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文艺美学专题.docx
- 文档编号:9227885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MB
绪论文艺美学专题.docx
《绪论文艺美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文艺美学专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绪论文艺美学专题
文艺美学
绪论
(一)关于“文艺美学”
1.文艺美学与美学、文学理论的关系
美学:
研究自然、社会、文学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
文艺学(文学理论):
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艺美学:
专门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问题;与美学、文艺学所研究的问题有所交叉;学科归属于文艺学(三级学科)。
2.我国文艺美学的形成
1969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系开设“文艺美学”课,由金荣华教授主持。
1971年,[台湾]王梦鸥出版《文艺美学》著作,共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美学热以及文学研究的美学转向(“庸俗社会学”:
“海瑞罢官”、“清宫秘史”——美学研究)成为“文艺美学”出台的大背景。
同时,也成为文艺研究领域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动向(审美转向——文学自律——主体性诉求)
1980年,中华美学学会成立大会(昆明),胡经之提出建立、发展文艺美学学科,在艺术学院、文学系开设文艺美学课的建议。
其后,胡经之:
《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中提出“文艺美学”这一学科概念(载《美学向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周来祥:
“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文艺美学的首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探讨和揭示文学艺术产生、发展,以及创造和欣赏的美学原理。
”(周来祥: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绪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胡经之:
“文艺美学是当代美学、诗学在人生意义的寻求上、在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上达成的全新统一”;“文艺美学不像美学原理那样,侧重基本原理、范畴的探讨,但文艺美学也不像诗学那样,仅仅着眼于文艺的一般规律和内部特性的研究。
文艺美学是将美学与诗学统一到人的诗思根基和人的感性审美生成上,透过艺术的创造、作品、阐释这一活动系统,去看人自身审美体验的深拓和心灵境界的超越”;它“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
”(胡经之:
《文艺美学》“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杜书瀛:
“一般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一般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所有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文艺美学则主要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杜书瀛主编:
《文艺美学原理》“序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
教育部把“文艺美学”确定为“文艺学”之下的三级学科。
3.文艺美学存在的合法性
国外无“文艺美学”的说法(“艺术哲学”即美学)。
鲍列夫(前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名美学家):
我认为“文艺美学”,还有什么“音乐美学”,其他什么什么美学,这种提法不科学。
苏联也有人提什么什么美学,但我认为并不科学。
正像(他指着桌子)说“桌子的哲学”、(指着头上的电灯)“电灯的哲学”等等不科学一样,这样可以有无数种“哲学”。
同样,如果有“文艺美学”、“音乐美学”,那么也可以提出无数种“美学”,这就把美学泛化了、庸俗化了。
事实上美学就是美学。
可以有文学理论、音乐理论、绘画理论……它们涉及到的都是统一的美学问题。
(答杜书瀛问)
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功能生成于审美欣赏过程中,这些特征和功能是不同于一般的认识、道德等活动的。
只有深入理解审美,才能解开文学艺术活动之奥秘。
(二)“美学的终结”
1.审美:
从“自律”到“泛化”
(1)审美“自律”,艺术“独立”(现代主义)
康德:
审美“无利害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此区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
布洛《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作为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
艺术的“反现实主义本性”,审美心理距离(航海中的雾)——非现实态度、非现实关系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艺术“自律性”(诗性、文学性)
