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二模拟题.docx
- 文档编号:927624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33.77KB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二模拟题.docx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二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二模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模拟题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模拟题
1、《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要是对下列哪种制度的反映?
()
A屯田制B租佃制C均田制D井田制
2、中国被称之为瓷器大国,下列城市中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是()
A北京B杭州C成都D景德镇
3、“……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
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御街铺店,……自三更开行上市,至晓方罢市。
”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
4、《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
A.提倡商品经济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D.强调重农抑商
5、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明朝中后期B萌芽于商品经济发达地区
C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D首先出现于纺织业等部门
6、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开通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
8.《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生产的迅速发展
C.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
D.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9.中华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最重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10.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11.列宁认为:
“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新经济政策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上述现象主要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
13.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14、下列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①李鸿章②张謇③曾国藩④陈启沅
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②③
1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中华民国初年D抗日战争时期
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是对下列哪一体制实施后的反映?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社会保障体制
17、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7.18倍
──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目标提出于()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讯
2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美洲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中的()
A迪亚士的远航B达迦马的远航
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
21、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推卸几百年工业化破坏环境的责任,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重大科技成就有( )
①珍妮纺纱机②万能蒸汽机
③内燃机④互联网
A、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22、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23、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B.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4、罗斯福新政期间,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起到的作用是()
A.恢复银行信誉B.规定生产规模
C.增加就业、剌激消费D.稳定农产品价格
25、下列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持续时间长B范围广,破坏性强
C最先从欧洲爆发D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26、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说:
“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后来实施的新政“新”在()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国民经济军事化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大力发展科技
27、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恢复工业生产
C调整农业政策D实行社会救济
28、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实行粮食税B允许自由贸易
C恢复私人小企业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
29、揭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序幕,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的苏联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D叶利钦
30、下列区域组织中合作程度最高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B欧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
31、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
“各个行星围绕这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种局面出现于()
A关贸总协定签署后B世界银行成立后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
32、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反映这一发展方向并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马歇尔计划
A
B
C
D
33、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A欧盟的建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亚太经和组织的建立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也是挑战
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36、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
37、.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纺织机械不同B.生产方式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
38、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经济出现重大滑坡
C.国民经济均衡发展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39、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
C.实行计划经济D.倡导“新经济”
4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建立了许多区域化经济集团。
其中,中国加入的是()
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1、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
A.夜市卖菱春船载绮罗
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C.均有无而通万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42、《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斤”“棉亩产5000斤…“一颗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
A1956年B1958年C1961年D1962年
43、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
A、粮票→股票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
44、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自己的网站网址设为,采用“1905”是因为这一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
A.《定军山》B.《风云儿女》
C.《渔光曲》D.《霸王别姬》
4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统治
46、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可能展出的是( )
①瓦特的蒸汽机②爱迪生的电灯
③蒸汽轮船④卡尔•本茨的汽车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7、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
通过三轮投票,最终巴西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如果巴西为筹建奥运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
A、联合国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48、近年来,禽流感、口啼疫、猪流感等新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不断发生,实际上,从15、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那里带来了麻疹、流感、百日咳、天花等传染病。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球日益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B.全球化加剧了人类发展的风险
C.全球化是导致传染病频发的主要原因
D.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
49、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
它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50、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人深渊。
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福利国家政策B.互联网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第三产业(服务业)
1——5:
DDCDC6——10:
DCADC11——15:
DBDAC16——20:
ABBDC
21——25:
BCACC26——30:
CDDCB31——35:
DCBDB36——40:
ACABD
41——45:
BBAAC46——50:
BBCA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二模拟题 历史 学业 水平 测试 必修 模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