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 沪科版.docx
- 文档编号:9248779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10
- 大小:360.87KB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 沪科版.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 沪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 沪科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沪科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全章概述
第一章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部分,其地位特殊,肩负了为教材培养目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新教材特色等任务。
本章包括三节,其中,第一节为“走进神奇”;第二节为“探索之路”;第三节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章教材主要用于让孩子们了解物理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使学生对物理学跟技术、社会的关系有一个初步、概略的认识。
重点是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使学生初步知道应该怎样学习物理。
对这个问题,不要急于求成,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习惯和学习技能。
本章以典型事例突出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强调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本章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科技史内容有关,同时还涉及了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有关科学技术内容。
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
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章教材内容虽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的学习物理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他们学好物理的一种首要的内存动力。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第一节走进神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课时教案参考
课题
第一节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2、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新教材配置的VCD
教具:
酒精灯、火柴、水、支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夹、大玻璃瓶、塑料薄膜、红墨水、小瓶子、细铁丝
学具:
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水、白色圆玻璃瓶、小漏斗、乒乓球、小纸盒、细绳等。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
观看
引起兴趣
新课教学
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
引导:
打开课本P2,观察图1-1到1-7,并讨论图中提出的问题
找几位学生解释自己知道的几个问题
讨论、观察
让学生解答更具说服力
引导:
打开课本P4,观察图1-8到1-10,并讨论图中提出的问题
找几位学生解释自己知道的几个问题
观察并讨论
让学生自行解答效果更好
提问:
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的吗?
看谁说得多
回答
活跃气氛
演示新奇的物理实验:
(做一个实验)
观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小孔是否漏水?
如下图1-1,向瓶里灌水,有何现象?
盖好瓶盖,又有何现象?
图1-1
参与探究活动——自己动手做趣味小实验
能将乒乓球吹飞吗?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如图1-2,你在另一端吹气,能把球吹飞吗?
试试看!
图1-2
请站起来:
请按图的姿势坐下,身挺直,两脚不许移到椅子底下,上身不许向前倾,你能站起身来吗?
如图1-3
图1-3
友好纸片:
如图1-4,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不会分开?
图1-4
旋转水车:
如图1-5,把水灌进盒子(下方四个角按同一方向各穿一个小洞的方形饮料盒)里,待装满水后,吊起小盒,有何现象?
图1-5
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探索之路
课题
第二节探索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知道神奇,古人和后来的科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此进行探究
难点:
采用灵活的方式对物理学的发展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新教材配置的VCD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神奇的现象,就像一个个谜,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解开?
板书课题
出示小黑板(画有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观看
古人为什么把“晒干”画成这样子?
思考并回答
尝试探索
观看图1-16,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
观看
知道古人对宇宙的猜想
观看图1-18,英格兰的石头阵
观看
总结:
古人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和探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都是比较粗略的
但后来,也就是我们的前辈对一些现象的解释更具体
过渡
讲故事:
哥白尼与其日心说体系
听故事
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探索的
介绍伽利略与天体活动
介绍牛顿
介绍爱因斯坦
自己探索
1、想一想:
如图1-8,同样的气温为什么一个觉得热而另一个人觉得冷?
回答
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意识
猜一猜:
是有人生病了吗?
试一试:
在太阳光下感受天气的热度,然后让另一人用水洗脸,不擦脸,再感受天气的热度
动手感受
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
学生交流与总结
人洗脸后,感到格外凉快,脸上的水不断地减少,当脸上没有水时,又觉得天气很热。
人觉得凉快与人身上的水不断地减少有关,人体表面的水在晾干的过程中,表面的温度下降了
2、想一想:
手做成喇叭状喊人时,声音传得远还是传得近一些?
猜想回答
体验探索
猜一猜:
手做成喇叭状喊人时,声音传得远一些
试一试:
找一个安静的广场,请一位同学协助,并制作一个纸质的嗽叭筒,如图1-9,请协助的同学远离自己使用同样大的声音喊,一种情况不使用喇叭筒,一种情况使用喇叭筒,自己注意辨别听到声音的大小
实验验证
体验探索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你有什么启示?
思考回答
使用喇叭筒喊话时,听者感觉到的声音比不使用喇叭筒感觉到的声音大一些。
使用嗽叭筒时,减少了声音的分散
总结
逐步练习总结能力
3、想一想:
节日小彩灯其中一盏小彩灯不亮会发现所有的小彩灯都不亮了,而家庭中某盏灯亮与不亮对其它的灯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
通过电学实验,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兴趣
猜一猜:
灯的种类不同或是灯的连接方式不同
试一试:
找一盏小彩灯和一盏家用电灯进行观察
实验探究
你有什么启示?