现代化——理性化——分化、划界——自律
(社会分工——组织科层化——学科明晰化)
(2)消费社会(后现代社会)文学艺术界限的消失和审美泛化
后现代——批判理性中心——越界、融合——历史化
舒斯特曼:
“审美经验‘本身[是]一种作为历史创造产物的体制’,是艺术的体制领域和反复灌输的审美沉思习惯这两个方面相互支持的结果。
”“审美经验不可能被看作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狭隘地等同于美的艺术的纯粹自律接受的概念。
”(生活即审美,25)
詹姆逊:
“去差异化”——文化与经济、文学艺术与非文学艺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音乐中“古典”与“通俗”相互间的融合。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快餐、大餐,文化产业:
文化直接成为商品;“形象就是商品”)
波德里亚:
“仿像”、“类像”——现代社会,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的大量生产与复制,使得真本与摹本、现实与仿制品已难以区分,进而令幻象取代了真实生活——“超现实”(虚拟现实,对明星的模仿,古迹的仿造,迪斯尼乐园)
秦始皇寻仙处(秦皇岛)
美国迪斯尼乐园
达达主义和杜尚:
“现成物”——挑战生活与艺术的界限
“审美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
建立学科的前提是有确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消解,导致“美学终结”。
2.大众文化兴起与高雅的精英文化的衰落
话剧、戏曲——肥皂剧;美声唱法——通俗唱法(麦当娜、张惠妹);街舞、摇滚、卡拉OK……
诗歌(文学之冕,读者少于作者)——武侠小说(金庸)、言情小说
大众文化(文化商品)与商业营销(明星制、影视的策划、包装、炒作,湖南卫视“超级女声”)
文艺经纪商、品牌运营商、资讯服务商、广告代理商、发行商、出版商、制片人取代作家、艺术家、导演,占据文艺要津,左右着文学艺术兴衰的命运。
(导演——制片人)
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鉴赏”全过程为商品经济规律所主宰,成为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过程——大众文化兴盛,精英文化衰落
3.从“鉴赏”到“消费”
鉴赏:
审美距离、审美反思、品味(康德“鉴赏判断”、“感官判断”)——审美静观——特殊训练
消费:
感官享受、快感,无距离、无反思,即时性,平面化(爵士、摇滚,“身体阅读”)——毋需特殊训练
萨亚斯《日落》: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
4.康德开创的现代美学的终结,而非审美的终结
(美的存在形态、审美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自律”的现代美学终结了。
美失去了自己的边界(泛化),美学失去了确定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术制度一起建构起来的现代美学失去了它存在的依据。
×5.艺术范式、审美范式的历史演变
原始仪式(葛天氏之乐,酒神祭典;各种因素交织一起)——艺术与宗教(敦煌石窟、乐山大佛;随宗教而成长,又受其限制)——脱离宗教后,受达官贵人的庇护(精致高雅)——艺术成为商品(独立?
)——现代主义艺术抗拒商品化(自律)——商品化最终卖掉艺术的独立性(后现代)
艺术脱胎于仪式和宗教,故古典主义特别讲究“艺术程式”——摆脱神之后,作家将“神性”赋予了自己,于是强调“天才”、“创造”,打破程式化(浪漫主义)——从强调自由“创造”,自然走向现代主义的“艺术独立”、“自律”,以“独立”反抗“商品化”——艺术又因“独立”,才可以自由买卖;“独立”为“商品化”准备了条件——艺术“商品化”即“去神圣化”、“祛魅”:
艺术不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生产”。
原始仪式中的艺术和审美具有一种狂热的体验和生理快感——艺术与宗教结盟,强化了艺术的精神性、神圣性——这种精神性和神圣性被文化精英所继承,同时强调它的理性因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节”)——艺术商品化则将目光瞄准大众,重新强化它的体验性和生理快感,并使艺术“祛魅”。
在演化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艺术和审美具有不同的范式;
6.美学、文艺美学何为?
由于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审美方式也随之变化。
导致——
(1)美学、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对象、范畴、范式的变化;
(2)美学、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化研究?
)
(庸俗)社会学研究——美学转向——文化转向(再历史化、重新政治化)
在当代,审美现象无处不在,但变得更为复杂。
它不再单纯,而是同种种现象交织在一起,与商业活动、技术活动交织在一起,甚至是借助于商业活动、技术活动,审美才得以繁荣,才变得无处不在。
这就要求我们既应具备美学知识,又善于结合具体对象,调整思考方式。
原先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相区分,日常生活与审美无缘,大众文化则处于边缘地带,被忽略和排斥;在消费社会,日常生活被审美化,大众文化所处的边缘无限扩大,审美“临界状态”转而成为审美“常态”,传统的精英文化则受到挤压、贬斥,日渐失去中心地位。
(三)美学(文艺美学)研究思维理路
1.“美”与“审美”
1)西方自柏拉图始,孜孜不倦地追问“美是什么?
