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 文档编号:922622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45KB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项目申请书
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六年六月
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项目申报单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单位主管部门:
荆州市人民政府
申报单位负责人:
冯泽峰
项目负责人:
余小燕
申报日期:
2006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财政部制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荆州市人民政府唯一直接主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校。
学院位于“荆州大学城”中心,与周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共享,并初步形成一定辐射能力。
学院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学院自组建以来,在财政部、教育部和省政府、财政厅、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态势稳健。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861亩,校舍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价值5636万元;图书馆藏书76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医药卫生系等八系两部一中学,经过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专业34个;拥有电教演播中心、多媒体教室,以及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类实验室73个。
学院现有在校生10953人,专任教师5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23人,硕士以上学位60人,“双师”型教师260人。
学院2002年被确定为“荆州市党政群机关分流人员培训基地”;2003年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中央财政支持250万元;2004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250万元;2004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荆州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湖北省发改委确定为“农民工培训就业阳光工程示范基地”;2005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电子电工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240万元。
㈡现有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1.现有基地符合实训基地入选条件
学院现有的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完全符合并大大超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各专业备选条件》中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的入选条件。
学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车间面积1280平方米,拥有汽车电器实验室、发动机维修与检测实验室、底盘构造与维修实验室、汽车诊断检测实验室,设备总价值280万元;配备有金工、热处理、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零件、液压、电气控制、电机修理、CAD/CAM、单片机等基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
同时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有汽车维修校外实训基地7所,其中与荆州环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荆州黄浦汽修厂、一汽大众荆州维修站等企业均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汽车维修技术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7名,其中高级工和技师达到16名。
2.专业设置情况、学生数及年培训量
学院汽车维修技术相关的专业设在学院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针对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方向,开设有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应用电子技术等五个专业。
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办学历史长(1985年即开办中专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职业教育经验丰富,实训条件优良。
从2001年开始招生,连续招生5届,累计培养汽车维修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1400余人。
汽车维修专业现有在校学生880人,非学历教育年培训逾1000人次。
3.师资结构与水平
汽车维修技术类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职称教师24人,占65%;“双师型”教师26人,占70%;高级工(或相当层次)以上实习指导教师16人,占45%;兼职教师15人,占30%。
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和在读硕士10人,本专业工程类职称的教师8名,能确保教学、实训和社会服务任务的完成。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㈠办学方向明确
1.服务对象和项目建设目标
学院汽车维修技术相关专业立足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除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力开展高职学历教育和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的学历教育外,服务对象还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
高职学历教育每届在500人以上,以上非学历教育每年每项不少于200人次。
本项目建设的目标:
实施荆州“工业兴市”战略,服务“大三峡”社会经济发展,立足江汉平原,辐射“两湖”区域,建成主要服务“中部崛起地区”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2.人才需求分析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望武汉,西接宜昌,南临湖南,北邻荆门,属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长江)与二级轴线(京广、焦柳铁路)这两个经济增长级的交汇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服务大三峡的地缘条件,后发优势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荆州已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大城市。
近几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三资”企业纷纷落户荆州,全市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
2005年,汽车维修服务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据统计,全市660多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1万,占总人口的2.2%。
其中,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不足5000人,约占技术人员的3%。
毗邻荆州的宜昌市、荆门市、天门市、潜江市、湖南的岳阳市的人才状况与荆州市相似。
近几年,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轿车走入家庭,维修量越来越大。
经初步测算,未来三年内本地区对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达到10000人。
人才状况,特别是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状况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综上所述,建设立足江汉平原,辐射“两湖”区域,主要服务“中部崛起地区”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基地,利国利民、定位合理、势在必行。
3.就业导向突出
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经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进行市场调研和专业剖析,确定汽车维修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牢固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近两年来,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含专升本)一次性平均就业率为98%,专业对口率达到80%。
4.大力开展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路径。
为探索汽车维修类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先后与7家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2+1”联合培养、“1+0.5+1+0.5”工学交替培养等合作办学形式,联合办学学生人数每届不少于200人。
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还重点面向西部和农村扩大招生,西部和农村学生占每届学生80%以上。
㈡汽车维修类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1.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学习并采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面向市场设专业、瞄准职业定目标、对准岗位取技能、按照能力开课程、依据工种考证书”。
