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 文档编号:928843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9.04KB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阿那克瑞翁体
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
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4、《新约》
《新约》是《新约全书》的简称,它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新约全书》用希腊文写成,共27卷,有“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四种文体。
5、奥林波斯神系
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
6、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做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7、《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1、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功用是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
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2、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3、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一般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起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史诗具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多神教成分和异教色彩。
其中着名的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
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最着名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
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
其主要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产生环境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神话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人2013年1月
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它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针对教会的神主宰宇宙的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
其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定。
+
3、“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有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1549年,七星诗社的成员推举杜伯莱执笔发表了题为《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废弃拉丁文写诗的传统,其代表诗人是龙沙。
4、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新型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他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
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西班牙16世纪最着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5、“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指17世纪一度普遍流行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文学创作。
巴洛克是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巴洛克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
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1、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启蒙运动这场大潮里,涌现出了许多或大或小的思想家,他们都鼓励运用理性或者理智,让人民以及人类社会“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启蒙运动的实质。
要运用理性去分析经验世界,要分解所有简单的经验材料,分解人们根据启示、传统和权威所相信的一切,以推动自身以及社会的进步。
2、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得名自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感性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和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
3、正剧
正剧是狄德罗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私生子》和《一家之主》是他的两部正剧作品。
4、狂飙突进运动
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是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一大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像狂飙一样重破社会的黑暗。
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在狂飙突进运动中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5、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1、耶拿派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被称为耶拿派,主要人物是一对理论家兄弟,即施莱格尔兄弟,代表人有诺瓦利斯和蒂克。
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在这份杂志上他们提出了浪漫主义,他们对狂飙突进有所继承,比如要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相比狂飙精神减弱。
2、海德堡派
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个中心海德堡派。
该派的中心人物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
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3、湖畔派
湖畔派是英国出现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4、《草叶集》
《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草叶是民主的象征,也是自由、生命力、发展的象征。
《草叶集》贯穿全诗集的主题是歌唱自我、民主、自由。
代表诗篇有《自我之歌》、《啊,我的船长》。
诗作大胆应用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5、《东方叙事诗》
《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创作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
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大多情节离奇,情绪激烈,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背景一般是大海、原野、古堡等,充满异国情调,风格恣肆狂放,潇洒自如。
6、拜伦式英雄
拜伦在《东方叙事诗》里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7、美丑对照原则
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根据现实社会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实际,提出艺术上丑恶滑稽和典雅高尚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即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原则。
1、宪章派文学
宪章派文学是指在1838年至1848年英国爆发的宪章运动中出现的文学。
当时全国各地的工人组织创办了许多报刊,一批诗人以报刊为载体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反映了工人的呼声,推动运动向前发展。
这些诗歌政治倾向明确,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
代表诗人主要有琼斯和林顿。
2、小人物
小人物是19是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
他们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而成为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
一批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家,通过这类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怜悯,批判并鞭笞了沙皇专制制度。
4、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5、意大利性格
意大利性格是对斯丹达尔作品中的部分人物性格的统称。
在斯丹达尔塑造的人物形象中,他们都具有追求纯洁爱情,不求虚荣,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特征。
6、含泪的笑
果戈里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因素,进行夸张,加以讽刺,无情揭露。
一切看似怪诞,令人捧腹大笑,但在“笑”的背后,蕴藏着深切地悲痛,这就是“含泪的笑”。
“含泪的笑”使生活中的猥琐、空虚、无聊无处遁形,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7、复调小说
是一种小说的结构样式,是由众多的似乎平等的声音的对话构成的,复调形成的根源在于作家没有能在小说里解决他的揭示的问题,甚至连提出一个稍合理的办法也做不到,于是在小说里产生这种很特别的现象。
1、欧亨利法
“欧亨利法”是指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短篇小说时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欧亨利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2、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是在龚古尔兄弟的首倡下诞生于法国文坛的。
它强调写真实,主张文学应完整的再现自然,强调客观性,突出科学性
3、早期象征主义
早期象征主义是在19世纪末期登上欧洲文坛的。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
诗歌应该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也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保尔魏尔伦、阿尔多尔兰波、斯蒂芬马拉美等。
4、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者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
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代表作是《道林格雷的画像》。
5、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19世纪30至40年代成就最大的欧洲无产阶级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
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有诗人欧仁鲍狄埃、让巴蒂斯特克莱芒、露易丝米歇尔、小说作者儒勒瓦莱斯等。
6、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在文学中表现的一种思想。
他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存的的制度和现实生活中一切虚伪、荒谬与不人道、不道德的东西进行了无情的毁灭性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7、忏悔贵族
忏悔贵族主要出现19是俄国文学中。
一般是有理想象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但由于腐败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的就会做下一些恶事,伤害别人。
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就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8、威塞克斯小说
英国杰出小说家哈代的大部分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
这些小说反映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资本主义对宗法制农村的侵蚀,具有悲观主义思想。
主要作品有《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9、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
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
1、追溯法。
在戏剧开幕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时间,已经接近总爆发时刻。
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盾的原因交代出来,使得剧本结构十分集中、紧凑和精炼。
2、讨论的手法。
剧情的发展过程,剧情讨论展开的过程。