”
柏拉图:
美在理念(理式)(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亚里斯多德:
“美是一种善”,美“将零散的结合成一体”(有机整体,和谐,节奏)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苏珊·朗格:
艺术是“有生命的形式”
2)与从客体角度思考“美”不同,另一思路则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感知方式,着重从主体角度考虑“审美”活动的独特性
鲍姆嘉通:
美学Aesthtica感觉学(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
感性认识虽然是“混乱的”,却是“明晰的”。
)
康德:
审美判断,审美“无利害”(知、意、情——《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里普斯:
“移情说”;克罗齐:
“艺术即直觉”;布洛:
“审美距离”
(现代以来美学研究总趋势:
从“美”到“审美”)
上述两家都共同以二元观点把审美现象分割为主体、客体(对象),分头寻找美的本质和根源。
3)第三种方法是将主体与对象视为整体(意向性结构)来思考审美
现象学美学:
茵加登、梅洛-庞蒂、杜夫海纳
存在论美学:
海德格尔
解释学美学:
伽达默尔
怀疑论美学:
赫伯特·曼纽什
“意向性结构”
马丁·布伯“人与世界”的关系:
其一,“我与它”——对象性关系——日常现实关系;
其二,“我—你”——非对象性关系(原初关系,审美关系,海德格尔);
除此外,我们认为还存在另一种关系:
其三,“主体间性”、“双重主体性”、“主体—主体”——审美关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存在论美学
1)认识论美学:
西方思想中,认识论是根深蒂固的。
在认识论的视野中,人是认识主体,世界万物是认识客体、对象,主体具有认识客体本质、特征的能力。
认识活动首先必须将主、客体区分开来,将世界万物作为对象来认识。
其一是对美的对象进行分析,探讨美的本质及其表现(特征),如节奏、韵律、比例、整一等;(形式论美学;系统论美学:
卡冈)
其二是从主体审美活动角度进行分析。
(鲍姆嘉通: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把审美主体、审美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蔡仪:
美是典型
认识论——反映论——机械反映论
2)实践论美学:
(参阅章辉:
《实践美学:
一段问题史》,人文杂志,2004.04)
马克思: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李泽厚:
强调美的实践性(社会性)
蒋孔阳、刘纲纪、敏泽、周来祥、王元骧、钱中文、童庆炳
实践论美学:
优点,把审美活动置于人类活动整体,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来考察审美,并因此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内涵;缺点,忽视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区别,把审美看作实践活动的延伸,看作对象性、目的性活动。
实践论强调人对世界的改造——人把世界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把人与世界相割裂,甚至相对立。
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本质论(形而上学、神学)
新实践美学(张玉能);朱立元
3)存在论美学:
×萨特:
“存在先于本质”。
(对传统形而上学[本质论]的批判)
×海德格尔:
“存在”与“存在者”(“存在”是连续的、不可分的状态,是整个主客体融合为一的,它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是永恒的、流动不居——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
存在者——是什么?
——本质——形而上学
存在——如何?
——状态——语境化、历史化——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其一:
不存在先在的确定不变的美的本质;
其二:
不能以理性去认识美,更不能去分析美,理性分析恰恰扼杀了美,令美消逝遁;
其三:
审美活动不是一种功利性(目的性)的实践,它是无功利、无目的的,是一种非日常的、独特的存在状态。
存在论美学:
强调审美活动是非对象性、非目的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不存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不存在确定的美的对象,只存在“主体间性”。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道”一经说出,就不再是“道”;“存在”一经说出,就成了“存在者”。
禅宗“不落言筌”)
艺术是存在之显现,是解蔽,敞开,是真理自行置入其中。
诗人的使命就是“追问真理”。
(巴特农神庙的石块)
巴特农神庙
古罗马遗迹
现象学还原。
回到事物本身。
本真状态,大地。
真理的显现。
如何“还原”?
如何回到“本真状态”?
回到“事物本身”?
如何使“真理显现”?
