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docx
- 文档编号:922944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0.25KB
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docx
《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
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及解决策略
一、技术贸易壁垒综述
技术贸易壁垒的定义。
所谓贸易壁垒,是指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战后,发达国家对许多制成品在进口时规定了严格的,甚至繁琐的技术标准,商品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允许进口,这就构成了技术贸易壁垒。
具体地说,技术贸易壁垒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第一,制定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不予进口。
如法国一度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索的糖果,这项技术规定实际上是针对英国的。
因为英国的糖果在制造过程中曾普遍用红霉染料染色。
美国则规定,凡不符合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规的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都不予进口。
第二,在实施本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时,对外国产品的进口和销售设置各种障碍。
比如在进口游艇方面,日本海关官员曾得到授权,为了检查牢固度,可以把外国游艇从几公尺高的平台上抛下来,而日本制造商则只需把游艇模型送审就可以了。
第三,用不透明的隐蔽的方式公布技术法规和标准,给外国出口商了解和执行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增添困难。
例如1982年法国宣布,凡录像机进口都必须经过一个叫普瓦蒂埃的口岸。
普瓦蒂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地小镇,离最近的港口有数百英里。
该镇海关人员很少,海关手续又特别复杂,极大地延迟了过关的时间。
加上要求在该口岸过关的消息是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报上公布的许多外国出口商没有读到这条消息,把货物还是运到了原来的口岸,再转运到普瓦蒂埃,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技术贸易壁垒的特征
第一,广泛性。
不但包括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而且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并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各个方面。
尽管要求采取技术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但一般来说,一旦技术贸易壁垒产生了影响,其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而且一些技术贸易壁垒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即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
第二,隐蔽性。
技术贸易壁垒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限定在某一国家,从而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额度在分配中存在的明显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适应,其限制进口的目的是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的;技术贸易壁垒还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从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第三,合理性。
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
WTO有关技术贸易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贸易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第四,动态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法规和标准也必然要随之新陈代谢。
不断发展的技术多样化为灵活运用技术贸易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贸易壁垒也较其他贸易壁垒更容易实施。
第五,复杂性。
技术贸易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更为复杂,而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人不同的技术标准。
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第六,争议性。
各国采取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经常变化,且各国差异较大,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厂家难以适应。
比如法国规定服装含毛率只需达到85%以上就可以算作纯毛服装了;而比利时的规定含毛率必须达到97%。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一,技术标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通过设置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来歧视外国商品并限制其进口是近年来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运用质量标准作为保护手段时,最明显的是将技术标准只适用于进口商品或对进口商品使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这正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而且不少国家在规定技术标准时往往使用所谓设计标准而不使用性能标准。
我国出口贸易中常遇到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主要有: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机电产品、玩具安全性指标、汽油的含铅量、汽车的排放标准、包装材料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
我国不少商品因为不达标而被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
第二,包装和标签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
在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很高的要求,包装的材料要求首先是其安全性,其次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无害。
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低、对进口国的环境污染严重,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
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都对动植物检疫提出较高的要求,规定对一些用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物要进行卫生和动植物检疫,以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入。
我国的包装材料材质较差,不注重上述要求,部分出口产品的包装中还在大量的使用木材、稻草等。
不仅外观粗陋而且常常因为其中含有病虫害而一再受到进口国的责难和限制。
第三,商品检疫和检验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深受国外产品检疫和检验要求的影响,主要是受农药及有毒物质残留量、动植物的病虫害规定、严格的卫生检疫制度、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的规定、保护特定动植物物种等的影响。
因此造成的禁止进口和退货、被进口国海关扣留或拒收、索赔等的案例已发生很多起,给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国冻鸡肉因不符合欧盟卫生检疫标准,欧盟已决定自1996年8月1日起禁止我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
三、应对措施
充分利用“标准守则”的原则,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
一是建立技术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国外技术壁垒信息,建立我国国家技术壁垒数据库和咨询中心,及时为出口企业提供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从而对国外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建立全国性的应对技术壁垒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对国外制定和实施的针对我国的技术壁垒进行交涉,尽量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健全反技术壁垒的研究和协调管理机制。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和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及其他相关协议的具体内容,加强对国内外反技术壁垒典型案例的研究,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应对技术壁垒的一般规律,并在解决贸易纠纷中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反映情况,完善相关措施,更好地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三是建立我国的技术壁垒体系。
一方面通过技术壁垒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对我国产品设置歧视性技术壁垒的国家或地区,保留报复的权利,并根据形势需要实施报复,以使这些国家及时撤销针对我国的不合理的技术壁垒。
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
一是逐步使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
国际标准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成为国际上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
我国要适应这一趋势,及时制定和调整国家标准,以使我国的出口商品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技术壁垒的陷阱。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
目前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及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技术领导权,尽可能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测技术纳入国际标准。
这显然不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受技术壁垒限制的案例大约是发达国家的倍。
因此,我国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参加ISO、IEC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工作,充分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尽量争取把我国的优势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家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中去。
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
积极推广并规范认证工作是我国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前提。
一是壮大我国认证机构力量。
引导认证机构走股份化、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通过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和国家必要的扶持,尽快形成一批专业技术覆盖面广、实力雄厚、管理有序、世界知名的认证机构。
二是建立统一的认证体系。
积极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和ISO18000安全标准认证,增加认证的透明度和权威性,避免多头认证。
同时,要扩大认证覆盖面,使更多企业和更多产品拿到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三是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
认证不仅要遵循我国的标准、程序,而且还要掌握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避免出现较大差异。
同时,要加强对认证机构、实验室的考核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认证水平和国际信誉,争取签订各种类型的多边和双边的互认协议,使我们更多的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取得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和授权,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是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吸引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这是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必须适应科技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可以将ISO9000、ISO14000和ISO18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绿色管理和安全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效能和质量。
加强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
这是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保障。
三是建立清洁生产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整体性环境保护策略。
加强对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都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防止生产过程中污染事件的发生。
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保证清洁生产贯穿始终。
这是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
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一是用好评议权利。
根据相关规定,WTO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评定程序和卫生措施时,凡是其中的规定没有国际标准时,或与国际标准有实质性差别的,都应在发布之前向WTO成员通报,并提供不少于60天的评议期,以征求其他成员对措施草案的评议意见。
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应该充分享受这一权利,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及中介组织,对措施草案制定的意图、合法性、合理性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评估,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尽可能降低其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二是抵制歧视性标准。
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的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
如果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一些歧视性技术壁垒,我国要及时提出抗辩,采取双边磋商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予以解决。
三是充分利用有区别待遇。
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的,要争取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特殊和有区别的待遇原则,及时向WTO和有关发达国家申请技术援助和延长有关技术性措施实施的适应期或过渡期等,增强我国适应国外技术性措施要求的能力,降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完善各种支持和促进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从而绕过技术壁垒。
一是深层次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发达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有重点、分步骤、深层次地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出口过分依靠日本、美国、欧盟的格局。
二是积极开发新兴大市场。
美国商务部把世界上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10个国家评为“新兴大市场”。
据预测,到2010年,这些新兴大市场国家进口将占世界总进口的1/4以上,墨西哥、阿根廷等9个国家应该是我国今后积极开发的新兴大市场。
三是努力拓展暂时还不成熟的市场。
我国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非洲等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学会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中发现机会,扩大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贸易壁垒 影响 解决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