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 大学论文.docx
- 文档编号:926305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40KB
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 大学论文.docx
《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 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 大学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大学论文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序言...........................................................4
二、注重营造自主学习氛围...........................................6
(一)教会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6
(二)自主预习应注意的问题...........................................8
(三)自主预习的过程................................................9
三、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9
(一)创设自学情景的意义............................................9
(二)如何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10
(三)激发学生自主写作情景..........................................10
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10
(一)让学生质疑的条件.............................................11
(二)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12
五、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13
(一)学生如何在自主朗读中体会文意.................................13
(二)如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14
六、注重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15
(一)如何让学生去独立学习.........................................15
(二)课堂讨论方法的种类............................................16
七、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17
(一)激励评价语言的内容............................................17
(二)如何激励后进生参与学习.......................................18
参考文献...........................................................20
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
摘要:
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意义,并从学会预习方法、注重情境创设、调动学生质疑、提倡多读感悟、组织讨论交流、重视激励评价六个方面。
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基础不太好的,更应多一份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关键词: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活动
翻译:
Summary:
Thistextdiscussedtotrainstudentthepurpose,meaningofindependentstudy,andtrainastudentfromtheacademicassociationthedryrunmethod,payattentiontoascenariotoestablish,thetransferthestudentquery,promotetoreadmorefeelingWuandorganizedadiscussionexchanges,valuetoencouragetoevaluate6toelaborateatthelanguageteachingindependencestudythemethodofability.Thestudentisthecorpusofstudy,onlyconstructstrongindependentstudyatmosphere,arousethestudent'scorpusconsciousness,ariseastudydemand,thenthestudentcantruelygotostudypotentialoftransferingtheoneselfandcarryonindependentstudy.Leteachstudentfeelthatheorsheisvaluedandpaysattentionto;Welldevelopteachingdemocracy,treatastudentbyequalattitude,especiallytreatfoundationnotsogoodof,moreinresponsetomuchacare.Intheclassroomteaching,seestudenthostwhomakethestudy,guidethewholeprocessesesofstudentbodyparticipationstudy,attaininganystudentcansolvedeterminedlytomakethestudentsolve,jumpforstudentmoreandthencantakeofftheopportunityoffruit.
Keyword:
Independencestudy,cooperationexchanges,investigationactivity
一、序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自主探究活动,首先必须指向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有意义的学习不是简单地看书学习,不是简单地依据课本知识问问答答,而是能够积极地联系现实生活去思考问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引发出新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教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理解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我认为,教师不能是真正的退至“幕后”,而是适时地出现在学生们中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学习前目标内容的“引导”和过程中学习方法的“点拨”,而不是完全放手。
因为,我们应该清楚,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自主学习在某些方面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
叶圣陶先生说: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应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展现自我思维过程的发言机会。
决不能让少数精英学生包揽课堂发言权。
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说,多提问题,特别是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及中下等生。
多鼓励他们。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二、注重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一)教会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老指出:
“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
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
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如《消逝的仙湖》一课,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树吗?
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预习不仅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的预习习惯。
但是从教十几年来我发现现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令人满意的。
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没有很好的自学习惯,导致老师布置的适量作业也不能完成。
针对此种不良状况,我尝试了让学生预习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倡预习,是因为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学生对此兴趣也一定很浓厚。
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求知欲望,急于想揭开新事物的真面目,甚至有超越感,有竞争意识,这是在教育心理学中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通过预习他们想超越他们的同学,甚至是老师,这种超越他人的正常心理,在我们教育活动中应该加以利用,所以我认为预习在教学活动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预习又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发现一些疑点、难点,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这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自主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预习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方法过于单调,把语文预习单纯的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我想这样的预习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预习还必须明确一些预习的方式和方法。
为此,在指导预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
关于这方面的预习,可以要学生通读,浏览课文,我们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文章还可以采用精读和默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关于这方面的预习,要求学生动手查阅相关的工具书。
对于文中涉及到的成语、谚语之类可以查找相关的书籍资料。
而且在预习中发现的关键性语句、疑难点,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用不同标记标出,待上新课时向老师请教,或是学生讨论交流。
有时有的文章在预习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关于写作的方法、特色、顺序等方面的预习作业,这样学生虽然不需很深领会,掌握,但至少也要他们试着去动脑。
由于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所心应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极利用周边的有利条件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去开展观察、想像、辨析、比较等活动,这时教师不宜设过多的条条框框。
(三)自主预习的过程
在教改中,我还注意到这一点,就是学生在预习中须先通读课文,然后对其中的有些诗文、片断等要求通过联想、想像成为脑中的美景,再通过口头来表达。
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运用心理过程与口语表达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体现了预习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
三、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一)创设自学情景的意义
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
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
如果情境结束后,与例题之间没有关联,则该情境就不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开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
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如何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如教学《老王》,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
“昨天大家预习了《老王》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争着举手。
学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
“老王的品质可贵,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我说:
“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
……”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
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
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激发学生自主写作情景
作文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
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乏能引起他写作欲望的情境。
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中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一)让学生质疑的条件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
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
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自主探索解决。
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质疑要创设一个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
只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才能使学生大胆质疑。
如果学生的质疑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那么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再敢质疑了。
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充分交流、自由交往、民主讨论,彼此激励,平等对话的小组合作学习网络。
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的共鸣和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和探索。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教师应站在建设性的高度、赞赏的立场,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甚至古怪的问题。
(二)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
要帮助学生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质疑的信心。
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教辅等权威书籍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以及教师“无中生有”的故意出错。
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出错,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专家也不例外。
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
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免疫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有助于质疑意识的形式。
树立过程意识,再现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有疑。
语文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产生并发展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引导学生自身读悟写的过程上来。
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联想、类比猜想,进而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疑问并积极探究。
树立反思意识,强化反思让学生会疑。
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
反思是对整个解决问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方法,避免错误,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自疑精神、自疑能力的方法很多,远不止如上所说。
我之本意在于说明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这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更是实现“教最终达到不复教”的必要。
五、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一)学生如何在自主朗读中体会文意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谖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如在引导朗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该生读得声情并茂。
教师顺势启发:
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
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
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绝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辉煌”重读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门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
最后,教师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
至此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二)如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
“语文课本只是个凭借,凭借它历练学生的读书本领。
”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从“一”到“三”,靠的是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本领和习惯。
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决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读书方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而信息往往又是以文学作为载体的。
可以说,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泛的阅读兴趣,科学的阅读习惯,优良的阅读品质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加强课外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读书的原动力,才能使学生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需要。
当然,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往往较为感性,教师不应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应该是学生阅读的领航者。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
就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名人传记》,并展开了一次“名人在我心中”的手抄报比赛。
还在活动结束时,评出了“最佳版面设计奖”、“个人才艺奖”、“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奖项,学生兴致极高,不但明确了“传记”这一文体的特点,还进行了一次思想的熏陶:
他们走近名人,感受他们的脉博心跳,产生见贤思齐的决心;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举而三得,何乐而不为。
课外自主阅读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
阅读的实施要靠学生去完成,阅读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接受的情况来检验。
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
六、注重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一)如何让学生去独立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
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
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
“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
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
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
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
但是,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二)课堂讨论方法的种类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常常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
再如,若课堂讨论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会渐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论文 大学论文 论语 文教 自主 学习方法 运用 论文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