率C.固定资产折旧率 D.投资收益率
答案:
1.B;2.B;3.C;4.C;5.B;6.D;7.C;8.D;9.B;10.D;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章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 )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 )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 )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 )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 )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 )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 )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 )
答案:
1.×;2.×;3.√;4.×;5.×;6.×;7.√;8.√。
2章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
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 )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 )
答案:
1.×;2.×;3.×;4.√;5.×;6.×。
3章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 )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 )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 )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 )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 )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
答案:
1.√;2.×;3.×;4.√;5.×;6.√。
4章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 )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
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 )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
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 )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 )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
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 )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 )
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 )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 )
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
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它的中长期目标。
( )
答案:
1.×;2.×;3.×;4.√;5.×;6.×;7.√;8.×;9.×;10.×。
5章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 )
2.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 )
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基础 补修 自测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