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模拟卷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28840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7.95KB
幼儿园游戏模拟卷答案.docx
《幼儿园游戏模拟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模拟卷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游戏模拟卷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ABCD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2、补偿说
补偿论认为,游戏能象征性地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儿童期的普遍愿望就是做大人能做的事,有大人一样的本领,像大人一样地生活,比如像妈妈一样烧饭,像爸爸一样会开汽车,像医生一样给人看病等等。
这种愿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们只要稍微参与一点大人们的事,就一再失败而遭谴责,于是儿童就试图在游戏中寻求这种愿望的满足。
在游戏中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模仿大人的各种行为举止,扮演各种所向往的角色,从而使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偿。
3、联合游戏
联合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儿童一起进行的游戏,其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在涉及到游戏本身的内容时,他们之间却没有共同的意愿,他们只是愿意在一起玩,而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游戏的。
4、恩物
是由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所设计的一套教育材料。
福禄贝尔强调在童年进行自由游戏的重要性,认为每种恩物都是上帝设计恩赐给儿童进行自主活动的材料。
5、场地空间密度
游戏的场地空间密度是指在游戏环境中平均可供每个孩子使用的空间大小,可以用下列公示来计算:
空间密度=(房间大小—不可用的空间大小)/孩子的人数
6、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指的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与孩子的认识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7、七巧板
拼图类的一种,即将方形板分为七块,能搭成各种模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有助于发展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
8、规则游戏
具有规定出来的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的游戏,有规则性和竞赛性的特征。
主要是指以教师组织和创编为主的游戏,游戏中的幼儿行为必须受到规则的限制,即游戏有明确的规则,幼儿必须服从规则所要求的步骤、玩法进行活动,不得违反规则,游戏的结果是幼儿在游戏中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9、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指的是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10、命题构造
命题构造即建构游戏中幼儿根据一定的主题来进行建构.
11、以人代人
游戏者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模仿真实情景中各种任务角色的行为,将所要扮演的人物原型的意义迁移到自己身上,并以人物原型的称呼命名自己。
12、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的主要特征是“假装”,即幼儿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想象的改造”,包括以物代物(如用积木当电话)、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公主)、情景转换(如把教室当作海洋)等。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形式,2岁以后开始大量出现。
13、平行游戏
平行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游戏。
幼儿之间能意识到相互的存在,期间有眼光接触,有彼此模仿,但没有游戏互动。
14、游戏的间接指导
游戏的间接指导是指成人以游戏内部的角色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游戏行为。
由于没有直接建议孩子干什么,而是使他随着指导者的角色行为暗示而行动,所以,又称为内在干预。
15、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代物。
16、本体性游戏
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
17、手段性游戏
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皮亚杰游戏理论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及其局限。
1.皮亚杰游戏理论对游戏本质的理解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本质是同化大于顺应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他强调同化,提出游戏可以是“纯粹的同化”。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期,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完善,同化和顺应之间常是不平衡的,表现为要么顺应大于同化,要么同化大于顺应。
当顺应大于同化时,儿童忠实地认同外部事物的特征,顺从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表现出模仿的特征;当同化大于顺应,儿童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征,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活动,将外部事物改造成能适合自己认知图式的东西,游戏的价值不在于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在于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在考究儿童为什么要游戏时,皮亚杰说“儿童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
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甚至智慧上的需要。
因此,为了达到必要的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
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一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
它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
”儿童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不断体验着自由与规则,成功与失败,不断从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存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达到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
2.局限性
在涉及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问题时,皮亚杰皮亚杰强调的是情感价值而不是认知价值。
游戏不能使儿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它对认知发展的价值只是一种联系和巩固。
