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docx
- 文档编号:920732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34KB
体育心得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docx
《体育心得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得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心得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
体育论文之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
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建议
黄银忠
世界教育已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方向转移,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地位与学习者的个体需求。
终身学习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是这一背景下的改革实践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高中学校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已为数不少,初中学校由于顾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因此进行这一改革实践的初中学校较为鲜见。
本文从改革的理论依据、必要性与可行性、做法等方面入手,提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专项选修体育课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需要、兴趣的差异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兴趣存在着差异性。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只有主动面对学生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实施因材施教,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兴趣方面,如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有些喜欢踢足球,有些喜欢打乒乓,有些喜欢练健美操,等等。
(二)教育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
世界教育已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方向转移。
学科中心论强调的是学科自身的结构,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个性需求。
反映在体育学科中,学科中心论主张把体育内容变为由多种项目组成的,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有统一规范要求的课程结构。
它是以学科自身为中心而设计课程的。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应把人放在第一位,要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即考虑人的需要、兴趣的差异性,其主张把体育内容变为由多种项目组成,同时供学生选择的,既强调统一性,又强调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它是以学习者——“人”为中心而设计课程的。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以学科中心论为主导思想的传统教育带来有力的冲击,正在对各个学科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内容的可替代性
任何知识体系或技能体系均存在着逻辑和并列两种关系。
在文化知识课程中,逻辑关系是主要的,其内容往往不能替代。
技能类课程——尤其是体育则不然,虽然基本技能和高难技术之间反映了技能转移的逻辑关系,但项目与项目之间或动作与动作之间是一种以并列为主的关系,且它们在其实现体育的功能方面是可以替代的。
如篮球与足球两个项目,虽然篮球技能不能替代足球技能,足球技能也不能替代篮球技能,但两者所实现的体育功能是可以替代的,即增进健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所以学习其中的一种,就可以舍弃另一种。
体育内容的可替代性,为体育教师在执行大纲时的灵活性提供了可能。
(四)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接轨终身体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明确指出,“终身学习将居于二十一世纪社会的核心地位”。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讲到: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
……学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体育教育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
”
学校体育如何接轨终身体育?
毛泽东早在80年前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已之身者其法宜少”,“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苟能实行,得一道半法已足”。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讲到:
“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从促进学生健康角度考虑,选择具有较高锻炼身体价值,最好能延伸到学生参加工作进入社会适合于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锻炼的教材内容,突出‘少而精’。
” 可见,学校体育要接轨终身体育,并不主张学得多,而是主张“少而精”,学得会并养成习惯,这样才能受益终身。
二、从初中生年龄特点角度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人的兴趣、能力、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培养兴趣,确立志向,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运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参加体育锻炼,并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养成习惯。
初中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初中生已有较明显的兴趣倾向性,且情绪鲜明、生动。
他们对个人爱好反应明显,对于兴趣不大的事情,常常有始无终,不能持续。
这一时期,兴趣在稳定注意方面起很大作用。
因此,要特别珍惜和爱护初中生喜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三中心”现象。
“三中心”现象的影响及后果,见表1。
从表1可知,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三中心”现象,实际上就是忽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表1 体育教学“三中心”现象的影响及后果
学
教 无兴趣 无专长 无自我锻炼能力 后果
以教材为中心 教的内容繁杂而不实用,每一内容未学会就过去了,学生疲于应付。
样样都学,样样学不会。
教师教得多,但学生实际学到的少。
学生学了十多年体育,一出校门,便与体育再见!
以考试为中心 体育课以素质达标或以中考项目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极为单调无味。
课课练“素质”,学生何来专长?