下面是我们在汽车维修类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尝试: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紧密结合市场需要,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
为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每届学生中均建立有汽车维修实验班,课程结构进行大胆改革,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授课特色、课程特色、评价特色、管理特色、学习特色、创业特色、双证特色、就业特色等8大特色。
汽车维修实验班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高职汽车维修类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学院机电工程系主持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教学改革”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以此为契机,我们在汽车维修实验班和普通班中进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对比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围绕理论开展实践”的做法,紧密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了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社会实践、围绕实践开展的理论教学“五位一体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2004年以来,我们积极进行了二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在课程整合、体系重构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7篇,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学院汽车维修类专业现建立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申报中),院级精品课程7门,系级精品课程6门,形成了体系较完善、结构较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学院汽车类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教学、答疑并建立师生互动平台,82%的老师使用电子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教材建设
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材建设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要,在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的同时,重点开发和编写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特色教材,教材建设强调“专业的针对性、理论的适度性、系统的优化性和配套的立体性”,课程内容的建立注重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近五年来,学院汽车专业教师先后主编高职教材8部,其中,5部为国家规划教材,内容涵盖汽车维修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较好地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学制度改革
为适应职业教育多形式、多途径培养人才的需要,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实施学分制管理,建立了相对灵活、开放的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在五年内修满学分均可毕业,在此期间,可以外出打工、工学交替、自主创业等。
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的管理,既强调“以人为本”,又注重“制度管人”,共修订、完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27套,建立了较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
在实践教学方面,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学生职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实训课程模块化,并做到与技能和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4.职业资格鉴定
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2003年5月,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批准学院成立“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所”,从事对包括汽车维修在内的多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近两年来,汽车维修专业的大、中专在校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的取得率为92%。
5.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的知名企业和职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有益经验,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2005年成为院级重点改革专业(正申报省级重点专业)。
在省内外高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多次接受外校的参观、考察。
㈢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
1.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学院重视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分析、专家论证,并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对本专业的基本规范和考核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企业接受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和培训;企业专家还指导学生实训、实习,不定期举行专题学术讲座,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
目前,学院同时实行产学研合作办学,建有校外实训基地7个,其中与荆州环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荆州黄浦汽修厂、一汽大众荆州维修站等企业均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学院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训基地教学授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人数占学院实习指导教师的30%以上,同时每学期和寒暑假都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和学习,每年达到12位以上。
2.开展“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产教结合的重要途径。
近三年,学院机电工程系先后与荆州环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荆州黄浦汽修厂、一汽大众荆州维修站等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共有102名同学按“订单”就业。
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用人信息反馈表明,“订单”培养的学生受到企业欢迎和重用,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
3.学校为企业服务
2004年,湖北省发改委批准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荆州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基地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不断扩大培养培训能力,着眼“两湖”地区,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与生源所在地,与区域110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训就业基地,2003~2005年汽车维修专业领域共输送毕业生700余人,提供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与农民工就业培训1500余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发挥出培训基地在探索新的培养培训模式、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还面向社会提供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美容等技术服务。
此外,近几年,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等生产服务500人次。
㈣学校改革与管理水平
1.人事制度改革
学院引进国有民营机制,实现管理模式由科层本位转为效能本位、人事制度由身份制转为全员聘任制、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分配制度由结构工资制转为岗位工资制“四大”转型,健全了“竞争、公平、效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实验实习管理水平
学院重视实验实习管理工作,一方面,除学院成立有实验实习管理机构外,机电工程系也专门成立有实验实习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实验实习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紧密结合实验实习管理工作,制定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科学管理。
3.实训基地管理