2、游戏经验为什么会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在各种问题情景中,运用物体属性的经验和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对事物作出反应,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
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
因此,在游戏的背景中就能促使孩子机智地理解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
第三,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他们常常创造性地使用物体,变化各种方式对待物体,尝试自己的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目的之间联结的多种可能性,扩大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围。
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变通性。
第四,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这里有对物的特征的感知,有利用表象对物的特征的概括和对物的意义的抽象等等,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
3、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1、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情感的满足。
幼儿在游戏中对扮演什么角色,模仿角色的什么行为,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幼儿出于情感动机的模仿,象征性地满足了他们各种情感的需要。
2、儿童在游戏中宣泄情绪。
游戏在排解消极情绪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活动性是儿童的天性,不适当的限制会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
3、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自制力。
儿童在游戏中能表现出比现实生活中更大的自控能力,游戏中的规则是儿童自己制定和乐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
4、儿童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
儿童在游戏中成功感的体验要比挫败感的体验强烈得多,成功的体验有助于理智感的形成。
5、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审美快感。
游戏常常使儿童沉浸在高度的美感享受,游戏培养了儿童的艺术素养。
4、简述同伴因素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1、有无玩伴的因素。
研究表明,与同伴一起玩比起独自玩,其游戏更趋于复杂化,儿童似乎更能发现物体的性质,并更多地运用想象和装扮来使用物体。
同时,儿童有了玩伴还增强了游戏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2、玩伴的熟悉程度的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性装扮游戏较多地发生在熟悉玩伴之间,不熟悉的玩伴之间更多开展平行的机能性游戏,而且熟悉的玩伴游戏水平更高,更趋于复杂。
3、玩伴的年龄的因素。
同龄儿童由于共同的年龄特征,共同的知识经验,对客体能产生共同的理解和体验,相互之间的游戏技能相当,容易形成共同游戏的倾向,有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儿童在游戏中通过不断的比较整合自己的行为,促进游戏水平的发展。
5、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作为儿童期的一种主要活动,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紧密交织在一起,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
现实的伙伴关系,游戏中的角色关系。
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的最好实践机会;游戏情节的展开过程,正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使儿童能够进一步体验、感受、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
3.游戏帮助儿童摆脱自我表现中心。
首先,玩伴关系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同伴之间对共同的游戏背景的不同理解,产生行为或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这就迫使儿童经常进行相互之间的检查、比较、反省,在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同时调整自己;其次,游戏是有规则的,在经常受规则制约和裁判游戏行为的过程中,儿童常常会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从而日益理解规则、尊重规则,逐步将自己的立场让位于规则,用规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三,扮演角色使儿童得到了换位思考的机会,当他扮演他人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6、专门化玩具与非专门化玩具对儿童游戏有何不同影响?
专门化玩具亦称“成型玩具”。
根据儿童游戏的需要,专门设计制作的玩具。
如各种交通工具、炊具、餐具、娃娃、动物玩具等。
材料功能固定,一种材料只有一种玩法。
专门化玩具可直接充当游戏的成员或设备,有助于幼儿模仿成人的活动,激发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非专门化玩具材料又称为未成型玩具材料,是指一些废旧物品被幼儿当各种玩具材料使用,一方面起着以物代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还为幼儿提供了自制玩具的条件。
材料功能不固定,一种材料可以任孩子们想象出多种玩法。
非专门玩具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也能使幼儿可以得到自主的体验。
7、简述家庭因素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1、亲子关系。
建立了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有积极探索的热情,善于社会交往,因而游戏的积极性高。
因为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更为大胆和自信,当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对周围的一切更容易引起好奇而去积极探索,更快地熟悉环境而参与游戏。
2、 育儿态度。
有四种类型的育儿方式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3、社会阶层。
一般来说,中上阶层的父母比起中下阶层的父母,更鼓励游戏,包括装扮游戏,也更容易充当游戏指导者。
4、家庭结构。
不完全家庭的孩子在情绪上的焦虑不安影响了孩子社会性发展,以及影响了孩子思维的变通性,影响了孩子的想象力,从而影响了游戏的复杂性,使游戏水平的成熟化倒退;家庭破裂给男孩的体验更深,并且更难以调节。
8、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使得幼儿自发进行动作练习
任何一种动作都是从幼稚的新动作到熟练的动作再到完善的动作技巧,在游戏的自发练习中,幼稚的动作不断完善,日益成熟。
在幼儿阶段,只要有充分游戏的机会,幼儿就能在自发练习中获得动作的发展。
2、游戏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的运动形式表现为一系列组合动作的机能性练习,游戏提供了从单一动作的练习到组合动作的练习。
儿童的大部分自发游戏活动是综合的,其中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的内容,
3、游戏是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动作成熟度做不同水平的练习