灯中都有一根灯丝,且灯丝的两端分别引出了一根线,这说明灯的种类是一样的
讨论交流
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会进行猜测与故障的推理
小彩灯的灯丝断了,会使其它的小彩灯不发光,而家庭照明中某盏灯不亮,不会影响到另外的电灯是否发光,这说明灯与灯的连接方式不同
板书设计
第二节探索之路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三、自己探索
1、自己探索
2、是远是近
3、奇怪的彩灯
教学反思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课题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
科学探究环节;科学精神;物理知识的应用
难点:
科学探究环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新教材配置的VCD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新课:
物理学家经过不断地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的知识成就、科学探究方法及科学精神
听讲
引入新课
知识园地
1、投影(或看课本图1-23)这是两幅航天照片,科学家利用掌握的知识,成功地把人类送入太空。
你知道是利用什么方法把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的?
观看
了解航天技术
2、看课本图1-25,不同物质内部结构是不同的,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它们的内部情况,人们根据内部情况可以制造出新的材料
思考、回答、讨论
开阔学生视野,尽量增加趣味性
3、看课本图1-26,介绍激光的应用;观看课本图1-27,介绍集成芯片的作用。
观看
4、超导材料的应用,人们制造了磁悬浮列车。
如果科学工作家不去探索,我们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那他们是如何探索的呢?
过渡
科学探究
介绍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
观看
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实验观察中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提出原因,进行推测或假设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经历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会选择方法和所需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能用不同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论证——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处理
6、评估——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7、交流与合作——有团队意识,把别人的意见、自己的方案,准确地写下来。
介绍伽利略的落体实验,让学生尝试填写探究环节名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
提出问题
学生巩固练习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猜想与假设
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
(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人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方法是合理的,只是做一次没有很好的说服力。
()
分析论证、评估
后来波义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
()
交流合作
科学精神
播放录音机:
介绍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的主要事迹
我们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什么样的精神呢?
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介绍科学家,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不单调
居里夫人的事迹
我们向居里夫人学习什么样的精神呢?
持之以恒
坚持自信
介绍爱因斯坦与玻尔的大论战情况
我们向这两位科学家学习什么精神呢?
善于交流
敢于放弃
通过本节的学习,物理课上学习哪些方面呢?
总结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知识园地
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评估
交流合作
三、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知识结构
§2-1动与静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什么是机械运动?
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 时】1课时
【教 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
【教 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2、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
(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看图2-4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
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
是一首什么曲子。
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
如中国十大名曲。
问:
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
(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
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
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
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
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
物体物体
李明对学校位置改变
自行车对树木位置改变运动
汽车对电线杆位置改变
物体物体
(4)概括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参照物:
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静止: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5)讨论分析
a、先讨论课本图2-3,提问学生回答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c、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哪些是静止的?
D、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
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总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三.课堂练习
投影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2.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2-1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
⑴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⑵参照物:
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反 馈】
1.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 时】1课时
【教 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 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参照物?
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
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
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
问:
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长短不一样。
长短比较
2、拿两杯水让大家观察。
问:
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多少比较
3、问:
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大清早凉,中午热。
这是冷热比较
4、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学生:
不可靠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板书)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
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单位: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长度的单位: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民办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我中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
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Systemof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
我国在1984年采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
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学生熟悉2、3分钟。
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
1千米=1000m或1km=1000米
练习1:
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2:
(投影)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练习3:
(投影)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4、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
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
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
测量范围是多少?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
请大家下去自己阅读。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
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
3.长度的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反 馈】
1.
2.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
【课 时】1课时
【教 具】刻度尺、表
【教 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
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看课本图2-15---图2-17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2.学生活动1:
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1
2
3
平均值
长度l/cm
宽度b/cm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
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
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
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4.学生活动3:
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进行实验,用量筒(或量杯)和水测出小瓶的容积。
实验大约8-10分钟。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那样认真实验,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
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
时间的测量
【反 馈】
1.
§2-3快与慢
(1)
【教学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几种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重点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课 时】1课时
【教 具】电脑多媒体、投影
【教 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问:
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
学会回答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
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
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总结:
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的,只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合集 沪科版 初中 物理 年级 上册 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