教师教得少,学生练得多,但没有真正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随意性大,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一部分学生有兴趣,一部分学生无兴趣。
少部分学生可能有专长,多数学生无专长。
少部分人获得方法,但多数人难以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二)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可行性
初中生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现分析其年龄特点中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因素与不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因素。
1、 生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因素
(1)初中生生理上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新陈代谢过程旺盛,精力充沛,是发展多种运动能力,改善运动机能的最佳时期。
适宜参加一些具有全面锻炼价值的活动,如球类活动、各种跑跳活动等。
(2)初中生认知能力提高,有意注意发展显著,稳定性提高,能较长时间地指向和集中于必须注意的事物。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显著发展。
(3)初中生情绪延续性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
意志力增强,开始由依赖性、受暗示性向独立性、自觉性发展,由冲动性、盲目性向自制性、果断性发展。
(4)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主观性与成人感增强,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初步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尤其是到了初二年级自我意识发展进入最重要的时期。
(5)初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已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开始明显地表现出对某些项目的兴趣倾向性,并产生了想要发展某项运动能力的愿望,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某项运动的兴趣已达到入迷的程度。
2、初中生不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初中生不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我们对这三种不利因素的可能后果及对策进行了分析,见表2。
从表2可知,初中生不适宜参加专项选修的三个主要因素都是可以找到对策的。
表2 初中生不适宜专项选修的因素、可能后果及其对策
因 素 可能后果 对 策
生理上: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要全面打基础,全面锻炼身体。
影响身体全面发展。
(1)选择具有基础性、有全面锻炼身体价值的项目为专修项目;
(2)重视基础教材内容的教学;(3)做好项目的“补偿性”搭配。
心理上:
(1)兴趣未稳定,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依赖心比较强。
(1)选择项目随意性大;
(2)喜欢按兴趣选修,但不喜欢分班教学。
(1)从学生角度设定项目;
(2)选项前让学生先熟悉各项目;(3)一个学期选择一次;
(4)教学分组时,按行政班分组。
行为上:
好动,自制力差,自觉性不够,行为目的性不明确。
给选修课教学带来管理问题。
(1)加强教育与管理,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组织工作;
(2)发挥学生骨干作用;(3)做好考评工作。
三、做法
有了对这一改革理论依据的了解,以及从初中生年龄特点角度对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 我们就能正确的把握这一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从初中生年龄特征出发确定的选修项目,要具有6个“性”
1、基础性(可持续发展性)。
即通过选修后,其所发展的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素质,应能为其它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2、全面性。
即通过专项选修项目的练习,应能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分,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
3、健身性。
即专项选修的项目,应具有较大的健身价值。
4、娱乐性。
即专项选修的项目,要有较强的趣味、娱乐和调节生活的功能。
5、实用性。
即专项选修的项目,要实用,应适合经常锻炼和终身锻炼。
6、多样性。
即专项选修的项目,要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
根据以上要求,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和健美操等项目,比较适合作为初中专项选修项目。
(二)要重视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课时的保证
开设专项选修后的体育课,其实质是“基础+专项选修”体育课。
为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与可持续性,必须重视基础课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课时的保证。
毛振明教授认为,教材内容可划分为精教类、粗教类、常练类、介绍类四大类。
我们在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具体实践中,加上了一类“省略类”,既划分为五大类,并按每类20%的比例进行初步划分。
开设专选课后的体育课,其教学内容也是五大类,只是将“省略类”变成了“选修类”。
教材内容五大类初步划分比例与采用专项选修教学后的各大类课时比例比较,见下表。
教材内容 类别 精教类 粗教类 常练类 介绍类 省略类
数量 20% 20% 20% 20% 20%
课时比例 类别 精教类 粗教类 常练类 介绍类 选修类
课时 15% 15% 20% 10% 40%
为保证基础课的课时比例,初中基础课与专项选修课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60:
40。
随着年级的升高,基础课课时比例可适当减少,专项选修课课时比例可适当增加。
选择基础课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将学生本人未选择的其它专项,作为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初中生的兴趣未定型,基础课教学应为他们重新选择专项保留可能。
2、应重视对专项选修项目具有“补偿”功能的练习。
“补偿”功能的练习,指的是为弥补所选专项在某些锻炼功能上的不足,保证学生身体锻炼的全面性而采取的练习。
如用足球练习补偿乒乓选修,用球类练习补偿健美操选修等。
(三)要重视专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更新
专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到初中生的体育基础与可接受性,内容可以是现有教材内容的“拓展化”,初高中各个年级教材内容的“连贯化”,成人或大学教材内容的“简单化”等。
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是尊重学生个体需要,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项教学改革。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教育理念的贯彻,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教学形式活泼多样,以适应初中生的需要。
(四)要重视做好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首先,要减少报名的盲目性。
报名前要尽早公布将要开设的选修项目,及其特点、锻炼价值、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任教老师等情况,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熟悉了解,以作出最佳选择。