——人与事物必须摆脱日常的对象性关系,而处于“非对象性”的诗意(审美)关系。
(现象学美学:
杜夫海纳、梅洛-庞蒂、英伽登——审美中介)
马尔库塞:
审美之维(生存新维度)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存在论”色彩:
讲究艺术、诗与人生合一,把艺术、诗视为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
(艺术——体道——人生)
刘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铃木大拙、弗洛姆:
《禅与心理分析》)
如果说,认识论美学将美、艺术视为对象,进行条分缕析的分析,其实质上戕害了艺术的生命,令美和艺术成为僵死的“物”,成为概念空壳,肢解为断片的话;那么,存在论美学往往怕落言筌而放弃直接的言说。
中国古典美学避开确定的概念,放弃美的分析,也就不可能形成理论体系。
它侧重于圈点,评点,引导读者涵泳其间,亲身体会品味。
它深知艺术是“不可言说的”。
海德格尔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取得借鉴,放弃了理性分析,而用诗化语言曲折迂回地言说,但这种吞吞吐吐的言说又总言不尽义。
后实践美学:
潘知常“生命美学”;杨春时“超越美学”;王一川“体验美学”——存在论美学
生态美学:
曾繁仁:
强调人与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天、地、神、人共处
3.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所谓美学的古典时代,也即以形而上学为根基的神学思想在美学领域独步天下的一段日子。
”(徐岱)
美学与哲学一样,在其早期均离不开神学。
形而上学在根本上即神学,它对“本质”、“规律”的迷恋,确信先验地存在确定不变的本质,等待人去发现、探讨,实即对“上帝”的迷恋。
神(上帝)——理念——本质
康德:
在形而上学的天地里,你“可以说任何胡话而不用担心谎言会被揭穿”。
(形而上学,既不可验证,又不可证伪。
)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实证的方法)也愈发显示其普遍有效性,并受到尊崇,甚至崇拜。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我们可以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称为普遍化的方法。
”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
“艺术同我们称之为应用科学的那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之间没有基本的和明显的差别,只是后者首先被科学接触到……”他主张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美和艺术。
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其研究领域主要是:
“……第一组现象,即艺术作品的形式,属于审美形态学研究的范围;第二组现象则属于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当然还要求助于社会学、人类学,其他社会科学。
”
科学主义重“形而下”的分析:
形式论美学、结构主义诗学、分析美学、实验美学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美学:
阿恩海姆
心理分析美学:
弗洛伊德、荣格、霍兰德
艺术社会学:
布迪厄:
没有任何对象能逃脱科学的法眼,没有任何对象不可以用理性做出分析。
那些执意赋予艺术家和艺术品以特殊地位,抗拒分析的作法,其实质就因为“分析给予‘创造者’、想通过‘创造性’阅读与创造者认同的人、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恋主义,最后的致命一击。
”他深信,他的阐述足以破除文学生产的秘密——所谓的文学艺术创造无非是场域中各种关系、各方力量相互作用、斗争、协商的结果。
(《艺术的法则》2-3)
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美和艺术,虽取得不少成果,却远远未能解开美和艺术这个谜。
关于审美经验所作的局部、个别现象的分析验证,不足以说明审美活动这一极其复杂的整体,而且这种分解的、零星的研究往往损毁了艺术和美的生命性。
特别是审美作为一种价值现象,是无法用科学实证方法分析研究的。
科学主义:
强调理性、观察、分析、验证,将美、艺术和审美心理作为客观对象;
人文主义:
强调非理性,强调体验,强调主体性、主体间性。
狄德罗:
历史等人文学科研究,强调“亲在”、“体验”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萨特:
存在主义美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美学……
接受美学(尧斯、伊瑟尔)调和两者。
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存在着思维理路的分歧,乃至对立,这一对立所构成的张力,恰恰启发我们做出独立的思考。
教学安排:
绪论
第一章审美活动与文学活动
第二章审美间离与审美还原
第三章文学策略与修辞效果
第四章文学时间和空间
第五章语言论转向与诗性语言问题
第六章现代文艺心理学流派概述
第七章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
第八章电子媒介与文学的文化生态
第九章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文化研究
参考书目:
卡西尔:
《人论》海德格尔:
《诗·语言·思》
伽达默尔:
《美的现实性》马尔库塞:
《审美之维》
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姚斯、霍拉勃: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伊瑟尔:
《阅读理论》英加登: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什克罗夫斯基等: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罗兰·巴特:
《符号学原理》
乔纳森·卡勒:
《结构主义诗学》伊格尔顿: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启蒙辩证法》本雅明:
《经验与贫乏》
詹姆逊:
《文化转向》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滕守尧:
《审美心理描述》殷鼎:
《理解的命运》
刘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王岳川:
《20世纪西方哲性诗学》
周宪:
《20世纪西方美学》钱中文:
《文学发展论》
巴赫金: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导言》
布斯:
《小说修辞学》林塞•沃特斯:
《美学权威主义批判》
彼德•威德森:
《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叶朗:
《现代美学体系》
杜书瀛:
《文艺美学原理》曾繁仁:
《文艺美学教程》胡经之:
《文艺美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文艺 美学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