儿童总是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又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发展了动作技巧,再根据已经提高了的能力变化游戏内容的难度,使之进一步发展,如此小步递进式发展的。
可见,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能力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9、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1、理论概括
皮亚杰认为儿童游戏的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相适应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儿童游戏的方式。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本质是同化大于顺应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他强调同化,提出游戏可以是“纯粹的同化”。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期,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完善,同化和顺应之间常是不平衡的,表现为要么顺应大于同化,要么同化大于顺应。
当顺应大于同化时,儿童忠实地认同外部事物的特征,顺从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表现出模仿的特征;当同化大于顺应,儿童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征,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活动,将外部事物改造成能适合自己认知图式的东西,游戏的价值不在于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在于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在考究儿童为什么要游戏时,皮亚杰说“儿童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
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甚至智慧上的需要。
因此,为了达到必要的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
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一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
它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
”儿童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不断体验着自由与规则,成功与失败,不断从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存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达到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
2、优点与局限
皮亚杰开创了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途径。
但是,由于皮亚杰只是试图用儿童游
戏作为例证之一来说明儿童发展的特征,这就使得他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而认为游戏只
是智力(认知)活动的“变形”或衍生物;只是看到智力发展对于儿童游戏的制约,而没有看到游戏
对于智力发展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游戏完全成了依附于智力的消极的“追随者”,丧失了自己的主
动性。
皮亚杰非常重视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认为游戏是儿童解决情感冲突的一种手段。
而与对游戏的
情感发展价值的突出强调形成鲜明的对照的,是皮亚杰对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的估计不足。
他认为儿
童游戏是由儿童认知水平决定的,即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儿童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不同的游戏形式
对应不同的认知水平,而不存在游戏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
智力每前进一步,游戏就跟着走一步。
这种片面的、单向的理解,从根本上颠倒了作为一种活动形式的游戏与智力的关系,即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没有充分看重游戏在认知的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有人说:
“假如你想了解儿童,研究他的游戏;假如你想影响其发展,指导他的游戏(Ifyouwanttoknowwhatachildis,studyhisplay;ifyouwanttoaffectwhatheshallbe,directtheformofplay)。
”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假如你想要了解儿童,研究他的游戏”指的是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游戏能反映儿童的发展水平,故能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来了解儿童。
儿童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式来进行游戏,排斥过高或过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
这是因为游戏活动是一种表现活动,表现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游戏必然是符合儿童身心水平的一种活动。
游戏的水平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相同步,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游戏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假如你想塑造他,指导他的游戏。
”游戏能使儿童潜在的新能力在真实情景中(特别是学校课堂之类的正式情境中)表现出来之前,就在游戏中首先展现它们。
对儿童游戏的有益影响可以导致至少加强了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游戏不同于教学,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儿童是在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活动的。
也就是说,儿童在游戏中并不总是满足于原有的水平,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往往要略高于他的日常行为水平,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出自己能力所及的最高水平。
所以,我们看到儿童在游戏中总是变换着花样玩,每一种新的玩法,是孩子对自己的原有水平的一次挑战,这种新的玩法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但总是力所能及的,是自己最近发展区里的表现活动。
游戏是一种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即使是新的未曾接触过的事物,孩子只要经过同化,把它转化为他认知结构中相似的经验,便能以他可接受的方式来作用它。
即便是孩子早已熟悉的事物,孩子也可以通过同化,以象征的形式将事物的意义进行改变,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活动。
故正确地指导儿童的游戏能以一种小步递进的方式促使孩子自我发展,以此来塑造儿童。
2、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
有一位大班的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他把幼儿带到了户外。
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
