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 文档编号:921188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1KB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刊首语
近几年来,云计算引领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发展,以及云计算应用的推广普及,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当前,随着中央把云计算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云计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那么我国云计算应用的生态环境是否完善,需求动力是否充足?
在政府、企业、家庭各个层面分别面临怎样的现状与挑战?
如何推动我国云计算应用的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述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为此,赛迪顾问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我国云计算应用展开探讨。
通过对我国云计算应用生态环境的研究,总结分析我国云计算应用在政策、产业、市场几个方面所处的宏观环境,清晰地勾勒出我国云计算应用的整体发展态势,为区域政府和相关企业把握我国云计算应用的宏观形势、定位自身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撑。
通过对我国云计算应用需求动力的研究,总结分析我国云计算应用在政府和机构、重点行业和企业、个人和家庭、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驱动因素,为区域政府选择应用示范突破点、为相关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决策支撑。
通过对我国云计算应用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分析我国云计算应用在政府、企业、家庭三个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效果,剖析我国云计算应用面临的挑战与阻碍因素。
通过对应用中重点与难点的准确定位,探索一条实现我国云计算应用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针对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等云计算重点应用领域面临的顶层设计、标准研制、应用示范、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信息安全等重要命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对策。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现代化上市咨询公司,赛迪顾问在云计算产业及应用领域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积累,不仅针对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IaaS/Paas/SaaS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拥有多年的市场监测数据积累和渠道资源,还在云计算领域的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示范研究等方面拥有深厚积淀。
赛迪顾问希望能与业内同仁携手,一起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云计算应用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
(一)明晰政策定位,营造良好应用环境
云计算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为了加快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工信部和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均提出将加快促进我国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应用示范。
当前,国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动云计算发展:
一是通过试点建设,引导推动国内各区域政府、企业针对公共事业、行业、个人与家庭等不同用户需求,积极探索各类云计算服务模式;二是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用联合,加强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管理,提升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话语权;四是加快制定国家云计算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统筹区域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云计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各级政府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在财税支持、专项资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地区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的政策。
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目前已有二十余个城市将云计算作为其十二五发展重点领域,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制定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建设云计算示范试点工程。
同时,为贯彻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重点区域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重大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试点示范为抓手,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云计算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经济信息化。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了涵盖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公共技术平台等在内15个重点示范项目。
加强对现有各类计算资源的整合利用,探索服务模式创新,着力形成示范能力和示范作用;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建立和完善云计算产业链;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二)创新产业模式,构筑坚实应用基础
云计算产业空间拓展开始加速,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特色进行重构。
当前,各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创新驱动型、资源投入型以及应用引导型。
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是指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战略基点,注重推进云计算产业相关的制度创新、研发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利用云计算开拓新的商业机会。
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要求城市拥有较好的高端人才环境、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完善成熟的产学研生态以及较广的产业辐射覆盖范围。
能够为云计算各层面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环境及市场。
采用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城市重点投资虚拟化技术、资源管理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云操作系统、云平台等云计算高端软件研发,以及云安全、智能城市等创新应用领域的模式探索。
北京、上海、深圳等拥有众多高校及高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产业聚集度高的发达城市属于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正在吸引国内外云计算厂商设立研发中心及应用示范中心,成为加快云计算相关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孵化地。
应用引导型发展模式是指以云计算应用为导向,致力于通过在一个或几个典型行业搭建云计算平台和提供云计算服务,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发展,同时为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应用引导型发展模式要求城市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全面的应用需求以及多层次的云计算相关企业,能够为云计算应用市场提供前期启动及后续发展支撑。
采用应用引导型发展模式的城市重点以政府投资云计算应用启动市场,带动企业及行业将业务迁移到云计算应用,促进云计算应用商业化进程。
杭州、无锡和成都等经济发达,需求巨大的城市属于应用引导型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并采购相关云计算服务,带动云计算应用向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新药研制、气象分析、地质灾害预测、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以及仿真模拟等领域全面拓展。
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是指针对集约化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能耗成本规模庞大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能源丰富、电力充足、土地资源充裕的优势,重点建设数据中心和发展云计算基础服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