1、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始于1890年。
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
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德烈耶夫等优秀作家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稍后,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流派纷纷登场,并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梅列日科夫斯基、勃洛克、别雷、阿赫玛托娃,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派新的天地。
十月革命后至20年代,虽有大批作家流亡海外,但由于文艺政策比较宽松,国内文坛上依然涌动着各种文艺思潮1920年代后期,白银时代的文化高潮逐渐风流云散。
2、战壕真实派
战壕真实派是50年代中期真实的描写战地生活的“前线一代”作家,代表作有邦达列夫的《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等。
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描绘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们在战场上的遭遇和真实感受,挖掘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小说大都描写范围较小,时间跨度不长,但对战地环境、战争气氛描写得非常逼真。
它克服了此前战争文学中弥漫着的粉饰现实的倾向,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3、“全景小说”或称“全景文学”
全景小说是叙说战争的长篇巨着。
60~70年代,一些作家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的全景性描写,如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堪称全景文学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既写前沿阵地浴血搏斗的士兵,也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级指挥员,力求反映战争或战役的全貌,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概括,表现出当代人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
这类作品人物众多、背景开阔、多用复式结构,多层次、多线索、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广阔的全景性描写
4、“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美国青年曾经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的肮脏交易而已。
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本来和社会维系着的一切都被战争摧毁了,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
于是,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里,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
这就是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
5、“硬汉子”形象
硬汉子形象是海明威小说中特有的人物形象,他们坚韧刚毅、勇敢正直,面对苦难和折磨毫不惧怕,面对痛苦和死亡面不改色,表现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肉体上可以被打败,但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气概。
相信一种生存的法则“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代表人物有圣地亚哥等。
海明威小说
1、意象派
意象派是象征主义的变种,主要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英美等国。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他的着名短诗《地铁车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诗歌。
2、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在创作上的特征是批判现实,否定传统,具有激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绪;以表现主观为主导特征,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表现性特色;常常采用象征、荒诞手法,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人物、环境或荒诞古怪的舞台形象,对社会人生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和表现。
表现主义在戏剧创作方面的代表是奥尼尔,小说创作上的代表是卡夫卡。
3、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兴起,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流行于欧美各国。
超现实主义直接脱胎于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创作者把无意识、本能、幻觉、梦境作为创作的源泉;采用“自动写作法”“梦境记录法”“集体写作法”进行创作;并打破语法规范和逻辑制约,大胆进行“文字的自由连用”和“意象的随意并置和转换”等各种语言方面的革命实验,以追求一种新奇的语言效果。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有:
法国布勒东及其小说《娜佳》,阿拉贡及其小说《巴黎的农民》。
4、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初在英国形成并流行欧美各国的。
意识流作家把表现人的心里真实和意识的流动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主张“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人物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受客观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有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称的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以及沃尔夫等人。
5、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文学流派,它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文学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宣扬世界荒谬、人生痛苦。
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和波伏娃。
6、新小说派
新小说派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60年代蜚西欧、美国、日本及东欧的文学流派。
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实的,以描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传统小说已无法表达现代人多变的内心世界,他们主张作家应该“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的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以任何意义与感情色彩。
新小说派摈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段,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
这个以反对传统小说创作倾向的流派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有克洛德西蒙和阿兰罗布-格里耶。
7、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20世纪30-40年代,到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的主潮,代表作家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揭露黑暗现实,抨击本国独裁政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探索民族的出路和未来。
在艺术上,通过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觉感受、通过不同的文化观念折射现实,经常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如幻觉、梦境甚至鬼魂等形象展现现实的神奇色彩,不断表现生活现实的目的。
8、卡夫卡式
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心状态和幻像的直接延续、记录。
通过内心感受所激起的幻想和怪诞,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骚动和对这个灾难遍地满目疮痍的世界的心理反应,描写了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处境,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掘进程度”。
人们阅读卡夫卡的作品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
他所创造的这种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
9、境遇剧
存在主义戏剧一般都是“境遇剧”,即设置一个封闭式的环境,总是直接的进入戏剧冲突,而较少做更多的铺垫。
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冲突往往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人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二是人物内心里的冲突。
作家往往把重心放在第二个层面上,突出人在困境中进行“自由选择”的主题。
这种戏剧就是“境遇剧”,
1《亡灵书》
1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
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
2《亡灵书》汇入了大量的宗教性诗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
有利于后人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及宗教信仰。
2《吠陀》
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
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
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
其中,前两部文学成就最高。
3《吉尔伽美什》
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汇编。
是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
完成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4先知书
先知书是《旧约》的一部分,共15卷。
所谓“先知”,即先知先觉的社会思想家和改革家,被称为希伯来民族的精神领袖。
先知的作品被称为先知书,其中心内容是阐述犹太教教义,评议各种社会问题,指出违背神的旨意者必将会受到惩罚,劝告人们敬神守法,谴责社会弊端,预言希伯来人的吉凶祸福,记述自然与社会的奇闻异事。
1、《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
为了与用汉字而写的诗歌——汉诗相区别,日本人将用大和文写的诗歌称为和歌。
《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万叶集》中着名的诗人包括柿本人麻吕、大伴旅人和大伴家持父子,最重要的是山上忆良,他的代表作《贫穷问答歌》开创了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新领域。
2、物语文学
物语文学是日本平安时期出现的一类具有民族性的作品。
物语即虚构的文学作品。
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
一个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个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
两者都是用假名文字写成,其中《竹取物语》明显受到唐传奇的影响。
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3、俳句
俳句是日本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
一般俳句有三句,每句分别有5、7、5个音节。
每首俳句共17个音节,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
俳句的重要代表是被称为“俳圣”的松尾巴蕉。
4、悬诗
悬诗代表了阿拉伯蒙昧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据说每年都要在夷加附近的欧卡兹集市上举行赛诗会,中选的诗以金粉汁书写在亚麻布上,高悬于“克尔白”天房,因而得名。
最着名的悬诗诗人是乌鲁勒盖斯,他的悬诗一直是阿拉伯诗歌的典范。
阿拉伯蒙昧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
5、《古兰经》
《古兰经》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着。
它包含有信仰、礼仪、风俗习惯、教法教规与教益原则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它实际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穆斯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阿拉伯人思想的一面旗帜,堪称古代阿拉伯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
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着
6.“框架结构”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文学史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