他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
“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
”幼儿说:
“可以数地上的方块。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方法。
老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
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索然无味。
请你说出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
这个活动混淆了游戏与教学的本质,游戏与教学是表面结合而实际拼凑,未能有效结合起来。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游戏和教学都不可相互替代。
虽然游戏研究者对游戏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是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基本趋同的:
游戏是儿童为满足自身需要的自发活动;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
而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幼儿园也不例外。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人类积累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儿童的过程,是儿童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儿童主动获得知识、技能。
因而,游戏与教学本质上有所不同,但是具有互补性。
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可以分为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三种类型。
分离式:
在有些场合或情景下,游戏和教学可以完全分离,及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幼儿游戏,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安排教学活动。
这种结合方式操作简单,容易被教师掌握;评价直截了当,容易被管理者运用。
插入式:
在教学中插入游戏,或者在游戏中插入教学。
运用插入式的原则是既要有益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避免干扰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在插入时应自然而不生硬。
整合式是实现游戏与教学结合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使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两种活动的不同价值。
这种结合方式操作难度大,稍不注意,不仅难以起到两类活动互补的作用,反而会使两者的作用相互抵消。
这个活动中,教师将原来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转化为游戏,游戏成为有各级教育目标的、教师“精心策划”的活动。
这种所谓的游戏处处出现教师造作的痕迹,已经不是儿童自发的活动,游戏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儿童游戏”演变成了“游戏儿童”。
教学本来应当承受的任务也悄然地被所谓的游戏替代了。
由于搞形式化的一套,教学活动变得低效或无效。
认识上和操作上的混乱使得游戏和教学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3、有人说:
“一个不会游戏的孩子是病态的;阻止一个孩子游戏,他会生病——身体的和精神的。
”
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这是由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决定的。
游戏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活动所无法代替的。
游戏独有的特点使之成为符合儿童身心需要和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学前时期的主导活动。
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又受知识、能力和体力的限制,不能真正地参加成人的活动,从而就产生了主观愿望和实际能力,也就是身心发展需要和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时,游戏作为一种主动、自由、有趣的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的活动,能较好的满足幼儿生理发展,社会性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的需要,并使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等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所以,游戏不仅解决了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矛盾,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适宜的发展。
因为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故游戏就具有其教育上的独特价值了。
我们知道,要体现教育的有效性,其功力无非在于教育者预设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内化为儿童的发展品质,这是教育自始以来一直在方法论的范畴内苦苦追求着的问题。
人们在指责仅仅着力于教育的外铄作用时认为,我们强迫孩子学习,但我们却不能强迫孩子学会;人们在指责教育仅仅依赖孩子的内发作用时又认为,我们难以让孩子学到我们期望孩子学到的东西。
看来,孩子太小,其理性尚不充分,在我们期望的目标与孩子的内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才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即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孩子的需要。
那么我们的期望能不能正是孩子的需要呢?
游戏正是在这样节骨眼上显示了它的作用,游戏是孩子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标是孩子的发展,那么游戏必然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游戏成为教育的手段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决定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正是由于游戏在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故不会游戏的儿童失去了这两方面发展的契机,就会“生病”。
4、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
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在他身旁去,但没直接搭理他,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
“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
”
试分析教师采用的游戏指导策略,并请你解说这种指导策略优点。
试分析教师采用的是内在干预的指导策略。
是指成人以游戏内部的角色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游戏行为。
由于没有直接建议他干什么,而是使他随着指导者的角色行为暗示而行动,所以,又称间接指导。
优点在于:
1、教师不干扰孩子的游戏,却为孩子提供了行为的范型,影响、塑造了孩子的游戏行为,。
2、教师通过语言、动作的隐性指示作用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来自教师的干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游戏 模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