应考虑到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运动项目不多的事实,因此一般不主张初一第一学期就匆忙分班选修,初一第一学期以让学生接触并熟悉这些选修项目为进一步开设选修课做好准备为目标。
分班后应允许学生一个学期重选一次。
其次,教学分组要照顾到初中生的自尊心与依赖心理。
专项选修课的教学分组,除了进行单纯技术教学时可按同质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外,其它教学应以异质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为主。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有利于组织教学与比赛,还有利于照顾到初中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可以保证将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编在教学班的同一小组,这对于尚存较大依赖心理的初中生来说,有所必要。
第三,要做好教学组织管理。
由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几个不同的行政班,原先班集体的作用在这里已基本消失。
加之初中生好动、自制力差的特征,如果不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则会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尤其是基础课时,一些对基础内容教学兴趣不浓的学生,则会钻教师组织管理不严的空子,随便缺课,借故不上课,甚至逃课。
因此,要重视重新编班后的教学班班集体的建设,制订管理常规,确立小组长,以及每课做好考勤、考评工作。
同时,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因素纳入学期成绩的评定。
可参照如下办法计算学期成绩:
理论知识10%+ 学习态度20%+选修课成绩30%+基础课成绩40%。
(五)要重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初中生喜好群体活动,并喜欢在群体活动中显示自己。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项选修项目的课外竞赛,不仅可以使初中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得以应用,使少年期学生好表现、好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得到满足,有利于专项选修课的教学与专项选修项目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初中生体育兴趣的稳定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四、几点建议
(一)改革中要始终遵循“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这一教学改革的思想“源头”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因此,我们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始终遵循这一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重视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切忌简单化、一刀切的做法。
(二)教学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其正是不主张“学得多”,而是主张“少而精”,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学中要始终确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目标,重视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方法的传授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中要始终不忘“基础性”
专项选修后的体育课,准确的讲应该是“基础+专修”体育课。
一方面既要重视专项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基础内容的落实。
把“基础”放在前面,就是要让人们意识到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打基础的阶段,教学的基础性不能忽视。
学生可能提出的将所有课时全部用于专修,或者部分教师将基础课时全部安排用于身体素质练习,都是不正确的。
(四)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同”开设不少教师参与的是教学实践的改革,但走的是传统教学的老路。
如篮球课的准备活动还是以前的田径场跑两圈,没有思考“一项多练,一材多用”的具体方法。
由于方法陈旧,教法简单,所以不少学生“赞专项选修体育课,但“不满意”专项选修体育课的教学。
因此,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适合专项选修课教学和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五)要重视场地与器材条件的改善
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对体育场地与器材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按原来的标准配置场地与器材,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学校要重视资金投入,改善场地与器材条件,以满足开设专项选修课的需要。
(六)初一第一学期不宜马上开设专项选修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初一第一学期不宜马上开设专项选修。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学校,他们有着不同的体育基础,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的运动项目很少,马上报名选修会给他们带来选项的困难,也会给选项后的教学带来困难。
因此,建议到初一第二学期或初二年级正式开始专项选修。
那么,初一第一学期或初一学年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为开设专项选修课做好前期准备。
(七)选修项目设置要多样化
选修项目的设置要多样,以满足不同对象多种兴趣的需要。
现在我们开设的都是传统项目的选修课,以后可考虑再开出时尚体育选修课和运动处方形式的选修课。
(八)要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改革的关键。
能胜任开设专项选修课的教师,应是“合格+特长”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既要有全面的素质,又要有一定的特长,还要有对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理论依据、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解和改革实践的能力。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并要出台结合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师评价办法。
学校要根据现有体育教师的素质与特长结构引进新教师,并要在编制上适当放开,以满足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需要。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方向是正确的,操作也是可行性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遵循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同时还要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场地器材等实际问题。
这样,初中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的改革实践,一定会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方面,走出成功的路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心得 初中 开设 专项 选修 体育课 建议