学院工业中心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以董事会制或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形式,密切校企结合和与行业组织的联系,鼓励并吸收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以参股、合资、合作办学的形式广泛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形成资源共享、双赢互利,良性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基地进行独立成本核算,实行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实训基地教学安排科学、合理,能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训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工艺守则等规章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杜绝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㈤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情况
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经济发展和人才开发规划。
荆州市政府于2003年5月颁发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荆州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7月,荆州市政府又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发布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荆州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荆州市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意见”出台了《关于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对学院建立专业性实训基地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明确地方配套资金按1:
1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并制定了倾斜性很强的扶持计划。
㈥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
学院位于荆州大学城内,与沙市职业大学、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荆州教育学院、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长江大学高职部)、荆州市工业学校、荆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荆州机械电子工业学校、荆州经济贸易学校、荆州市职教中心、湖北创业技工学校等大中院校同处荆州市区。
实训基地几年来的建设、管理实践证明,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落户学院,共享、多赢、互利运行机制的建立,将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学院现有资源的作用,更有条件与各职业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近两年来,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逾1000人,发挥出实训基地在探索新的培养培训模式、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为其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㈦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1.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概算
学院每年培训蓝领层次汽车维修中级工600人,年收入60万;每年培训校外银领层次汽车维修与检测高级工500人,年收入60万;每年培训校内外汽车维修技师200人,年收入30万,合计年培训收入150万元。
总收入用于充实设备数量和提升设备档次以及维持培训其他的日常开支。
培养层次
培养对象
培训方法及内容
培训结果
培训能力
汽车
维修
中级工
1.社会人员
2.下岗职工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
4.区域内中专、技校学生
1.简单讲授金工、制图、电工知识
2.汽车构造、电器原理
3.汽车常见的故障及检测维修方法
1.掌握一般机械加工工艺知识
2.熟练掌握汽车常见的故障及检测维修方法
3.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和检测仪器
600人
汽车维修高级工
1.本院汽车运用专业学生
2.区域内高校相关专业学生
3.区域内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专业学生
4.企业进修的汽车维修人员
1.讲授与操作培训CAD/CAM知识
2.讲授汽车结构与原理
3.发动机拆装实训
4.汽车电器实训
5.汽车的维护与保养
6.汽车空调
7.汽车美容
1.能正确阅读和绘制汽车零部件工作图
2.掌握汽车的故障检测方法和故障排除
3.能进行汽车的中修及汽车的一般美容
500人
汽车维修技师
1.本院汽车运用专业的优秀者
2.区域内高校汽车运用专业优秀学生
3.高校及职校教师
4.企业进修的工程师
1.讲解与实训发动机运行调试与维护
2.电喷发动机的原理与维修
3.ABS及现代汽车电器的原理与维修
4.汽车板金与改装技术
1.精通传统和现代汽车各种机械和电器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2.熟练掌握发动机的拆装及整车调试和旧车故障检测、排除
3.能进行汽车改装及美容
200人
2.项目实施的主要风险
配套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影响师资队伍建设、设备的更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三、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
㈠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1.师资培养规划
汽车维修类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4人,“双师型”教师26人,高级工(或相当层次)以上实习指导教师16人,兼职教师15人。
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和在读硕士10人,工程类职称的教师8名。
2006—2009年汽车维修技术师资建设规划为(下表数据均指新增教师数):
年度
专业教师
副高以上
硕士
双师型教师
高级工实习指导教师
工程类职称教师
2006
2
3
2
2
1
1
2007
3
4
3
3
2
2
2008
3
5
5
4
2
1
2009
2
5
6
4
2
3
合计
10
17
16
13
7
7
2.人才培养规划
年度
在校生
周边院校学生
转移就业农民工
企业在职人员
合计
2006
500
400
300
200
1400
2007
600
500
400
200
1700
2008
700
500
400
200
1800
2009
700
500
400
200
1800
㈡项目资金用途
项目
内容
金额
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改造现有机房和厂房。
50万元
实训中心建设(设备购置)
1.增建汽车维修技术实训中心
2.增建汽车检测技术实训中心。
3.增建汽车美容技术实训中心。
注:
设备配置清单见附件一。
400万元
其他
师资培训、教科研等。
30万元
㈢基地建设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构
学院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基地,实行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人事上采取全员聘用制,财务上学院确保上级拨付资金、社会资助资金和培训中心收益归中心管理使用,必要时,学院采用扶持政策,增加投入。
㈣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时间
建设项目
建立目标与资源共享
2006年
8月
利用中央补助,完成设备招标采购
1.完成本院2004级学生汽车维修技术培训
2.培养市区社会人员
3.完成本年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9月
完成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检测实训中心装修、改造
12月
两中心设备安装到位,调试完毕投入使用
2007年
利用自筹资金,完成汽车美容实训中心建设
面向本市和周边地、市,广泛开展汽车维修培训和检测服务
2008年
利用培训收益和学院支持资金,增建实训中心
面向“中部崛起地区”,开展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和检测服务
2009年
利用培训收益和学院支持资金,添置设备,提升设备档次
力争成为省、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训基地
二○○六年六月一日
附件一:
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清单
名称
单价
(万)
数量
金额(万)
备注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解剖发动机
3
4
12
拆装用发动机(旧)
0.4
10
4
能运转发动机(旧)
0.75
8
6
基础测量量具、仪表
4
汽车检测
汽车安全检测线
20
1
20
四轮定位仪
15
1
15
车轮平衡机
4
教学用轿车(旧)
15
2
30
剪式举升器
4
2
8
汽车变速器
解剖手动变速器
1.2
5
6
解剖分动器
1.2
5
6
解剖自动变速器
2
4
8
后驱手动变速器(旧)
0.4
5
2
前驱手动变速器(旧)
0.6
5
3
后驱自动变速器(旧)
1.5
5
7.5
前驱自动变速器(旧)
1.5
5
7.5
带轮式自动变速器
1.5
6
9
定轴齿轮自动变速器
1.5
6
9
变速器试验台
30
1
30
汽车空调模拟教学系统
7
2
14
汽车电控悬架与转向实验系统
10
1
10
ABS模拟教学系统
8
2
16
汽车电器电路工况与工作原理实验台(主流车型)
3.5
2
7
测量仪器、仪表
1
10
10
学生测试用电器零部件
1.2
10
12
汽车电动门窗与中控锁实验台
2.5
2
5
充电起动机
0.8
5
4
安全气囊模拟示教板
2
2
4
汽车钣金
汽车大梁校正平台
10
1
10
电焊机
0.4
2
0.8
二氧化碳保护焊机
1.2
2
2.4
车身整形机
1.5
2
3
启动剪切打磨工具
0.1
10
1
名称
单价(万)
数量
金额(万)
备注
发动机故障分析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
10
1
10
尾气分析机
3.5
2
7
汽车专用示波器
1.5
2
3
电控发动机台架
7
1
7
喷油器清洗设备
2
2
4
解码器
3
2
6
尾气抽排装置
0.12
5
0.6
汽车涂装
烤漆房
8
1
8
无尘干磨吸尘机
1
1
1
短波红外线烤漆机
0.8
3
2.4
柴油机与喷油泵
柴油机台架
3
2
6
喷油泵试验台
20
1
20
电控泵喷嘴柴油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维修 技术 基地 项目 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