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928036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82KB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点.docx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点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知识
第一章
1学校教育,使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6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提出构建学校化社会的理想是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7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病重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级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8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六艺是:
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9古代印度,婆罗门所教的《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西欧中世纪两种教育: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0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别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1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3孔子的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中分得反映。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
14苏格拉底问答法:
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提出“泛智教育”。
卢梭的作品《爱弥尔》。
洛克提出《白板说》。
16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的科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第一个讲授教育学的人)
17赫尔巴特:
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8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前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
1教育的四大功能: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印度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较低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个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
(2)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作“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
“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一些从事生产线改造的能力。
7教育基本储量:
是指股价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9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加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0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过年和行为方式。
11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学校的精神或功能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再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1)内法伦
(2)外铄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成熟(3)环境(4)学校教育(5)个体主观能动性
5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6个性以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7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第四章教育目的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3.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4.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6.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7.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b.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理论基础)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b.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c.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d.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e.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f.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1995年,八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9.《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a.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b.可塑性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198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基本原则为:
(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
3.学生的身份:
(1)国家公民
(2)未成年的公民(3)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4.学生享有的权利:
(1)人身权
(2)受教育权
5.学生应尽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7.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8.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包括: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
(1)优良的个性品质(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
(2)不良的个性品质(经常骂人、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偏爱、不公正;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10.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课程具体表现为: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2.课程的分类:
按任务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
按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5.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6.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8.义务教育的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9.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10.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
1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3.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4.课程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目的游离评价;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备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训的主要作用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题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4、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主要观点有: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包括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
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赫尔巴特率先提出的}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8、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最终目的]5)检查知识。
9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0、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一是事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2)启发性原则{1、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3、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4、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不愤不发,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开而。
。
”的教学要求,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产婆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是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
/书本知识和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是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注意启发。
/讲究语言艺术。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学工作一上课为中心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血液成绩的检查与平定。
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指定教学进度计划。
{指定教学计划进度:
/学期(年)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单元计划}。
/课时计划}
2、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3、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4、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
5、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6、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7、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8、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9、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既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0、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一向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1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2、班级授课的优缺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也有她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成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3、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内部分组
14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1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16、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要素的组合方式。
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7、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制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9、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其基本方法有:
/说服法(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11、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重知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体谅模式(重情彼得。
麦克费尔)/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第十章班级管理
1、《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是最早的班级。
3、中国最早的班级是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4、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成分的、全面的发展。
5、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德鲁克)
6、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想容的氛围
7、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次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教育学 必考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