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要求城市拥有较好的资源气候优势、完善的配套政策及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为规模化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较低的运营成本以及向外服务的基础。
采用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的城市重点以低成本的能源资源及多层面的配套政策吸引电信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商及大型企业入驻,以龙头企业带动云计算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壮大。
代表城市如鄂尔多斯、哈尔滨等城市,利用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或网络带宽等资源,采用自建或共建的模式,形成集聚度高的云计算基地设施产业基地,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实力增强。
在部署云计算的发展过程中,区域政府也逐步从盲目跟风,走向理性抉择,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清醒地评估云计算的产业价值和经济带动力,结合地方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产业链角度,选择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重点产业环节作为发展重点,重点支持具有实际盈利模式的云计算应用,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云计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汇聚竞争企业,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电信、金融、教育、医疗等各大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传统媒体以及XX、腾讯、阿里巴巴等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企业有着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已经开始涉足各种云计算内容服务,有力推动着云计算的应用落地。
此外,随着创业机会的增多和创业环境的改善,我国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可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亟需云计算技术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
国内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在国内重点区域积极布局其云计算业务,投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IBM推出了“智慧地球”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并通过云计算来推进落实,其在无锡、东营、北京等地加快了研发力量和云计算平台的建设。
微软推出了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和客户自建等三种不同模式,加快其战略推广,并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投资建设云计算平台。
浪潮主要是大力推进行业云的建设应用,先后在智慧政府、三网融合、区域卫生、文化、烟草等细分领域打造了多个标志性行业云应用项目。
联想集团主要以移动互联战略带动其云终端产品和云内容服务,已经开始在北京、厦门、绵阳、大庆等城市建设云计算研发机构和云计算中心。
曙光主要通过整合其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存储、软件等转型为云计算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在成都、无锡、郑州建设云计算中心,未来将在全国30个城市布局其云计算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领域,XX正计划在北京、太原、天津等地扩建其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则积极与深圳、上海、青岛等接洽,以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支撑其业务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快了其在中国的云计算布局和投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对云计算应用需求巨大,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商业模式探索,强化重点领域的应用创新。
深化智慧城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推进云计算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新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典型应用来拉动市场需求,撬动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二、我国云计算应用需求进入集中爆发期
(一)政府和机构加速社会管理方式变革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在民生领域,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在电子政务领域,需要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在数字城市领域,为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未来5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城市交通、电网、供水、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显著加快。
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为政府和社会机构实现优化管理提供了新手段,可以有效加快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二)重点行业和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行业和企业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融合广而不深的问题。
两化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这对云计算的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需求。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需要构建涵盖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以及内控管理的高度灵活、低成本的信息系统,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此外,随着能源、金融、制造、电信、物流等行业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来满足信息系统整合、商业数据分析处理等领域的需求。
随着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的大规模建设也对信息系统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架构与之适应,云计算的发展顺应了这一需求。
(三)个人和家庭扩大消费和娱乐新应用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为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在此日益广泛的用户基础之上,云计算将带来个人和家庭数字化生活消费方式的变革。
云计算除能够在邮箱、门户等传统网络服务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之外,与移动智能终端结合的云存储、云视频、LBS、SNS等新兴应用将成为未来数字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云计算将使公共服务与用户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改变在医疗、教育、交通、安防等领域手续繁琐、业务流程复杂的弊端,实现便捷、安全、实时、统一、随时随地访问等特性,提升信息查询、内容分发、移动支付等应用体验。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移动社交、移动支付、手机电视、手机搜索、移动视频等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并日渐丰富,导致基于移动互联应用的数据流量呈级数增长。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深化必将拉动对移动云计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加速云计算的应用推广。
三网融合市场的逐步兴起,其核心是业务融合和服务融合,涉及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再处理、软件开发、数据传输、网络协同等多个方面,最终目标是构建全数据、全融合的国家骨干网络。
云计算可以将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在内的几乎所有资源形成用户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与结构的资源池,并进行无缝整合,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度、分配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三网融合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物联网产业的快速推进,需要与云计算产业协同发展。
物联网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互联网乃至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部署大量的云感知、云传输、云存储、云处理、云安全、云应用,为云计算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顾问 电子信息 产业 研究 我国 计算 应用 现状 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